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习生审美教育初探

时间:2022-06-29 02:47:27

导语:临床实习生审美教育初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临床实习生审美教育初探

临床实习生处于从医学生转型到临床医师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医学生从心理认知结构上也是从“准医生”的角度看待医患关系。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在临床实习这一阶段相关人文课程的开设已基本结束,实习生主要学习的是跟临床有关的专业课程。学校对医学生的审美教育基本处于缺失状态。加强这一时期对临床实习生的审美教育,对于医学生能否成为人格完整、心态健康的合格临床医师,从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着眼于加强临床实习生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对医学院校如何加强临床实习生审美教育的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1加强临床实习生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1.1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呼唤加强对临床实习生的审美教育

目前医患关系的紧张状态,除了医疗法规和相关制度的不够健全,医疗改革及医疗体制不够完善,部分患者对病情不懂和相关医学知识的欠缺及专业“医闹”的无理取闹等因素之外,临床医师的人文关怀程度与患者的期望之间存在错位,患者抱怨最多的是在医生面前没有什么隐私权,对于病情的进展、治疗也没有什么话语权。我们在学校阶段的医学教育尽管也强调学生对患者的生命权、健康权的尊重,但是缺乏对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沟通意识、尊重患者的独立人格和平等精神的培养。一般情况下,医学生进入到实习医院后就很少开设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临床实习这个特殊时期和阶段,在对医学生的医德和审美教育等方面,容易造成学校与实习医院之间缺乏有效衔接,造成对临床实习生人文教育、医德教育、审美教育的中断和缺失。“融善于美、美善并举”的思想渊源和学理依据自古以来就有机地联为一体。美的观念是借助于健康概念的,维护健康本身就是美的事业,而且是最卓越的艺术[1]。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5〕71号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加强美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强对临床实习生的审美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改变医患关系紧张状况、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2加强审美教育,有利于提高临床实习生的人文美学素养

目前的医学生由于受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学习的功利性和目的性更强,表现在学习上更多注重的是对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对学校开设的相关人文课程不感兴趣。因此人文素养相对匮乏和缺失。缺乏人文教育,就会出现价值评价颠倒、价值观念混乱、精神空虚、信仰缺失等现象。“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2]。从王国维这段对“全之人物”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审美教育是人走向全面、自由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临床实习这个阶段加强对实习生的审美教育,可以实现医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综合人文审美素养。

1.3有利于临床实习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塑造

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称“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意见”开宗明义地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蔡元培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3]。现代社会医患关系冲突的内在需求是呼唤具有高超医术和崇高人格修养兼备的医者。美育的特点是通过维护每个人精神的平衡与和谐来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通过加强在实习阶段对医学生的审美实践教育,一方面可以陶冶医学生的性情,培育医学生良好医德社会心态,养成对患者的生命权、健康权的尊重。另一方面临床实习生通过在外科、骨科等科室的审美实践教育中,加深对生命美、语言美、人体健康美、心灵美等美学范畴的理性认知,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人格修养,在审美实践中养成对患者的仁爱、平等、尊重意识。

2对临床实习生审美教育的路径思考

2.1进行美育课程体系改革,构建适合医学生特点的美育课程体系

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于2002年初出台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展示了这样一个基本理念:“医学教育必须向人性化、人本化、人文化回归,医学教育本身应该是涵盖伦理学、哲学、美学、法学、心理学的教育”(健康报,2008.10.31)。目前的高等医学院校在美育课程的设置上一般将其纳入到人文教育或通识教育的范畴,主要是开设美学选修课,而且受师资和学时等因素影响比较严重。在课程设置的完善程度上表现也是参差不齐。医学院校要将美育类课程纳入到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构建适合医学生特点的、符合医学教育规律的医学院校美育课程体系。要开设如美学概论、美学原理等美育基础课程,培养医学生系统的美学理论知识,也要开设艺术和文学鉴赏等美育鉴赏等方面的课程,提升医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要开设医学美学、护理美学、康复美学、口腔美学等医学与美学交叉类课程,引导学生在审美教育中加深对专业课的审美理解。医学院校要充分发挥医学基础课、专业课和各类课程的美育功能,积极引导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美育,各门课程要充分挖掘课程内所蕴含的的美学元素,有效运用各学科美育资源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只有如此,才能整合全校美育优质教育资源,形成美育教学合力。要在实习计划中安排相关美育培训计划,真正把美育落实到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去。要根据医学审美教育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医学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

2.2在临床教学中加强对临床实习生的审美实践教育

美育教育实践是学校美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美育,需要注重美学教育和美感教育的结合,使美学教育与美感教育融为一体”。医学院校的美育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美育知识的学习上,而是要付诸于实践。要把审美教育实践纳入临床教学计划。可以在医学生见习和实习阶段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医学审美实践。“医学生可以在有关部门组织指导下,参加医疗技术审美实践活动,如见习或配合优秀外科大夫进行整形手术,从医生的手术方案设计、手术操作过程以及手术完成中,体会医学审美实践所带来的巨大喜悦,激发医学生审美创作欲,提升医学审美素养”[4]。针对目前的医患关系相对紧张的形势,临床实习阶段要加强临床实习生对生命美、健康美的认知,教育引导学生尊重每一个患者个体的生命。生命美学认为,美学的根本问题就是人的问题。“人有三重生命:物质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而医学本身就是为人的健康、为人的价值和意义而存在和发展的,其本质上也是人学”[5]。通过引导临床实习生在感受患者疾痛的基础上学会敬畏生命,让他们懂得作为医者,只有敬畏生命,才会尽一切可能去诊治患者。语言是医生与患者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媒介,要加强对临床实习生的语言美教育。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恰当的语言交流至关重要。“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医疗纠纷的发生,并不是因为医疗差错或医疗技术问题,而是由于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沟通不够或不适当所致[6]。实习医院要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和临床实践中通过带教教师加强对临床实习生的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要加强临床实习生对语言美的认知,让他们懂得所谓“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要让临床实习生明白语言美在医患沟通中的重要性。

2.3构建多位一体美育协同机制

医学院校的美学教育,应该加强学校教育与医院教育、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之间的统筹配合。学校教育首先要树立大美育的观念,将美育融入学校各学科教育的全过程。同时,整个社会要形成美育合力,既要加强临床实习生在医院期间的审美实践教育,也要加强对家庭美育的引导,在家庭中传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同时整个社会要营造、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要引导广大民众崇德向善。只有构建学校、医院、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美育协同育人机制,才会给医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美育环境。加强对临床实习生的审美教育,探索医学院校对临床实习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路径,从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我们作出的努力和尝试。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治病救人是每一位医者的基本职责,而培养会看病的、具有审美情怀的合格医生,是我们每一位医学教育者的终极目标。

作者:李显朋 张秋生 单位:济宁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民轩,张京平.德育美学观视域下的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探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3):405-407.

[2]王国维.王国维文集(第3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3]高平叔.蔡元培美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46.

[4]康齐力.在审美教育中提升医学生道德人格[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6):112-113.

[5]庞铭辉.从美学的角度看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J].传承,2012(14):42-43.

[6]李霞,门九章.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6):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