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应用

时间:2022-06-08 11:13:19

导语:互文性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互文性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应用

【摘要】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文本理论,互文性理论以其独特的思考方法与实践角度,为商务英语的翻译教学过程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操作方法。在该类学科的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学习作为教学任务的核心和目标,并从多个角度出发,采用一系列开放式的教学方nid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准的目的,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商务英语领域的翻译新生代人才。

【关键词】互文性理论;商务英语;翻译教学

互文,顾名思义就是文本和文本间存在的互文关系;而互文性理论,就是文本和文本之间存在的互文关系的一种理论。互文性理论强调,不论一个文本是多么的独立,它都和其它种类的文本有着相互参考的关联,在交涉的进程中,文本和文本之间有着队形关系,也就是说,后者传承了前者。换言之,若世界上存在的所有事物都变成了文本,那么每一个独立的文本都和它附近的文本有着无尽关系,并且它们之间必定有着某种或多种影响。为了达到深度剖析互文性理论的目的,杰出的叙事学家拉尔德•普林斯用一段话为其下了定义:所谓的互文性指的是一个独立的、具体的文本和它所引用、吸收、改编、扩充和在整体上进行改变的其它文本间的联系,通过这一种关系能更方便地理解文本。相像的语类特征和文本特征是文本翻译中十分重要两个方面,他们也是哲学观的辩证发展的一个印证。相似的语类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关联性,同时这类文本或者语类间存在的关联性即被学者称为互文性。所谓互文性,看重的即为文本和文本间所存在的相互关系,这是因为文本和文本互相影响、彼此转换。如果想要在英语翻译中使用互文性这一理论,那么就应该使翻译文本尽最大可能地使用最佳的表述形式将原始文本想要描述的含义表达出来。不论是在文化上,还是在语言上,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都有着非常大的差别。要想使翻译文本与原始文本十分贴合,就要在翻译中好好利用互文性。自互文性理论被学者提出开始,就一直深受广大学者群体的关注,同时这一理论也被广泛使用在许多不同领域的各个研究之中。近几年,国内的研究学者对于互文性理论在翻译中的作用越来越感兴趣,同时大量的考察研究应运而生,也渐渐为翻译学的深入探究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本篇文章的重点在于讲述互文性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使用,以及该理论为商务英语翻译带来了怎样的作用,进而阐明如何恰当利用该理论来为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工作带来实质性的进步,并未翻译学研究开辟新的世间空间。

1互文性理论和商务英语翻译的关系

翻译是对原始文本的二次创作,它同时具有普通文本的创造共性和自己的独特个性。翻译文本和原始文本之间天生就存在着互文的联系。作为语篇最重要的特点,语类是一个发挥其语言的作用来实现某一目的的活动类型。相似性和互文性是语篇所具有的特点,这两个特点既包含了语义上的相类似,又包含了形式特点的相类似。例如,尽管普通英语和商务英语有着不一样的交际目标,但两者的语类的类型可以保持相同。普通英语的应用范围是日常生活所需英语,涵盖许多十分口语化的英语表达,这些表达或许不专业,也可能存在歧义。但是它们并不会对日常的英语交流造成大的负担和不好的后果,只要这些日常表达能够满足人们对日常生活中英语的需求就好,所以普通英语比较轻松。相比之下,商务英语的要求就要更加严苛。这类英语的应用场合多为职场,涵盖的内容包括商务活动中所需的商贸、金融、法律条例、规章制度、新闻等。因此,它的特殊的应用场合使得商务英语的语言表述和表达目的等都应十分严谨和专业[1]。不一样的语类带来的体验感受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文章类型的不同对语言风格也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和不同的要求。上午英语的文风独树一帜,这是商务英语十分显著的一个特征。为达到交流和沟通这一目标,商务英语的翻译的重中之重应该是使用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将原文表述出来,同时要使任何人的沟通既清楚明了,又十分准确。例如,在商务英语中,例如“Thankyouforyourletteroflastmonth.”的表述是不被允许的,而应该表述为“Thankyouforyourletterdated1stJune.”。第一种表述模糊不清,就会造成争议。所以在这种几近苛刻的要求下,互文性极大程度地受到商务交际活动的限制,用词被限定在一个范围内,不可逾越。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让商务英语在互文性的影响下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一种新的语类样式。然而这并非易事,为达到这一目标,商务英语的译者要拥有海量的知识储备,从而使翻译活动中出现的业内词语和术语清晰准确地表述出来。商务英语是英语学的一个十分特别的应用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互文性只能在上午交流活动中应用,促使了商务英语的新语类的产生。

