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审美教育路向分析

时间:2022-10-12 11:18:11

导语:学前儿童审美教育路向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前儿童审美教育路向分析

摘要:大脑内部每个区域具有不同的功能,基于认知神经科学,依据人本身大脑审美器官区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发展特点,对其进行刺激,激活审美神经元,通过全脑开发学前儿童审美感知、审美经验和审美创造来探寻学前儿童审美教育路径,可以开阔审视审美教育新视野。

关键词:认知神经科学;审美器官;全脑开发;学前儿童;审美教育

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不同的时代表现出不同的对美的诠释,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代表了不同时代人们对美的各种期待。无论是从中国古代原始社会兽牙饰品的野性美到司母戊鼎、三星堆文化的青铜美,还是从诗经、唐诗宋词的意境美与颜公柳体的结构美到新时期的思想美都展现了人们对美的诉求。即使是在国外,两河流域文明也展示了他们的美。审美是主体在与美的事物进行交往中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的追求真理、追求发展的创造意义过程,不同个体审美眼光不同,审美标准也会因人而异,主流审美会成为时代的价值观。审美一词最早来自于希腊词语Aesthetica,最初的解释是“对感官的感受”,即对感官带来的愉悦的刺激。对美的探索体现了人的审美需求,学前儿童审美是学前儿童在欣赏美的事物时创造自己独立的意义世界的过程。[1]以认知神经为基础,从感觉、知觉、注意、想象、情感等诸多审美心理要素探究学前儿童审美能力发展,解读脑认知审美机制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利于实现对学前儿童基于脑神经认知的审美教育,帮助学前儿童产生对美和真正美感的认识。

一、对认知神经科学的期待

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Neuroscience)这一学科名称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美国心理学家GeorgeMiller最先提出,该学科是认知科学与神经科学相互结合,于九十年代得到国际学术界公认的一门新兴学科。[2]从目前的发展来看,认知神经科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社会认知神经科学、进化认知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推进了对感觉、学习、记忆、认知、言语、思维、情绪等大脑高级功能机制的探索,而且,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学的结合将学习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有助于学习者加深对自身的理解,加快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学习是脑信息加工和产生脑刺激反应以及大脑对信息感知、处理和整合的过程,强调从大脑层面的变化来解决学习机制的运行,换言之,大脑是整个学习机制的中心,要想把握好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紧紧围绕大脑这一核心要素,厘清教育教学的发生基础,从而真正在大脑调控下开展学前儿童审美教育教学。[3]1981年斯佩里教授根据割裂脑的研究发现人的左右半脑在功能上是有分工且不对称的。[4]虽然大脑两半球具有相同的大小和表面积,主要的脑叶在表面上看来也是对称的,但大脑功能却具有不对称性特征。大脑的左半球在控制人的五官以及语言符号、分析判断、逻辑推理、文字理解、数字计算等抽象思维功能上占主导地位。大脑右半球主要控制音乐、节奏韵律、情感、创造性能力,是对感性思维的加工。在中国传统式教育观的大背景下,为了适应当今中国应试教育模式,大多数人对左脑的开发较多,对右脑开发较少。学前儿童幼儿期感受周围世界、学习语言沟通一直到上学之后的教师教学前儿童学习数学计算都是对学前儿童右脑的开发。而家长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在对学前儿童教育过程中也是过多注重学前儿童书写和语言表达以及书本知识的学习,给孩子报课后辅导班似乎是家长之间约定俗成必办事项。然而审美活动不仅需要运用左脑感受理解美,更加强调右脑创造美。事实证明,在艺术领域有较高天分的“天才学前儿童”以及有极高造诣的艺术大师大多是右脑开发度较高。学前儿童审美是学前儿童在与周围环境互动中追求美的过程,需要学前儿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双眼睛不仅指学前儿童在审美时感官系统的运用,也包括超越感官系统之产生的美的灵感。学前期是人一生中促进各方面发展最显著时期,这个阶段的学前儿童大脑潜力巨大。对这一时期的学前儿童应重视早期全脑教育,针对大脑皮质不同功能区对大脑进行刺激使大脑对外界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加工,进而激活各区域皮质。根据学前儿童脑发育特征制定审美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前儿童审美能力,有益于促进大脑全面发展,尤其在促进学前儿童审美认知、审美经验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发展方面是非常有价值的。[5]同时,在有针对性对进行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的过程中需注重美育渗透性,通过审美教育促进学前儿童各面发展。

