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审美教育论文
时间:2022-04-20 10:08:52
导语:古筝审美教育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认识古筝外观的器形美
在古筝制作工艺中,首先注重的是面板的制作。面板的制作,要求纹理细腻,弧线优美。面板的材质,一般选取10年树龄的桐木,以阳面中段为最佳。所谓阳面,是指将一株桐木置于水中,浮上水面的一面为阳面;所谓中断,是将一株桐木斩头锯尾,余为中段。其次是筝码。码者,马也。筝码分列在面板上,有如马队骑行在广袤的沙漠。筝码的材质也是很讲究的。一般来说,选用珍贵的红木、楠木、鸡翅木、紫檀木等制作筝码。筝码制作中,要求木材的纹理垂直向下,上嵌牛骨,并切出对应琴弦的1/3深度的搁弦槽。第三是琴弦。琴弦在面板上拉直后,由筝码将其分隔成两段,形成高低起伏、曲折有致的筝面,有如湖面的涟漪。筝弦的材质,也在不断变化。早期的琴弦以马尾、鹿筋为原料,到了近期以尼龙钢丝弦为主流,增加了音量,也提高了韵味。第四是外观工艺。古筝上常见的工艺,主要有雕刻、挖嵌、贝雕、刻字、点螺等。这些工艺,主要是点缀了古筝这件乐器的外观,给人以高尚雅致、赏心悦目的观赏感受。
二、感受古筝音乐的音色美
音色即音品,声音的属性之一。古筝的音色,可分为乐器音色和演奏音色。前者为古筝这件乐器本身所具有的音色,后者为古筝学习者在演奏乐器过程中所获得的音色。乐器音色,由古筝的材质和制作工艺决定。演奏音色,则来源于演奏技巧。古筝的演奏音色包含基本音色和变化音色两种。基本音色是古筝学习者弹奏古筝的声音“底色”,是古筝学习者基本功的最初体现,也是古筝学习者驾驭乐器音色和熟练掌握演奏技法的一种能力。古筝学习者在演奏中要获得这种好的基本音色,关键是要学会手指弹弦的基本方法,即“大动作松,小动作活,力沉指尖”。古筝弹奏中弹弦角度和弹弦方法是决定基本音色好坏的两个基本问题。变化音色是指在古筝演奏中所使用的符合音乐内容、音乐情感和音乐风格的各种音色,又叫应用音色。而在实际的演奏学习中,基本音色和变化音色又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古筝演奏中,手腕的运动变化、指尖的刚柔程度、触弦的位置深浅、拨弦的速度快慢、弹奏的力度大小,都决定了音色的好坏。同时,也只有对音乐形象和思想内容有了很好的把握,在演奏中有饱满鲜活的情绪和抑扬顿挫的变化,才能表达出音色的美。
三、理解古筝表达的形象美
在许多古筝名曲中,抚琴弹奏,时而高山流水,时而低音回旋。表现的自然景象气象万千,塑造的人物形象千姿百态。要让古筝演奏学习者理解众多的各具个性的音乐形象,首先必须对筝曲的故事有基本的了解,同时还要调动学习者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理解古筝表达的形象美,联想和想象是枢纽。如在古曲《将军令》的演奏中,学习者首先要有对古代冷兵器时代战场的基本感知和联想,才能在演奏中通过一串密集的重复音,加上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多种指法结合的变化,表达出沙场征战、奋勇杀敌的情节和古代将军的形象。
四、感悟古筝演奏的仪态美
曾几何时,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奏,风靡一时。为什么?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演奏表演时的仪态,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他《夜筝》诗中说,“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这诗句,就是说的,音乐的情感从演奏的情感中产生。古筝演奏者的仪态美也直接关系到演奏的情感效果。古筝学习者,要从正确的坐姿、手形开始,演奏的动作要顺乎自然,做到体随心动、心随情表。古筝演奏者,动作要不显夸张,也不觉拘谨。情感要在演奏中表现,要自然流露。如《渔舟唱晚》的情境悠然恬美,演奏时身体形象就需娴静端庄;而《战台风》的场景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演奏时身体动作幅度就要随着曲子的变化而变化。所有这些演奏的仪态,都强调合乎乐曲,自然和谐,即根据乐曲的情感起伏、情绪变化来设计形体动作,表现出演奏时演奏者仪态的自然美。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丰富多彩的。在实际教学和演奏中,它们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审美教育作为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是古筝学习和演奏中的应有之义,应该更加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作者:龙菡婧单位:海南省海口市菡婧古筝教育工作室
- 上一篇:高校语文审美教育论文
- 下一篇:口腔医学生审美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