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与高校音乐审美教育探讨

时间:2022-12-12 09:54:34

导语:人文精神与高校音乐审美教育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文精神与高校音乐审美教育探讨

人文精神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含义深刻,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地域特征,学术界尚无统一的标准概念。在西方,人文精神源于拉丁文“Humanitas”一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人文精神是指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以人为中心,反对神学桎梏,把人从宗教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肯定个人的价值与尊严的思潮;广义的解释是指萌芽于古希腊,以人的个体性为基础,尊重人的生命,肯定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生存,积极追求个性自由的一种文化传统。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与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关系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在中国,人文精神最早体现在对“人文”的阐释中,“人文”一词见于《周易•贲卦•彖传》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指自然运行的规律,“人文”与“天文”相对,指有序而文明的社会规范,即中国的礼乐制度。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发端于西周的礼乐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根基,在“克己复礼”的道德原则中,遵从“三纲五常”的教化,重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实现,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当代,中西文化不断融合与交流,人文精神也在融合中发展。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中国思想界开始反思讨论人文精神的价值,立足人类文化与终极关怀,对当代的人文精神内涵提出了阐释:其植根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中,超越中西方传统人文思想的局限不断发展,是普遍意义上的人的自然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完善,是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理想的和谐统一,是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综合中西对人文精神不同的内涵阐释,笔者认为,人文精神本质上是对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价值的综合反映。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重人伦、重现实、排斥人欲,提倡在社会伦理中实现人的价值。中国当代对人文精神的阐释是在中西方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将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价值评判体系。它超越了中西传统人文思想的局限,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更具开放性,是真正的“人之为人”的精神。中国当代对人文精神的全新阐释具有中西文化的融合性、历史的发展性、对现实的超越性、个体与社会的全面统一性,这也是笔者在本文所认可与探讨的人文精神。

(二)人文精神与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关系

高校音乐审美教育是以美育人的音乐情感教育,作为人文素质的核心课程,是人类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音乐艺术和人文精神得以传承的重要实践方式。高校音乐审美教育通过音乐艺术滋养学生的个体生命,以音乐中的人文精神激发他们的理性与追求。而人文精神则决定了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核心,是音乐审美教育的最高精神追求。人文精神与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相互统一、不可分割。人们自古就意识到了音乐的精神教化作用。例如中国先秦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和西方中世纪大学的文学院推行的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都将音乐作为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并认为音乐审美教育能传承人文精神。先秦的贵族与士大夫阶层传承的音乐教育内容为礼乐思想,为后世中国的传统人文精神奠定了思想基础。而西方中世纪大学实施的音乐教育则是在基督神学桎梏中对人文自由的一种执着追求,也为西方文艺复兴保存了人文精神的火种。因此,高校音乐审美教育应充分让学生认识到音乐艺术作为人类文化存在方式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高校应让学生在宏观音乐历史的发展中感受中西传统人文精神的流变,认识人文精神所具有的文化融合性与历史发展性,深刻理解当代人对人文精神的全新阐释。在微观的音乐作品鉴赏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感悟音乐家通过作品所表达出的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让他们深刻领悟艺术家个体的追求,以及对人们在精神领域的超越时空的人文关怀。

二、人文精神在高校音乐审美教育实践中的价值体现

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核心灵魂。哈佛大学前校长尼尔•陆登庭说过:“大学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信息或知识”。音乐是人文精神的艺术表现。音乐审美教育就是以乐育人的情感教育,是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音乐审美教育必须以人文精神为根本追求,促进人全面和谐的发展。笔者认为,人文精神在我国高校的音乐审美教育中的价值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

