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研究论文5篇
时间:2022-07-12 09:09:32
导语:素质教育研究论文5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资源的运用
一、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化兼容心态
地域文化以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历史积淀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是学生学习知识、接受文化熏陶的重要场所,地域文化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起着独特的作用。学生来自于全国不同的地域环境和不同的文化区域,成长环境与文化差别很大。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各种地域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文化观及行为方式。一定的地理文化区域为人类提供了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空间,也影响着人的思想、人格、行为的形成与发展。特定的地区文化、社会风俗、传统习惯等地域文化因素,造成学生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人际交往方式等各方面悬殊较大。“人主要是在他直接生活(即直接交往和活动)的那一个地域的文化的复合的、多层面的包围熏染着他的亚系统中成长起来的。故而‘人———地’的耦合必然是构成文化样态的根本规定,故而文化的地域性成为文化的根本规定之一”。①学生之间文化观念的碰撞与冲突带来许多心理问题,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不完善的人文素质教育会导致学生心理的失衡: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都会产生冲突,进而产生许多的社会问题。所以,人文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要引导和培养具有人格健全和文化素养的生命个体,引导学生从“以人为本”出发,正确看待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平共处、和谐与共,在与社会及他人的关系中进行理性的自我定位和评价。要引导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克服个人狭隘的文化中心主义,尊重彼此现实世界中个体文化的差异,接受不同的文化形态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生活习俗、审美追求等。同时,在文化的交流、交锋、交融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其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的实践能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文化兼容心态和人文情怀。南京地域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交融性等特点,对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性有很强的导向性和示范性。南京处在南北交通的枢纽和南北文化的交汇点上,在中原主流文化与南方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色。南京曾经历了四次南北文化的大交流:西晋永嘉之乱时皇室南迁,唐代安史之乱时北人南渡,“靖康之变”时北人南移,明初北方移民蜂拥南京,这四次交流使南京成为“人杂五方、故俗颇相类”(《隋书•地理志》)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南京历史文化的发展中,文化融合的特征尤其明显。南北文化水乳交融的六朝文化和明文化,六朝士族文化和中国佛教文化渐次形成。“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记载了当时南京佛教文化的盛况。明代一统天下、定都南京,郑和七下西洋,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巨大转型中,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激烈碰撞,西方工业文明给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带来挑战与碰撞,开始了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的民国文化,最突出的是“三民主义文化”。②南京地域文化资源本身蕴含了兼容并包的人文思想。在人文素质教育中,通过南京地域文化的包容性,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不同地域文化的内涵,了解地域文化的差异,突破自身文化视域局限,培养他们跨地域文化的沟通交流能力,丰富人文素养。“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的南京,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与人文的积淀,秦淮风月、六朝烟雨,民间艺术包罗万象,是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南京地貌丰富,依山傍水,群山环绕,钟山、富贵山、清凉山、狮子山、汤山、幕府山、栖霞山,有秦淮河、玄武湖、莫愁湖等水网交错,是最天然的审美对象。南京的水文化和山文化交相辉映,由此而形成深厚的人文底蕴。对学生而言,这些优美的山水情境可净化心灵,求真向善,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身临其境之中,理解和感悟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关爱生命与自然,认识正确看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
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拓展通识教育途径,丰富学生人文素养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承担着传承、发展、创造文化的重任。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培养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人文知识背景的人才。“人文”一词,见于《易经》:“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③“人文”从一种化成天下的礼教文化逐渐演变成人类创造一切文化的总和,是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的知识,及由这些知识系统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包括人文知识修养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人要通过广泛的学习获得比较系统的人文学科知识,进而形成一定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思维方式来丰富人文素养。人文素质教育要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才能促其人文素养的养成。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文化积淀的总和,涉及自然、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历史、思想、艺术、宗教、民俗等多个方面,蕴含大量的人文知识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内容。承载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南京文化积累丰厚,是开展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也是进行通识教育的重要渠道。