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食品安全素质教育研究
时间:2022-03-31 03:45:47
导语:职校食品安全素质教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使食品安全素质教育显得日益迫切。食品安全关系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由于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战略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消费者的高度关注。在我国,《食品安全法》已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食品安全法》与《食品卫生法》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却体现了政府对食品安全所给予的高度关注。尽管“从农田到餐桌”各个环节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食品安全问题,但从各类食品安全事件中可以发现,食品安全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我国,由于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不足,食品的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诚信意识还比较淡漠,消费者的安全消费意识不够高,这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影响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高职院校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食品安全法》第7条、第8条、第9条规定:“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国家鼓励社会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普及工作,倡导健康的饮食方式,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鼓励和支持食品生产经营者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规范。”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也表示,我国作为一个食品生产大国,必须将宣传教育作为加强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手段,更深、更广地向全国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因此,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义务积极从事相关的教学研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素养。
第三,开展食品安全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高职教育是与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高职院校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培养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专业人才。首先,高职院校中开办涉农、牧、食品加工、食品检测等专业的不在少数,平均每个地级市就有一个以上的职业院校中有相关专业,因此食品相关专业学生在整个高职学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主要是食品链的各个环节(包括饲料生产者、初级食品生产者、食品生产制造者、运输和仓储经营者、零售分包商、餐饮服务与经营者等),而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发生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因此这部分同学的食品安全素养得以大大提高,将有利于整个产业链员工素质的提升,也有利于从根本上确保食品安全。其次,高职院校学生人数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是国家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他们的食品安全素质教育将有利于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识,从而促进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另外,高职院校担负着服务当地经济的社会责任,在食品安全素质教育的范围、方式等方面均应该开展有益的探索。
二、高职院校开展食品安全素质教育的途径
第一,抓好食品安全宣传队伍建设。首先,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的师资,培养一批“食品安全宣传员”。他们主要由食品专业的任课教师来担任,应具有扎实的食品营养与卫生知识、高度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并热爱食品行业和本职工作,从而确保他们开展食品安全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职院校应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出台鼓励教师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服务的相关政策,充分调动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其次,高职院校应重视社会师资的挖掘。食品监管部门及食品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大中型食品企业高管、技术专家等均可以成为食品安全素质教育的讲师,可以聘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参与食品安全素质教育工作。另外,高职院校应通过各种方式促进食品安全宣传队伍的专业能力提升,以确保正确的、前沿的食品安全知识的有效传播。
第二,立足校园,提高师生食品安全素养。在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上,高职院校首先应精心设计相关专业课程,将食品安全的相关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如《食品营养》《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添加剂应用》《食品理化检测》《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食品标准与法规》等。其次应不断改革教学组织模式,探寻适合高职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对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项目化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模式进行有益的大胆探索,以提高教学效果,提升食品相关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为提高高职学生的食品安全素养,高职院校还应重视非食品专业学生的食品安全素质教育工作。首先,高职院校应将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并指定部门(如后勤)或有关的系、院总体负责全院学生的食品安全素质教育工作。其次,可以考虑将食品安全素质教育作为人文素质选修课列入教学计划,成立“食品安全素质教育讲师团”,在全院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地以讲座等形式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在以烟台职业学院6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的“食品安全素质调查”中,有93%的学生选择“有必要”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动,有35%的学生选择“讲座”为最喜欢接受的食品安全知识获取方式。第三,充分利用国家开展的“食品安全周”等政府主导的活动,借势在全院学生中开展相应的食品安全教育,如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竞赛活动等。第四,通过成立相关的学生社团组织,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传播交流食品安全知识。如烟台职业学院的“健康饮食协会”,通过在全院各系招募社员,定期组织食品安全知识交流活动,邀请教师举办相关讲座,开办《健康导报》社刊,在学生的食品安全素质教育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高职院校也可以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定期对教职工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纠正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些不良饮食习惯等,提高其身体健康水平。
