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审美教育研究

时间:2022-12-12 09:42:15

导语: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审美教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审美教育研究

摘要:本文以音乐审美的内涵为出发点,主要论述了音乐审美在群众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以及提高音乐审美的必要性,旨在提高全体人民群众音乐赏析的能力,并获得美的感受能力,并且能够在整个音乐赏析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内心愉悦的感受力。

关键词:群众文化;音乐;审美;陶冶情操

一、音乐审美的涵义

音乐审美是在一种愉悦的状态下积极的改善自己的心理情绪,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潜移默化的改变思维及情感的认知,思想的观念,行动的方式等等,让人民群众对生活或者是对客观事物有更新的认识,促进人民群众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能够积极努力的创造出自己向往的美好生活,树立起健康阳光积极正能量的人格。音乐审美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是抽象的,其实更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征。正如作曲家马勒所说:“我们必须用耳朵和心灵去听音乐,然后用感性认知上升到一种理性的高度,这样才能完成整个过程的音乐审美。而不同的阶层也有不同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就拿同一个音乐作品来说,不同的人对作品的认知能力和欣赏能力往往都是不同的。而这种音乐审美的认知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这就需要广大人民群众不断的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不断的感受内在的旋律波动,获得音乐中对美的感知力。

二、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审美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不再安于物质上的满足,而是向往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的需求。人们会在闲暇之余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既充实了日常生活,又陶冶了情操,就目前的发展来看,很多社区基层的文娱活动都和音乐审美能力主动的结合在一起。而音乐审美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对外表现在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能力。它能够很快的让人感知到创造美的过程。当人民群众在学习一部具体的音乐作品时。从群众心理的角度来说,就是让群众感受到音乐节奏的强度、深度、能量、能够产生旋律中的共鸣,在这当中感受美学的熏陶,然后升华音乐内涵。了解好是绝美的绅士风还是律动的嬉皮风,感知音乐中的命运哲理,学习音乐的高层次文化内涵等等。

三、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必要性

音乐对人们来说是情感表达的载体,展现的是创作者对于客观世界最真实的内心感受。当群众在感知音乐的时候,获得与创作者内心情感共鸣的情绪体验时,也会给听者带来全新体验和审美享受。当群众的思维意识在熟悉的旋律之中就会有更深层次的情绪理解,理解能力不断的加深,难度就相应的就有所降低。音乐审美过程其实就是把不熟悉的音乐作品不断转化为熟悉的作品,然后内化为原动力,获得美的感受力,提升对音乐赏析的能力。在音乐赏析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快乐,并产生音乐审美经验,获得满足感和愉悦的内心体验。

四、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

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对艺术的魅力有所感受,那么这个人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所以群众要想在文化活动中提升音乐审美的能力,就需要全方位系统化的认识到音乐的艺术。需要一个人掌握好艺术手段的基本内在规律,艺术语言将如何的表达,各类艺术在发展过程中都有怎么样的特点等等。

(一)在群众文体活动中,国家各级政府和社区基层组织就应该想方设法多的去开展相应的活动

尽可能多的开展音乐会、交流座谈、合唱团等活动,来不断的加强人们对音乐深入而系统的了解,提升个人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能够把我们认识到的音乐理论付诸到实际的行动当中去,引导群众对音乐艺术理论的掌握不断的深化并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新事物以及对音乐理论知识不断的内化以及升华。

(二)尽可能多的接触优秀的音乐作品

任何一个人的审美意识都不是先天产生而来,而是以先天基础为前提,再通过后天的不断努力来形成的。在这样情况下就需要人民群众多接触各种各样优秀的音乐作品,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开拓音乐审美的视野,还可以提高自己对音乐赏析的综合能力。不同的音乐作品有着不同的音乐标签,相对应的代表着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情感表达,不同的音乐表现,不同的节奏韵律等等。每接触一个音乐作品时,人民群众的内心世界都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并潜移默化的内训出音乐审美的敏感度和感受力等等。

作者:纳钦 单位:内蒙古额济纳旗文化馆

参考文献:

[1]万雅娜.新时期音乐审美的“异化”现象探讨[J].黄河之声,2014,01.

[2]付馨.大学生音乐审美行为探究[J].才智,2014,13.

[3]覃春梅.普通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06.

[4]白如雪.对音乐审美的思考与认识[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1.

[5]陈鹏.音乐审美: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