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论文(共7篇)

时间:2022-06-24 08:46:06

导语: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论文(共7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论文(共7篇)

第一篇: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

一、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及信息素养的内涵

(一)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1984年,教育部下达文件《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该文件规定在全国有条件的高校都应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旨在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文献检索技能。1992年,国家教委印发《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标志着我国高校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学开始朝着规范化方向迈进。199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先后出版了《科学文献检索教学大纲》和《社科文献检索教学大纲》,使规范教学内容、指导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搞好课程建设、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等有了重要依据。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有218个专业规定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或“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文献检索课既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知识又是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200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大学召开。首次将文献检索课教学学术研讨会改名为“信息素养教育学术研讨会”,表明文献检索课教学已进入新的阶段,发生了质的变化,图书馆用户教育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同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提出“高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性信息化的重要基地”,表明全民信息素质教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2006年,教育部主办了“网络环境下信息素养教育创新和发展研讨会”,对高等学校信息素养教育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提倡包括信息素养教育在内的素质教育,信息素养教育仍处在探索阶段:2011年9月,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一期全国高等学校文献检索课教学经验交流与教师培训班”在东北师大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的教师在如何合理选择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内容,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探讨。2011年5月,在深圳举行了全国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研讨会,2012年6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在长沙举办了全国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标准研讨会,这两次高职院校图书馆关于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探讨的会议,从建立培养信息素养能力的必要性入手,探讨培育高职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方法与途径。同时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必将与时俱进,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会不断发展、理论体系也将不断丰富和完善。

(二)信息素养的内涵。1992年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信息素养被定义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形成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要,形成基于信息需要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1994年,信息素养被总结成7个重要特征:独立学习能力、完成信息过程能力、利用不同信息技术和系统能力、促进信息利用内在化价值、拥有关于信息世界的充分知识、批判性地处理信息、具有个人信息风格。2004年,英国图书馆职业特许协会提出:信息素养就是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信息,为什么需要信息和在哪里找到信息,并且有道德地评估、利用和交流信息。

二、地方高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地方高校在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信息素养教育。

(一)信息素质教育是地方高校教育培养模式的需要。地方高校能够为周边区域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建设输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为区域经济文化建设贡献自身积极的力量。所以地方高校教育培养模式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培养模式要与周边区域发展需要相适应。二是产、学、研相结合。地方高校教育应加强和重视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借此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和职业习惯。三是实践主导。由于地方高校的性质决定了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是培养适合区域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专本科人才。通过这些地方高校教育培养模式的特点,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应按照实际需要、灵活多样,充分体现出地方高校培养模式的需要。

(二)信息素养教育是提升地方高校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文化强国梦理念的引领下,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信息素质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从而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同时在信息时代,人们的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哪个领域,我们都面对着多种多样、数量巨大的信息待选择,拥有着丰富而广阔的信息资源。因此,地方高校的大学生、研究生必须要具备有效的手段去获取、利用和鉴别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源于信息素质教育。然而,通过对图书馆日常工作的实践,结合每年一次的新生入馆教育工作和读者调查问卷的整理发现,目前有部分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普遍不高、信息意识淡薄、信息检索能力较差,大部分大学生对信息检索知识掌握的不深不透。在学习本专业知识方面查询的行为被动,多满足于课堂传播方式,而缺乏自觉扩宽学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现状令人堪忧,所以要加强对他们的信息素质教育,提高他们利用信息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创造性的思维,为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的途径。

三、地方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信息素质教育重视不够。由于信息素质教育并没有作为素质教育的目标,导致学生和学校的管理部门对信息素质教育比较漠视,对开设的相关课程参与的热情不足。部分学生认为信息素质教育可有可无,尤其是部分学生出于好奇和对计算机网络游戏的喜爱去读书,而对图书馆海量的信息资源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资源知之甚少,学校的管理部门的漠视也导致以上原因。信息素质教育缺少必要的人才、资源支持,限制了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内容与学院专业信息素养教育之间缺少关联性。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课内容涉及信息情报、文献检索方面的知识较多,而对于学生所学专业的知识缺乏渗透性。因为图书馆教师与院系教师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专业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不愿参与到图书馆的信息教育中来,图书馆教师又很难把院系的专业知识渗透到信息素质教育课中。

(三)信息素质教育缺少全面性和持续性。信息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持续的素质培养过程,而部分地方高校只重视本科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对专科生、研究生和在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力量薄弱。图书馆认为研究生与教师已经具备了足够的信息素养,没能够针对他们对信息需求专业化的特点进行强化教育,造成信息素质教育不全面、没能够持续下去。

四、优化地方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策略

(一)增强信息意识。通过新生入馆教育和定期面向全校师生的讲座,最大限度地宣传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各项服务功能、以及利用资源和服务的方式方法,不断引入信息素养的的话题,使学生和教师的头脑中形成信息素养的概念、增强信息意识,为信息素养教育夯实基础。