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以乐怡情,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是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当今,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部分年轻人陷入了物欲化与机械化的泥潭中,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因此,高校音乐审美教育者应肩负起时代的责任,用音乐去滋润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成为热爱祖国、情感丰富、热爱生活、具有高尚人文情怀的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乐由心生,每一首经典的音乐作品都蕴含着作曲者的情感表达,也离不开欣赏者的审美与感悟。音乐审美教育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引领学生在古今的经典音乐作品中感悟多彩的情感世界。如德国音乐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中美好而充满希望的音乐旋律,可让学生体会强者在与命运抗争后所拥有的成熟而淡定的气质,引导他们敢于在人生的苦难中寻找希望;我国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雄壮之美与《霸王卸甲》的悲壮之美,让历史中的垓下之战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美感,从而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借助现代技术,邓丽君与王菲跨越时空演绎的《清平调》,以清韵空灵和意蕴古朴的特点,让学生感受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

(二)注重培育学生的人文品格

音乐教育不仅要增强学生的音乐修养,还要以乐养德,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育学生的人文品格。当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时有不道德和不诚信的事情发生。2015年复旦学生林森浩投毒案、2015年三名中国留学生绑架两名中国同学的案件……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案件引起了中国教育界的震惊,更多的目光开始关注中国年青人的道德教育问题。加强道德教育已成为高校刻不容缓的责任。因此,高校音乐教师要在音乐教育中加强德育,寓教于乐,以乐养德,充分发挥音乐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实现美育与德育的融合教育。重视音乐的道德教化,是中西方自古有之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礼乐文化,“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正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传承者一直奉行的理念。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就认为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苏联音乐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也明确说:“对于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是其灵魂,是其存在意义。”一部经典的音乐作品,能够体现时代的精神和思想,并具有道德的启示意义,激发人向善而尚美。三国时期的音乐家嵇康,以《广陵散》精妙绝伦的曲调展现魏晋名士的气节与精神,面对名利保有的一颗纯净与淡泊之心;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的《二泉映月》,通过哀婉凄凉的旋律表达出不屈的生命意志;史诗歌舞《复兴之路》是中国当代最具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它既有波澜壮阔的历史情怀,又有感人至深的人性关照,以激昂澎湃的曲调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鼓舞他们在青春岁月中奋斗与拼搏。作为高校音乐教师,要善于在音乐审美中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作品在思想道德层面的意义,启发学生在音乐中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使他们具有形而上的崇高理想,形而下的深刻思考,在“个体人格”与“社会人格”的双重构建中,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品格。

(三)注重促进学生的人文追求

音乐审美教育要以美育人,以乐尚美,激发学生在人文追求中领悟美的真谛。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过:“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美是一种信仰,追求美更是人本能的生命追求。所以,人文追求的本质就是对美的追求。在音乐审美教育中促进学生尚美的人文追求,其具体内涵包括追求艺术的意境之美与追求生命的自由之美。艺术的意境之美是音乐审美的核心,生命的自由之美是音乐审美的至高追求,两者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在音乐审美中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东晋诗人陶渊明曾言:“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音乐意境之美由心而生,存于弦外。这种“弦外之音”“韵外之致”,能使欣赏者生发出无限的遐思妙想,获得“超乎其外,得乎其中”的美感体验。清代学者王国维说过:有境界则自称高格。中国古琴音乐历史悠久,具有高格的人文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古琴音乐以轻微淡远、中正平和的精神内涵伴随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引导中国文人修身养性,追求弦外之音的意境之美,体验生命的自由高格。古琴曲《梅花三弄》的高洁、《山居吟》的淡泊、《平沙落雁》的清雅、《鸥鹭忘机》的纯正、《酒狂》的狂放,都有着超越于音乐声音本体之外的意境美感。

三、结语

中国的传统音乐博大精深,相关教育者可对其多加借鉴。高校音乐教育者可以用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滋养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感悟意境之美。让他们在音乐的联觉想象中感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蕴无穷的意境之美和生命的自由之美。在音乐意境之美的陶冶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开阔胸怀、思接千古,在天地山川、万物生灵中感受自然与社会的和谐,激发他们的向善、向美之心。

作者:刘晓婷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文艺术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乔欣.人文音乐的性质特点及功能价值[J].民族艺术研究,2012(6).

[2]郭树群.略论中西音乐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J].中国音乐学,2002(2).

[3]赵行良.形似而神异:中西人文精神之比较[J].船山学刊,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