2互文性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互文性理论的中心是不同的文本产生的影响,并在其关注的范围内将大量的关联因素纳入其中,进而形成了一种多重对话的层面。2.1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文本对话。文章是互文性的主要承载单位,也是互文性理论最根本且最为关键的表现方式。文章和文章间的互相对话基本都是通过引用、模仿、使用典故等形式实现的。互文性理论表明,文章和文章间有着一种互相论证的联系,每一个文本的出现都是在对其余文本的消化和吸纳的基础上,文章之间互相联系,并且在时间与空间上是持续变化的,世界上没有独立于其它文本而单独存在的文本。这是因为文化是不能分割开来的一个整体,所有的文本均属于这个整体的小部分,均和剩余的文本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即为互文性。在大学中开设的英语课程,大都以英文教材、授课参考书、英语讨论等多样的方式为具体的授课媒介,这些媒介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英文授课体系。每一个教学文本都和其它文本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发生联系。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和英语教学媒介发生关系的过程,每个学生用自己适用的认知方式和英语教学媒介交流沟通。不同的学生可能会对同一个文本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认知,这和学生的知识储备有关,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互动,使得文本意义应运而生。2.2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主体对话。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中主体对话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样的主体对话集中表现为学生和老师的对话、学生和学生的对话、学生和网络资源的对话。在这些对话中,在英文授课中出现最多的对话是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在授课中,学生作为主体,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程的学习,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全局把控,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引导整个教学活动的方向,同时,老师和学生可以自由讨论重要问题,并且和其他人组成团队共同合作完成任务。课程也可以通过情景假设的形式来进行,在特定的情境中练习英语的使用能力。在这个信息爆发的互联网时代,学生和网络资源的对话是随处可见的,如何合理应用这些信息来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服务是十分必要的一个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在线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同时亦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下载教学资料。2.3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对话。所有的教学文章均含有一种或多种文化内容,互文性理论着重强调的文章内容与文章形式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在对文章进行解析的时候要深入思考该文章所处的文化背景。除却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翻译者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也需要重视文章中表现或隐藏的文化内容。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翻译者不断增加自身的文化沉淀。作为一名学生,在学习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用相关的文化来理解并解读文章,将之前的知识和当前文本的互文性好好利用。

3互文在商务英语翻译学习中的作用

只有清晰地理解文章的含义才能对文章展开翻译工作。商务英语是英语类别中专业性极强的一类,从选词、词语含义、句子语法、文体选择,到文化概念表达,又有着极强的独特性。正因如此,在翻译这类英语的时候,翻译者不仅要有坚实的语言功底,更应该储备行业知识。只有详尽考量行业的特质,才能够既正确理解原文,又运用目标语言中的特定“行话”清晰地将原文表述出来,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3.1互文性理论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英汉语言水平。翻译行为,是一种十分典型的互文活动。翻译者的语言功底对翻译行为的质量好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翻译活动的过程中,翻译者是原始文本和读者的联系纽带。在这两种不同语言的转换过程中,翻译者自己也在与原作者进行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沟通,并对原文重新构造。作为一种在工作场合中普遍已使用的语言类型,商务英语对用词、句法都有其独特的要求。正因如此,该类翻译活动尤其独特的标准:词汇专业、用锯简练,文体庄重,格式规范。在该类翻译活动中,照着词典直译是一种错误的方式。这个时候,如果翻译者有海量的专业词汇和知识储备,就能够达到准确翻译商务文本的目的[2]。正是由于不同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互文性理论在文本中的作用就是不能被忽视的。和语境的关系十分密切的原始文本和译文文本不仅仅含有相互队形的词语和句子,同时它们在文章中都有其存在的语言环境,只要语言环境适合,就能够直接用。3.2互文性阅读有助于丰富学习者的文化知识储备。篇章阅读不仅仅是熟悉语言规范的过程,也是慢慢累积语料知识的过程。语句是组成一篇文章的要素,一个语句拥有发音规范、语法法则,同时可以阐明某一个词语在某一语言环境中的具体意义,更为关键的是,它蕴藏着多样的文化相关的知识。只有翻译者多读书,才能在脑海中积累起自己的材料,继而逐渐建起属于自己的语料库。翻译者能够熟练运用翻译技巧以后,就可以顺利地进行翻译工作。3.3互文性理论有助于学习者适应两种语言中互文语篇的结构。商务英语中的文章类型多种多样,因此它们拥有其特定的意识表现,和不同的篇章构成。因而,翻译者在重组翻译文本的时候,不可以套用原始文本的语句机构,而是应该考量文本中各个段落之间的关联性和目标语言的篇章结构,最后使用读者对用易接受的方式来将译文呈现出来。否则,翻译出来的内容不能让广大读者欣赏到原始篇章的美和价值。3.4互文性阅读有助于学习者发挥译者主体性。互文性理论告诉我们,原始篇章和目标语言的篇章也存在互文关系。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首先要互文性的阅览整篇文章,然后要生产出语文性的目标语言的成果。翻译者的知识越丰富,对文章的品鉴能力越强,就越能够进行对原始篇章的重构发挥。