(二)培养学科馆员。图书馆馆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定期参加培训,争取走在网络教育的前端,在专业课上尽量渗透到学科中去,多获得专业知识,以期能和专业课教师开展广泛的合作和交流,使得信息素质教育更为系统,并且通过增加案例分析,教学范例的演示等,以生动灵活的方式更好地使读者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三)创新信息素养教学形式。将PPT课件、多媒体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相结合,促进信息素质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自身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讲座和信息素养指导,完善网络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开发互动型教学资源库、在线课程、动态专业讲座、建立实习平台、动态学习题库、Flash教学动画和虚拟导览服务等学习资源,推动大学生自主学习,逐步规划和建设区域共享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平台,促进信息素养资源共享。总之,地方高校图书馆只有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在文化强国梦精神的引领下,为全校师生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的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专业化、学科化的信息需求,才能在信息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作者:白美程工作单位:佳木斯大学图书馆

第二篇:图书馆馆员信息素质

1.信息素质概述

1.1内容

信息素质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信息能力信息能力,也可称为信息技能,主要指人们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对信息进行获取、评价、组织、加工的能力等。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由于面对的服务对象包括了所有的学生和教师,因此具有很强的服务性,基本上上至科研人员的研究和教师的教学,下至学生的学习和日常休闲,都离不开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而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馆员的信息能力决定的。在新时期,随着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用户对于信息的需求开始向着更高、更广的方向发展,需要图书馆馆员可以为其提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信息,而不是信息或文献资料的简单堆积。因此,信息能力对于图书馆员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2)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情报现象的思想观点和人的情报嗅觉程度,也是人们对社会产生的各种理论、观点、事物、现象等,从情报精度进行理解、感受和评价的能力。对于高校图书馆馆员而言,信息意识要求其在日常服务中,能够根据用户的问题,主动去分析和判断用户的实际信息需求,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源,利用图书馆现有的资料,通过整理、归纳和总结,提取出对用户有良好利用价值的信息。馆员的信息意识直接决定着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3)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指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或规范。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现在,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建设,使得图书馆在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时,其服务不仅包含了图书馆自身的文献信息,还包含了大量的网络信息。而由于我国在信息立法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于互联网上的许多侵犯版权、侵犯个人隐私或者传播不良信息的行为无法进行有效的限制和惩戒,许多网络信息的真实性也无从考证。因此,对于图书馆馆员而言,要对信息进行充分验证,确认无误后才能用于信息服务;要遵循一定的信息道德准则,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4)终身学习能力信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要将重点放在用户身上,是用户学会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1.2重要性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获得了新的发展,成为馆藏载体多样化、管理手段电子化、服务信息化以及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化的新型图书馆,也使得图书馆工作的内容、形式等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馆员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才能更高地为用户提供专业化、深层化的信息服务,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2.高校图书馆馆员信息素质现状

就目前来看,高校图书馆馆员的信息素质现状不容乐观,整体素质不高,无法使用网络环境发展的需求,已经成为制约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图书馆馆员信息素质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信息价值观念落后

图书馆馆员应该树立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念,对信息资源进行整理,使其可以近况转化为效益,以促进图书馆的发展。但是,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馆员的信息价值观念比较落后,对于图书馆管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管理上,没有认识到信息文献在加工和传播中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2信息意识淡薄

部分高校图书馆馆员的信息意识淡薄,对于了解和掌握、处理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于信息的提取、组织和传播能力,在工作中仍沿用传统的方法和模式,重收藏而轻利用,往往是守着图书馆被动地等待用户上门借阅图书,查阅资料,而没有主动开展信息服务。

2.3信息获取能力不足

部分高校图书馆员缺乏良好的信息获取能力,对于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手段,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更不要说熟练掌握。在面对错综复杂、数量庞大的信息内容时,缺乏对于信息的分析、筛选和判断、评价能力,无法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对信息进行处理,不能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和相应的专业化信息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的利用率。

2.4信息利用能力偏低

很多高校图书馆重视资金投入,使得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十分完备,但是却没有认识到馆员的重要性,使得其并不能对这些设施和条件进行合理利用,对于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难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无法对用户所需的信息进行准确分析和判断,也不能从现有的资料中,引导用户快速,准确、有效的对信息资源进行检索和利用。

2.5缺乏信息素质的培养

由于信息素质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加上发展时间较短,许多高校图书馆实际上并没有认识到馆员信息素质的重要性,没有对馆员开展信息素质方面的培养,馆员缺乏参与岗位技能培训、学术交流或者外出参观的机会,不能技术对自身的信息素质进行更新,逐渐被时代所淘汰,无法满足用于的信息需求。

