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机制构建探究

时间:2022-10-10 10:07:57

导语: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机制构建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机制构建探究

[摘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践要求,也是2017年1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实施意见的要求。当前,在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地位较低、机制设置不完善等问题,人文素质教育尚未达到理想效果。本文通过分析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存问题以及人文素质教育机制构建的影响因素,以教育功能机制为主线构建科学的、协调的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制约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推动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机制的构建和完善。

[关键词]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机制

一、影响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机制构建的多元因素

(一)教育主体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偏差

作为教育主体的教育部门和高校还未完全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意义,在教学实践中仍然以科学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为主。教育部门对理工类高校办学质量的考核多以该校的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成果为评价指标,考核方式影响理工类高校教育者的教育理念,进而影响了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的制定———以专业教育为重心,以培养专业性人才为目的。在“专业教育中心主义”的思想影响下,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从学校领导班子到授课教师都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严抓专业课,松抓人文课”,对学生的专业课学习要求严格,对专业课之外的课程学习默许为“及格即过关”。这种教学心理表明,教育主体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还未有正确的认识,一方面未准确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未正确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对学校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理工类高校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方面,大学生因前期基础薄弱而未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理工类高校主要生源为全国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的理科学生,受当前高考制度的影响,理科学生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高中学习阶段和大学学习阶段出现了断层,在进入理工类大学后,接受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学习时,因断层原因部分学生难以接受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有时甚至会出现反感的心理。另一方面,大学生因就业、升学等各方压力而忽略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当前,以就业为目的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后将主要学习精力几乎全部投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繁重的课业负担迫使学生在专业课与其他课程之间做出主次选择,从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对自身的重要性。人文知识较为缺乏[1]导致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学习积极性与认同感的缺失。

(三)理工类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制不科学

第一,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课时数与专业课课程的课时数比例严重失衡,专业课占总课时数的90%及以上,人文素质课程占比较小。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重要性的认同度较低,同时,因开课时间不足,导致教学内容不充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明显。第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过于单一化,当前大部分理工类高校为学生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仅包括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性课程,基础性文化课程、拓展性文化课程等都未开设,学生接触的人文知识较为单一,难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处于学习中的被动状态。

(四)相关教育政策不够完善

1998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人文素质教育开展的具体实施方案等没有专门的政策给予指导和支持。教育主管部门也未对理工类院校如何结合实际建立人文素质教育机制提出科学、系统的政策方针,理工类高校应当如何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指导思想、理论原则等具体问题都没有明确的指导。

(五)经济决定论影响人才观与学校的教育模式

在“经济决定论”的影响下,社会上形成了片面的人才观,认为国家和社会所需的就是技术型、专业型人才,以技能或专业知识作为评判人才的标准。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的“人才标准”,高校形成了以专业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模式;片面地强调专业技能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为主要目标,在课程体系、教学制度等方面都紧紧围绕“专业”这个重心,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人文素质教育放在了辅助性的地位上。企业、事业单位在片面人才观的影响下,招聘人才时以专业技能作为应聘人员的考量标准,忽略对应聘者素质的全面考察。在就业高压下,高校学生选择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来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缓解自己的就业压力,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涨。

二、构建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制约机制

(一)建立“一条龙”式的行政制约机制

建立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导,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部门执行的文件、检查监督、评估汇报“一条龙”式的行政制约机制,保证相关政策的落实。教育主管部门将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文件传达给各高校,定期开会传达文件精神,以统计或抽查等方法检查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开课状况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定期对考察结果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评估目的有两个:一是对上级文件的可行性与实践效果进行评估,二是对高校的教学实践进行评估。在高校内部也要建立“一条龙”式的行政制约机制,高校领导班子对各教学单位要定期召开人文素质教育会议,对各教学单位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及时给予意见和指导,各教学单位要定期向学校领导班子汇报教学的实际情况。高校内部和外部教育部门都要通过运用诸如下发红头文件、开会、检查、评估和汇报等方式参与到教育行政管理当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二)完善教育立法建立法律制约机制

