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内涵发展中校长的地位探究论文
时间:2022-10-10 09:45:00
导语:学校内涵发展中校长的地位探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学校只有走内涵发展道路,才能提高现代化水平,走向可持续发展。校长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引领者和实践者,要树立学校文化创建者的角色意识,以先进理念促进内涵发展;树立教师发展促进者的角色意识,以优质师资促进内涵发展;树立现代管理探索者的角色意识,以科学管理促进内涵发展;树立课程实施领导者的角色意识,以有效教学促进内涵发展。
[关键词]学校管理;内涵发展;校长角色
当前,中小学校发展面临着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的挑战。学校只有走内涵发展道路,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办学实力,走向可持续发展。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陶先生的论述深刻揭示了校长作为学校办学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发展乃至国家及学术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和把握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角色,增强角色意识,对于校长明确办学行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意义重大。
一、树立学校文化创建者的角色意识,以先进理念促进内涵发展
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抓好关系全体师生“精、气、神”的精神文化建设。校长要重视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以凝聚人心提高办学层次和质量。对学校和教师而言,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合乎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也就没有符合时代需要的办学行为、教育行为。如果学校、教师的教育思想不端正,教育观念不转变,那么再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再精美的教材,也很难在教育中发挥作用,取得理想的育人效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而广为传播,引发了大家对学生生存状态与学习方式的关注。教育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深刻变革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办学育人的现代化水平。上海闸北第八中学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统领学校办学,率先在全国开展“成功教育”,形成了“深信人人成才,增加尝试体验,唤醒自我认识,学会自主成功”的教育理念,找到了办学实践中开启学生成功的“钥匙”,学校摆脱“落后”“生源不足”等困境,成为全国名校。可见,教育思想端正与否,教育观念正确与否,对学校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直接支配着学校的运行机制、学校的育人模式,影响着育人的效果。
目前,对办学条件已有根本改善的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前提,只有形成先进的现代教育观念,才会有先进的教育实践,并把这种实践由自发的状态转为自觉的状态。学校要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确立一个正确的、清晰的,既富于时代精神,又体现学校特点的办学理念是前提。先进的办学理念,常能反映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又符合学校办学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校长要致力于提炼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使其成为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教师应具有的现代教育思想的观念基础。校长在确立学校办学理念时,要研究学生,研究教师,研究学校所在区域的情况,研究学校自身发展的优势;既研究这些具有特殊性的东西,也要研究社会的发展、时代的特点、教育的主题等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校长要通过对学校校情的调查研究,依据时代对教育的要求,顺应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提炼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办学理念确立后,校长要通过学习、研讨等方式,努力使办学理念内化为广大师生的共同愿景,进而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办学实践,努力使学校走向校本管理,自主发展,深化改革,不断进步。
二、树立教师发展促进者的角色意识,以优质师资促进内涵发展
教师是推动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类社会发展要依赖人类经验、知识及思想意识的代代传递,这一任务主要是教师完成的。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一所学校能否卓有成效地办学育人,关键在教师。为什么在抗日战争那样艰苦的年代里,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西南联合大学却培养了那么多优秀人才?这就是因为西南联合大学拥有一批学术造诣精深、’治学态度严谨、教书诲人不倦的教师。因此,校长要千方百计建设一支教育理念超前、教育思想端正、师德高尚、敬业爱岗和具有较高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以此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我们要在学校生活中渗透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让教师自信、高效地工作;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要尊重教师,切实提高教师待遇,丰富教师职业生涯,提升教师的社会声望;要广泛开展校本教研,锻炼、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进而鼓励、支持教师形成教育教学特色、风格;要深入开展校本培训,统整教育科研、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构建以学校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课程改革为舞台、以教师发展为目的的校本培训系统。
讨论教师队伍建设离不开讨论教师的专业发展。当代校长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前提是要使每个教师都得到专业发展,发现每个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为他们提供有效的专业培训、学习发展机会。校长作为学校办学的组织者、领导者,要注意抓好对教师的专业引领。专业引领包括对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素养及专业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与指导。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激发教师生命活力,挖掘教师发展潜能,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专业性强、学术含量高的工作,它不是一般的行政管理所能替代的。校长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责无旁贷。校长进行专业引领,主要靠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教师的榜样,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刻苦钻研教学业务,深入研究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举措、新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此引领全体教师专业品质、专业能力的提升。三、树立现代管理探索者的角色意识,以科学管理促进内涵发展