3.培养高校图书馆馆员信息素质的有效策略

3.1做好岗位培训工作

做好在岗馆员的岗位培训工作,是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信息素质的有效手段。要针对馆员在实际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结合信息素质的内涵,对培训内容进行合理设置,最好可以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图书馆内部管理技能的培训,同时还要加强信息道德的培训,全面提升馆员的信息素质。

3.2开展计算机方面的培训

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下,图书馆工作中对于计算机操作的需求不断增加,已经逐渐从传统的图书借还和资料查阅转变为多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馆员在进行工作时,主要是利用电脑,对各类数据库和目录等进行加工,通过网络,了解图书的发行信息,对图书进行采购等,以保证馆藏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作要求每一个馆员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将其应用与图书馆服务中去。

3.3建立信息素质教育的有效机制

信息素质教育是一种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教育,与传统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此,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图书馆馆员信息素质培训的重要性,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信息素质教育机制,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素质教育环境,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督促馆员自觉接受信息素质教育,将信息素质教育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从而使得馆员可以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的信息能力。

3.4参与教学与科研

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由于面对的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因此,开展文献检索、网上资源利用等相关课程也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同时这也是提高馆员信息素质的绝佳机会。馆员应该主动参与到师生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中去,通过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提升自身的信息素质。

4.结语总

而言之,在当前的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进步,推动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对于图书馆馆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馆员自身的信息素质不仅关系着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质量,更关系着图书馆的长远发展,需要引起图书馆领导的重视,加强对于馆员信息素质的培养,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本文作者:高英杰姜琴工作单位:烟台大学图书馆

第三篇: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推广

1大学生信息素质现状

1.1大学生信息意识差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当代大学生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网络,他们对信息的需求,既希望满足学习、娱乐,还渴望体察社会环境变化和世界信息动态[5]。然而,现实中的许多大学生对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意识。大部分学生上网目的是聊天、网游、娱乐等,在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时会利用网络寻找解决方案,但不会利用图书馆所购买的专业数字资源,他们平时对专业期刊的网站关注度不高,很少主动针对某一研究性课题去图书馆检索相关信息,只有到大四撰写毕业论文时才去图书馆收集材料。

1.2大学生信息能力弱

尽管很多大学生都在使用互联网,但真正把互联网作为一种进行信息、获取信息的工具来解决学习和研究中遇到的问题的学生很少。很多学生在检索所需要的信息时使用的是网络上的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和搜狗等,很少一部分学生使用具有学术性的专业数据库,如:CNKI、维普、Springer以及Agricola全文数据库等,他们不清楚本专业学科的信息源,更不会这些数字资源的检索方法以及检索工具的使用。因此,大学生面对良莠不齐、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无从下手,分析、鉴别信息的能力较差,获取并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弱。

2向大学生推广数字资源的必要性

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如何,从大的方面来说直接影响着我国高素质人才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从小的方面来说反应了一所高校的竞争力。良好的信息素质将是大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生终身学习的前提条件。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不仅是高校的一项任务,也是高校图书馆积极履行教育职能的重要举措。

3数字资源推广模式

3.1新生入馆教育与参观图书馆相结合

一般高校的图书馆的建筑都在高校的醒目位置,且建筑外形高大、庄严,给人一种充满文化气息的神秘感。新生入校后,高校图书馆的建筑首先就吸引他们对图书馆产生好奇、想亲近的愿望。而新生入馆教育是新生了解图书馆的第一步,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第一步。因此,在进行新生入馆教育时,除了向新生介绍图书馆的馆藏、借阅规则、开闭馆时间外,还要结合音像对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加以介绍,最好可以现场演示某一种数字资源的使用方法,让新生对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有一个初步了解。其次,要带领新生参观图书馆,是他们对图书馆有直接的感官认识,尤其要对电子阅览室的位置及其作用着重介绍。

3.2文献检索课教学

几乎所有的高校图书馆都设有文献检索课,但是,该课程一般都是选修课,很多一部分学生由于不了解该课程,认为其枯燥无味,不加选修。就是选修了的学生,也只是为了拿学分,而不是为了真正掌握文献检索的知识。因此,该课程最好设为必修课,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心里重视。现在的学生都习惯于使用网络,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增加数字资源的教学内容,同时要设置的生动、能吸引学生,达到通过该课程是学生了解、使用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目的。

3.3数字资源讲座培训

首先,一般的高校都设置有多个专业,学生的上课时间分散,讲座时间不易安排,因此,建议对同一讲座内容安排多次讲座,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而不和上课时间冲突。其次,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讲座,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学生,把与他们专业学习相关的各种数字资源加以介绍,使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及时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将来的就业及继续深造创造良好条件。第三,积极走访学生用户,对有特殊需求的用户主动联系,提供上门用户培训服务。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多年来一直坚持走出图书馆,走向用户,到各学院进行小范围的讲座培训,提高了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使用率,促进了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联系。

3.3图书馆主页推广数字资源

图书馆主页是图书馆对外的一个窗口,它是读者了解图书馆的一个最佳通道[6]。高校图书馆应重视本馆的网页建设,对于数字资源不能只是把各种数字资源简单罗列到网页上,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主页对馆藏的数字资源的特点、功能、检索策略与方以及收录范围进行详细介绍,使用户通过图书馆的网页浏览就可以了解图书馆所提供的数字资源以及他的使用方法等。还可以设立专门的板块,放置图书馆的讲座培训内容.

