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研究
时间:2022-07-01 04:07:21
导语: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中职教育既是我国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基础阶段,也是中职学生文化知识、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等综合素质提高的关键时期,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蕴含在专业发展和全面发展两个方面。当前在我国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着学生学习自主性欠缺、教师教学方法滞后和学校培养目标功利性等突出现象。这是受到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为此,应当研究有效的对策,通过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优化设计,来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提升中职院校的教育水平。
关键词: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素质培养体系;设计
新时期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一种教育类型,承载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1]。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中职教育是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每年大量具有技术、技艺的毕业生走出校门,成为支持我国制造业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职教育是培养学生素养的关键阶段,综合素质实则是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对中职学生理应具备的文化知识、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等多种要素的有机融合体[2]。中职院校对口单招的学生与一般中职学生有所不同,他们既有学好专业技术的诉求,也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有潜意识和紧迫感。
1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现状
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影响到中等职业教育的水平。有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近年来中职学生综合素质与前几年相比有降低的趋势,学生的求学精神、态度、热情也不如以前,整体综合素质不是很好[3]。具体而言,当前阶段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1中职学生学习自主性欠缺
我国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表现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灵活、学习策略欠科学等现象。这与中职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与知识体系有关,以初中生源来说,他们的年龄在15-18岁之间,还是未成年人,刚从基础教育阶段跨入职业教育阶段。另外,学校对于进入中职门槛在逐年的降低,从各年份的入学成绩中可见端倪。中职学生的自学意识欠缺表现的比较明显,有些学生在课堂上都不认真听课,在课下更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1]。
1.2中职院校教师教学方法滞后
中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与公共课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应用中倾向于固守传统模式,以及习惯于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有的方法已沿用了许多年,已滞后于时展的步伐。如专业课教师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的,但教学方法只注重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缺乏专业实践性,无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理解专业知识,只能死记硬背专业课程,因此在学生自习意识不强的情况下,专业技能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导致学生厌学情绪加重;而公共基础课教师惯用课堂讲授法,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应用多元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效果评价都根本上信息化时代的教育体系的整体发展步伐。
1.3中职学校培养目标功利性
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方向的定向性特征显著,为制造企业培养高水平技工和技术员的主要方向,因此,中职教育尤其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由于过度强调专业性和应用性教育教学,弱化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有些学生只能懂财务会计领域某一个环节的实用操作,而对相关知识、原理和理论等一知半解。包含文化知识、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综合素质培养是中职教育的短板,在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的背景下,重技能而轻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氛围需要改善,这就要求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多方面改变对中职教育的片面认识[2]。
2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影响因素分析
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主要影响因素是学生个人、教师及学校三个方面。
2.1学生个体因素
中职学生作为中职教育对象,其自身素养和思维意识是制约综合素质培养的根本因素。相比于经历过中考门槛的学生,中职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面临身份认同危机[4];相比于高中学生,中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弱化。受到认识水平及年龄阶段等条件限制,在出现自卑心理和身份认同危机时,若家长和教师未能及时给予辅导,容易让中职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和早恋等事情中,大部分学生尚不能自我发挥综合素质建构的能动性[3]。另外,随着学校对于进入中职门槛在逐年的下降,学生的整体素质也随之降低。相比较以前而言,自学意识明显欠缺,有些学生在课堂上都不认真听课,并逐步影响一些优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
2.2教师因素
中职院校教师倾向于给学生贴“中职学生”标签,他们奉行“技能导向”的教学信念,过度重视对学生操作技能方面的培养,而忽视了教育要实现全面“育人”的根本目的。这一种落后的学生发展观,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强调专业课程而不重视综合能力培养[4]。在教学模式上,教师通常将中职学生视为“施教”的对象,却不将他们视为人才培养和人才开发的资源,有一些教师认为自己“管不住”学生,所以也不愿意去管,主观规避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3学校因素
中职院校坚持以夯实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提升专业能力为办学根本所在。因此,在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增加职业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课时量,压缩公共基础类课程的课时量,影响到对中职学生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结构。此外,在学校资源配置中,学校更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方面的投入,缩减对综合素质培养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等资源的支持[5]。
3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设计的建议
结合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能够为探索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设计提供基本支撑。
3.1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全面发展
为增强中职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其全面发展,体系设计需要从内外两方面推动转变思维和行动。一方面,鼓励学生自学,巩固和提升专业技能训练;另一方面,要科学认识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不断丰富文化知识、提升职业素质,提高就业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对“中职生”的身份认同感和平常心态,培育职业理想信念,使其认识专业与发展全面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学校支持对口单招的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拓展学习范围,向综合技术人才发展。
3.2变革教师教育观念,丰富教学手段
中职院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中职学生文化知识较欠缺的现状,建构科学的学生发展观,精心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一方面,要及时反思教学成效,加强对中职学生教学的针对性;新时期中职院校教师要在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确立起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中心,以促使学生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教学观念[5]。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学习和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趣味性和丰富性[6]。
3.3完善学校培养目标,更新办学理念
中职学校重视学生培养的专业性是其办学的基本保证,同时也应当有效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精神,探索新型职业教育观,服务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要。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高度融合,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文化基础教育,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6]。全人教育是一种更适合人的发展的职业教育观,能够弥补目前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缺失,促进职业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7]。因此,学校要完善培养目标,更新办学理念,以及加强软件和硬件设施建设。中职院校也应结合自身特色,进一步完善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以评价教学改革与管理,在测评和改革中实现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良性循环与互动。
4结语
中职学生既要发展专业能力,提高专业技能,也要实现全面发展。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既有利于学生个人发展,也为社会发展注入优质人力资源。故而在教育实践中,应充分调动中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发挥中职学生能动性,引导中职教师探索有效教学,并与教学管理者配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此外,学校主导实施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也可改善社会舆论氛围,实现更高的人才培养目标[7]。
参考文献
[1]全,石献记.从层次到类型: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百年[J].西南大学学报,2021,47(02):103-117+228.
[2]王敬杰,孙诚.综合素质本位的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刍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0):22-29.
[3]汤光伟.中职学校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2(15):50-55.
[4]王卓琳.中职学生的身份认同:危机与应对[J].教育学术月刊,2014(10):49-54+99.
[5]张拴云,杨翠.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27-28.
[6]杜德昌.深化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促进中职学生可持续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5):10-13.
[7]於芳.中职全人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02):46-47.
作者:王璟璟 单位: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上一篇:商务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
- 下一篇:中职学校1+X证书制度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