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常规管理研究
时间:2022-12-11 04:17:00
导语:学生工作常规管理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生工作的常规管理,是把对学生的基本行为规范要求,通过学校的日常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的管理。它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基础之上的一系列制度规范。学生常规管理能否有效进行,取决于学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科学,以及执行是否严格,并持之以恒。学生常规管理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它在很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校风,也反映着学校的管理水平。
学生常规管理是学生一天生活的行为规范要求和学生的全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它指引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应当怎样做、不应当怎样做,使学生的行为符合国家、学校的准则。我认为学生的常规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教育,讲清道理
每项常规的贯彻,都要向学生讲清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使学生明了其意义、内容和贯彻执行的要求。提高其贯彻执行常规管理的自觉性。我校经常开展各项的主题队会和主题班会,有的是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目的,把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有的是教育学生要热爱国家,热爱学校,热爱集体,多为学校集体做事,让学生从心里感受到为学校集体做事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有的则是教育学生应该保护环境,使他们懂得校园的学习环境是大家的,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它,从而使学生不但自己不去破坏环境,而且还有义务去制止一些乱扔垃圾、乱倒饭菜破坏环境的行为等等。教师在平常的思品课和常规课程中也渗透德育,使学生能正确树立自己的行为道德标准从而提高自我管理的自觉性。
2、注重训练,形成习惯
常规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实践性。要学生遵守社会主义规范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在不断练习和反复强化训练中形成的。只有把常规要求通过训练,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并且形成习惯时,常规管理才算真正落到实处。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因此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我校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后是非常愉快的,可养成的过程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战胜许多困难,经过许多练习。特别是对已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要矫正就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不断地同坏习惯作斗争才能形成,在训练中要强调“反复”、“严格”四个字,不怕麻烦。如:要求学生集合站队做到“快、静、齐”,要经过多次严格训练,反反复复,循环往复。听到口令,教师数三下,“声落、动止、队形成”。慢了,提出问题,解散重做,做好了表扬,反复训练。如有小动作专门训练1分钟无小动作。渐渐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站队基本作到“快、静、齐”,“声落、动止、队形成”。再如:为了安全学校要求在学生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走,刚开始很多学生经常忘记,我们就要不断的提醒,反复强调,到后来忘记的学生越来越少,慢慢成为习惯,谁走错了大家都会提醒他了。
3、加强经常性的检查
对于常规管理的观贯彻执行,必须坚持经常性检查,没有经常性检查就谈不上常规管理。学校管理者必须制定执行各项常规的具体标准,严格按标准经常检查,使学生通过检查,了解自己的行为和目标之间的差距,缩小这种差距就是学生的实际进步。我校每天都由老师和学生组成执勤队对学生的日常规范进行检查评比,如早读、早操、课室卫生、个人卫生、眼保健操、放学、午饭、午休等都进行检查督促,对一些违规的同学及时进行提醒帮助,并进行评比。让学生逐渐形成习惯,达到学校的规范要求。
4、树立先进典型
榜样和楷模在教育学生中具有导向作用。树立贯彻执行常规的先进典型,以榜样教育学生,比单纯的说教或强制性的条规约束,更能为学生所接受。我校经常以“英雄在我心中”主题班会、“祖国在我心中”经典诵读比赛,讲英雄故事比赛、以3月5日学雷锋日为契机,开展学雷锋活动,以活动树立学生的正确人生观、道德观,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从而使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5、开展遵守常规的评比
各项规范学生行为的常规,都有可操作的行为标准。所以它的执行是可以通过检查而进行评比的。学校可以通过执行常规的检查评比,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建立起良好的比学赶超的活跃机制,形成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以有力地规范学生的行为。我校改革学生评价制度,为学生多元智能发展提供保证。我们把过去的“三好学生”改为“五好学子”即“学习好、身体棒、有特长、会审美、爱劳动”,通过学生评价的改革,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使学生更加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 上一篇:小学老师新课程培训体会
- 下一篇:理学经济理念对商品经济发展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