育人是大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传承和文化熏染来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指出:“窃以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④显然,通识教育可以使学生具备开阔的视野、独立的思考、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博大的胸襟抱负,能够知晓人文俯仰古今,博学多才通情达理,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南京自六朝起就是人文荟萃之地,名篇巨作层出不穷,文化大师群星璀璨,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育科学文化特色尤其鲜明,对培养学生的通识教育有良好的资源优势。目前,南京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处。作为一座文化名城,南京在文学、书画、教育等方面涌现出众多文化名人:谢灵运、谢朓、顾恺之、王羲之、王献之、祖冲之、李煜、刘勰、吴敬梓、袁枚、曹雪芹、孔尚任等。此外,还有李白、王昌龄、李商隐、刘禹锡、杜牧、韦庄、王安石、周邦彦、辛弃疾等文学名士漫游南京,留下大量佳作美文。民国时期,南京的文化教育发展到了鼎盛阶段,大师云集,文化繁盛。蔡元培、鲁迅、陈鹤琴、吴贻芳、陶行知、徐悲鸿、傅抱石、林散之、杨廷宝、张钰哲、吴宓、茅以升、陶行知、王学文等都曾在此驻足。高等教育如雨后春笋竞相发展,从1889年起南京兴办了20多所大学,先后建起三江师范学堂、金陵大学、江南学堂、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东南大学(后为国立中央大学)、金陵女子大学等。南京学术风气历来浓厚,出版和图书收藏一直是南京文化的一大特色,南京图书馆等机构的藏书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民国时期南京学术研究非常活跃,一批科研文化机构相继成立,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等。这些大学和文化研究机构汇集了全国宝贵的文化教育资源,推动着南京文化教育的繁荣发展,也影响着现代南京的文化教育事业。⑤这些触手可及的文化资源,可让学生全方位了解南京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变迁和学术贡献,促进其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人文素质教育相关课程设置上,南京历史上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应让学生了解辉煌悠久的地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自觉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
三、利用地域文化优势,锤炼人文精神、增强历史责任意识
人文教育的目的在于给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一词亦称“人文主义”,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发展、完善和需要过程中形成的,是对生命个体的尊严、价值意义的思考与探索,是生命个体自我完善、自我升华的过程。大学人文精神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文明礼仪修养。南京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太多的兴衰变迁,在政权更迭、社会激荡的历史风云之中孕育出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时代精神,无数仁人志士和革命烈士前赴后继,在这里谱写了一系列的光辉篇章。东晋祖逖,闻鸡起舞中流击楫,致力收复中原。南宋岳飞曾在“牛首山之战”中大败金兵。到了近现代,南京发生了许多影响现代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终结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其后,从第一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南京历经国民政府定都于此、南京大屠杀、日本投降、国共谈判、南京解放等全球瞩目的历史事件,留下静海寺、梅园新村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总统府、中山陵、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等多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使得南京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特别丰富。通过认识南京曾经的沧桑历程,让学生从历史事件的风云变幻和政治历史人物之得失中了解国史、国情,了解昨天、了解历史。同时,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学会辩证地分析历史发展规律,增强爱国主义意识,于客观理性地判断中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的社会理想。南京又称“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文化遗址比比皆是,从台城断垣、阳山碑材、故宫残壁,到石头城、六朝石刻、朝天宫、夫子庙,记载了南京从三国、六朝到明朝、民国时期的历史变迁。在人文素质相关内容的选择中,可挖掘南京地域文化的人文底蕴,丰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增加社会实践课程,将人文素质教育放在一定的情景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独到的作用。南京民国建筑数量众多,内容广泛、内涵丰富,大多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相关,有“民国建筑的大本营”之称。如雍容华贵的西式建筑:中央大礼堂、中央大学图书馆;典雅大气的中式建筑:金陵大学东大楼、金陵女子大学教学楼;雄伟巍峨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南京博物院、国民大会堂等。这些建筑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反映了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变迁,是南京近现代历史的见证。至今尚存的民国优秀建筑保存完好,是南京地域文化的宝贵资源。人文素质教育不应仅局限于课堂和校园,它应是一个面向社会的动态过程。要积极支持学生参加相关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自然、社会,使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培养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责任心。在人文素质实践环节中,通过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参观考察、调查走访、撰写考察报告等不同方式,实地参观南京历史文化遗址遗迹,用心观察、获得感悟。利用这些凝固的历史文化资源,既对大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把握南京文化的内涵,也丰富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内涵,增强历史责任意识。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文化生命记忆的延续,体现人文精神及活态文化的印记,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历史文化的纽带,其文化基因将深刻地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地域文化对于置身其中的学生而言,既是一种历史记忆,也是一种生命体验和观念熏陶。通过地域文化资源的教育传承,对于加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南京地域文化内涵丰富、包罗万象,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当前,应让南京地域文化资源走进校园,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诸如专题讲座、学术研讨、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等,推进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人文学习兴趣,实现地域文化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
