体育教育体操课程教学发展

时间:2022-05-06 05:17:20

导语:体育教育体操课程教学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体育教育体操课程教学发展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长江大学、三峡大学的体育学院体操课程教学发展的现状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针对以上大学的体育学院的体操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制约发展的因素、未来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对相关的教师、领导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36份,有效回收率90%,并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了检测.为保证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材料事实的真实性,对同一调查对象的一部分采用2次问卷调查法进行信度检验,计算2次测量的相关系数为0.84,从而证明调查结果的可信性具有显著意义,有效率为100%.1.2.2Pareto截集法首先将各因素的量值累加,然后计算累加后的各因素量值占总量值的百分比,进而依据各因素量值百分比的高低进行排序.以因素量值累加到80%作为截集标准,构成80%的各因素被界定为关键因素,其余为次要因素.

2结果与分析

2.1影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项目发展的因素

2.1.1影响因素判定通过问卷形式征询了有关体操项目36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并对影响体育教育专业体操项目发展的因素进行了频数统计和判定,从36位专家对影响体操项目发展因素判定的频数高低变化情况来看,前6个因素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分别为:A项目特征差异性、B教学内容实效性、C就业形势、D社会化发展程度、E国家政策导向、F学生选项倾向性(见图1).这6个因素之后的曲线变化表现出明显的非一致性,说明除了共性之外,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根据各位专家学者对影响体操课程发展因素的先后排序情况,选取较重要的前5位排序,分别赋予第1位至第5位(5,4,3,2,1)的自然权重,计算出影响体操项目发展因素重要程度的分值.从数据看,专家学者对影响体操项目发展因素选项的频数与他们对选项重要程度的排序基本保持一致,前6项的位置几乎相同。依据“Pareto”截集法,截取其中6个较重要的因素,取值为81.3%(见图2),分别为:A项目特征差异性、B教学内容实效性、C就业形势、D社会化发展程度、E国家政策导向、F学生选项倾向性.这与因素判定频数统计以及因素选项的重要程度排序所分布的结果是一致的.通过巴雷特截集后的因素将其截取为2个部分,分别为:Ⅰ级为优势因素和Ⅱ级为劣势因素.Ⅰ级的优势因素截取了6个因素(A~F),Ⅱ级的劣势因素截取了4个因素(G~J)。将影响体操项目发展的因素进行综合归为两大类,Ⅰ级的优势因素(重要因素)和Ⅱ级的劣势因素(次要因素).Ⅰ级的优势因素包括:A项目特征差异性、B教学内容实效性、C就业形势、D社会化发展程度、E国家政策导向、F学生选项倾向性等方面;Ⅱ级的劣势因素包括:G领导重视、H教师素质、I媒体宣传、J场地器材等方面.

2.2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2.1项目特征差异性

体操项目的技术特点和动作结构与其他项目有所不同,属于竞技类难美项群,体操的技术特点表现在动作完成的过程中,身体对动作结构的时间和空间上的把握、对动作的感受和表现力上的把握等方面.动作结构的要素包括很多方面,如动作的方向、方法、身体形态和动作开始、结束的姿态等.动作的方向包括上、下、前、后、内、外;动作的方法包括转体、摆动、手翻、滚翻、空翻等;身体形态包括并腿、分腿、直体、屈体、团身等;动作开始、结束的姿态包括倒立、支撑、挂臂、悬垂等.体操动作由近100种结构要素组成,其中不同的动作结构由不同特点的技术片段组合而成.体操教学中的大部分动作是在器械上完成的,尤其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在器械上)完成动作组合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动作的完成或者失误,失败或者受伤在不同程度上一直存在着.所以说,体操动作本身的复杂性是其他任何项目都难以比拟的,正是由于项目动作特征的差异性,从而影响了该项目的发展.

2.2.2教学内容实效性

教学内容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以及灌输思想、观点并且培养学生的行为和习惯的总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体育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变化,教学内容的发展是可持续的,而不是停滞不前的,教学的内容要讲究实效性.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选定上受前苏联的影响较大,虽然有部分体操老师总结了自己多年的体操教学和训练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体操教学的理论进行了全面的交流与总结,编写了我国首部《体操》教材,但是直到现在,我国的某些体操理论仍受着前苏联体操理论的影响.在现行的体操教学内容中往往涉及到体操的等级动作,体操等级动作的教学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由于各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从而导致了招收的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在体操等级动作的教学中无疑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体操和艺术体操等级动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易出现伤害事故.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深入,以竞技内容为主的部分体操教学内容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教学内容的实效性也影响了该项目的持续发展.

2.2.3就业形势

教育部出台相关政策,对于高校的招生计划与就业率挂钩,对于就业率明显偏低的高校,将实行调减增幅严格控制招生的措施,对于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的专业将严格控制或减少扩招,就业率低的高校评估不能评优.体育院校扩招后,就业形势普遍严峻,这关系到体育院校能否健康、持续的发展,并且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正如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惠青所说:“高等学校培养毕业生的适应程度,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程度都反映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就业率就是衡量办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就业率不仅是教育质量的关键,而且也是学校办学的定位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尺度.对于体育类学生来讲,他们所选择的专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以后的就业,因此,他们在选择自己的专项时,首先考虑的是目前就业形势较好的一些热门项目.

