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时间:2022-04-16 05:39:43
导语: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目前,学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太原理工大学外语系自1993年成立以来,其人才培养目标一直以传统的英语语言为主,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较强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宽广的知识面,并能熟练地用英语在教育、经贸、农业科技、文化、旅游、涉外企业及外事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研究、管理、文化交流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国际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企业需要商务英语方面的专门人才,而传统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知识以英语语言文学为主,商务知识欠缺且零散、僵化,学生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2〕。
2.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传统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太原理工大学外语系目前的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仍以英语语言文学为主,主干课程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语法、英汉口笔译、英语写作、英美文学、语言学导论、英语教学法、科技英语翻译等。“综合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的学分数占总学分的比例为70.9%。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太原理工大学外语系也开设了商务英语选修课程,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函电、商务沟通、经贸报刊阅读、经贸口译,这五门课程仅10个学分,占专业方面课程总学分的20%。商务英语教学主要侧重于商务知识的传授,且总课时数偏少,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够系统、完备,再加上缺少实践的机会,学生的商务技能没有得到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
3.师资力量不均衡
商务英语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包括语言和商务两个领域,是涉及到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交叉学科〔3〕。新的学科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新的挑战。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既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能够给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又要有系统的商务知识和丰富的商务实践经验。但是,目前太原理工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教师共38人,其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英语语言专业或英语文学专业毕业,缺少商务背景知识,也缺少运用商务英语的实践工作经验;他们在英语语言方面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但是在许多专业的商务问题如询盘、支付、货运、商务演讲等方面却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目前,太原理工大学外语系的师资队伍中只有两名教师具有英语专业和商贸专业的双学位,这样的师资力量极不均衡,远远不能满足商务英语教学的需要。
4.学生实践机会少,实训基地不足
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机会少、时间短,使得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学校与企业缺乏有效沟通和长期合作,致使学生很少有机会到外贸、外企、私企等单位去实习,走出校门与踏上工作岗位之间没有实现有效的衔接。一方面是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大学培养了很多英语专业的人才,可是真正需要英语语言或文学的岗位却是少之又少,基于这样的矛盾现状,太原理工大学外语系必须找寻新的发展方向。
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策略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最新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指出,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4〕,其中第三种类型的课程即相关专业知识的课程包括有关外交、经贸、法律、管理、新闻、教育、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课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应适时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近几年就业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2006年招聘单位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程度依次为:英语专业、英语+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英语;而2010年顺序则变为英语+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英语、英语专业。可见,21世纪迫切需要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新时代呼唤口径宽、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的新型外语类人才。随着山西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和各种会展活动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英语教学应确立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和理论,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进行工作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5〕。
2.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所在。根据英国商务英语专家NickBrieger的观点,商务英语应包括语言知识(languageknowledge)、交际技能(communicationskills)、专业知识(professionalcontent)、管理技能(managementskills)和文化背景(culturalawareness)〔6〕。传统的英语专业课程为学科基础课加专业课,主要侧重于学生英语语言听、说、读、写、译能力的提高。在新的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构架应为英语加一定的专业知识,即语言技能+商务知识+人文素质。其中,语言技能包括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商务知识包括基本的国际商务知识和业务操作能力;人文素质包括较宽的知识面及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因此,在英语专业的课程方面,应合理设置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知识和技能课,以增强毕业生的择业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适应专业职业岗位的要求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目前,在太原理工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必修课及选修课的部分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而商务知识及人文素养的培养主要是借助选修课程。其中,综合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程即培养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课程所占比例偏高,这固然能够体现其学科的完整性,也能够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但是在经济发展及社会对人才需求出现新情况、新变化的时候,过于强调学科的完整性会减少对学生具体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养。因此,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可以适当减少选修课中语言技能课程的比例而适当增加商务英语知识及人文素养课程的比例;应该突出商务英语的特点,形成以商务英语知识课程为主、人文素养课程为辅、语言文学类课程为支撑的选修课格局,使其比例成为5:3:2,即商务英语课程占50%,人文素养课程占30%,语言文学类课程占20%;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网络调研等方式了解用人单位及学生的需求,增开一些对学生就业有帮助或者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有促进作用的课程,如国际商务谈判、商务礼仪、外贸单证实务、电子商务等,使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更系统、更完备,从而增强学生的择业能力和竞争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使其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3.培养“双师”型教师
培养商务英语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对高校英语教师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教师必须首先是复合型人才,即“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专业课程的教学能力与第二语言表达能力。为了适应日益开放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英语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需要教师增强商务英语专业的最新知识和理论储备,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提高教师本身的理论及知识水平,可采取多种培训模式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达到“双师”的要求。学校可选派教师到商务类专业突出的院校如对外经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校学习商务类课程或攻读商务类专业的学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选派部分优秀骨干教师去国外考察、学习、进修相关商务课程。学校可以从相关企事业单位引进所需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学中更重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采取案例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累经验、知识有着很大的帮助。学校也可依托外籍教师资源,特别是有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相关学历背景的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学校还可以在行业内聘请兼职教师以优化师资结构,充实师资队伍,从而为学生提供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使他们能够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4.建立实训基地
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除了要有明确的目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优秀的师资队伍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及熟练开展业务工作的能力。因此,学校要建立校内、校外的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锻炼机会,让学生在学业和就业之间搭起一座过渡的桥梁,使学生自信、从容地走上工作岗位。学校在校内可以凭借现有的教学设备,如语音室、机房等开展商务英语口译等实训活动,也可在校办企业中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在校外,学校要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为学生的实践环节提供更多的机会。近几年来,随着山西省经济的腾飞,山西省会展业也获得了蓬勃发展,每年的山西太原煤炭博览会、平遥国际摄影节,以及山西旅游博览会和中部投资博览会等为山西省高校提供了大量的实习机会。太原理工大学及山西省其他高校都应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与之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践环节中来,以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作者:李言实张慧工作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 上一篇:商务英语功能语言研究
- 下一篇:乡党委书记述德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