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探索
时间:2022-01-14 08:52:42
导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通过调查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师生参与各项技能大赛的情况,分析多年来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重点阐述在职业技能大赛影响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所进行的改革与建设举措。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课程建设
我国职业技能大赛最早始于1995年的“全国技能月活动”。2006年国家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不仅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还要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和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为发现和选拔高技能人才而创造条件。2008年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此后每年都举办这样的赛事,参赛院校、学生、比赛项目越来越多。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在“艺术创作与社会服务”类别下设置英语口语比赛;2012年大赛组委会专门设置了这项比赛。除此之外,全国各地也纷纷开展了其他类别的英语技能大赛,如翻译大赛、演讲比赛、写作大赛、口语大赛等。广大英语教师面对这样的发展态势,不仅认真指导本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级别、各个项目的技能大赛,而且积极研究职业技能大赛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影响,主动地把职业技能大赛和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改革和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调整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更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职业技能大赛影响下的商务英语专业改革
(一)改变不合理的课程结构,构建均衡的课程体系
商务英语专业在高职院校里是一个传统专业,但是很长一段时间这个专业的定位一直不够清晰。到底是姓“英”还是姓“商”?英语和商务两方面的课程各占多少比重?毋庸讳言,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从事商务英语教学工作者,严重影响了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英语本科专业的影响,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大量的精读、泛读、翻译、写作、听力、口语、报刊阅读等课程;与此同时,受专业名称商务英语中“商务”的限制,又开设大量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函电、会展英语等系列课程。总而言之,商务英语专业开设的课程多且杂,缺乏有效整合。学生疲于应付过多的课时,老师疲于准备门类繁多的课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学生的英语基础不扎实,商务知识一知半解,技能薄弱。技能大赛项目设计要求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技能竞赛和教学改革相结合,引导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方向”[1]。这为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不少高职院校根据这个原则对商务英语专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课程改革。商务英语专业设置了通识课程、职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四个模块。通识模块即一些公共基础课程;职业拓展模块都是选修课,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以后职业的发展方向选择课程;职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模块包括综合英语、商务英语、听力、口语、英语语音训练、商务英语写作、口译实训、商务英语翻译、阅读、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外贸单证实务、国际法等。通过科学的整合,商务英语专业逐步系统化,核心课程突出。首先,英语口语类课程比例增加了,课时比例也相应提高,这是各级各类商务英语口语大赛带来的效果;其次,写作课程的课时也相应提高了,这是学生毕业后工作岗位技能的需求。综合英语和商务英语双管齐下,为学生夯实了英语基础,扩充了商务知识;商务方向的课程则体现了商务英语的ESP特色。相反,一些不成体系且不利于集中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课程被取消了,如会展英语等。
(二)改变不合理的“理实”课程结构,增加实践课比例
高职商务英语在技能大赛务真求实的“指挥棒”作用下,在满足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需要的基础上,把“理实”一体课程和纯实践课程加大了比例。首先,鉴于技能大赛暴露出来的学生英语语音不够标准的问题,商务英语专业对大一新生开设了纯粹的实践课程———英语语音训练,专门对学生的英语发音进行纠偏;其次,职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模块的课程全部设置为“理实”一体或纯实践课程,如口译实训、写作实训、外贸函电实训等课程为纯实践课程,综合英语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为“理实”一体,理论和实践各占50%的课时。通过课程结构的设置,加强学生的实训时间,增强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使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走出校门之后,能运用自己所学,与工作岗位实现无缝对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精英语、通商务”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但是高职教育不需要高深的理论,理论知识够用即可,要多一些实践和实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加强实践教学,深化教学改革。
(三)改变实训基地匮乏状况,建设模拟、仿真实训基地
张小菊、鹿鹿、牛彦飞指出,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学生技能培养,是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根本点[2]。商务英语专业是纯文科专业,实训内容主要是听说读写,一般高职院校关于这个专业实训的资源相对有限,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在技能大赛的引导之下,有的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大力建设模拟、仿真实训基地,以满足学生的实训要求,让学生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工作。
二、职业技能大赛影响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建设
(一)职业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
