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03-03 10:29:04

导语: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

摘要: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仅要学好体育专业方面的知识,更需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非专业素质,主要分析了非专业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要性,构建非专业素质的教育培养体系

关键词:体育专业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培养体系;构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也就要求他们在学好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对非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不仅仅要学习与体育相关的专业知识,更要多学习其他方面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这对于他们今后走向社会有很大帮助。非专业素质和专业素质同等重要。

1体育专业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体育专业的学生学习的重心基本都放在体育有关方面的学习上,他们更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当然这也非常符合常理。

1.1非专业素质教育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

加大对体育学生的培养力度,使其更能符合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人才的培养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德、智、体三者共同发展。这也是现如今教育一直努力奋斗的目标。人才培养的质量不仅仅只是从他们掌握的专业知识来体现,更多的是从非专业方面的知识来体现。这与现在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理念不谋而合。不过就现在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而言,重专业知识轻非专业知识的现象还是十分普遍,尽管改革一直在进行的,但是改革的成果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就业,就必须重视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教育。树立起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意识,树立全面、合理、科学的人才培养观。

1.2非专业素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基石

就业是所有大学生毕业之后的必经之路,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特殊情况,但是这种特殊情况只针对于一些个别同学,还是极少数的。有人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些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说,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这种人才也会在工作岗位上有所成就。从大多数的实践经验来看,如果一个人的专业知识非常丰富,但是他的非专业素质却十分缺乏,那么在有限的范围内,这个人也不可能得到较大的发展,毕竟会受到非专业素质的限制,现代社会对综合性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复合型人才。缺乏非专业素质会极大地阻碍个人的发展。在很多用人单位看来,评判个人优秀的专业素质,是建立在优秀的非专业素质的基础之上。体育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非专业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比如要有社会责任意识、敬业精神、诚实守信、积极进取的品质和敏锐思考、认真负责、善于应变的行事作风等优良品质,这些品质是吸引用人单位的主要亮点。

1.3非专业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要素

现在社会一直在追求可持续发展,只有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的发展才有比较现实的意义。同样,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评价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一个关键指标。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一技之长,能适应某个岗位的工作,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一种潜力,这种潜力也就是我们说的非专业素质。非专业素质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都可以作为非专业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可以将其作为评价可持续能力的参考指标。培养大学生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对现有的教育培养体系进行一定的构建和完善,逐步增强大学生的非专业素质,这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绝对是大有裨益。

2构建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原则

2.1注重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相结合

将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进行有机地结合,不仅可以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这也就要求教育模式需要进行一定的转变。在开设体育课程的同时,注重对一些非专业课程的开设,并将其设置为必修课,在某种程度上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学生还应大力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广泛开展体验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质。在开展的一些日常活动中,增加非专业素质,使之与专业素质结合为有机的整体。

2.2注重潜移默化培养与集中培训相结合

培养大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方法的选择十分关键。潜移默化的培养方法可以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产生的意义也是十分深远。但是潜移默化的培养方法的选择毕竟有限,也有很多情况不适宜采用这种方法。集中培训的方法给学生一种不一样的学习氛围,在集中培训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学到很多之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将潜移默化的培养与集中培训相结合,对学生不论是专业素质的培养还是非专业素质的培养都是十分有利的。

3大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分析

要培养大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必须采取多种合适的方法,构建比较完善的体系,才能促进大学生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的共同发展。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人文素质教育急需加强。

3.1构建相对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的设置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大学校园里,课程无非就是选修课和必修课之分,学生对必修课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选修课,但是很多选修课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十分关键。因为每个专业对必修课的学分都会有一定的限制,必修课的开课数量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但与此同时要强化对学生的培养力度。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必修课主要是那些与专业知识极其相关的课程,选修课的选择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样对于非专业素质的教育能产生更大的作用。适当的降低必修课的数量,增加选修课的数量,既可以保证学生所学选修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可以保证学生有自由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此外,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设相应的体育课程,如软式排球、健美操、橄榄球、保龄球、桌球、台球、太极拳、跆拳道、击剑、防身术等多种课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增设的新课程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应用性知识。体育学生的专业课程种类还是比较多,在设置必修课程的时候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具体必修课的课程和数量,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多样化、多领域的组合课程,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非专业素质。

3.2构建完善的队伍体系

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教师依然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教师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任何一所高校来说,必须建立起一支由教师、行业、校友、学生组成的非专业素质教育队伍,逐步强化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教育。首先,注重教师队伍的构建。教师绝对是队伍中的核心力量。在教师队伍的构建中,不仅包括专业课的老师、非专业素质教育的老师,同时也包括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等,这些人才队伍对学生的非专业素质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行业或者是企业的导师队伍体系的构建。很多高校会开展校企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提前让他们先锻炼锻炼。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在实现行业或企业与高校合作的过程中,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或者管理人员通过对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同时也可以针对性的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非专业素质的提高。此外,校友队伍体系的构建。任何一所高校从建立初期到发展至今,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培养了大批的人才,这些人才会走向社会的各类岗位。学校可以不定期地邀请那些在岗位上做出一定成就的校友回母校做一些演讲,与在校大学生分享他们的人生经历。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绝对是利大于弊。最后一点,构建学生队伍体系。学生之间会互相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力还是不可估量。在学生的学习中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会不自觉地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

3.3加强信息交流机制的建设

大学生是一个问题多发的群体,在他们的生活中、学习中都会遇到各类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地解决,由此可能会引发很大的危害。建立高校的信息交流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关注他们的成长。首先,建立走访式机制。高校培养的人才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因而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走访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了解他们对人才的要求,对于那些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充分提高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和专业素质。此外,建立体验式机制。高校可以适当开展社会实践、建立实践基地,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锻炼机会。

4小结

非专业素质教育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十分注重对非专业知识的学习。构建完善的教育培养体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对非专业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培养出具有综合性素质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熊卫权 单位:四川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杨继星,赵先卿.对高等师范体育教育专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因素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2(1).

[2]首都体育学院课题组.体育学院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查[J].思想教育研究,2002(10).

[3]张健忠.论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四川体育科学,2002(1).

[4]朱俊玲.影响高等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因素及其基本策略[J].湖北体育科技,2002(2).

[5]文世平,彭朝晖,王恩东.对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性研究[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3).

[6]李俊杰.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教师[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