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论文

时间:2022-04-17 02:36:27

导语: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论文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比较模糊

笔者曾连续两年对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院校的高职毕业生做过一项调查,在对“专业培养目标了解程度”的调查中发现:非常了解的学生只占15.7%,比较了解的占38.6%,有57.7%的学生不了解;在对“专业核心课程了解程度”方面,非常了解的学生只占22.9%,比较了解的占32.9%,不了解的占44.3%。由此可见,学生在校三年中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知普遍比较模糊,难以激发起其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二)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理想

大学生只有明确了职业理想、职业目标,才会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然而,相当多的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并没有考虑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甚至有两三成的学生到毕业时仍未形成比较明确的职业理想。很多毕业生在择业时对有意向从事的工作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任职条件”都不清楚,往往只看重企业所处地域、工资待遇等。有一部分毕业生参加工作后频繁地跳槽,除了追求高薪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

(三)学生对职业自我了解不全面

部分学生对自我的评价过高,导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择业观的模糊。另一方面是对自我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缺乏全面的认识。笔者对上述院校的部分二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对职业自我的认识”的调查,其中:对“职业兴趣”有25.0%了解,30.7%比较了解,44.3%不了解;对“性格特征”有31.5%了解,33.3%比较了解,35.2%不了解;对“职业目标”有22.9%了解,31.4%比较了解,45.7%不了解。对自己的性格特征、职业兴趣、职业目标都缺乏了解的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又怎能去理性思考?又怎能树立起科学的择业观呢?

(四)学生对职业能力的养成认识不足

笔者在对上述院校学生的调查中还发现,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的学生只占二成,从未考虑过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的占到四成;在选择辅修专业课程方面更多地表现出的是无目的性,绝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挣学分;经常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占8.1%,偶尔参加的占33.7%,从来未参加过的占58.2%;经常参与社团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占16.3%,偶尔参加的占45.1%,从来未参加过的占38.6%;在是否进行过有关职业调研方面,有过多次的占5.7%,偶尔进行的占38.6%,从未做过的占55.7%;在参与职业活动的方面,较多参与的占14.3%,偶尔参与的占38.6%,从未参与过的占47.1%,这导致很多学生走进职场后缺乏必要的职业情感认同、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精神。

(五)学生对就业与择业问题的考虑滞后

笔者在就业指导课上对毕业生的“就业与择业准备”调查时发现,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从入学时就开始考虑就业问题,近三成的学生从二年级才开始考虑就业问题,而高达65%的学生直到临近毕业顶岗实习时才开始考虑。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学生对就业与择业问题的考虑明显滞后,这也说明了近80%的学生在大学的前两年内不会有意识地为自己的就业与择业做相应的准备。因此,很多学生等到临近毕业时,坐等校内外招聘会,满世界投简历,对自己的就业与择业问题没有必要的心理准备,更谈不上职业理想与职业目标。

(六)学校职业指导严重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所提供的职业指导普遍存在缺乏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尤其缺乏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方面训练的内容,忽视了职业指导的教育培养功能,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在指导形式上,知识传授多,技能培养少;在指导信息上,就业信息多,职业信息少;在指导人员的构成上,校内教师多,社会专业人士少;指导内容相对陈旧,方法不够灵活,职业心理测试与辅导及职业生涯系统规划明显不足,导致学生对即将从事的职业认知不足,也就不可能做好充分的职业准备,更谈不上职业生涯的系统规划与设计。

二、影响学生职业素质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高职教育自身缺陷不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高职教育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规模迅速扩张,但软硬件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就给推进职业素质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科性过强。从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过程与形式、评价方式与运作机制,一直难以摆脱本科教育学科性强的烙印。第二,职业性较弱。理论教学与有限的校内实践教学相结合仍是目前高职教育的普遍做法,实践教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第三,计划性过强。超前性制定教学计划,执行过程缺乏动态调整,教学过程的过于模式化,教材选用标准化,毕业环节的形式化等。第四,市场适应性较弱。盲目开设专业,导致了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失衡,毕业生择业观念与经济发展客观需要的矛盾,职业技能水平无法满足岗位需求的矛盾依然存在。

(二)办学机制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政府调控缺失、办学主体单一、产教融合功能低下是目前高职院校运行的普遍状况,因而表现出培养模式单一、办学机制僵化、缺乏应有活力的现状。主要原因表现在:第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调控缺位。高职教育实施工学结合、产教融合,首先要跳出“自我”的圈子,走开放办学、社会化办学的路子。主管部门、地方政府有义务按照市场规律界定高职院校以外的各类教育主体的职业教育功能、技术培训功能、就业服务功能及利润收益功能。还应为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优秀企业提供比较宽松的政策(办学许可、收益分配、师资培训及聘任等)支持。第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实践说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工学结合,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工学结合的道路才能实现高职教育自身的价值。第三,产教融合依然停留在表面。校企双赢是实施产教融合的基本原则,然而在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过分强调设备的无偿援助与先进技术的引进,忽略了对企业文化、企业实境、高素质师资的培养,从而导致硬件过硬、软件过软的局面,无法达到职业熏陶、真境实做、真题实战的应有效果。

(三)教育资源缺乏加大了职业素质教育难度

职业院校本身“双师型”教师队伍十分短缺,实训条件(基地)不足,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材体系亟待完善,职业技术与职业技能考核相对应的考评体系有待健全与完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及管理制度仍需改善。另一方面,社会大量可利用的职业教育资源与环境由于政策层面的原因并未能被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特别是相当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先进的职业技能实训条件、大批“双师型”教师(高级技术人才)、优秀的现代企业文化等等,这一切社会可利用的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亟待合理配置与利用。

(四)专业教师在教育中的缺位影响了学生职业素质发展

专业教师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还停留在简单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专业教师作为本专业的业内人士,其言传身教具有很好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容易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他们在自身专业领域内往往掌握着比较丰富的社会资源,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社会资源帮助学生择业、就业,那么在促进学生成才方面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中,这种较好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很好地运用,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效仿诸多研究型大学的做法,完成教学任务则离开学校,平时学生也很难见到,缺乏应有的交流与引导。因此,学生除课堂中所获得的知识与少有技能外,很难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就业信息、业界动态、技术前沿等关系职业养成的职业信息。

(五)学生自身的不足影响了职业素质教育的推进速度

当今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基本都是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很多是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家庭、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念与以往发生很大的变化。普遍存在的问题表现在:艰苦朴素作风淡化、政治意识淡漠、缺乏应有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缺少奋斗的激情、个人功利主义倾向浓、道德伦理观念淡薄、精神文明素质较低、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注定了在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困难重重。

三、结语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仍然是一项薄弱的工作。然而,职业素质教育又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职业素质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见效,需要长期地引导和培养,需要包括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社会(企业)、教师、学生自身等多方共同努力,积极探索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营造创新的培养氛围,才能更好地促进职业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作者:金立艳王道峰单位: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