3.4发放印刷型资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虽然数字资源占有的分量越来越重,但是传统宣传方式的印刷资料以其成本低廉,直观明了,引人关注,依然受到宣传者们的重视,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印刷型的宣传资料。在实施过程中,一是可以印制单张活页介绍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特点、使用方法以及检索技巧等,在图书馆入口、借书处等地,由学生自行取阅;二是在校园内张贴海报,以醒目的标题、形象的画面吸引学生,使其在脑海中形成深刻印象,激发他们使用数字资源的兴趣。

3.5举办大型活动

由于学生对学校的各种活动都有极大兴趣,因此举办大型活动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虽然不一定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活动,但是可以让大部分学生知道是图书馆举办的活动,从而产生了解图书馆及其馆藏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了解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如,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今年的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宣传月活动就以移动图书馆的开通为契机,举办大型的活动,向学生用户宣传图书馆的数字资源。

本文作者:张俊立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第四篇:图书馆员的信息素质教育

1加强图书馆员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信息化社会需求的是信息化人力资源,更需要的是具有信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当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图书馆员自身的信息素质关系到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水平,而且对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加速人才培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1提高图书馆员的信息素质,他们了解各种信息来源及其获取方式,对信息进行有效组织、控制,促进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他们一方面联系信息源,另一方面联系广大读者,成为信息源与信息需求的中介、纽带和桥梁。图书馆员还是知识的导航员和信息咨询专家,他们引导读者在浩渺的网络知识空间遨游,将有用的信息交给需要它的人,为需要信息的人提供信息服务。

1.2加强图书馆员信息素质教育,可以更好实现图书馆信息教育的职能图书馆员是信息素质教育的承担者,是“第二课堂”的“首席教员”,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自身必须具有更高的素质。图书馆员热情、礼貌、耐心、细致的服务态度,较强的专业知识,熟练地业务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会对给读者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1.3提高图书馆员的信息素质,开展特色服务,使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多样化特色服务实践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到现在已经很长时间了,它从传统的常规服务中派生出来,表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与众不同的特性。特色服务的“特”在图书馆服务内容中主要体现在馆藏文献和特色服务的方式和手段上。高质量的馆藏特色文献是开展特色服务的物质保证。特色服务方式和手段主要体现在现代化的服务特征即图书馆的特色服务离不开图书馆服务的现代化。图书馆数据库的建设、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大了对图书馆员的信息素质要求。只有具备了较强的信息素质才可以更好地开展网络参考咨询服务、定题跟踪服务、传递文献服务等,最终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2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2.1有针对性的进行岗位培训对从事技术管理与应用者,开办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应用与网络维护等培训班,使他们真正能肩负起图书馆的技术管理重任;对中级业务骨干,要对他们开展一些启发式培训,为他们创造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的机会,不断优化其知识结构,提高信息利用能力,使其具备作为信息素养教育者的能力。在信息泛滥的今天,只有全社会信息素养整体提高,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进步。图书馆员作为信息专家的同时,还应当作为信息教育专家,把大众都培养为信息专家,切实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2举办多种形式的文献检索专题讲座开展文献检索专题系列讲座,使图书馆员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步骤;学习现代信息检索技术的新发展、新动向,使图书馆员既能通过传统工具书为用户提供信息,也可通过信息网络和计算机系统获取信息,充分了解馆内外的各种信息资源,有熟练的信息检索能力。面对读者,馆员通常充当的是一种信息导航者的角色,帮助读者获取所需信息,为此馆员需要具备熟练的信息检索能力,熟悉本馆各种能获取的资源,包括免费资源,为优质服务提供保障。