作者:沈学玕工作单位: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二篇:大学图书馆素质教育角色定位
1大学图书馆素质教育结构
1.1人文科学素质教育
大学图书馆丰富的教育文献信息资源,是形成校园文化中心与人文科学素质教育基地的重要条件。图书馆的资源没有专业限制,大量而全面的知识库是培育大学生全面才能和综合素质的良好条件[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到图书馆寻找文献信息资源,也可以通过参加图书馆阅读、讲座等活动,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人文科学素质和塑造良好身心素质。
1.2信息素质教育
信息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化时代,文本、网络信息浩如烟海,信息资源良莠并存又真伪不定,如何准确选定、获取和利用信息进而实现信息增值,规范使用资源,是当代大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信息素质包含了技术与人文两个层面的意义:技术层面,信息素质反映的是人们掌握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人文层面,信息素质反映了人们面对信息的心理状态[3]。信息素质主要培养内容为信息能力、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
1.3终身学习教育
终身学习是指学习者根据自身发展的目标,有计划地、自觉地努力终身学习和提高的过程[4]。大学图书馆是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它提供的丰富文献信息资源、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信息能力培养引导,是终身学习中心形成的基础条件。
2大学图书馆素质教育途径
2.1打造图书馆人文科学素质教育中心
人文科学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教化熏陶的过程,需要在一个潜移默化的文化环境氛围逐步提高,发挥图书馆教育资源和文化熏陶优势,以大学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为基础,开展形式多样的导读活动为内容,将图书馆建成校园文化中心和人文科学教育基地。
2.1.1校园阅读中心
人文科学教育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科学人文素质和文化鉴赏素质。大学图书馆可以设立专门机构组织相关素质教育活动,将图书馆教育活动变为常态,在深度挖掘经典文献资源信息的基础上,制定适用性较强的导读活动,培养校园“爱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阅读风气。通过开设经典文献导读选修课程、艺术赏析等课程为途径,培养学生阅读图书热情,提升他们的人文科学素质,力争使图书馆成为校园阅读中心。
2.1.2人文科学教育基地
大学图书馆联合学校团委、学生部、教务处、宣传部等部门,策划不同系列主题的读书活动,通过文献导读活动、专题报告会、读书活动或学者讲座,形成人文素质教育基地。举办灵活多样的人文科学素质教育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教授举办人文讲座、讲堂,开展有针对性、互动性较强的人文科学素质教育活动,形成富有活力的人文科学教育基地。
2.1.3校园文化中心
图书馆同其它机构组织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开拓培养人文素质途径,有效利用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和馆舍资源,开放视听室,播放经典影视剧、音乐等节目,举办图片、艺术作品展览,发挥高雅文化的熏陶影响力,将图书馆建设成为校园文化中心。
2.2信息素质教育培养中心
大学图书馆以提升信息素质为出发点,锻炼学生信息能力为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985年9月国家教委颁发《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学的几点意见》提出:“文献检索与利用课”要逐步实现分层次连续教育。大学信息素质教育包括:培养读者敏锐的信息意识、熟稔的信息驾驭能力和良好的信息道德规范。大学信息素质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教育工程,它不能依靠一两门课程完成,它需要一个长期、多层级、连续开放式的教育培训计划,提升学生的整体信息素质。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频繁,信息能力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需要增加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内容。
2.2.1培养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自我意识,即人们能从信息角度出发,去感受、理解和评价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各种现象、行为与伦理道德,并具有捕捉、判断有用信息的能力[5]。由于中国中小学的信息素质教育是计算机技能培训,学生又习惯于填鸭式被动获取知识信息,缺少主动寻求、检索信息的意识,所以,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信息意识教育,让他们意识到,图书馆是拓宽知识面,接受外部信息,进行信息交流和自主学习的场所[6],对新生的信息教育,可通过著名学者信息知识讲座、入馆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等途径进行,让他们认识到大学图书馆在未来学习中的作用,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发现、挖掘、利用信息的意识,确立他们对信息敏感度,引导他们形成利用信息的习惯和能力。
2.2.2信息能力培训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借助各种平台和渠道获取全面、准确、有效的信息的能力,对各种信息进行真假甄别、价值分析、优先选择的能力,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技术加工、结构重组、控制传输和存储开发的能力[7],对大学低年级学生,增加信息理论知识与文献阅读能力培训内容,以开设信息利用课程为主体,培养学生精准定位信息范围、锻炼学生加工处理信息和正确评价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素质教育中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增加学生实践操作比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锻炼学生信息加工重组能力。对高年级学生侧重于信息能力培养,以学科信息利用讲座或课程为途径,培养学生学科信息创新能力、信息表达能力。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与讲座活动同学生专业、论文设计相结合,锻炼学生信息综合处理能力,培养他们科技论文规范表述与写作能力。大四阶段,图书馆学科馆员可以与学院专业教师合作参与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信息时代,网络的普及是突破信息素质培训时空限制条件,在线培训成为一种有效教育途径。大学图书馆信息教育可以采用讲座和在线培训并行的途径,增加开放式培训内容,做好图书馆文献数字资源导航工作,添加信息培训视频或PPT内容,培养读者信息处理加工与创新能力。信息能力培训要具有学科针对性、内容时效性和途径多样性,能有效调动读者自我培训兴趣。此外,需要发挥图书馆人的主动性,有计划地提供专业学科信息培训服务,组织专场信息素质培训或信息利用讲座,提供学科信息处理技术指导,开展与科研论文写作相关的讲座与培训,以开放式培训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拓展培训内容,提高个体信息素质。
2.2.3树立信息道德规范
