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载体分析
时间:2022-06-08 10:15:26
导语: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载体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化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常态,很多高校也建立了校园媒体平台,网络平台的建立给高校学生政治思想工作打开了一条新思路。通过平台可以让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素质教育。本篇论文就针对微博来具体研究分析网络平台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微博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方式,具有快捷、及时、原创的特点,用来传递信息。相比较博客而言,微博即“微型博客”,也可称之为“微消息”,能够简明扼要地传递观点并快速。多元化和快速型是这种信息平台的主要特点,采用微博平台交流在当今社会极为普遍,只要对这种方式善加利用,就可以更好的走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和观念塑造。鉴于此,本研究选择采取微博这一新的信息载体,来探讨当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析微博有何教育功能,以及微博这一载体将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最后给出微博载体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和途径。希望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一微博的教育功能
(一)使师生之间正常交流对话
一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教育模式方面,延续的都是传统填鸭式,这种情况虽然符合中学的教学风格,但是对于我国的高等专业人才培养来说,并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甚至只能给大学生造成一种厌烦和逆反心理。本文研究的案例“微博”,其特点就是以平等的交流平台为基础,不管是任何身份、任何人群,都能够在微博上实现自我存在价值。微博之所以被大学生接受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平等性。因此教师也就不存在特殊待遇的情况,可以一改往日严肃的印象和局面,与学生平等交流、正常对话,无形中释放学生的压力,同时也是在释放教师的压力,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大学生心理状态及相关价值观,这样也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对于当代高校教育及大学生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情况下,学风建设都应该是呈现积极向上的局面;教风建设都应该是呈现平等和谐、严谨的局面;校风建设都应该是呈现稳固、扎实、前进的局面。因此从根本上说,这三个“建设”都需要通过良好的教育氛围来实现。微博这一信息载体的出现正好可以提供一个营造良好教育氛围的平台,也是一个实现良好教育氛围的途径。学校的信息可以通过微博及时准确的出来,学生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就此提高学生参与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的积极性。另外,现代高校学生对于信息量的渴求非常惊人,微博不仅能够从咨询方面提高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更能够以“微”、“短”、“快”的方式吸引大学生群体加入到这种“微社交”中。这种极具时代特色的网络交流方式非常集中地说明了现代学生需要的情绪释放模式,即能够在自己看到的任何社会事件中,将自己的心情到公开的网络世界中,这是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寻找存在空间的重要途径,同时还能够构建一个具有专业化教育氛围的网络环境。
(三)扩大大学生本身社交范围
当微博成为高校学生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平台时,这种交际圈其实被无形地固定与扩大了,具体形式有如下划分:一是将自己的生活、观点、心情,通过微博平台在公开环境中与其他人共享,同学之间尤其可能成为相互关注的网友,经过“互粉”之后可以对某些微博话题进行共同讨论,这对于同学之间的交流来说,是具有较为深层的思想价值的;二是锁定某个虚拟社交圈,以某个共同的爱好、某个类似的观点,往往可以形成一种共同关注网络社会的现象。圈内个体对于某些问题的发表、辩论与相互争论,都能够在扩大学生眼界的同时,学会怎样与不同意见相处。
二微博载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一)微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向性冲击
当“微博”平台成为现代高校大学生交流的重要基础之后,很多学生都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这个虚幻的网络平台中。相对这种网络世界的变化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方向上得到了新的引导,如果可以通过微博来进行舆论方向的调整,那么是能够对大学生思想进行动向把握与管理的,其实现代很多大学生都已经比思想政治教师具有前瞻性,若是对微博平台没有很好利用,则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就很难展开,无法实现其网络化的整改目标。
(二)微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冲击
由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非常关键,但是教育的成果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看到,只有经过长期统一的管理与渗透之后,才能够看到教育方式是否有效,然而实效性如何却是检验该项工作的关键指标之一。由于“微博”平台让学生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平等的交流契机,更是一种打破了时空束缚的网络环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最新鲜的信息、最便捷的传播途径。不过在快速发展的背后确隐藏着巨大的隐患,那就是使思想教育缺乏实效性,对于整体工作也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微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预见性的冲击
相对于高中而言,大学生活比较轻松,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大学生喜欢在无聊时观看微博的各项内容,既满足自己对资讯的吸收,又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这种完全没有思想保护的虚拟空间,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了大学生的生活。如果某些话题和思想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让自以为成熟的学生群体产生某些扭曲的观点,那么造成的后果会非常严重。但并非所有学生都拥有较高的鉴别能力,所以很可能会被这些思想所控制走向歧途。
三微博载体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和途径
(一)对微博内容进行教育整合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微博强调的是一种以娱乐为核心的交流模式,但是很多影响力广泛的群体都积极地参与到这种“微话题”的传播中,高校必须加强对微博的认识和掌控,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才能够对其进行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工作,能够以现阶段微博中存在的话题与社会事件作为教育切入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将微博作为宣传主流价值观的平台
虽然微博在大学生群体的人际沟通中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从总体上看,微博宣传主流价值观的状态相对滞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许多微博公众号关注人数寥寥无几,信息后评论甚至出现“失语”现象。这种功能性的障碍状态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如何寻找能够将学校信息、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到微博载体中并且进行广泛传播的途径,如何搭建宣传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平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此外,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融入大学生时下最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与学生进行“互粉”,在此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情感。
(三)在微博信息推送方面体现主动性
以传统教学方式,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这是新的微博信息推送带来的话语权变化情况,当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能够与学生共同展开对微博中某些事件的讨论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来正确的调整思想政治工作节奏,而微博恰恰能够发挥其实效性作用。
(四)通过微博构建理想的文化氛围
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利用微博为载体,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容易,当学生能够在微博世界中得到更好的信息与资讯来源时,如果教师也能够参与到对微博话题的分析与研究中,针对时事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那么是能够在微博的推动下建立起更加稳定的校园文化的。
作者:洪潆 单位:杭州医学院
参考文献
[1]蔡帼芬,张开,刘笑盈.媒介素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杨勋兵.微博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8):52-53.
[3]缠菁,门薇薇.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与管理[J].思想政治教育,2011(3):31-32.
[4]王荃.微博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11(12):91-93.
[5]安仲森.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9):92-93.
[6]杨立淮,徐百成.“微博”网络生态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青年研究,2011(11):114-116.
[7]王菲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正确面对微博[J].经济研究导刊,2011(32):276-278.
[8]吴勇.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J].广西社会科学,2011(8):151-152.
- 上一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 下一篇:班主任素质教育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