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在审美教育的应用
时间:2022-08-13 11:01:13
导语:移动学习在审美教育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审美教育对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15年9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报告中指出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提倡大力改进美育教育教学,旨在推进当前全国美育工作的发展。2016年12月5日全国普通高校美育改革发展座谈会在清华大学举行。会议重点讨论国家和教育决策部门重视美育的精神实质,探究如何认识当下美育现状,抓住机遇,改进美育教学,建构美育机制,让美育在当下中国教育的变革中发挥更大作用等内容。会议中也提出了学校美育还是一个短板,高校美育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对美育的认识还不到位,公共艺术教育没有面向全体学生,高等学校艺术专业办学同质化等。北京大学叶朗教授在会上发言:“我们这个时代是高科技的时代,时代要求教育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媒介,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社会共享。我们的美育和艺术教育也应该体现出‘互联网+’时代的要求。”目前,在高校审美教育中,单纯依靠传统的审美教育方式已经无法实现审美教育的价值诉求。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载体的新兴移动学习媒体纳入大学生审美教育视野中。通过新兴媒体开发的移动学习平台,以更开放和自由的移动学习方式影响大学生的审美观念、普及美学知识和认识美的规律,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对我国高校审美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移动学习的概念和内涵
在我国,早期移动学习的研究多以网络教育为平台,将教学内容经过数字化的优化和整合后,通过传输技术移植到移动设备上来进行传播和学习。如我国的各个高校都会开展精品课程网的建设。近年来,在国内一些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开始把自己的移动工具(如手机和便携式电脑)带到课堂,教师开始利用移动技术来连接课堂内外的学习,这对于现代的教育来说有了新的方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移动学习将“非正式学习”和“正式学习”的方式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对于移动学习的概念,国内外许多教育学者都做了多角度全面的分析,如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在2008年出版的专著《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中写道:“移动学习是指学习者在非固定和非预先设定的位置下发生的学习,或有效利用移动技术所发生的学习。”英国移动学习专家沙普尔斯教授认为:任何学习如果不是在固定的、预设的地点进行的,或如果是利用移动技术所提供的学习机会进行的都是移动学习。美国移动学习专家凡特霍夫特博士认为移动学习的概念一直是变化和演进[1]。早期的移动学习主要指使用小巧的和便携的设备来进行学习,如手机。在现代,随着移动学习的不断实践,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移动学习不再局限于“移动的设备”和“移动的学习者”,们认为现代社会也被看作是移动学习的整体。笔者认为移动学习是在移动设备帮助下的能够个性化、情景化、合作化、终身化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一种学习方式。在移动学习的内涵上主要理解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习的方式和内容形式:移动学习是一种网络远程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学习的地方不在局限于传统教室,学习的内容需要转换为数字化的形式,如视频、音频、图片、语音等;二是从学习工具上看:学习者必须要借助新媒体的移动设备来完成学习的过程和任务,目前主要设备有:智能手机、掌上电脑、手提电脑等。三是从学习的平台看,主要借助流媒体的互动直播平台和网络学习应用平台和互联网终端的各类门户网站等,这些平台能支持视频、课件上传、资料下载、学生签到、作业指导等功能的实现,师生可通过移动学习的平台加强传统教学设计中的互动和交流。四是从受众的角度来看,社会上的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移动学习的受益者,与移动学习的形式和手段相比,受众更关心的是传播和学习的内容。所以,移动学习的开展要明确受众的需求,根据学习移动性和情景化的特点,推广吸引受众的内容,这样移动学习才能建立受众的情感认知,在碎片化的时间中全心投入到移动学习中[2]。移动学习也将会成为社会化、全民化的学习方式。
二、在审美教育中的移动学习设计流程