大学图书馆需要对新生增加信息道德教育,规范其网络行为,培养正确的网络言行。对高年级学生,要强化信息道德教育。国外图书馆为避免师生因相关知识的缺失而产生学术不端行为,绝大多数国外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中安排了丰富的信息道德教育内容,教授如何规范使用他人成果、遵守学术共同体道德准则与规范[8]。大学信息素质教育加入信息道德教育,以介绍典型案例为主,突出抄袭与剽窃行为引发的严重后果,使学生养成尊重知识产权习惯,培养学生在法律与学术道德准则下正确使用他人学术成果的习惯,形成正确的信息利用行为。
2.3终身学习教育中心
终身学习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自主学习、协同式学习和个别化学习[9]。终身学习教育是在图书馆资源开发的基础上,以引导锻炼学生自学能力习惯为内容,培养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图书馆的丰富文献信息资源、信息素质培训和安静宽敞的馆舍资源,是终身学习教育中心形成的先决条件。目前,大学图书馆基于学生考研、考公务员、创业、出国需求,购置的英语、计算机、就业方面的数字化资源,仅仅是提供文献资源,图书馆需要加入学习培训引导环节,以传授读者阅读技巧、学习方法、信息获取加工技术为主,引导学生根据学业规划有效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提升自学意识与能力。
3结语
大学图书馆要成为素质教育主角,需要在制度上强化教育职能,增加素质教育内容,以信息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人文科学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教育为基础,通过人文科学熏陶、信息能力培训、自学引导等途径,发挥图书馆资源和教育优势。在大学图书馆素质教育主角地位确立过程中,要有一个漫长的观念转变、制度完善的过程,需要学校在教育体系上加以调整,同时配备调整教育资源和图书馆人员素质。
作者:黄冬霞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
第三篇: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一、家庭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涵义
家庭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狭义而言,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本文所指家庭教育是在狭义层面而言,而且是父母对年幼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与家庭环境影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家庭教育与家庭环境都会对家庭成员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家庭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它虽然不像学校那样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但它终归是一种教育,具有一定的教育优势和属性,能产生主动的、积极的影响作用;而家庭环境对人的成长发展的作用是自发的,其目的性不及家庭教育明显。《辞海》中对素质教育的解释有三个方面:(1)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2)事物本来的性质;(3)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在家庭教育领域中,素质主要指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也可以理解为素质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个人通过主观努力,天赋素质充分发挥作用并具有现代意义。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充分发挥个体天赋条件,不断提高素质水平;对于某些本来不具备或者在心理或能力上有某些方面缺陷的,也可以通过教育、实践、锻炼和培养,对其缺陷加以补偿。”[1]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个体的素质,并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完美的发展。家庭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起点和初始化阶段,对于儿童的素质发展更具基础性和直接性作用。
二、家庭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婴幼儿时期是个体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
心理内容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期家庭是个体出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启蒙教育对个体一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体从接触外界开始,其心理便开始发展。在个体早期成长阶段,心理发展有很多关键期,某一心理内容如果在关键期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这一心理潜能就能够得到充分而健康的发展;如果错过了关键期,即使在后期加倍弥补,也很难获得充分而完整的发展。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其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之前发生的,因此,心理的关键发展期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家长以素质教育的理念正确把握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比如,儿童语言的发展分为语言准备期和语言发展期两个阶段。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婴儿在一岁以内属于语言准备期,这一时期以反射性发生阶段的哭发展到牙牙学语阶段,学会了调节和控制发音器官的活动,这为以后真正的语言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果婴儿不能够学会调节和控制发音器官的活动,则其语言不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影响日后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在三岁左右能运用自己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充分说明幼儿语言发展速度之快,因此在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家庭教育中要给予更多的、正确的语言刺激,促进其语言的发展。再如,对于儿童个性的发展,虽然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等心理学家所持观点不同,但都认为幼儿期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已经初步形成。幼儿期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常常是一个人心理的核心成分或中间结构,虽然以后也能对其中的一些不良个性特征加以改造,但往往是量的变化,除非客观环境或儿童亲身经历出现一次次极为严重的转折,否则已形成的行为动型是很难破坏的。因此,家庭素质教育对儿童良好个性的培养与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二)家庭教育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