2.3边实践,边研究,不断探索图书管理有效办法,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图书馆员要充分利用每一次信息服务的工作实践,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其中,提高对信息服务的理解度和操作能力。培养获取信息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强化信息收集、加工、传递能力。培养信息意识、改善信息道德、提高信息能力、完善信息素质。三是具备相当的学术研究能力。图书馆事业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作为图书馆员,研究图书馆及图书馆学理论、技术与方法,以促进图书馆工作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分内的事。在网络时代,我们能便捷地获取信息的同时,也被淹没于信息海洋之中,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正在萎缩,深层次的信息服务需求日益高涨。图书馆开展深层次信息服务是大势所趋,这种信息服务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研究性工作,只有以坚实的学术研究能力作为后盾,才能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2.4加强再教育力度,加快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目前地(市)级公共图书馆的馆员队伍普遍存在着知识单一、年龄老化现象,难以适应图书馆现代化的要求,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能够胜任图书馆现代化管理需求的馆员队伍,已成为地(市)级公共图书馆的当务之急。在当前社会,掌握科学技术的高素质劳动力是知识经济最重要的资源,也是社会跨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决条件。图书馆员需要接受再教育,否则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加快图书信息专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为图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打好基础。同时有针对性地培训图书馆工作人员,使之全面系统的掌握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提高信息意识和能力。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图书管理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图书管理员必须不断地优化知识结构,并从以上几个方面培养适应网络信息时代要求的综合素质。

本文作者:木拉提别克·胡玛尔工作单位:阿勒泰市图书馆采编室

第五篇: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新途径

一、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及运用

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医学领域,随后在美国各高校图书馆中逐渐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美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案例较为丰富,其教育课程多采用当面授课形式,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获取和利用学科信息的能力,具有嵌入学科适用面广、图书馆员全程参与教学、重视教学效果的评估和考核等特点。[2]如纽约城市大学学科馆员与史泰登岛学院护理专业的教师合作,利用虚拟学习环境平台辅助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嵌入到“文化探索”课程中,通过Blackboard开发了专门的图书馆指南。在这个虚拟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课件、护理专业数据库、与跨文化护理有关的网站、关于某一种族的期刊论文参考目录和论文写作指导等。[3]丹尼尔韦伯斯特学院的学科馆员为英语学院的学生提供八次信息素质教学内容,包括图书馆研究导言和课前测试、图书馆纸本馆藏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利用、参考引文使用、特定作者的文献查找、新闻和录音稿检索、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小组讨论和课后测试,并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需要,灵活地改变教学时间和教学地点。[4]从2004年起,我国也有部分高校图书馆陆续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北京大学图书馆将信息素养教育以物理嵌入方式嵌入到法律系、中文系、外语系、哲学系、历史系等的课程当中,并通过教学平台BB虚拟嵌入图书馆的服务,紧密结合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尤其是专业课教学,提供有益的支持和服务,把图书馆的用户教育、信息工作、参考服务等融入大学的教学当中。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根据院系教师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合作的院系有文科类也有理科类,学科范围比较广泛。嵌入的课程多为研究方法导论、论文写作等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5]2000—2004年汕头大学在病理教研室开设的“分子病理学”和“肿瘤病理学”课程中,专门安排3—5个学时,请文检课教师结合专业内容讲授文献检索。[6]其他高校也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实践探索。

二、独立学院图书馆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意义

信息素养被看作是信息时代人才的特征和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不单是个人的能力要求,也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对于重视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独立学院大学生来说,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和信息化水平,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良好的信息道德不仅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其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终身学习的前提和条件。因此,独立学院图书馆创新信息素质教育方式,将信息素养知识学习与专业课程学习结合起来,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进而促进其专业课程的学习。独立学院专任老师大多比较年轻,教学经验及信息素养相对不足,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图书馆员能帮助其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并提供信息资源支撑,承担课程教授期间学生的咨询和辅导,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也可增强教师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对图书馆来说,通过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可促使馆员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自觉开展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同时,直接参与专业课程教学,可使馆员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及时了解学生的信息需求,根据专业学习需要开展信息素质教学;此外,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在提升图书馆服务层次和拓展服务空间的同时,还可提升图书馆在学校中的地位和形象。

三、独立学院图书馆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措施探讨

将信息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起来已成为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趋势,独立学院图书馆起步晚,无论是资源建设、馆员队伍以及技术力量,与公办高校图书馆相比,均不可同日而语。因此,独立学院图书馆应加强主动服务的意识,通过培养高素质馆员、加强教学参考资源建设,主动与二级系和专任教师合作,循序渐进、以点带面地将信息素质教育融入到学生的课堂和日常学习生活中。

(一)树立主动服务意识,构建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环境

嵌入式教学服务改变了传统的以文献资源为中心、坐等读者上门的服务理念,它以读者为中心,把图书馆的服务推送到读者的教学环境当中,融入了泛在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体现了“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泛在服务理念。要将这种理念转化为现实,需要馆员树立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主动深入到师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走进院系,走进课堂,嵌入网络教学平台,主动争取与师生合作的机会,了解师生的信息需求,利用新一代网络技术和Web2.0技术,与师生建立起密切互动的服务关系,主动提供和推送信息与服务。