移动学习强调学习者、学习设备及学习资源的移动性。在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科技高速发展的支持下,移动学习在教育领域开始了网络化、便携化以及普及化发展[3]。网络移动技术将高校学生的学习延伸到了课堂之外,进入到了学习者的真实和虚拟环境。笔者通过实践分析将移动学习应用于审美教育中的教学流程设计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如图1):(一)选择有网络支持的移动学习平台。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新的移动设备将打破虚拟环境和现实环境学习的隔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把课外的学习活动和数字资源引入课堂中来,学生可以用持有的移动学习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将网络中的学习资源融入课堂学习中来。目前基于手机移动学习平台开发主要有Iphone平台、Android平台、WindowsMobile平台。借助移动网络的传输,可及时获得各平台软件中丰富的审美教育学习资源,起到支持传统审美教育课堂教学的作用。(二)构建审美教育数字化资源。审美教育本身的教学内容和学科是非常复杂和繁多的,开发者可通过问卷调查调查学生的兴趣点,同时观察社会审美教育热点,然后根据学生们的实际需求以及兴趣爱好确定审美教育资源。对审美教育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需要根据移动学习的特点,满足个性化、即时性和实用性的学习需求。如在形式上可以设立在线视频课堂、虚拟艺术展览馆等数字化形式,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格调,也可通过审美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帮助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美的事物并能动手创造美的事物。在审美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上也可让学生和老师共建资源创立更多开放式的共享审美教育资源[4]。(三)设计审美教育的移动学习内容。首先要根据移动设备的大小和网络带宽的传输速度确定提供的审美教育每次课程学习资源的大小。其次因移动学习有片段化和学习时间零碎的特点,所以在学习内容的设计上可以借鉴MOOC(慕课)的设计方式。将某个审美教育的专题或某门课程的核心知识点整合有序的列出,围绕核心知识点做系列的课程内容设计,使得课程内容体系化和关联化,这样也避免了移动学习时所导致的学习知识的孤立化和不成体系的问题。每节课的内容可联系传统教学中的环节开发可视化、情景化和数字化资源包[5]。争取在移动学习内容的设计上能知识连贯、统一体系、融合创新,有效的与审美教育学习需求或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四)组织审美教育的移动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设计中要贯穿教学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同时还要发挥移动技术的优势,重视学习者的移动学习体验。在高校的审美教育中可以将跨媒体微型移动教学方式与传统审美教育方式相融合。在正式的课堂学习中,授课教师除了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还可对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进行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可通过移动应用平台进行教学主题的分享活动,教师可以每周布置一个与审美艺术考察相关的主题,让学生到相关的网站或博物馆参观考察,收集相关的资料,将资料整理成用文本、图像、音频或视频的形式上传到互联网的共享空间,这个网络共享的空间能通过移动设备访问查看。这样有效的进行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知识分享。另外也可通过网络平台,让学生自测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移动教学平台可及时反馈给老师学生的掌握情况,以更好的安排教学计划和内容[6]。在移动课堂和传统课堂间形成一个跨越时空的、连续性的学习经验。
三、基于移动学习平台的高校审美教育应用策略
(一)新媒体平台的引导教育法。新媒体引导教育法是通过网络上出现的一些优秀网站、APP、游戏、微信公众号等网络产品,来引导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认知水平,在当代高校中网络媒体对当代大学的审美观念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大学生可通过接触网络上的图片、电影、视频等信息建立自己的审美标准。为此,各个高校的审美课堂可以建立或推荐优秀的网站、APP、微信公众号等艺术鉴赏平台来引导学生的审美。网络艺术平台上含有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能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艺术鉴赏服务,如故宫博物馆系列APP中就包含了对绘画、服饰、吉祥图案、故宫经典收藏文物的介绍和展示,此文化类APP以教育为主,依托现代技术,把单纯的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用交互技术的方式实现结合,学习性增强,也能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还有游戏作为第九种艺术形式,在未来也将成为审美教育的部分,2018年上半学期,北大开设的全校公选课《电子游戏通论》将《楚留香》游戏引入课堂,此款游戏还原了国风中的美学,在游戏中把灯彩、西湖绸伞、剪纸、孔明灯、江南丝竹、古法制糖等各种传统艺术元素融入到游戏中去,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款游戏中的蕴含的武侠文化精神也对学生进行了积极的正向引导,传递了正能量。另外高校也可以通过校园网络打造审美教育主题论坛,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艺术形式、审美的价值、审美的现象进行讨论,引发学生对社会生活中各种审美新问题、新现象进行思考和观察,以此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认知能力[7]。(二)移动直播互动教育平台网络教学法。