二、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学前儿童审美感知

审美教育的基础是审美感知,离开了对美的感知,审美就无从谈起。大部分的审美感知是通过视觉器官、听觉器官、语言器官这三方面审美器官的感官体验和各审美器官之间的通感展现。[6]审美过程不是某个感官单独完成的过程,而是由多个审美器官共同作用,达到对美的真实感知。如在欣赏一幅艺术作品时,看到作品中花朵的形状颜色,大脑立刻接收来自外界的感官刺激做出条件反射,观赏者似乎能闻到画中花朵散发的香味,感受到接触花的愉悦心情,不但能体验到花的视觉美感,也能感受到其他感官的审美。这不仅是在审美感知过程中的通感表现,而且还体现了对美术作品外观的完形感知和情感表现性的把握。[7]但由于学前儿童尚处于年幼期,对学前儿童视觉审美能力的培育应从事物的色彩、形体、视知觉和事物外观形态方面入手。Zeki认为视觉审美具有功能特异性,即在视觉领域存在多个不同分别与颜色、表情、运动、或形状等相关联的审美系统,[8]并且早在1993年他就曾做过有关视觉对颜色和运动刺激反映情况的实验,考察了被试加工颜色或运动信息时不同视觉区的激活程度。在控制条件下,被试被动地看一些无色彩的矩形的组合,选择的矩形有多种灰色梯度,并且跨越了大范围的亮度;在实验条件下,灰色矩形块被换成多种颜色的色块,每种颜色块在亮度上与相应的灰色块匹配。通过这种条件设定,对亮度信息敏感的神经元在实验条件和控制条件会产生相同的激活,然而带颜色的刺激会使对颜色信息敏感的神经区域产生更强的活动。同样的原理运用到运动实验中,实验结果显示与没有视觉刺激条件相比,颜色刺激和运动刺激都在初级皮质上产生了显著的激活。[9]这一实验结果对学前儿童审美教育有较大的启发,对颜色和运动的感知是学前儿童审美感知的基本内容,教师和家长可以运用明艳的色彩和色彩的明暗度对比引导学前儿童产生美的视觉效果,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学前儿童,明亮的色彩更能引起他们的视觉兴趣。儿童天生对颜色和动作的反映刺激程度相较于其他刺激物产生的刺激要强,处于婴儿期的幼儿,父母经常会拿红色拨浪鼓或其他颜色明亮的物体晃动引起幼儿注意,说明儿童在颜色和运动区的视觉神经元很早就已经被激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儿童喜欢看的动画片大多色彩明亮,且主要以暖色调为主。而对于学前儿童的视觉发展要求是在婴幼儿一般视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发展立体视觉能力,立体视觉是在物体颜色认知的基础上更上一步的视觉认知,通过进入的感觉信息能识别物体“是什么”“在哪里”,即从物体外部部分特征也能识别物体的全部。例如从前面看一辆车,车的宽度比车身长度在视网膜中的投影要长,但我们知觉到的对象并没有扭曲也没有发生变化,还是车的原来状态,不会产生一辆压扁了的车的印象。知觉系统已经适应与区分视角导致的变化和物体本身内部的变化,[9]学前儿童审美教育在视知觉方面的体现是训练学前儿童从事物各方面外部表征把握事物整体,多角度感知事物外部形式美,并且给予学前儿童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感觉信息刺激审美感官。例如向学前儿童出示红色大象的图片或者一个房子的不同观看视角的视觉效果图片,以此帮助学前儿童纳入新的视觉审美元素。黑格尔认为,在审美中最重要的感官是视觉和听觉,这两种感觉都是认识性的感觉,它们能给人较为明确的表象,以便思维达到对事物的理性的把握。其中听觉又高于视觉,因为视觉的对象是物质性的,听觉能感受的对象是观念性的。[10]学前儿童听觉审美能力的培育主要是发展学前儿童对声音的陈晨:认知神经科学下的学前儿童审美教育路向节奏、声调、旋律、音色等方面的敏感性。听觉是在声波的作用下对声音的特性产生感觉,声波有频率、振幅和波形的特性,由此决定听觉的音调、音强和音色三种不同的效应。受年龄、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听觉阈限的个体差异较大,人能听到的纯音为16HZ-20000HZ间,而学前儿童最适合的声音是在1000-4000HZ,这就要求教师或家长在对学前儿童说话时要控制说话的音量和音调,同时也解释了在大多数幼儿园中小朋友都喜欢女教师,男性在音色和音调中都与女性有这较大的差别。并且幼儿园小朋友对一个教师的喜欢程度与教师的说话音调高低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这种现象出现在家庭情境中也显示出相似特征,孩子对“吼”他的家长会有很大的畏惧心理,即使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也不例外。因此,一般而言,轻音乐或者古典音乐是对学前儿童听觉审美培养较好的选择,古典音乐不但声音轻缓,旋律优美,而且古典音乐的中包含了众多中国古典乐器要素,有意识的训练学前儿童辨别古典音乐中涵盖的不同乐器声音可以培养学前儿童听觉感知能力、听觉的灵敏性和准确性,有利于提高学前儿童音乐素养。对于年龄较小的学前儿童还可选择奥尔夫音乐,感受音乐里面的具体事物形象。例如在《吹泡泡》音乐中,学前儿童可以听到音乐中潺潺流水声,享受溪水流淌,敲击溪石的轻快美妙。学前儿童言语器官审美能力的培育首先是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早期言语刺激,鼓励他们开口说。教师和家长在学前儿童一日生活中应主动和学前儿童进行言语沟通,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前儿童用语言回答问题。幼儿园的孩子求知欲和对世界的探索欲正是刚刚起步之时,我们经常在公园看到家长牵着一个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小朋友,他们收到的良好反馈应该是来自于家长温和耐心的回答和交流。除此之外,类似故事、诗歌、谜语、看图讲述、自编故事、诗歌等蕴涵着意境美、词句美、情趣美的语言活动也是常用的培养言语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发展语言智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讲故事和绘本时,声音要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通过诗歌、绘本、童话故事中的可爱的形象,优美的语句,浪漫的意境来培养幼儿审美情趣与能力。[11]有学者提出,家长在幼儿三个月时就可以给孩子读绘本书。甚至许多胎教机构会鼓励准妈妈多听一些节奏缓慢的音乐或者小故事,在相应的胎教课程中,带领准妈妈们根据音频的声音做适当的律动练习。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审美教育固然要依靠这些外在的具体事物,但其最终的结果不仅是体现在学前儿童感受到了这些活动中美的词汇、美的意境,还需要将对美的理解通过自我内化之后再外部表现出来。达到这一教育目标的主要方法是教师或家长在讲故事或诗歌时围绕内容向儿童提出疑问,引导儿童运用语言评价或欣赏内容中所表达的美的意蕴,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三、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学前儿童审美经验