职业技能大赛的项目一般是按照工作岗位中的实际任务来设置的,对于商务英语专业而言,口语大赛、写作大赛、翻译大赛等各种比赛比的就是英语基本功,主要考察选手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传统的语言知识以及文化传授能否满足职业大赛和工作岗位的需求?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这些问题督促任课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专业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3]。在职业技能大赛的推动下,任务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更为任课教师所青睐。教师按照授课内容设置任务或项目,同时创造模拟或仿真的工作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调查研究、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不断寻求完成任务或项目的途径。在完成任务或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培养了团队精神。经过几年实践,发现这些教学法尤其适用于口语课程、写作课程和翻译课程,学生在完成教师所布置任务或项目的过程中,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职业技能大赛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老大难问题。李焦明研究的数据显示,只有6%的高职院校的老师从企业一线引进,86%左右的高职院校老师都是从师范院校毕业,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任教,教学模式还带着普通本科院校的浓厚的色彩[4]。尽管很多老师都进行了“双师”资格培训或进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但由于时间短或其他原因,效果不是太显著。技能大赛对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商务英语专业的技能大赛主要是听说读写译方面的比赛,每次每项大赛的题目都与当前的经济政治形势或时政热点或工作岗位密不可分。这个“指挥棒”督促老师走出课堂,跳出课本,去了解毕业生的工作岗位需求和行业发展状况,去其他院校或企业进行观摩交流,及时把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新动向。这种锻炼来自于教师的专业需求,教师积极性高,接受新思维、新知识的速度非常快,所以比师资培训更有效果。技能大赛的指导教师一般都是“老中青”教师组成的指导团,大家抱着同一个目标,互相探讨,互相促进,专业研讨气氛浓厚,有助于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成长。
(三)职业技能大赛促进校企教材的开发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兴盛的时间并不长,专业设置以及教材建设一直处于摸索之中,尤其是教材建设,比较薄弱。在2010年之前,大部分高职教材都是本科院校的老师编写的,其理论性强,内容偏深,实践实训内容严重不足,形式单一老套,不符合高职教育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原则。高职院校的老师在编写教材时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从企业引进的老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理论知识欠缺;一直从事教学的教师有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技能大赛不仅促进了老师的成长,也促进了校企合作教材的开发。技能大赛项目设计一般紧扣社会人才需求,比赛项目也按照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设计,所以参加技能大赛的指导老师非常了解专业的发展动向和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这就为高职院校老师编撰教材指明了方向。为实现毕业生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教师要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融合企业一线经验和书本的理论知识,开发出“实用、够用”的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教材。商务英语专业的很多课程都适合开发项目化教材,如商务英语写作、口语等。
(四)职业技能大赛促进第二课堂的拓展
商务英语专业是“商务知识+英语知识”,该专业的学生要学大量的专业课程,内容多,而高职院校的学制只有三年,最后一个学期学生还要进行工作实习,所以有些传统的英语课程被迫取消。这就无法体现英语教学的人文性,语言知识的输入量也存在着不足的现象,而技能大赛的写作、翻译、口语等都要求学生有足够的人文底蕴。鉴于这种客观情况,借着技能大赛的东风,很多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开辟了“第二课堂”。高职院校的第二课堂与传统普通高等院校的第二课堂有所不同,高职院校的第二课堂可以说是课堂的延伸,既有文化知识的拓展,更兼具各种技能大赛项目的人才培养选拔任务。“英语角”“英语话剧节”“校园广播站”等都是锻炼学生、培养学生、选拔学生很好的途径。通过定期举办这些活动,学生们获取了人文知识,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指导老师也能发现、培养一些好苗子,鼓励他们参与各种技能大赛,以取得更好的名次。
三、结语
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制度设计和创新,不仅检验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水准,也引领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从职业技能大赛的项目设定可以看出,商务英语专业要以英语为主,偏重于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这就为商务英语专业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同时也为商务英语专业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商务英语专业要认真开展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注重课程体系的平衡,注重学生的实训,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技能大赛的指导精神下,探索“英语+商务”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曹庆旭,王贵生,吴文勇.关于职业技能大赛对课程改革的影响[J].职教论坛,2011(23):22-26.
[2]张小菊,鹿路,牛彦飞.浅议技能大赛对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J].教育探索,2008(2):37-38.
[3]李明宇,刘柏霞.基于职业技能大赛视角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4(8):33-35.
[4]李焦明.产业一线的技术性人才应成为高职院校师资来源的主渠道[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4-5.
[5]申厚坤,陶丽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89-92.
[6]毛群英.过程评价在商务英语课程中的实践探索[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78-79.
作者:刘自强 宋玉阁 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学院
- 上一篇: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育人模式构建对策研究
- 下一篇:二级学院考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