(二)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培养高素质馆员

提供嵌入式教学服务的馆员不仅是信息服务的提供者和合作者,也是挖掘用户现实和潜在的信息需求并进行知识捕获、分析和应用的指导者,因此,嵌入式服务馆员除了需要有良好的计算机操作、外语能力以及有过硬的图书馆专业技能外,同时还要具备相应的学科专业素养,嵌入式馆员为用户群体服务时必须详细了解项目的学科背景,才能为用户提供专业对口的信息服务。[7]独立学院图书馆应转变观念,跳出传统流通服务的局限,顺应读者服务需求,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主动为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专业的学科服务。通过招聘、选拔专职学科馆员,开展学科馆员培养,使学科馆员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基础,保持知识结构的优化和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提高嵌入式教学服务能力。

(三)主动谋划,构建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源

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源是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必备的资源保障,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以学科服务平台为支撑,按院系(专业)划分,涵盖网络资源导航、馆藏资源指引、IC2创新支持/IC2人文拓展、学术热点追踪、资源荐购、学习社区等资源和服务内容,为用户的学习和科研提供方便快捷、个性化、一站式的信息环境。[8]同时与教务处、网络信息中心共同开发和建设全校课程电子教学参考资源服务,首创“智慧泛在课堂”。截至2013年8月,其电子教参服务已为全校3000多门课程提供电子教参书6000余册。[9]独立学院图书馆除了构建馆藏纸质、商业数据库、网上免费资源外,还应通过学科信息门户和集成化的教学资源导航系统来为师生和馆员提供教学参考资源,为虚拟嵌入读者的学习空间提供资源保障。

(四)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嵌入专业教学

目前,由于对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认识还比较有限,独立学院图书馆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并不多,主动提出嵌入教学需求的专任教师少而又少。因此,从工作纵向看,独立学院图书馆应以为二级系提供学科服务为切入点,在服务过程中注重了解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建设及课程教学等,深入了解师生的需求,为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做好充分准备。具备一定条件后,再主动联系院系教师,参与到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考察和选择合适的课程与合作教师,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所嵌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专任老师商议如何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从横向来说,在实施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之初,独立学院图书馆不必在全校各系全面铺开,而应以点带面,先开展与某个系某门课程的合作,如有重点学科建设的二级系,取得初步成效后,再循序渐进推广至其他适合嵌入信息素质教育的学科和系别。

(五)统筹兼顾,专业课堂嵌入与虚拟嵌入相结合

虚拟学习环境有着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在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中利用虚拟学习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利于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能力。因此,采用当面授课的嵌入专业课堂方式和虚拟嵌入网络方式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能相互补充,发挥两种方式各自的优势,从而提高教学效果。1.嵌入专业课堂教学是指,图书馆员作为教学助手在专业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需求有针对性地将文献检索技巧、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等信息素养内容嵌入到专业课堂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又了解专业学科文献的获取渠道,培养学生获取利用学科文献信息的能力。嵌入专业课堂,图书馆员首先要与专任老师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目的,制定明确的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目标;其次要围绕教学目标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再次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要进行教学方式的选择和教学时间的安排;最后是要重视课堂效果的评价,通过课程考核、面向专任教师和学生开展调查问卷、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开展实践研究等方式来评价授课的效果。2.为进一步提高信息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和扩大受众面,独立学院图书馆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虚拟学习平台延伸信息素质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将信息素质教育内容嵌入到读者的学习和生活空间中,为读者提供随时随地均可学习的泛在化服务。如通过自制插件工具条、个人桌面信息工具模式、RSS模式等将图书馆资源、馆内信息及各种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嵌入到学校计算机室的计算机桌面上;在社交网站如人人网、开心网、豆瓣网等建立图书馆公共主页,利用留言、资料、日志、分享等功能向学生发送信息素养教育资料;[10]利用QQ、MSN、微博等开展嵌入式的网络咨询,使学生随时可以咨询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结语

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以其主动服务、内容灵活、注重合作、互动性强等优势为高校图书馆与院系专业教学之间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独立学院图书馆应转变观念,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重视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实现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与二级系专业课程教学的共赢。

本文作者:何秀梅工作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第六篇:用户信息素质教育模式

1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素质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并呈全球化发展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文件明确了IL跟教育的关系:信息素质应该在各种课程或终身教育项目中得到体现(UNISISTNewsletter,2003,p.19)。受国外影响,国内图书情报界(主要是高校)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将信息素质教育活动的理论思考逐渐演变为信息素质教育实践的研究。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阐述了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可见,全面实施信息素质教育对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2国内外信息素质教育比较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素质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而如何加强国民的信息素质教育,就成为当前我国教育界、图书情报学界讨论的重要话题。国内专家学者通过对中外信息素质教育的比较研究,以及对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总结,指出了我国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2.1信息素质教育对象比较