世界多元化的发展对人才的质量和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个体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共同的素质,而且要求个体具有突出自身个性特点的能力与素质。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教育者轰轰烈烈地提倡素质教育,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能够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可谓寥寥无几。因为在学校教育中,每个班级的容量,尤其是重点学校、重点班级,学生数量远远超过了标准规定。教师面对众多学生,由于时间与精力所限,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较之预想要难得多,更多情况还是按照统一规定进行教育教学,而所谓的素质教育也就停留在理念与预想之中。家庭教育则不同,每个家庭由于传统、文化、家长经历、所处地域等众多因素的不同,导致家庭情况的千差万别,也就决定了家庭教育的千差万别。每个个体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独立体,需要教育以适合每个个体的发展需要,给予恰当的教育才能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千差万别的家庭是实现家庭素质教育的基础。真正的素质教育是辩证的,是在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发展。从个体受教育角度而言,学校教育要求学生按照社会统一要求获得发展,家庭教育则能够依照学生的素质发展需要促进其发展,学校与家庭的完美结合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实现了学生素质的充分发展。
三、家庭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内容
教育的内容首先要符合国家的规定和社会主流文化的特点,我国学校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都提出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这要求家庭素质教育也要将这几方面作为出发点,按照儿童的个性与特长及其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其素质。
(一)体育素质
个体身体素质如何首先取决于家庭教育。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指出:“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2]这种思想对家庭体育具有指导意义。儿童体育是遵循儿童身体生长发育规律,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体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儿童初步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当前,家长重视孩子智力的发展程度有增无减,相对而言,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足,甚至有的家长认为只要营养充足就可以了,缺乏让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另一方面,即使有的家庭开展了体育教育,但也只是局限于项目类运动,对于儿童自由的体育活动支持率不高。在一项调查研究中,“64.8%的家庭认为寒暑假是实施家庭体育教育的最佳时段,26.7%的家庭认为放在双休日比较合适,而认为放在其他时段较好的家庭只有8.6%。”[3]也就是说,家长没有将儿童每日的运动锻炼作为必修课,认为每日活动会影响学习,这种观念不利于儿童建立运动观念与习惯,不利于儿童长远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家庭素质教育中,家长应树立让儿童积极运动锻炼的观念,让家庭体育成为儿童强身健体的主阵地,发挥家庭体育对培养儿童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的积极作用。
(二)德育素质
德育即道德教育。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的总和,也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标准。家庭德育是向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文明习惯和性格。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将社会道德准则等内容传授给学生。与学校德育相比,家庭德育更具实效性。儿童在家庭中,为人处世,一言一行,都真实地表现出来,家长可以根据儿童的实际表现给予恰当的教育。尤其在当今社会意识多元化的今天,人们面临着剧烈的文化冲突,其思想、道德、心理面临着种种危机和难题。在另一项调查中,83.6%的人认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与道德发展存在着水平层次上的错位,即经济发展了而道德水平和社会风气下降了,这种不良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家庭教育。同时,由于竞争压力的影响,家庭与社会中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所有这些对家庭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家长能够按照社会正确道德标准给予儿童良好的德育,使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儿童的品德不仅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且也是儿童个性全面发展的需要。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儿童时期是优良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形成的良好时期,也是培养个性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儿童容易接受外界各种刺激和教育的影响,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形成动力定型。家庭德育过程中,父母的价值观念、人生信仰等德育内容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因此,家庭素质教育中的德育应从大处着眼,小处行动,培养儿童文明礼貌、爱祖国与家乡、群体意识和交往能力、良好的个性等内容;家长要为儿童创设条件,使其懂得相应的道德知识,采用儿童易于接受的形式,将道德要求转化为儿童的主观愿望并付诸行动,同时对其行为提出要求并进行评价,逐步把儿童培养成为具有高尚品德、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三)美育素质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年青一代对自然界、社会生活、日常生活、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中美的感受,培养其爱美兴趣、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并发展创造美的能力。儿童思维特点表现为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情感占优势,认识过程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一些鲜明生动的形象和艺术手法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如音乐舞蹈、艺术语言等能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兴趣,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能使艺术教育产生良好效果。儿童精神世界的整体性和一体性较强,美育可以开阔儿童的知识视野,促进其智力发展,使其在感受美的同时体验相应的道德情感,其早期获得的美的印象为今后艺术才能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家庭美育中,家长应从整体观念出发,从美育的整体性入手进行美育,而不应只注重弹琴、画画之类的一般性技能技巧的学习,应培养儿童完整的审美心理结构。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过程大体分为:“产生审美愿望、输入审美信息、进入审美状态、获得审美经验、纯化审美意识、完善审美心理结构这样几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阶段。”[4]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绝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多次的、连续的、循环往复的复杂过程。家庭美育要为儿童创造美的生活环境,带领儿童领略大自然的美,选择社会中美好的事物,运用艺术教育以及通过游戏、节日娱乐等活动对儿童进行美育,并在此过程中遵循儿童审美心理结构发展规律,使儿童的美感得到整体发展,而不是片面的、仅仅掌握一两种美的技能,从而为儿童美感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智育素质