第三,面向社会,为基层群众健康生活助力。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以体现其办学宗旨,提高其办学声誉,而面向社会基层群众开展食品安全素质教育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切入点。为此,高职院校可开展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一是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类媒体,选派优秀的专业教师在媒体上做食品安全知识专题访谈,增强宣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二是积极利用国家“食品安全周”活动,联系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安全周的各项活动;三是创造形式、深入基层,扩大食品安全宣传活动的覆盖面。如烟台职业学院每年都组织“送知识下乡”活动,与蓬莱市某社区建立了长期联系,定期为基层群众开展健康与饮食讲座,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四是加强与食品企业的联系,积极参与食品企业员工的培训活动,提高其食品安全素质,校企共同为构建食品安全屏障而努力。
三、食品安全素质教育的重点
第一,食品安全知识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根据受众不同有不同的层次。对于高职相关专业学生而言,要扎实学习食品安全专业知识,应涉及农学、医学、生命科学、分析科学、法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知识,还包括食品“从农场到餐桌”的各个环节,即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无毒、无害、符合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慢性和潜在性的危害的食品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对于普通群众,要重点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食物的营养、劣质食品的鉴别等,以提高他们防范风险的能力[1]。
第二,食品法律法规知识宣传。食品安全教育中的食品安全法律知识,即依法生产、合法经营、合理使用食品的有关法律方面的基础知识。它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食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权利与义务和争议解决途径等方面的知识。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是由大工业化生产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或一些不可预知因素所引起的,而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事故大多数是由不法之徒为赚取不义之财而人为造成的。因此,高职院校可针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开展生产经营的GMP、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HACCP原理、《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丰富生产经营者的法律知识,增强其依法生产的意识。旅日学者、凤凰网专栏作家俞天任在《日本食品安全神话归功于谁》一文中指出,日本食品安全方面的巨大进步应归功于日本的“消费者运动”[2]。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其食品安全问题也在这个时期到达了高峰,如广为人知的“痛痛病”“水俣病”事件,1955年的森永砒霜牛奶事件(因为奶粉中混入砒霜而造成12159人中毒,其中131人死亡),1968年的米糠油事件(中毒人数多达1283人,28人死亡)等。在消费者的努力下,日本于1968年制定了《消费者保护基本法》,从重视生产者改为了重视消费者,表明了保护消费者的方向。以后又在1970年开设了“消费生活中心”,专门处理来自消费者的投诉,而日本消费者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也逐渐提高。相比较而言,我国消费者对自己的权益维护不够。如在对烟台职业学院学生的食品安全素养调查中,有48%的学生在遇到食品质量问题后会选择“算了,自认倒霉”,有40%的学生选择与经营者交涉,只有12%的学生选择向消协和有关部门投诉。因此,食品安全素质教育应着力于让消费者了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知识,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当合法利益被侵犯时,懂得拿起《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当消费者都懂得并做到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的时候,食品安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第三,释疑解惑,引导消费。高职院校开展食品安全教育的另一项重要内容还包括释疑解惑,引导消费,即引导学生及群众科学地认识食品安全危害及食品安全形势,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增强人们的消费信心。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网络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加迅速。在媒体报道的食品安全事件中,一些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如瘦肉精、染色馒头等;还有的则是夸大其辞或没有事实依据,如对圣元奶粉、皮革奶、牛肉膏等问题的报道,最后经核查属夸大或不实。这样的一些报道短时期内集中出现,容易产生放大效应,群众看了以后往往都会信以为真、焦虑担忧,也自然会有“还有什么敢吃的”想法[3]。再如“食品添加剂”成为食品安全事件的“罪魁祸首”、四川广元“橘虫事件”、非典时期的“抢盐风波”及日本核辐射后的“抢盐事件”等都透露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识的缺乏,从而导致对谣言的轻信和盲从,给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利用专业知识及时为广大学生及普通消费者释疑解惑,引导消费,为社会稳定和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总之,食品安全素质教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在这一事业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食品安全素质教育,并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效果,为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微薄之力。
作者:夏学超王晶工作单位:烟台职业学院讲师
- 上一篇: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论文3篇
- 下一篇:生物化学教学的探索与应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