国外信息素质的启蒙教育从中、小学就已经开始了,许多大学将“信息能力教育”纳入“一般教育科目”。而“一般教育科目”是基础课、是学生的必选课,这说明“信息能力教育”在国外受到了高度重视,已成为基础能力培养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国内信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高校,主要通过文献检索课教学来实现,大多数学校的文献检索课被列入选修课程,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并未受到正规的信息素质教育。

2.2信息素质教育内容比较

国外信息能力教学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文献信息学的基础知识和范围、情报源、信息检索和文献调查、数据库的历史和现状、电子社会与因特网、计算机通信与因特网、各种工具书的使用、信息应用能力的开发、数据库的种类和利用方法、因特网信息和利用方法、论文的写作、语言的交际方法、文献的分析与评价等。而国内文献检索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怎样利用图书馆;文献的基础知识、类型及特点文献的组织方法;检索工具书;计算机检索;国际联机检索;光盘、网络数据库的使用方法等。从教学内容比较来看,国外信息能力教学的内容比较全面、系统;而我国的文献检索课缺少现代信息教学内容,缺乏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缺乏对已检索到文献的分析与评价。

2.3信息素质教育模式比较

国外将信息能力教育作为主要课程、基础课程,也就是必修课,并将信息能力教育组合成系列课程群的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教育意识较强,注重信息能力的全面培养。而我国的文献检索课内容是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不同的学习阶段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且教学内容不够全面,缺乏连续性;开课形式大部分学校是选修课,少数学校为必修课,对信息能力教育的培养不够。

3大庆市图书馆发展现状

2005年,大庆市图书馆与大庆石油学院图书馆(现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图书馆)联合办馆,具有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双重职能。图书馆现有馆藏约220万册,其中,印刷型文献180万册、电子文献40万册;馆藏中文期刊3359种、外文期刊2740种;引进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SPE、EI、EBSCO等15种数据资源,自建特色数据资源3种,即《教学参考书及多媒体课件数据库》《石油石化论文、成果及标准数据库》《随书光盘管理系统》。电子阅览室和共享工程阅览室拥有联网终端200余台,免费向全市人民开放。

4大庆市图书馆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模式

(1)发挥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图书馆良好的硬件与软件环境,广泛开展用户信息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大庆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服务。(2)制定本馆用户信息素质教育培训计划,设置一套科学、系统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根据不同的用户群,分初级、中级、高级3个层次,并按照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地进行用户信息素质教育培训。(3)采取图书馆与学校合作的模式、馆员与教师合作的模式,采取课堂信息素质教育与在线信息教育相结合的模式,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培养出能够适应信息时代、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的新型人才。(4)通过开展长期性、连续性的用户信息素质教育培训,广泛培养用户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观念,学会如何检索和利用信息资源,开展知识评估与创新。(5)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和大庆地区用户特点的信息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和评价标准。

本文作者:宋淑红工作单位:大庆市图书馆

第七篇: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育

1.读者培育的必要性

1.1让读者熟悉图书馆新的信息环境

面对我国高校与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高校图书馆潜在的读者数量和文献信息需求剧增,了解图书馆的变化和功能,使读者充分认识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这是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前提。由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现代化设施、文献信息资源不同于传统图书馆,通过参观基本情况一目了然,简单介绍一般读者都会利用。因此,需要图书馆在较长时期内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才能达到目的,这也是不少读者的愿望。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面对读者比较直观的文献信息资源,主要是传统的印刷型文献及部分计算机网络设备,而存储的数字化文献及可利用的虚拟馆藏,都不是直观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这就需要图书馆采取措施宣传揭示其功能与资源,让读者明了图书馆有哪些文献信息资源、可提供哪些服务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与服务,并且,宣传揭示要成为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以便及时反映发展变化情况。例如,引进新的数据库都应在图书馆主页、院报和宣传栏进行宣传介绍,并为师生举办专题讲座。

1.2提高读者的信息素质

虽然网络与数字化文献的利用不受时空限制,但其阅读利用方式与传统印刷型文献不同,读者需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及相关文献信息利用的知识、技能。由于部分读者不熟悉其利用的知识、技能,不仅未感受到其便捷,甚至有人认为还没有使用印刷型文献方便。还有部分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下降,利用逐渐减少。一些读者对数字化文献及虚拟馆藏的利用明显低于馆藏非数字化文献,这些都需要图书馆进行读者培育。读者培育的着眼点是提高信息素质(又称信息素养),尽管目前对信息素质内涵尚未明确界定,但我们认为信息素质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增强信息意识,有助于读者在遇到疑难问题时能主动获取有关文献信息;提高信息能力,有助于读者提高文献信息检索、鉴别、整理与利用的能力;培养信息道德,可促进读者在信息活动中,遵守有关法规,共同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读者信息素质的提高,有助于调动读者的积极因素,使读者与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双向互动,为图书馆现代化设施和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创造条件,缓解读者图书经费增加与文献资源不能相应增加的矛盾。