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使受教育者掌握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受教育者智力发展的教育过程。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著名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个体的智力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即逻辑数学智力、语言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内省智力和自然智力。个体这几方面的智力在同一个体身上表现出差异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个体智力所包含的内容如果在早期发展中为其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其获得良好教育,则其智力潜力就能够得到开发,获得充分的发展;反之,如果其智力发展受到压抑,即使具有发展潜力的智力也不能得到有效开发,从而影响个体智力的有效发展。在家庭素质教育中,家长应正确认识儿童智力发展,认识到个体智力发展既有优势,也存在弱势,而不是均衡统一发展。在我国目前的家庭素质教育中,家长存在从众心理,往往习惯于用其他孩子的强项与自己孩子的弱项相比,这就造成家长以均衡发展的心理要求自己的孩子,给孩子额外增加学习时间和作业量,以至于孩子没有自己思考和活动的时间,严重的还导致厌学情绪与厌学现象。同时,过度强调智力发展使得儿童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受到影响。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的成功更多地依赖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个体长远发展的根本动力与支柱。因此,在家庭素质教育中,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儿童智力发展的观念,以发展的观点充分分析儿童的智力优势与不足,在弥补不足的基础上发挥儿童的智力优势,同时还要考虑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效结合,以整体观促进儿童智力健康发展。
(五)劳动素质
劳动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活动,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特征,人类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社会生产发展和进步,同时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儿童劳动素质的培养通过两方面进行,即学校劳动教育和家庭劳动教育。学校中的劳动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劳动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中的组成部分,更是家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中的劳动教育是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按一定时间和课时比例安排学生进行劳动,与学校劳动教育相比,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具有及时性与长效性特点。每个家庭中的日常生活劳动是经常存在的一项内容,虽然此项活动具有随意性与不确定性,但儿童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和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劳动,随时接受劳动教育,这对于儿童劳动观点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家庭素质教育中的劳动教育几乎被边缘化,因为家长认为儿童作业繁重,学业压力大,加之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即可,劳动教育可有可无,无关紧要,因而儿童的劳动教育没有被列入教育的范围,这便导致很多儿童劳动观念淡薄,不愿积极主动参与劳动,有些人即使在成年后也不能自理生活,成为名副其实的“低能儿”。因此,家长应从全面的、发展的教育观点出发,为儿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儿童积极劳动的态度,从而使其形成自食其力、按劳所得的劳动价值观,也为其步入社会培养正确的劳动意识和态度,形成积极的世界观。总之,家庭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有益补充。由于家庭条件与环境的各不相同,为儿童个体实现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家长需要以正确的家庭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配合学校素质教育,为个体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充分发展起到真正的助推作用。
作者:付丽和工作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
第四篇: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现状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概述及高校素质教育的内涵
中国大学教育总体来讲是非常成功的,仅一项数据就足够说明:“2005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达到505万人,在校生人数达到1562万,跟2000年的221万、556万相比,五年时间分别增长128%和181%。”这是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个巨大成绩。中国大学教育近些年快速发展,至少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这是毋庸置疑的成功之处。但是,我们强调高等教育数量的同时,并未能同时兼顾发展好高等教育的质量,在反思的过程中也逐步认识到我们的高等教育遇到了很多瓶颈和存在不少弊端,发现我们的高等教育有所偏离国家所提倡的“素质教育”路线,部分高等教育变成为了考试而考试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高等教育失去了真正意义。根据国家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定义,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除了应具备良好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外,更应注重增强学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生存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其基本方面包括:(1)思想道德素质。有较强的政治分析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牢固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和为国争光的人生准则。(2)文化身心素质。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良好的文化修养,善于与人交往和沟通,有较强的写作能力。(3)专业素质。