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审美教育研究

时间:2022-04-28 11:19:41

导语:诗经审美教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诗经审美教育研究

【摘要】《诗经》是中国著名的文学经典,一直是学校教育和学者研究的核心,并承载着审美教育的功能,尤其是对于培养学生的感兴能力、想象力、超越精神和认同价值尤其重要。在《诗经》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不但对把握经典作品的内涵、意蕴及影响具有重要作用,还可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及审美能力。

【关键词】文学经典;《诗经》;审美;教育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尤为突出,孔子对《诗经》在教学中的美育作用十分重视,在《论语》中的《泰伯》、《为政》和《阳货》诸篇中保存了孔子对《诗经》所具有的审美作用的论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认为人的修养是从学诗开始的。“小子何莫学诗?诗可以兴、观、群、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孔子看来,《诗经》的教育作用尤为突出,可以感发情感,可以认识社会,可以互相切磋帮助,可以怨刺上政,可以学会尽孝、侍奉国君的道理,可以了解自然界的各种瓜果、蔬菜和鸟、兽、虫、鱼等动植物的名称。“诗可以兴、观、群、怨”是孔子对《诗经》审美教育作用的概括,对中国诗歌审美及审美教育有深远影响。显而易见,作为中国文学经典的《诗经》,其审美教育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培养感兴能力

什么是感兴力?著名的美学叶朗在其《现代美学体系》中是这样阐释的:“感兴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生命体验,就是感性个体的自我在与生活,与世界的遭遇中,同生活与世界结为一体,去感悟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能力”。感兴力是一种对生活和世界的美的一种敏锐的感悟能力。《齐风•还》、《郑风•叔于田》、《郑风•大叔于田》中对威武雄伟、打猎技艺高超的男性美的赞美;《小雅•隰桑》、《大雅•抑》对君子品德之美的赞颂;《郑风•女曰鸡鸣》中“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对夫妇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和谐美好的幸福生活的再现,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美好的向往;《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平凡而直白的对爱情的承诺和牵手白头偕老的美好愿望,完全消解了战争和死亡带来的恐惧和悲伤,成为了对爱情亘古不变的追求;《邶风•君子偕老》对诗中主人公的悲剧人生欷歔悲叹的同时,也引发了对故事之外的历史事件的感悟,“君子偕老”本是对美好爱情的祝福,作为受害者的宣姜经历了什么,才会由一个被同情者变成被批评的对象?从而引发了读者的审美感兴和体验,让读者透过文字或者文学形象,对作品进行深层理解和把握,从而进入到语言所展示的作者精神世界,最后进入到经典蕴含表达的意蕴,真正走进作品的艺术世界和作者的精神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自身对经典的认知和感兴。

二、培养想象力

审美想象是一种在知觉基础上更深层的心理活动,它使个体依据知觉把握到的材料,将自己的丰富经验融入其中,在广阔的心理时间-空间内神游。《诗经》中大量比兴的运用,“引譬连类”的思维特征和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为读者提供了可供想象驰骋的时空,带给读者诸多美好的享受。《小雅•采薇》柳的意象和雨雪纷飞的归途,真实再现了诗人回家时孤独凄凉,无尽伤悲的凄凉;《王风•君子于役》中黄昏的景象,外出觅食的家畜都尚且知道归家,更何况是有感情的亲人呢?情景交融的意境衍生出了对在外出征的亲人的无尽思念;《周南•关雎》中王雎的鸣叫引发出的君子对淑女的思念之情;《周南•桃夭》由春天盛开的桃花想象出的美丽如花的新娘及希望新娘能宜室宜家、开枝散叶的美好祝福;《秦风•蒹葭》秋天清晨凄凉迷离的景色衬托出了主人公对恋人的追求总是咫尺天涯、可望而不可即的无尽伤悲;《曹风•蜉蝣》中以朝生暮死的蜉蝣联想到生命短暂......《诗经》中大量的比兴和意象,不仅拓展了诗歌内容的意蕴,同样也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在对诗歌进行深度解读的同时,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在诗歌营造的世界里,获得审美感悟和阅读乐趣。

三、培养超越精神和认同价值

在对《周南•关雎》、《秦风•蒹葭》、《邶风•击鼓》、《郑风•女曰鸡鸣》等作品进行解读和品评中,可以感受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感情的专一执着,对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和珍惜所拥有的美好情感是非常有益的。在《王风•黍离》、《小雅•北山》、《大雅•民劳》的学习中领悟古代文人积极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板》和《荡》是《诗经•大雅》中最著名的揭露和抨击社会现实的诗篇,在对厉王倒行逆施暴政的警告中,充满了士大夫关注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时代虽不同,但是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是一致的,如何对待人生中遭遇到的各种困境、如何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和实现理想、个人的追求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该如何进行抉择等诸多问题,从古到今,人们内心那份情感是共通的,所以产生于几千年前的经典仍然能够引起后人的共鸣。《诗经》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对于我们的现实人生仍然具有启迪和重要意义,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优惠意识,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促使学生正视和思考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困境,并能在阅读经典的过程消解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从而获得前进的动力。

对于《诗经》的审美教学,还应立足于经典,从感知、分析作品语言入手,从而进入到语言所展示的作者精神世界,最后进入到经典所蕴含和表达的意蕴,真正走进作品的艺术世界和作者的精神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自身对经典的价值和意义的认知,提高对文学经典阅读、鉴赏和审美的能力,感受诗歌作品特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60).

作者:万青 单位:红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