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德思想与医学生素质教育的融合

时间:2022-01-10 03:40:26

导语:传统医德思想与医学生素质教育的融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传统医德思想与医学生素质教育的融合

从医术到医德,从疾病医治到人文关怀,从如何要求医者自身到如何对待病患等,传统医德思想涵盖了很多内容。将传统医德思想运用到当今医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中,既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需求,同时,也是培养医学生人文情怀、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渠道之一。

一、将传统医德思想融入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医德是产生于古代社会中的一种职业道德,是千百年来名医圣手在行医和著述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医德的教育过程中,对于医学典籍、古代名医言行的讲授是医学院校弘扬传统文化的富有特色的有效途径。

(二)传统医德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传统医德中体现了很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如传统医德思想中的仁爱、与人为善、平等对待他人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相通的。将传统医德融入素质教育中,丰富了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从而可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培养医学生的人文情怀

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在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的环境下,出现了诸如医务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神圣感下降,医生和病人的情感交流淡化以及医患关系恶化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医务工作者的人文修养、伦理道德、职业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医学专业的学生,未来职业的服务对象要求他们必须具有强烈的人文情怀,需要他们更加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四)形成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特色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文化名片,是学校教育理念、教学特色、师生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以传统医德思想为切入点,从物质文化、活动文化、管理文化等多方面加以贯穿,便于形成医学院校整体文化特色,从而形成具有医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二、传统医德思想中的“真、善、美”

(一)求真:精益求精、严格谨慎

求真的科学态度是成为一名医者的基本素质。医学博大精深,传统医学有着几千年的深厚底蕴。医务工作者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面对的是仅有一次的生命,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集中表现在对医学这门学科的学习态度上。

1.学问要精要博。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诊断和治疗都关乎病人性命,对于医学知识的理解不能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而要刨根问底,精确掌握。《医门法律•先哲格言》中有云:“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医门补要•自序》中云“医贵乎精”。明代名医徐春圃说:“医贵于精,不精则害人匪细。”[1]此外,知识还要广博,要博采众长。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载:“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孙思邈认为,一位合格的医者必须熟读经典名著,熟记名医药方,熟知各家之说。

2.做事要严谨。孙思邈云:“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节,甚不仁矣。”意思是说,医者必须临危不乱,运用自己所学医治病人,做到周详仔细,深入思考,不能在人命关天的大事上把医术作为炫耀自己的工具,更不能作为获得名利的方式。医者要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要做到“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

(二)求善: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精湛的医术一定要配合高尚的道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大医。医者要拥有崇高的品格,将病人视为自己的亲人,一心赴救;面对其他生物也抱有“民胞物与”的思想,提倡万物平等,尊重敬畏生命。

1.视病人如亲人。孙思邈认为:“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对于病患,无论其自身是什么条件,医者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并且当作自己的至亲。《黄帝内经》中也说对待病人应“告之以其败,与之以其善”[2],当医者将病人视为亲人,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做到急病人所急时,那么病人一定会配合医者接受治疗。

2.提倡万物平等。孙思邈说:“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此处孙思邈认为,为了拯救人的性命而去伤害其他生物的生命并不是医学所提倡的,在此他已经将“平等”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而是强调“万物平等”,强调人类与其他生灵平等,将天地万物视为同胞。

(三)求美:文明礼仪、举止得体医者直接与病人接触,其一言一行备受患者关注,甚至影响到疗效。医者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会影响到患者的情绪。因此,春风化雨般的谈吐和得体的举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也能够树立医者的美好形象。

1.言谈要稳重。孙思邈认为:“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医者谈话切记夸夸其谈,也不能议论人事是非,更不能诋毁同行、标榜自我。医者要严格要求自己,严谨、稳重的谈吐有助于赢得病患的信任,也会让病患愿意配合治疗,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

2.为人要谦虚。明代著名外科学家陈实功云:“为人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1]可见在他眼中,医者面对各种各样的人都应该保持谦虚的态度,为人谦和才能做到与人为善。这对于处理同行关系、医患关系都是非常受用的。

三、将传统医德思想融入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

汲取传统医德的思想,根据真、善、美三个层次,形成“以生命教育为统领,以仁爱精神的培养为核心,以职业素养的养成为主线”的校园文化特色。

(一)“真”的教育———正确的“生命观”教育

作为一名医学生,做到“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同情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尤为重要。医学生将来面对的服务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更要求他们要具有正确的“生命观”。传统医德典籍中,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多次提到尊重生命的重要性,万物平等乃是尊重生命的重要前提。在校园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可通过医学文化沙龙、专家面对面、健康讲堂、学生论坛、主题演讲、征文等形式,结合“生命观”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同情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感情。通过参观生命科学馆、天文馆、博物馆等展馆,学生对于生命能够有直观的理解,产生最原始的对于生命的敬畏之情;通过走进大自然、走进动植物园,学生感受万物的神奇,从而产生对生命的怜悯与珍惜,培养其万物平等的价值标准。在“生命观”的教育过程中,一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身的感悟能力。比如,面对一片竹林,教师无需说出自己的用意,也无需太多的教导,可以让学生去观察竹子的特点,再吟上一句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学生便可以领悟教师的用意,知道教师想要传达的是竹子顽强的生命力。二要培养学生“我—你”的思维方式。奥地利哲学家马丁•布伯说:“人执持双重的态度,因之世界于他呈现为双重世界。”“其一是‘我—你’,其二是‘我—它’。”[3]“我—你”的关系就是人与物不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同胞的关系,即一种非对象性的关系。要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万物平等,必须打破原有一贯的主客体的思维模式,形成人与万物之间的非对象性的思维模式。

(二)“善”的教育——“仁爱”精神的教育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所谓“医乃仁术”,仁爱也是传统医德思想的核心内容。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处处体现仁爱的精神,通过主题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唤起学生的爱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大爱”主题教育活动,用实例教育学生。结合“传承医德思想”专题,“习古文、阅经典、扬大爱、练修养”,加强学生医德教育。观看、研读相关资料以及学习当今先进医务工作者的事迹,让学生了解医学的真谛,了解高尚的医德对于一名医者的重要性;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体会到给予的快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近医生、走进医院,真真切切地去理解何为“医者仁心”。在培养学生“大爱”之情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这种理想人格应该是一种“与天地相配”的人格,即以天下为己任,有着将自己融入宇宙万物的博大情怀。拥有这样胸襟的人,他们的行为不但是合乎社会的,更是合乎宇宙的。所谓“苍生大医”,就是将自己的使命理解为解救万物苍生,这是一种“大爱”的体现。他们之所以能够名垂千古,就是因为他们具有与“天地相配”的人格和博大宽广的胸襟。

(三)“美”的教育———医学生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扎实的医术、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不嫌贫爱富、不畏权势等是从医的基本职业素养,在《千金要方》《皇帝内经》等著作以及孙思邈、李时珍、张仲景等名医身上都有集中体现。教育实施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养成,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如文明礼貌、校园秩序的遵守、校园环境的维护、时间观念的养成等,培养他们严于律己的作风。注重他们谦虚态度的养成,培养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表达思想和情绪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等,提高他们处理自身与外界关系的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将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从医的职业素养相联系。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每个大学生而言都非常重要,但医学院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应有别于其他高校。应让医学生深刻领会到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仅是自己个人的行为,它会成为患者治疗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时间对于患者来说就是生命,所以医学生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柔和的语气对于患者能起到缓解情绪的作用,所以医学生的言语谈吐一定要得体等。

作者:冯雯妍 张红萍 单位:江苏建康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