当前,人文素质教育未明确到教育法律体系中,在人文素质教育机制方面缺少法律制约。党中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以来,国家法律体系不断地完善,立法者也应当把教育立法的完善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明确在立法当中是立法者对人文素质教育地位的最大肯定,一方面明确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在法律方面制约高校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行为;另一方面,保障高校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权利。完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立法,既是对高校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引导,也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强制作用,从而实现对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法律制约,也是“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加强信息公开形成有效反馈制约机制

学校管理部门应当在学校教务网站加强教务信息公开,及时公示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精神与教学实施计划,教师和学生就其公示内容进行监督,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监督公示内容与实际教学安排的相符程度,学生就相符程度以及教师的教学进行监督。为了保证舆论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校园网站以及学校信箱等应当无障碍为师生开通,提供无记名信息反馈与记名信息反馈两种方式,尊重信息反馈者的个人隐私与意愿。政务公开保证教学实践的透明化,信息反馈集众人所言,对教育参与者形成舆论制约监督。

(四)明确教师考核指标形成评价制约机制

第一,在人文素质课教师的考核评价中,以教师的教学成果为中心,辅之以教师的科研成果。人文课教师的教学成果以教学实践的形式展现,包括人文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课堂质量。通过对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课堂质量三方面的考核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在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中,学生评价也十分重要。在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中应当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按比例规划入教师的考核中,督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也加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师的问卷评价,每学期通过采用匿名方式的问卷调查,让学生对自己教师从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课堂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将学生评价转化为分数制形式计入教师的考核之中。第二,在非人文课教师的考核评价中,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成果也要列为评价考核标准之一。根据非人文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人文知识的实际运用,对非人文课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成果进行考核。通过对人文课教师与非人文课教师的双重考核指标形成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师评价制约机制。

三、构建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保障机制

(一)完善相关教育政策

政策是行政部门行政行为的向导,为明确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方向,教育部门应当完善相关的规定,出台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明确文件,学习美国ABET基于诚信的原则一切按法律和部门规章进行运作[3],有明确化的规范。完善政策体系,明确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原则和行动准则,不同高校应当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何种目标,对高校开设人文素质课程的规模、数量、形式等做不同分类,高校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定位,并明确自己的任务。国家政策、制度等通常会影响高校的教学方向,因此教育部门完善的政策是高校教学方向的指南针,对高校教学的开展有指导和规范作用。

(二)建立多元化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机制

建设人文素质教育工程,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是最主要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4]教育职能部门要改变单一化的课程设置,实现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多样化运行机制,包括静态的课程设置和动态的课程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应该涵盖哲学、文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等多方面。这几个方面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应当涉及人文素质的多个课程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人文素质课程的机会。突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合理确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和专业学科课程设置的比例。将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为人文知识的基础性课程,学分比例应当至少占学年学分的15%,学生每一学年的学习应当有人文课程,保证人文素质教育的连贯性。选修课程,是指人文课程内部的选修课程,与专业课选修相区分,让学生充分根据自由意志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人文素质课程,保证其个性的发展。增加人文素质实践课程,学校应当加强与社会实践单位的联系,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相结合交叉进行,学生在储备相应的知识后,根据学校安排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理论实际运用到实践中来,实践课程不再是辅助课程,应当成为与理论课具有相等地位的基础课程。

(三)提高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经费投入

2016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达到38866亿元,与2015年教育经费总投入相比增长了7.57%,显示了党和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心。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在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就要加大对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为教育事业提供经费保障。一方面响应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号召,另一方面为了人文素质教育机制构建的需要,理工类高校必须加大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经费投入,包括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待遇的经费投入,校园人文素质教育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以及校园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的经费投入。

(四)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人文素质教育基础设施包括学习和校园环境两方面。在学习方面,第一,要完善高校图书馆建设,理工类高校图书馆馆藏以自然科学类图书为主,人文类图书存在馆藏不充足、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加快图书馆建设,丰富馆藏内人文类书籍,保证人文类书籍的种类多样化、范围广泛化;同时应当对馆藏图书及时更新,保证图书的时效性,保障学生在第一时间学习到最新资料。第二,创建人文素质教育学习交流的专门活动场所,为爱好人文课程的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活动地点,相互促进。在校园环境方面,第一,在校园内建立人文长廊或者人文花园,为学生提供人文气息浓厚的交流环境。第二,增加校园内的体育设施的种类和数量,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人文知识的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全发面发展,校园内体育设施的完善有助于学生兴趣爱好的拓展。

