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水平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论文
时间:2022-02-26 03:31:21
导语:教育水平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高职学校素质教育的现状
高等职业院校受生源水平层次以及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关注程度不够,往往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这就必然会影响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其潜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概念模糊,缺乏正确的认识我们总是在谈论着素质教育,究竟何谓素质教育?我国目前尚有较庞大的人群对此概念模糊不清。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其本质是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格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学习人文知识并将其内化为一种品质的重要途径,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培养的基础。核心是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引导人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能够正确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及现实问题。具体来说,包含了思想政治造诣、文化造诣、工作能力造诣、身心造诣等多个方面。正是由于概念的模糊,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对于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并没有充分的认识,而学生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也一样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对江西省三所高职学校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半数以上的同学表示不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只有少部分同学表示了解一些内容,大多数都是将学校的思政课程以及文化活动理解为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学生本人以及学校方面都存在对素质教育定位不准,缺乏系统性认识的问题。
(二)发展不均衡,过分强调技能培养,忽视人文素质教育自20世纪末,人们开始关注素质教育,绝大部分关于素质教育方面的研究,都会提到职业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眼下,我国高职学生人文造诣匮乏,人文素养情况普遍呈现下滑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人文学识的广泛缺乏,加上语文根基较差,导致他们时有错字,词不达意;
(2)缺乏人文情感,对人冷漠,缺乏同情心和正义感,与人发生意见分歧时,常常抱怨对方并积极进行还击,甚而会采用武力途径来解决问题;
(3)人生观和价值观错位,思想偏激,理想信念淡薄,蒙昧主义和急功近利意识较强,将自我的理想信念定位在对钱财、权能、社会地位的追逐上,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学校方面,因为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职业教育培育的是具备某些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所以学校往往过度看重对专业技术的培育,无形中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忽略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导致职业教育逐步变质为一种目光短浅的职业培训,这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育极为不利。第二,在学生方面,因为生源参差不齐,基础教育欠缺,文化素养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上就业压力大,导致学生积极投入职业技能的学习,但是对人文素养课程的学习热情不高。学校的投入和学生本人意愿的偏差无形中导致了教育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即过分强调技能培养,忽视人文素质教育。
(三)素质教育内容有待充实完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谈到职业教育时强调,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由此可见,企业文化的导入,是职业院校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条件。通过对三所高职学校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前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更多地还停留在思想层面,企业文化的导入还未得到全员的重视,没有有效地实施,这在我们的高职教育中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国内各职业院校也相继在探索适合自己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将企业文化引入学校教育,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如何有效将企业文化导入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问题,国家已经给予了方向性的引导,但具体的实施方案,各职业学校尚在探索,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机制。
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术人才,因此,职业院校一定要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职业院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充分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及行业的技术水平。同时,职业院校还要在学习、生活的细节中融入企业文化,将其导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竞争力。这样能使学生从潜意识里实现由“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满足社会需求,克服“就业难”和“难就业”的现实问题。提升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树立科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观念,合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院校是为社会和生产第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基地,决不能简单地与职业培训等同起来,而应当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高超专业技能、深厚文化底蕴、健全人格和正确道德观念的人才。要以核心价值观来引领职业院校发展,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不是纯粹的教育格式或类别,因此,每位教师都需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和教书育人的观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鼓励专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启发创造性思维。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综合考虑文理配置,将职业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课程设置融合起来。职业院校要与企业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企业文化融于一体的课程体系。
(二)建成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促进职业院校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优化师资队伍,已成为学校建设的当务之急。学校加大对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不能将引进人文专业教师视为唯一途径,而应当在引进教师的同时,加强对其他专业教师素质的培养,使教师队伍整体向高素质化发展,师德崇高同时人文修养俱佳。同时,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才互相交流学习,也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良好途径。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不仅要注重教师学历水平的提升、专业技术能力水平的培养,还要注重教师的人文修养水平的提高,使教师在专业教育中无意识地穿插人文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追求真、善、美,使得知识、能力、素养共同提升,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职业院校建校时间短,历史文化积淀单薄,人文气氛淡薄。各职业院校目前尚在建设期,多数职业院校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在实习实训场地的建设上,在图书馆、文化场馆、人文景观设施的建设上投入相对较少,人文类图书资料、学生文化活动平台匮乏,校园人文素质教育氛围较淡。校园文化建设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在管理上,要抓好学风、校风、教风建设,身体力行传递人文精神;同时从日常行为习惯入手,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以企业的标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和习惯,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提高职业素质。在经费投入上,通过加大经费投入的力度,抓好学校图书资料、教学设施、人文景观的建设。在校园活动上,举办文化艺术节、各类知识讲座、各类竞赛活动等;同时鼓励学生社团的发展,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得到各方面的锻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四)构建素质教育评价标准素质教育是高职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评价是检验高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评价标准能给高职教学活动指引正确方向,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由于素质教育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学生心理活动和日常生活的表现上,具有复杂性、隐藏性,难以在短期内做到全面合理的量化考核,所以其评价标准的形式可采取多样化的综合分析。可将在校生和毕业生的心理测试、问卷调查等形式结合起来考核评价。同时,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占的比重、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学校文化建设的情况等都可作为素质教育评价的依据。
作者:胡丽琴陈少华
- 上一篇:幼教课堂教学素质教育论文
- 下一篇:实践能力与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