2.2.4社会化发展程度

目前,有许多体育项目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市场化,而竞技体操相对而言迈入市场化的步子有些缓慢.竞技体操是中国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力与美的完美结合使其颇具观赏性,并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使得现在的竞技体操与群众的生活越来越远,因为竞技体操的训练器材以及场地的要求都较高,并且训练的周期长投入也较大,从而导致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率较低.人们都喜爱体操项目,但是却很难运用体操.在体操比赛中,为了适应国际体联的新规则,体操训练动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由此也导致了有些观众看不懂比赛,这也阻碍了体操项目的市场化发展.在高校体育教育中,体操教学都是采用体操等级动作作为教学的内容,对专项素质能力不足的学生来讲,也影响他们的选项.因此,从总体上讲,体操项目市场化运作缓慢,与以上因素有关,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体操项目的发展.

2.2.5国家政策导向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同时也相应地提高了国民的身体素质,这对我国体育高等教育也是一个机遇和挑战.体育院校要培养与社会市场需求相一致的体育专门人才,就要与国家的政策方针相一致.但是由于近几年来国家在一些宏观政策上有一定的偏向性,从而无形中对体操项目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取消了体操内容、体操教学时数压缩、高考重素质轻专项、学校体操内容减少、大学生比赛无体操和艺术体操等.这些环境的变化对体操项目的均衡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从而导致了参与体操项目活动的人数比例减少,竞技后备力量严重不足,报考体育院校的专项水平下降,选项人数比例降低,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体操项目的发展.

2.2.6学生选项倾向性

目前,由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课程一般采用竞技体操的教学方式,体操课程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身高也有所限制,动作多为等级动作,因而导致了一些学生学习的难度加大,同时也使选项人数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选择体育舞蹈、健美操作为专项学习的人数较多,这主要是因为近几年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健身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加上网络媒体和大众对体育舞蹈、健美操的宣传也越来越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入校前已经接触到或对其有所了解,另外,从经济角度考虑,学生可以通过业余时间带操,增加经济收入.由于体育舞蹈和健美操在社会上的宣传力度较大,而且每年都有学校、全省、全国的很多比赛,加上体育舞蹈和健美操的动作适度无危险性,所以学生选项的人数较多.由此可见,学生选项的倾向性也是影响该项目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

2.3体操课程教学发展的思路

2.3.1体操课程设置要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任何一门课程的发展都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课程内容的发展和选择也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选择课程内容时,不仅要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而且还要不断地改进与完善[2].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课程,虽然经过多次的调整和修改,但是其课程的体系结构变化不大,仅仅在动作的难度和内容上有所减少,基本的结构体系仍然存在着竞技体育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和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全民体育锻炼和全民体育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现行的体操课程教学已不能与当今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发展需求相适应,体操课程教学不能完全地满足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需要,体操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发展明显落后于社会和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通过对高校体操课程教学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审视,认为体操课程的设置要贴近人们的生活和娱乐,以及符合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开发和挖掘体操体系中的形体型体操、表演娱乐型体操、运动恢复型体操、灵巧型体操等内容,以满足学校体育以及社会多样性的发展需求[3].

2.3.2体操课程要凸显科学性和人文性

体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应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发展、更新的速度以及周期的变化,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就要把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的需要、最新的体操技术、文化成果等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体操教学内容的人文性要体现在学生主体的需要方面,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体操教学不仅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还要体现出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体操课程应该是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的过程,而不是学生很被动地接受这样一个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在体操课程设置方面要注意以下2点:首先,教学计划要灵活多变,教学内容要围绕学生的兴趣,不断地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这正是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多样性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体现.其次,教学内容和层次要具备多样性和选择性,体操的教学内容和标准应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而不是成为扼制优秀学生以及忽视素质基础差的学生的桎梏.

2.3.3体操课程要体现有效性和时效性

中小学体育课程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其课程的标准、目标、性质及其理念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而目前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的特点是竞技性过强,从而使得教学内容不能适应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需求,并且中小学生的健身、体育娱乐以及全民健身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因此,体操课程设置要体现有效性和时效性,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从具有健身价值的方面考虑,要选择符合中小学体育教学特点以及满足社会全民健身发展需求方面的相关教学内容.基本体操是体操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健身、医疗保健和发展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的身体操练,包括队列队形练习、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和专门器械体操以及利用其他各种器械而进行的体操游戏.基本体操的特点是集教学、娱乐、趣味于一体,并且动作简单易于开展和普及.基本体操既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也是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主要内容[3].学校体育中的有关健身、医疗保健、娱乐等方面的内容也包含在基本体操的教学过程中.所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出课程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开展学生喜爱的、针对身体局部的保健操、垫上操和大众的韵律操等,在不同的音乐伴奏下进行练习,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2.3.4根据地域差别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

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课程都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体操教学指导纲要而设置的,由于教学过程中缺乏地域性特色,所以教学的内容都基本一致.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由于地域差别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对人才的需求也有着不同的特殊要求.为了适应不同区域的不同民族对文化教育方面的不同要求,应根据地域的差别设置具有地域代表性的相关教学内容[4],以满足当地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尤其是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和未来生活的需要.学生未来的生活内容很多,但对体操课而言,重要的是通过体操健身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体操锻炼的方法和手段,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3建议

1)目前,普通高校体操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体操课程的教学发展表现出与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在建构体操教学内容的取向上,体操课程设置要体现出有效性与时效性,要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要凸显科学性和人文性,根据地域差别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和未来生活的需要.

2)建议发展基本体操的健身娱乐功能,让其贴近人们的生活,发挥基本体操在中小学和广大的健身人群中锻炼的作用,逐步改善人体的机能状态,陶冶人的意志情操,塑造人的健美形体,达到全民健身之目的.在进行体操课教学内容的改革时,应根据各院校的具体教学实际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取舍、调整和补充[5].

作者:何波1李治洪1竺从军2工作单位:1.长江大学体育学院2.荆州开发区滩桥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