2.读者培育的方式

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育是搞好读者服务工作的基础,读者培育是一项经常性、综合性任务。包括课程教学与日常辅导相结合,争取学校老师的配合、拓宽培育读者的渠道,增强服务意识与育人意识、以优质服务吸引读者。

2.1常规培训与日常辅导相结合

常规培训,是指新生入学的图书馆利用培训、高年级学生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这些分层次常规培训是必要的,对于培育图书馆读者与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不可或缺。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读者培育涉及图书馆工作的各个方面,仅靠承担培训和检索课的老师难以实现,需要图书馆全员参与,将它作为图书馆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各项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要巩固发展常规培训的效果,需要图书馆各个岗位的整体配合,结合日常服务开展日常辅导,及时解决读者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疑难。图书馆工作人员既是服务者也是辅导员,要将读者培养有机融入图书馆的各项日常工作。例如,读者在书刊外借处、阅览室找不到所需书刊时,工作人员就要主动指导读者利用电子书刊。又如,电子阅览室工作人员在做好一般管理和服务的同时,要随时注意观察了解读者,当读者有违规行为及时纠正教育,当读者获取文献信息遇到困难时,主动给予帮助指导,这有助于提高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

2.2争取学校老师的配合、拓宽培育读者的渠道

读者培育单凭图书馆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图书馆要增强服务意识与育人意识,不仅以优质服务吸引读者,同时还要调动读者的积极性取得学校有关方面的支持。例如,开展教师的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的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不仅对他们的教学科研有帮助,而且有助于专业教育与信息素养培育相结合。老师在进行专业教学的同时结合教学实际,让学生获取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科研中让学生参与资料收集等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此外,对学生干部和参加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同学进行特别培训。然后通过他们宣传带动、支持配合,效果会更好。图书馆读者培育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涉及图书馆工作的各个方面,需要图书馆全员参与,同时也需要相关学科老师的支持配合,还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

3.读者培育的意义

读者培育的意义,从图书馆工作的角度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二是有助于促进图书馆工作的发展。另外,从大学生素质教育来看,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此不作详述。

3.1促进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

近年,国内各高校图书馆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网络设施建设。同时开展了馆际协作,促进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这些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保障能力。对于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可利用的文献信息比较丰富,而且获取文献信息的途径更多,获取方式更加便捷。调查发现,未经过培训的读者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缺乏了解,缺乏从图书馆获取文献信息的积极性及相关知识、技能。由于当今计算机网络应用的逐渐普及,获取文献信息途径的多元化,一些读者获取文献信息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有下降趋势。因此只有让读者熟悉图书馆新的信息环境,提高读者的信息素质,消除读者利用文献信息的障碍,提高他们与图书馆的亲和力,以及从图书馆获取文献信息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的各种文献信息。通过读者培育,可促进传统图书馆工作与现代化图书馆工作的融合,培养新形势下的读者,可切实促进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

3.2促进图书馆工作的发展

一是促进图书馆职工队伍建设。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工作,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更新观念、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一定的信息素养,既要做好日常服务,同时要培养新形势下的读者。培育读者是促进图书馆工作人员学习提高的动力,通过培训学习不仅要增强育人意识,还要具备相关知识与能力。每个工作人员对全馆业务工作情况要有所了解,提倡一专多能。对全馆的文献信息资源结构、分布、特点与获取方式,图书馆整个服务体系的构成、相互联系,以及可利用的虚拟馆藏等也要了解。这对图书馆人员结构和学习的提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是影响读者培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二是可促进图书馆服务的深化。深化读者服务是读者培养的重要措施,读者对图书馆的认识和依赖程度与图书馆的服务密切相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条件显著改善,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拓展和深化服务,是提高学校各方面对图书馆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网络不仅为利用本馆文献信息资源提供了方便,也为利用虚拟馆藏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当读者所需文献本馆没有,图书馆就要指导或帮助读者从网上或国内外有关单位获取,培养读者利用虚拟馆藏的意识和技能。三是有助于学校各方面对图书馆的关注与支持。需求促进发展不仅是其他行业的发展规律,也是图书馆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加强读者培育,提高学校师生对图书馆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各方面关注、利用与支持图书馆工作的人多了,这为图书馆的建设与继续发展就增加了动力。以上就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育进行了初步探讨,随着高校教学科研的发展,对图书馆的要求也在发展变化,图书馆如何进一步搞好读者培育与服务,促进图书馆工作的发展,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职能,有待进一步探讨。

本文作者:张理春工作单位:川北医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