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审美教育探讨
时间:2022-12-12 09:50:48
导语:小学语文课堂审美教育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审美教育要求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品德高尚、具有良好自身修养的人。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元素。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实施审美教育,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本美,通过参与多种形式的活动创造美,师生合作共同品评文章感受鉴赏美,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提升自己的审美观念。
一、仔细品读文本,在阅读中感受美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汉语言的准确性是其他任何语言都无法超越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引领学生认真细读、品读课文,在文本中寻找美的因素,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只要深入细读文本,学生就可以发现与众不同的美,从而准确解读文本,感知文本中的美。小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着各种美,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探索。比如在学习《秦兵马俑》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悟描写将军俑不同类型、形象的语言美。课文中有描写形象外貌的语言,通过仔细品读我们了解到,每一个将军俑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将军俑都是神态各异的精美艺术品。教师要用学生的视角去发掘学生可以接受和理解的美,然后再以教师的视觉品析语句,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发现课文中的美,从而感知美。这些精美的人物形象,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古代勇士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欣赏水平,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对兵马俑描绘的语言美。
二、合作品评文本,提高审美鉴赏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新课程标准的指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倡导合作自主的教学方式。在语文审美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分组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讨论的平台,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与陈述中,自由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生生互动和师生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教师应当突破传统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学习状态,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要作为一个引导、总结、评论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教师要使学生在细读之后共同去品味、解析文本中字词的妙用,充分感悟作品中所蕴含的意境美。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从哪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人们看到兵马俑的恢弘气势有什么样的感受?教师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兵马俑所展现出来的自豪感,使每一名学生都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而自豪,为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而骄傲。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通过兵马俑呈现出来的“情”。如学生可以从兵马俑的“珍贵”、“绝无仅有”、“享誉世界”等方面去感受课文中的情,引导学生从兵马俑的形态刻画和规模描写两个方面来体会语言美。师生一起品评文本,既提高了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三、利用多形式活动,让学生体验创造美
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发现美、创造美。在审美教育的具体实施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不断的提高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身不断的成长与完善,最后达到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的目的。教师可以根据语文课程的要求和小学生身心特点,课文的美读、小组的演讲和表演以及创作等形式,提高小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力。在学完秦兵马俑这一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全文总结,升华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去发现和创造更多的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了解宏伟壮大的兵马俑后,你最先想起了谁,又最想感谢谁?”学生发言想起了勇猛威武的秦国士兵,想起了秦始皇,最想感谢创造了中国辉煌文化劳动人民,感谢发现俑坑的科学家。教师最后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家乡的文物景点,依照文本的写作特点,完成一个作文习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尝试创造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的借景生情,有的托物言志。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悟课文中所呈现出的丰富情感,让学生从心里产生对课文描写的强烈情感,从而引发学生对文章的情感共鸣,真正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美。教师通过小学语文审美教育能够使学生从中获得启发和教益,激发出学生追求美的欲望,从而在生活中积极的寻找美、追求美和创作美。
作者:杨春花 单位:江苏省宝应夏集子婴河小学
- 上一篇:小学音乐课堂情感审美教育探讨
- 下一篇:高校审美教育缺失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