按照不同的专业职业培养方向和就业岗位群的要求,通过学习相应的理论课和专业课,获取胜任本专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但可惜的是,绝大部分大学生接受的素质教育,因客观或自身原因,都未能达到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普遍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我国大学教育只重视知识教育,在能力教育方面缺乏创新,高等院校素质教育体系不完整。长久以来,我国学生在应试教育与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下,从小学至高中,已经习惯了接受式的教育,进入大学学习也一时难以改变。而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以往传统的延续,考试为主、理论脱离实际、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落后等现象十分普遍。同时,在知识传授过程中,高校课程未能较好地解决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未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往往理论高于实践,这无形中把学生关在自设的象牙塔里,脱离社会实际,非但未培养好其实际工作能力,还有意无7意地培养了学生高人一等的意识,这些意识非常害人。现在,一说大学生就业难,矛头就直指大学教育脱离实际,实际情况本来也是如此。因为大学教育脱离实际,学生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低,当然也就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其实,尤其是大学,更应该顺应市场规律,紧密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实际需要的人才。
2.部分高等院校缺乏相应完善的指导机制,学生普遍没意识到学习的严峻性和重要性,奉行“60分万岁”原则。在高等教育高速发展和扩招下,学生普遍感觉上大学容易了,人性的弱点告诉我们———往往容易得到的东西,都不太会珍惜。同时,在当今物质丰富、诱惑众多的社会情境下,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式不正确,很多大学生在享乐主义的侵蚀下,放弃了理想与抱负的追求,放弃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过上了大学混文凭,60分万岁的日子。而部分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专业介绍和建设、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就业指导等方面,都较缺乏,从而导致学生在大学里没得到系统、科学的指导,迷失了自我,淡化了理想和目标。当然,更多的大学生是因为自身对学习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而导致习惯接受式教育,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认识与能动性,对自学能力培养和终身学习重要性不清晰。
3.应试教育现象严重,考试方式重背诵轻理解运用,学生实践能力较差。由于目前评定学生成绩优劣的主要方式还是考试,而考试方式大多还是传统的需背诵的知识多,重理解运用的少,这很容易就造成了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学生考试前“临门一脚”的现象,学生在平时把时间都花在了娱乐、恋爱、打游戏等,临近期末考试,再进行突击性的死记硬背,考过了就万事大吉,但是学生到头来在大学没学到什么知识、本事,当然就不能说是人才了,寻工难也是非常容易解释的。这种应试教育,严重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原则,影响了学生。因此,高校必须深刻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危害,对应试教育实施必要的改革和纠正,加强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的联系,并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如专业实习、大学社团锻炼、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
三、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发展的对策
1.高校加强管理和指导,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刻苦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使其采取主动学习的方式。由于我国高考制度的局限性,刚进大学校门的高中生对大学是陌生的,对自身在大学该采取的学习方式是陌生的,对自身的定位也是陌生的……这种种的陌生,会让大学新生们对大学产生严重的不适应,新生们这时急需辅导员教师、教授专家、科任教师、师兄和师姐的及时指引和建议。因此,类似的新老生交流会、已毕业工作的优秀毕业生交流会、科学实用的专题讲座、活跃新颖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老师、师兄和师姐的经验交流与引导,使新生们尽早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尽早摸索出适合自己和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学习模式,而这种模式一旦起到作用,将在整个大学与今后影响一名大学生。很多时候是开始难和坚持不易,同时需要不断地引导,通过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肯下苦功。对于在校学生,必须加强对其管理和引导,充分运用科任教师、班主任政工队伍、学生干部、党员等人力资源,并进一步加强社团组织、学生机构在锻炼、培养学生中发挥的作用,使大学真正成为自由、开放和传授知识的乐园。
2.素质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素质教育实际上涉及了教育的方方面面,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知识传授功能,师生间需要的是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同时,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的全员教育和系统工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上的每一堂课,我们教师的一举一动,我们的学风校风,我们参与的每次社会实践,都与学生素质的培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并不是聘请几位专家教授或知名学者就能将高校的素质教育实施好的。大学的管理者应该致力于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加强校风学风的建设,从而形成一种氛围,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大学教师则应该勇于创新授课形式和秉承师德,努力上好每节课,教导好每位学生;而学生则应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勤奋刻苦地钻研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注重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如果不是整个高校的全体师生共同努力,而是片面地强调每个学生一定要修多少学分的素质教育课,素质教育就有可能成为另一种应试教育,这是有必要引起我们充分注意的。同时,应该大力提倡学生的自主与终身学习。
3.改革考试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目前,应试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我们的考试方式,注重背诵、死记硬背,忽视了知识的理解运用,其实知识只有需要运用才能产生价值,知识失去了价值,还有存在和学习的必要吗?所以,要改革应试教育,很大程度上,需要改变我们的考试、考核制度,只要在这方面彻底扭转过来,学生就不能靠“临门一脚”来应付考试了。当然,我们也应该明白改革目前的考试考核制度和方式,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地布局规划和实验论证。不过,我们可以从点点滴滴做起,从教师的认识做起,从同学们的理解做起,先局部实验进行改革,成功后再进行推广,相信终有一天能探讨出符合素质教育原则的考试考核方式。