审美经验始于审美感知,但是却是超越单纯的生理感知的心灵活动,是审美主体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对审美对象产生的关于生理和心理的审美感受,审美经验产生的过程是与审美主体的认识、情绪、记忆、理解等息息相关的动态体验的过程。[12]经验分为一般分为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前者指的是外界可感知的物质对象的各种性质作用于感官而使主体获得的经验,后者指通过主体自己心灵的内部活动主动观察所获得的各种经验。学前儿童主要学习方式是亲身体验、亲身感知,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前儿童从亲身体验中向具体的美感过渡,[13]审美教育就是要帮助学前儿童在接受外部经验的同时,积极主动探索美的意义,获得审美内部经验。教师和家长可以经常陪伴学前儿童旅游,感受不同的风景以及人文气息,亲身感受各种风情的美,理解多种地域文化美背后的原因,引起学前儿童探求的兴趣和欲望。审美经验中包含着认知因素,审美认识融于审美情感之中,使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或深或浅的获得一定的对人生和生命的感悟。根据人脑结构分析,人的“情绪脑”在大脑边缘系统中,包括海马、内嗅区、齿状回、扣带回、乳头体以及杏仁核等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情绪控制的中心和长期记忆中枢,也是审美情感体验脑功能区。同时,下丘脑也是情绪产生的重要脑结构,刺激这部分区域会产生愉快或者痛苦的情感体验,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会促进学前儿童审美心理发展。对学前儿童实施审美教育时要注意引导正面情绪体验,让学前儿童具有“热爱”和“同情”的审美情感,产生积极审美认知。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与记忆关系密切的表现是通过海马把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并且提取以往记忆应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包括面对各种外部刺激时情绪的反应。记忆一般可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运动记忆与情感记忆四种,其中情感记忆是在审美教育中需要着重了解的一种记忆模式,经常被利用于对艺术家的培训,它是以情绪情感为渠道,通过情感体验而实现对审美对象识记、保持及复呈的过程。由于学前儿童的记忆力尚在发展中,可能会忘记审美体验的具体事件内容,或者记不清审美对象的外部具体形象,但对当时的情绪体验会记忆深刻,当下次再遇到相似的审美情景和审美条件的再现时能够立刻通过情绪唤起提取记忆,产生审美移。此时,由情感记忆引起的审美移情,可以激发学前儿童审美联想。联想的其中之一特点,就是审美直觉同情感记忆发生联系,即审美联想是审美直觉与过去经验的联系,只有这样审美体验才能在感知和直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从而使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进一步超越生理快感,发生更高级的精神性的审美关系。记忆在学前儿童审美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与情绪的关系上,审美刺激物的熟悉性在审美加工当中同样占据重要位置。对审美刺激物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在具体细节连接上的差异体现出个体差异性,突触传递的时间越短美感发生的速度越快,所以学前儿童对审美刺激物越熟悉可能会使学前儿童对审美对象加深更一步的了解,在频繁接触中产生新的美感体验,[14]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熟能生巧”。加强审美记忆除了运用学前儿童情感记忆的方式之外,引起学前儿童的有意注意,让学前儿童能自觉的、努力积极主动地完成某种任务也是记忆的重要途径。而有效引起学前儿童有意注意的方法要从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特征方面入手,例如通过言语强调,以及采用有吸引力的刺激物引起学前儿童兴趣,以此增强记忆。