移动直播互动教育平台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直播互动平台,直播的方式不同于传统的视频公开课,只将录制好的课程视频课件在网络上,直播更加强调实互动和反馈,直播互动教育具有多种功能:支持高清晰的音视频直播,也支持讲稿、白板等内容的流媒体同步直播;能支持文本、投票反馈、即时练习、提问等多种模式的实时互动,还可跨平台互通支持Android、IOS、PC、Web主流平台开播、观看及互通;支持百万级超大规模互动房间,支持千万级同时并发在线。可以实现远距离的视音频互动交流。现流行的移动直播互动教育平台有:腾讯课堂、网易课堂、YY教育等,教师只需要注册认证,就可以在教育直播平台授课。这种移动的网络教学方式,能够把审美教育传统课堂与教学氛围,通过移动网、手机、卫星等现代通信手段,实时呈现现场讲授、现场视频、现场声音,并可以实时网上交互,实现随时随地教与学的学习方式。开放的直播平台能增强高校审美教育的知识传播面,从校园审美教育扩大到社会审美教育[8]。(三)网络通讯服务的跨媒体教学法。新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实现跨媒体联合教学的多种学习方式。利用网络通讯服务平台搭建“在线交流”课堂,可以弥补审美教育移动学习中难以固定的集中教学时间,强化师生的互动性。跨媒体教育策略是指借助网络通讯服务的功能,结合一些网络的资源共享和传播平台,完成教学的互动、知识的管理、资源的、分享、检索、下载等学习活动。如目前所流行的以微信平台为主,结合百度云、优酷、印象笔记等应用平台的教学方式。微信平台的社交功能和通讯功能有效的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氛围中,教师可以建立微信群授课,在群中用语音、图片、小视频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以在群中完成课后互动、提问和作业点评等传统教学活动,如果学生有事耽误了课程学习,可以在群中重复收听讲课内容。另外,教师还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公众号可以进行审美教育信息的,通过公众号中的自动回复功能,资源分享链接,如百度云的教学资源下载,优酷网的详细教学视频上传,为跨媒体移动教学的多种学习方式提供可能。构建网络社交平台的跨媒体移动教学体系,能极大地拓宽审美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为审美教育教学的传播互动开拓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路径,最大化地把审美教育的知识传播给学生,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提供及时有效的沟通渠道,同时实现了资源共享、个性化辅导[9]。
四、结束语
高校审美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精神价值、生命追求和理想信念有重要影响。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全球信息化时代,对高校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新媒体平台为审美教育提供了各种移动学习的媒介载体和形式,如网络课堂、虚拟展厅、在线论坛等。移动学习能将互联网资源与终端连接进而为学生提供大量学习资源。教师在利用此种方法对学生培养时,可以搜集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丰教学资源,并且还可以利用网络将自己的教学资源数字化后进行共享。当代高校的审美教育顺应时展的潮流开始用移动学习的方式引入传统教学课堂,增加了教与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审美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沙普尔斯.移动学习:研究、实践和挑战[J].中国远程教育,2013(3):5-11.
[2]王志强,王犹建,姚佩.“互联网+”视阈下高校三维软件类课程“双向驱动式”创新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7(4):70-74.
[3]方海光,王红云,黄荣怀.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与应用案例研究专栏综述篇[J].现代教育技术,2011(1):14-19.
[4]李梦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对我国高校审美教育的影响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17.[5]李金艳.成人移动学习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J].高教学刊,2017(15):185-187.
[6]倪小鹏,张静然.移动学习的发展和趋势-访移动学习专家凡特霍夫特博士[J].中国电化教育,2009(6):1-5.
[7]彭美贵.论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对高校审美教育的价值引领[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5(04):81-85.
[8]马芹芬.蔡元培美育思想对当前高校审美教育的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3(06):95-99.
[9]余胜泉.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7(6):7-18.
作者:姚佩 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 上一篇: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研究
- 下一篇:商务英语语言学态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