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时间:2022-12-23 03:07:21

导语: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产出导向教育强调学生预期学习成果的确定、达成方式以及达成度的评价,与传统的内容驱动、重视投入和教师传授为主导的教育形成了鲜明对比,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有积极的启示意义。该文考察了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改革实践,试图探析如何将产出导向教育理念全方位地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期望对树立新教育理念、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产出导向;四融五法;反向设计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熟练掌握国内外商务知识且具有专业的经贸业务能力、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及良好的涉外能力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广受欢迎。然而,国内高校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主要问题在于:当下商务英语教育依然普遍局限在“学校教育学校办”的狭窄思路,未能把人才培养放入“社会—企业—学校”的大框架内,难以激发学生的职业意识与创新创业思维。目前商务英语教育过度聚焦于教师教学行为结果,忽视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实战、职业能力培养。传统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很大程度上脱胎于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形成简单叠加的“英语+商务”理念,制约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抓住就业能力是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根本与痛点,全方位、立体化地将产出导向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以山东财经大学外院商务英语专业实践为例,探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

一、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

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Education,缩写为OBE,简称“产出导向教育”)起源于美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美国学者斯派帝(Spady)撰写的《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争议与答案》一书中对此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将OBE定义为“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围绕确保学生获得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它注重社会对人才的切实需求,强调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和教学资源的合理设计应当以学习产出为出发点。在实施过程中,一般遵循以下原则:清楚聚焦学习者最终的产出;扩大学生达成学习产出的机会;对学生的成功具有高期待;围绕顶峰产出的反向设计。与传统教育比较,产出导向教育的主要优势在于:(1)目的明晰性。它清晰地确定了学习结束时学生应该达成的目标和表现,学生清楚所期待的学习内容,教师更清楚该传授哪种知识和技能来协助学生学习。(2)方法多样性。它强调合作式学习,不局限于某一种教学方法,而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评估手段来丰富学习的多样性、扩大学生的学习机会;(3)学生能动性。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协助学生达成预期成果。(4)评价达成性。它重视学生的自我比较,衡量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自我参照标准,而不是学生之间的比较。评价结果反过来可以促改原有课程设计和教学,实现学习效果持续跟进。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产出导向教育对于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促使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形式、资源、学习支持服务和评价体系均发生很大的变化。学生产出而非教师经验或教科书成为教育系统运作的驱动力,让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完成自我实现的挑战,再根据成果反馈对课程的结构和资源设计进行反向动态调整。

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

在互联网、大数据为主流发展的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需要引导学生重新审视和思考区域和国家发展,市场、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培养学生不仅具备解决有固定答案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具有解决开放问题的能力。山财大外院商务英语专业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培养目标、教学资源、课程结构、行业平台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推陈出新,能够较好地服务于商务英语人才的建设。(一)培养目标明确。产出导向教育强调培养目标与内外需求的对应关系。培养目标的确定以内外需求为依据,与内外需求相适应。内部需求取决于教育教学规律、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思维以及人才培养定位等。外部需求则取决于国家和社会的宏观需求、行业及用人单位的微观需求。这种需求具有多变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在确定培养目标时,既需要正确处理宏观需求和微观需求相适应的问题,又需要考虑长远需求和当前需求相协调的问题。山财大外院商英专业依托学校经管学科优势,专业设置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同时也满足社会对“商科+外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培养目标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为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二)教学资源整合。为了适应产出导向教育的要求,需要实现校内校外的教学资源整合,扩大学生学习机会。针对这一点,外院商英专业建立起“两队一协”的协同组织模式,构建专业教师与行业导师双团队,发挥其协同效应。一方面,通过“带引培研”,即资深教师“带”年轻教师、“引”进新生力量、“培”训年轻教师、“研”讨教学心得,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水平。另一方面,引进外力,组成行业导师团队。邀请有关企事业单位一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行业知名专家和教授有效地参与专业教育、教学的研讨与决策,承担教学指导、专题研讨等任务。借助这种“两队一协”有效的协同组织模式,将学生的视野拉向校外,与社会接轨。(三)课程体系重组。产出导向的课堂教学是达成培养目标的基础,要求尽可能地摆脱传统教育方式的羁绊,实现五个转变:从重教轻学向教主于学转变、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从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转变、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从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转变。山财大外院商英专业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打造专业与实践课程融合机制,将产出导向理念贯穿于课程学习的全过程。首先,调整和优化传统专业课程。课程按内容分为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独立实践课程模块,下设涉外会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三个专业方向。同时,遵循“学用紧密结合、实践运用至上”的基本原则,设计“教、学、训、赛”四位一体的开放式教学体系,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其次,推行“四融五法”的教学改革,借助专业与创业、理论与实践、模拟与实战、课上与课下的“四融”模式,以及案例式、问题式、游戏法、慕课法、导向法教学“五法”,全过程融入产出导向培养理念。全部课程都嵌入了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数理分析、沟通协作和实践实战的能力培养目标,借助与之相匹配的课程评价方法矩阵,推动“四融五法”在教学中全面落地实施,实现教学课程情景化和对话化。从而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会了质疑、提问、检验证据、团队协作等思维方式,做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的有机融合。(四)实践双平台构建。产出导向教育理念将学习活动突破了传统的老师、教室和教材三个中心,实现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的开放。时间上从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空间上从教室向实践基地拓展,内容上从教材向实践项目扩充。山财大外院商英专业立足学科优势资源,搭建“实践基地+项目基地”双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首先,依托“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大学创业论坛和各级学科竞赛的服务平台,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其次,构建“实践基地+项目基地”的行业服务平台。采用“产学研”融合模式,建立多家校外实践基地和项目基地,鼓励学生走进企业参与实践,切实提高职业素养,提升实践实战能力。借此平台,有效建立起“学校—企业—社会”培养框架,达成了“毕业与上岗零过渡”。(五)评价机制健全。产出导向教育的教学评价聚焦在学习成果上,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评价强调学生个人学习的进步和学习目标的达成,不强调学生之间的比较。外院商英专业一改以往仅仅以学校测试作为主要评分标准的模式,根据每个学生能达到教育要求的程度,赋予从不熟练、较熟练、熟练、良好和优秀五个评定等级,以终结性考核和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立体化、发展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产出和教学内容的完成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同时结合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小组(团队)、企业参与评价的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其次,完善反馈机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形式多样的网络沟通平台及时反馈学生的阶段性学习产出,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收获、认识自身不足。同时教师也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效,适当调整教学目的、内容和节奏,协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案,提升学习效果。

三、结语

产出导向教育强调学生预期学习成果的确定、达成途径以及达成度的评价,与内容驱动、重视投入和教师传授为主导的传统教育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产出导向教育可被认为是一种教育范式的革新。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以产出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调整培养目标、整合校内外师资、重构课程体系、构建双平台等举措,解决英语课程与商务课程简单叠加、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与时代脱节、产出导向“基因”未能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问题。经过多年实践,产出导向思维教育理念全面渗透,成效较为显著。学生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增强,就业打破由英语教育培训机构主导的格局,呈现向金融、经贸、国际贸易等行业显著迁移趋势,行业相关度达76.53%。同时,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多次获得省级、国级等各类赛事奖项,并涌现出数名创业成功典范,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志义.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之一:我们应该坚持和强化什么[J].中国大学教学,2016(11):10-16.

[2]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3]柏晶,谢幼如,李伟,等.“互联网+”时代基于OBE理念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结构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01):64-70.

[4]刘桂梅.学习成果导向下的高职英语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47):47-50.

作者:阮岳湘 单位: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