4.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准确地说,大学是一个准社会大环境,与高中之前的学校学习有明显的区别,同时,大学又是一个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通过学习更高层次科学知识、增强自身社会生存能力,随时准备步入社会而设计的场所,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是国家科技、知识传播与应用的重要载体,因此,大学肩负起了培养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教育的本质告诉我们,理论知识需要应用到实践中来,才能检验其科学性,才能在不断尝试和总结中创新出新的知识。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我们对其理解是大学需要在培养学生向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面追求,因此,在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如鼓励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积极参与科技竞赛、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检验自身能力和思考人生。因此,我们在进行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更需要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要认真地处理好教育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发挥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身潜力。高等院校的素质教育给予学生的是一个基础和知识体系,并不是要求学生全盘接受和继承传统知识,我们更鼓励学生在科学的知识体系基础上,通过实践、创新,成就自己的事业或总结出不一样的经验。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冒尖,鼓励学生一马当先,甚至异想天开,因为这是素质教育的真义所在。
作者:汤振华工作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第五篇:小学素质教育模式
一、素质教育的界定
我国社会对素质教育的界定主要有以下的几种方式:首先,素质就是人的先天禀赋,素质教育就是根据小学生的禀赋进行的针对性教育,期望能够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基本潜能;其次,素质是指人在后天的环境中通过学习获得的稳定的品质机构和机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教育教学的引导,将学生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的生活环境相互结合,促进学生潜能外化的一个过程,通过素质教育模式的执行,不仅仅能够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同时能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素质教育强点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也就是学生个体潜能的发挥;第二个方面就是通过教育,学生的素质应该能够朝着社会的需求发展。
二、小学素质教育模式的基本构想
(一)树立三大观念
要推行素质教育,就必须在素质教育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引导下,首先从思想上认识素质教育的内涵。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社会发展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人都能够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因此只有通过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才能够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其次,全面的质量观,目前我国小学教育中,考试成绩是作为学生素质发展的主要衡量标准之一,但是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中,考试成绩虽然是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但是却不是唯一的标准。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德智体三个方面均衡发展,这也成为素质教育下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衡量标准;最后,科学的教育观念,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现代社会,强调个体发展的全面性,受教育者的个性的所有方面都不能被轻视;强调个体发展的自由性、自主性。每个受教育者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目的去表现自我,自身的各种素质都能获得最充分的挖掘,成为自身的主人;强调个体发展的自觉性,受教育者都能自觉地追求完善的、高尚的品德与人格。
(二)实行区域统筹,综合构建的教育模式
针对目前我国区域教育之间的差距,因此在实行素质教育模式的推广过程中,必须实行区域统筹,必须从一个区、一个县或者一个学区的角度出发,合理的分配教育资源,综合利用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好小学一级幼儿园、初中等各层次学校培养目标的关系,各个阶段的教育必须始终遵循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规定。在此基础上,依据每所小学的特点,对其横向联系方式和纵向发展要求做出构建,并付诸实施。
(三)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素质教育的推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的发展任务。因此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抓住重点,开始试点。针对条件较好的小学,实行素质教育创新模式,运用现代教育方法以及教学手段,创造典型的义务教育模式。待到这一模式成熟之后,在将其实施范围扩大,带动全局发展。
(四)素质教育要结合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最为重要的教育形式之一,家庭教育也是小学生接受到的最初教育形式。我国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大部分家庭都将学生的成才之路界定为考高分,这就使得家长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教育。特别是在独生子女成为我国家庭最主要的结构的今天,思想道德教育更加显得重要。很多学生从小备受父母的呵护,在生活上面缺乏独立性,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他们日后的社会价值观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同时,大部分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上适应的方法不当,学生从小就将学习的目标界定为寻找好工作。在优良的环境中工作,这就导致了学生缺乏长远的理念。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规定以及素质教育模式不相符。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小学教学最为主要的指导思想,如何思想素质教育成为我国小学教育成败的主要评价标准。因此要从各个方面推进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变,通过各方面的牡蛎,进一步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高喜红工作单位:定西市安定区团结学区
- 上一篇: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策略
- 下一篇: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