学校的管理有别于其他组织的管理。张济正先生认为:“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它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根本任务是育人,它应是有效激发学校每位教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管理。办学实践表明,一所学校的发展,根本上取决于教师。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发掘自己团队的优势上,让每个教师都能觉得自己在这个团队中很重要,并能认可这个团队最适合自己发展。因此,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人,管理的方式是信任人,管理的艺术是让人们自觉地把校长的教育理想化为自己的追求,并为实现这一教育理想孜孜不倦地努力。管理的最大效益,是创造一个相对和谐的工作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团队的创造力,让团队内的教师感到自身的价值和工作的快乐,并让团队内的教师具有一种共同承担的责任意识,建立一种同舟共济的关系,真正把自己的发展同学校的发展统一起来,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传统学校管理的基本特征是“权力化、同一化”,而现代学校的管理特征是“民主管理”,即形成法人治理结构,民主决策,文化立校,依法治校。校长要通过办学思想和人格魅力来引领学校管理,不断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工作,不断激发教职员工自觉为学校发展作贡献的主人翁意识,努力形成奋发向上、潜心育人的工作氛围,努力创建积极的、先进的学校文化。理想的状态是,在校长办学思想引领下,学校办学理念清晰,办学绩效显著,学校知名度、美誉度、学校特色、学校品牌不断提升,学校发展得到政府、社会大力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环境良好;在校长人格魅力的引领下,学校云集一批实干却又极富创新精神和能力、极富团队精神的教育精英,他们创造性地工作,在自我超越中获得职业的幸福。
校长在管理中,要坚持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人文性。科学性是指科学管理,依法行政,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校管理机制,遵循管理流程,不断提高管理效益。民主性是指民主决策,重大问题决策通过教师代表大会表决,坚持校务公开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人文性是指在精神、情感和个人发展上,对每一个师生予以关怀,使学校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校长要努力建立一个自我激励、自主建设、自律约束的自主发展机制,实现学校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办学效益的最大化,以办出优质学校。
此外,校长要注重管理的精细化。由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巨大,因此我们要态度精心,过程精细,尽量避免出错。英国哲学家洛克说过:“教育上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如配错了药一样,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他们的影响是终生洗刷不掉的。”企业生产的任何不合格产品可以毁掉或召回维修,唯有育人不能实行这样的补救措施。教育无小事,学校管理要注重、关注教育教学中的所有细节,努力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
四、树立课程实施领导者的角色意识,以有效教学促进内涵发展
所谓课程领导,指的是“在教育的团体情境里,借影响力来引导教育工作者在课程实务(含教学)的努力方向,使其同心协力去达成教育目标的历程。其所发挥的功能,在于使学校体系及其学校能达成确保学习品质的目标。就学校而言,校长的课程领导是校长针对学校行政的核心——课程与教学——进行领导,以达成确保学生学习品质之目标。”校长作为领导学校系统运作的核心人物,在新课程改革的现实背景下,无疑被赋予了学校课程第一领导者的角色使命。这一新的角色使命,将使校长把学校课程领导作为学校行政领导的核心任务。校长能成功胜任学校课程领导的重任将是学校在变革中积累一些传统、生成学校新文化、形成校本特色、促进内涵发展、实现质的飞跃的“引爆点”。
领导、组织、管理课程与教学是校长最本质的角色,只可强化,不可削弱。校长要坚持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进一步提高对学校课程、学校教学的领导力,要通过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校长要研究并定位学校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的目标,,确立学校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探索与之相关的教师队伍配置及教学评价方案;要持续地对学校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作建设性的尝试,不断跟踪、反思课堂教学有效陸,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搞好教学常规管理,对教师说课、听课、评课,对教学工作各环节特别是课堂教学,坚持明确的质量要求并予以落实;要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要统整德育与教学活动,重构学校课程,即将学校的德育活动、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社区活动、体育锻炼等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统一纳入学校课程管理范畴,构建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学生力课程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学分评价为纽带,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系统。
校长对课程、对教学的领导,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坚守校园,扎根课堂,实实在在引领教学。校长既要深入教学第一线,聚焦课堂,关注上课,认真听课、评课,与教师一道共同探索,探索寻找教学的“疑点”,发掘教学的“亮点”,掌握一线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又要把握全局,站在学校发展层面进行教学领导,运用课改的新理念,分析诊断课堂教学情况,指导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学效率。
新形势下,学校必须整合、优化办学资源,坚持教育创新,推进教育改革,提升办学品位,提高学校现代化水平,形成追求卓越、超越自我、持续发展的办学模式,而这些都离不开学校的内涵发展。校长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引领者和实践者,必能大有作为。
- 上一篇:校园内权力主义研究论文
- 下一篇:区域教育变迁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