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阅读审美教育论文
时间:2022-01-10 11:31:03
导语:文学名著阅读审美教育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语文课程涉及的知识比较多元化,如文学名著、古诗词等,促使学生可以实现更高层面语文素养的培养。文学名著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通过对学生开展文学名著的课程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名著中所含有的审美性,继而让学生可以得到审美能力的有效培养,增加学生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为此,本文从高中教学中文学名著呈现的审美价值开展分析,提出几点提升名著阅读的教育策略,以期让语文课程教育更加具有科学性和价值性。
一、高中语文学科教育中开展文学名著的阅读教学具有的审美价值
(一)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学名著均是经过教育专家的精心研读和挑选,内容更加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和内涵性。学生通过对这些文学名著进行课程学习,不仅可以认知更多的字词,更能掌握相关联的文学知识,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有效的培养。具体说,教材中所选择的文学内容的选段可以凸显文学的主体和背景,让学生可以掌握文学作品所要表述的思想。同时,文学名著中所使用的字词比较优美,蕴含着比较深刻的感悟,或者是精神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文学名著的课程学习,可以提升其审美意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二)提升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程度。文学作品之所以被称为名著,不仅是其使用的文字更加优美,语言表述更加具有严谨性和逻辑性,更是因为在文字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或是对当时的社会进行批判,或是对通过某些事件的描述展示其思想观点。文学名著的内容很难在通读一遍的时候就能抓住其思想精髓,而是通过多次品读,分析作者的情感表达。所以,学生在开展文学名著阅读时候存在体会不深刻,或者是不能正确理解作者所要表述的思想。如果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知作品所具有的美感,理解作品在文章中隐含的思想。可以说,教师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开展审美欣赏,可以让学生对名著中的主人公内在的情感进行更深度的解析,进而更好地认知文学名著。
二、提升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名著阅读的教育策略
(一)科学设计课程导入。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对文学名著开展学习的积极性,就应该对课程导语开展科学性的设计,让学生将关注力放在课程讲解中。课程导语的设计要具有较高的情感,让审美教育可以实现有效的开展,让学生可以对文学名著中的情感进行初步的感知。教师开展导语设计时候,可以依托当前的多媒体资源,对学生开展课程教育的导入。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高二下册《雷雨》教育时,教师可以依据节选内容播放电视剧《茶馆》中的相应视频,感受人物的语言和行为特点。通过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可以让其感知到该部文学作品中的社会背景和人物的特点,体会不同人物讲话的差异性。通过这样的课程导入,可以让班级学生能够体会文学名著中人物的生活背景和对生活的理解与追求。促使学生更好感悟其中的情感,让学生掌握此名著的情感基调,为后期的深入讲解奠定基础。(二)启发学生对文学名著进行深度的品读欣赏。文学名著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让学生进行名著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的情感教育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师在对高中生开展文学名著的阅读教学时候,应该重视启发学生对文学名著进行深度的品读欣赏,把握作品所要表述的情感。在具体课程教育时候,教师可以从审美角度着手,通过实施有效的课程引导,让学生对名著语言进行品读,感受作品中语言的表现力量和情节的安排特点。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高三下册的《宝玉挨打》文章讲解时候,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开展审美的教育。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文字表示特点,通过对作品所使用的文字进行赏析,更好地体会不同人物的形象。如贾政说宝玉是“葳葳蕤蕤”,宝玉“怔呵呵”地站在那里,可以感知这时两个人的情感波动。再如,贾母在宝玉挨打之后赶到的情节描写,作者通过“颤巍巍”“喘吁吁”“厉声说道”和“冷笑”等语言的使用,让阅读者可以直接感知到贾母对宝玉的关怀和对贾政的怒气。学生通过对这些文字的品读,可以分析人物的性格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研究此部作品中内在情节。(三)运用多种的教学手法强化课程教学效果。教师如果想要更好对学生开展文学名著的美学教育,则应该对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融合,促使课程教育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多元性。例如,教师在进行名著教育时候,可以借助插图以及影视资料让学生对开展阅读教学,更好地开展课程引导。此外,教师可以开展分组探究活动,让学生以学习小组形式对文章中美学进行分析,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度的探讨,促使学习效果实现不断地提升。
文学名著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通过对学生开展文学名著的课程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名著中所含有的审美性,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为实现更高层面的文学审美教育,教师可以依托当前的多媒体资源,对学生开展课程教育的导入。同时,教师可以从审美角度着手,通过实施有效的课程引导,让学生对名著语言进行品读,感受作品中语言的表现力量。此外,教师也可以运用多种的教学手法进行审美教育,以此强化课程教学效果。
作者:郭晶 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
- 上一篇:高职学生创新教育论文
- 下一篇:期刊评价及学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