四、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学前儿童审美创造

审美创造是关于脑的创造性的活动,关系到脑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审美创造性思维潜能的开发是理性思维发展与非理性思维发展的有机统一。学前儿童审美创造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认识事物本身,达到以实践为基础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想象创造。审美想象是审美经验的深化,促进学前儿童审美创造能力发展的重力点是培养学前儿童创造想象能力,鼓励学前儿童运用以往经验在想象中创造美的事物。先感受审美对象,理解审美对象,然后发挥主观创造性想象,在美妙的艺术想象中领悟美的精神真谛。审美创造的自由性,为学前儿童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审美创造不同于普通创造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它是一种自由的创造,尤其在是艺术美的创造中,学前儿童可以展开自由的想象,不受客观现实物质条件的羁绊,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开动脑筋,锻炼想象力和提高审美欣赏能力。年龄较小的学前儿童由于受身心发展限制,思维能力不够,审美想象力的培养应侧重于再造想象力的发展,教师可以在给学前儿童讲图画故事、绘本时训练他们的再造想象能力,特意留故事的末尾情节要儿童续写,要求儿童复述故事时把故事轮廓补充完整,也可以要求儿童说出自己理解的故事中某个具体的图画形象。在这过程中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审美教育并不是要求教师教学前儿童创造出世界未有之物,而是能够让他们主动将外在体验这些转化为自己的意识,获得对美的自我体验,使他们毫不掩饰的表现出对美的探索兴趣和喜欢创造美的情绪情感,启发学前儿童创造灵感,产生新思想。学前儿童对美的创造也不是要求创造出世界上没有的新的美的事物,而是指儿童基于自己本身已有实践经验,通过想象、联想认识到先前没有意识到的美的概念,或者感悟到新的美的内涵,在大脑中形成对美的新的认知。学前儿童的审美创造是相对于自身个体并不是相对于世界而言,是超越感官系统之外,在新的认知顺应中发现探索美的世界的大门,将感官观察到的外在审美刺激物内化于心,并且改变已有图式从而产成新的对美的理解认知的自我创造的过程。创造能力和创新性与否是新时代审美标准之一,是新时代审美教育发展的方向。由此,审美创造是审美教育过程中最体现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一环,同时也是审美教育的核心要点。这一过程需要以审美感知、审美经验为基础,对学前儿童全脑开发,通过前阶段的不断积累和实践才能达成创造性的发展。任何创造都不能凭空想象捏造,毫无依据的想象属于空想,是不切实际的,最终想象的结果也不是创造成果,审美创造应该是量变产生质变的过程,达到最终的发展。因此,培养学前儿童审美创造力虽然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所在,但也不能忽视审美感知和审美经验的发展。

五、结语

审美教育是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关乎到儿童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拥有一双能发现美、观察美的眼睛能让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认知神经科学以科学的证据提供了学前儿童审美教育新视角,与先前对学前儿童审美研究的理论基础不同,认知神经科学下的审美教育基于脑发展机制,以学前儿童全脑开发为突破口探讨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的路径,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研究方向,而且在教育方法上另辟蹊径。根据学前儿童脑认知发展特点,对大脑加强外部环境刺激,有助于帮助学前儿童加快突触传递速度,加强神经网络连接反映,使学前儿童获得审美智力。

参考文献

[1]娄立志.学前儿童教育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76-177.

[2]张卫东,李其维.认知神经科学对心理学的研究贡献———主要来自我国心理学界的重要研究工作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46-55.

[3]崔亚萌.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学习机制的初步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7:6-10.

[4]刘建华,何亚峰.基于全脑开发的创新学习策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5):4-7.

[5]邓佳.脑发展与学前儿童审美教育[J].人民教育,2015(15):19-21.

[6]朱秋德.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的内容与途径[J].兵团教育与研究,1992(3):45-49.

[7]陈迁.学前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特点及其培养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8(33):39-42.

[8]黄子岚,张卫东.神经美学:探索审美与大脑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12(5):672-681.

[9]GAZZANIGAM,IVRYR,MANGUNG.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10]王旭晓.“思维”的器官与“享受”的器官———中西方论审美感官[J].思想战线,1991(3):34-41.

[11]孙杰华.浅谈如何在语言智能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J].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2009(14):68.

[12]于建玮.认知科学视阈下的美育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6:79-80.

[13]MEIJUC,PINCHENH,CHEN-HSINY.SameTheory,DifferentDay:InquiryintoPreschoolChildren’sMultipleIntelligenceandAestheticsAbility-[J].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2014(143):534-541.[14]孟凡君.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美感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8:102-108.

作者:陈晨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