4互文性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4.1实施开放式教学。商务英语翻译的专业性非常强,要想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就应该让授课理念、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变得更加开放。开放式的授课理念即为,把学生当作主体,向学生提供适宜学习的开放的气氛,同时要提高学生的商业英语的知识素养的培养,并保证教学目的的实现。开放式授课的目标是使老师挣脱教材的思维禁锢,让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依据商务文本的不一样的种类和不一样的特点对教学内容实施适宜的改编、重组。当然,老师也应该利用好网络素材和英文原版素材,在其中选取代表性强或者可以为利用的部分增添到授课内容里,来扩充授课内容,使教学更丰富多彩。实施开放式的授课模式,是达到开放式授课、推广并充分利用互文性理论的不可缺少的方式。作为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商务英语翻译的课程不能仅仅依靠老师上课时教授的课堂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生将自己融入商务情景里,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使自身知识和将要获得的知识产生彼此的作用。除却专业知识,学生也应该培养出商务翻译的专业素养和职场能力[3]。4.2实现译者身份的动态转换。站在互文性的角度上,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可以看作一种跨越语种、跨越专业、跨越文化的活动。学生们不仅仅是文章的阅读者,更是文章含义的阐明者,也是将文章改编为其他语言的编写者。如何能够让学生成功的意识到这些不同的身份,并进行身份的自由转换,是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不能忽视知识的拓宽,要积极地促进学生对各种体裁的文章的深入发掘。老师作为知识的载体,要帮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让学生学会自主查阅资料的习惯,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商务情景下对需要翻译的文本开展互文性的研读。作为学生来说,应该要对原始文本的内在含义开展深度分析和思考,以达到译文文本和原始文本的互相对照和互相影响,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原文。接着,学生应该把不同的翻译版本进行对比查看,以达到深入理解互文性理论对商务翻译的具体功能,从而达到不同身份的自由切换。4.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要想要提高学生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就要让老师帮助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样一来,学生对语言的把握能力也会相应提高。作为一种动态性非常高的活动,商务活动中的商务交流会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变得愈加复杂,因此,只有加大对学生的发散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商务英语翻译一直发展下去。要实现这一目标,有许多途径可以利用,例如建立氛围轻松的授课环境,让学生能够勇敢地表述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思考,将学生的潜能全部激发出来。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翻译同一篇文本,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翻译创作,能非常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4]。4.4提倡多元文化的考核方式。对于商务英语来说,考察的方式分为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考察方式非常单一,缺少多种多样的考查方式,不能够非常客观地判定学生的学习状态。要想实现多种多样的考查方式,就要综合考量考试的作用和方式、客体和主体等诸多元素,要从多元化的考试作用和方式、多元化的客体和主体等多个方向来评判;同时对学生的要求相应提高,不仅要使学生灵活掌握商务英语的知识与技能,更要让学生拥有海量的知识面。同时评价的客体也会改变,它们可以是个人和团体,也能够是各个事件;评价呢的主体可以是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也可以是老师和学生相互评价。这样的考查方式的运用,可以十分有效的提高商务英语的翻译授课成果,并在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上与十分显著的功效和成果。

5结语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对互文性理论的理解和创造对商务英语的翻译授课优质分钟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能停下探索的脚步,应该主动更新授课的方式和内容,尝试使用更加有效的授课手段;根据不同的商务活动的需求,增强学生的翻译素养,更大程度地实现教学目标,让更多学生成为更加优秀的商务英语翻译者。

作者:闫苏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文英.互文性与翻译教学[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145-147.

[2]罗耀慧.互文性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6).

[3]张博宇.浅谈互文性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2(8).

[4]张萌,马彦芳.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