(五)加强基础性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人文素质教育分为基础性教育与拓展性教育两个方面,理工类高校必须开展的是基础性教育,拓展性人文素质教育理工类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不同的课程,在基础性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中要调节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保证教学质量,摒弃传统的大班制授课方法,实行小班制高质量授课。教师学生比例的调整,要求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必须增加。从传统的人文素质课教学实践来看,一位教师每学期至少承担四门及以上的课程,一方面说明师资力量的匮乏,另一方面也难以保证教学的实效性。在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要增加教师的数量,二要确保教师的专业性,教师的专业水平是人文素质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

(六)实行多院校合作,建立多院校帮扶制度

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和学生基础都较为薄弱,在短时间内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困难较大。人文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机制较为完善,实践经验较为丰富,在此背景下,实行理工类院校与综合类院校以及人文类院校的多元合作,建立教师互聘机制与学生交流学习机制。完善课程多样化机制,必然要壮大师资力量,学校需要聘请更多专业教师或专家。通过理工类高校课与综合类院校或人文类院校密切合作,建立教师互聘机制。理工类院校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例如文学、历史学、法学等课程,需要相关专业经验丰富的教师,一是要达到专业化水平,二是要适应理工科学生基础薄弱的问题,从人文类或综合类院校以合同制聘请专业教师到本校进行人文学科的授课,专业性强,实践丰富,又能达到资源整合的效果。一方面实现教师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又能实现学校多样化的教学课程设置;另一方面教师的流动性带动学科的活跃性,学生学习形式不会过于单一化,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通过建立学校之间的合作,构建高校间学生的交流学习机制,理工类高校学生根据学校自身的教学安排在合作方高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深入学习,实现自我的发展。合作高校双方就学生的课程设置、学分认定等事由进行合理规划,保证在学生专业课得到充分学习的基础上,拓展多方面才能。

四、构建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激励机制

(一)建立院系激励机制

高校各学院是人文素质教育执行主体的核心,各学院人文素素质教育开展的成效决定了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效,因此,高校领导应通过建立院系激励机制鼓励并支持各学院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开展。通过年终总结,对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成果优异的院系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奖励,对于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落实不到位的院系提出批评并限期整改。

(二)建立教师激励机制

在人文素质教育中,从物质、精神等方面对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实施激励机制,实现教育的实效性与长效性。第一,举办年度优秀人文素质教育教师表彰大会,对教学成果优异的教师进行全校公开表扬,颁发优秀教师荣誉证书。第二,人文素质教学成绩优异的教师在教师职称评聘过程中给予加分。第三,对优秀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发放一定金额的奖金,也可以为优秀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如优秀教师可以参加名校相关专业的培训学习等。通过多种方式激励人文素质教育课教师的积极性,以人文素质教育课为中心,带动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体氛围。

(三)建立学生激励机制

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中,对学生也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一方面,通过学期考评或学年考评,为成绩优异的学生开展表彰大会,颁发荣誉证书,进行全校公开表扬,在学校展览窗口、校园网络等平台上进行优秀学生展示,开展向优秀学生学习的活动;另一方面,学校可设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单科奖学金制度,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物质奖励。最后,在人文素质课程方面有独特才华的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学习积极性极高的学生,学校可设立学习机会奖励机制,为这部分学生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通过多方面的鼓励、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眭国荣.构建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新体系[J].江苏高教,2010(06):72-73.

[2]孙绵涛,康翠萍.教育机制理论的新诠释[J].教育研究,2006(12):22-28.

[3]朱永东,张振刚.美国ABET工程教育专业质量认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54-56.

[4]李秀芳,方合林.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03):47-49.

作者:陈志伦 梁晓彤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