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教育现实诉求探讨

时间:2022-09-22 09:20:37

导语:大学生生命教育现实诉求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生命教育现实诉求探讨

摘要:课程是生命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决定生命教育成效的关键要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其中有关人生教育的内容比较丰富,注重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生命的价值和境界,生命教育是“基础”课的现实职责。文章从分析生命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入手,阐释生命教育融入“基础”课的价值,并提出教学策略。

关键词:生命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策略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指通过教授知识、自主学习、活动与体验等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塑造学生的生命认识与理解,使学生从认识生命到敬重生命,从守护生命、增强生命的韧性到探究生命的终极意义、丰富生命的内涵,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价值观。实现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整合,是以物质存在形式为基础,受精神支配、社会化了的存在方式,包括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种形式。

二、生命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在关联性及意义

课程是生命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决定生命教育成效的关键要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对大学生人生中遇到的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引导的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树立崇高人生目标,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塑造良好的道德意识,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关“成就人生出彩”的内容,引导大学生在实践、学习、锻炼中,提升生命的质量,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互帮互助;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伟大在于探索与奉献,成功的人用道德、能力、奋斗等赢得充实的人生,平凡的人用严谨、刻苦、高尚、执着、奉献、热爱、责任、担当等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不平凡的生命内涵。高校的使命在于“立德树人”,要尝试将生命教育的理念和内容渗透进“基础”课,研究怎样更高效地挖掘整合“基础”课中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将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与学生生命情感经历与感受相结合,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深入学生内心,将有助于大学生更加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三、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现实诉求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之需

进入大学阶段,学生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等哲学命题有了一些思考。他们有了更广泛的知识面、更宽广的眼界,获得的信息量较大,但他们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及社会热点事件难以辩证看待,倾向于关注负面的舆论,从而容易陷入负面情绪中。例如,面对挫折不懂得如何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导致多种生命体验的缺失,缺少处理道德冲突的种种智慧。当大学生面对冲突不能进行自我缓解、释放,或者得不到及时疏导时,冲突往往演变成其与他人沟通过程中的心理阻力,导致其生命质量降低,对生命、人生产生虚无的理解。

(二)学校教育应有之义

在纷繁复杂的生活现实面前,大学生对人与事物的认识和判断缺乏标准。学校层面,教师要关心帮助学生,做好方向引领,使学生由难以分辨、抵御外界不良影响的人,转变成为能分辨是非善恶、积极向上、热爱生活与生命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及如何保持互相联系,领悟在复杂的社会交往活动中学会尊重生命。

(三)现实社会迫切要求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

纵观社会上接连发生的大学生自伤或伤害他人的事件,及对许多家庭、社会造成的无法弥补的悲剧与伤害,无一不让人痛心,这些情况的发生,充分反映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问题,也提醒我们实施生命教育的迫切性。

四、生命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策略

如何将生命教育渗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现生命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当熟悉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及该年龄段学生的内心世界,严格把控生命教育的方向。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基础”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进一步向学生输送生命教育的血液,实现“基础”课与生命教育的融合教育。教师可采用体验式教学法、情境讨论法、调查访谈法等方式开展教学。(1)采用体验式教学法。教师应善于创设教育情境,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情感体验。直接将生命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融合,会导致课程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通过“生命故事感悟”与“探究与分享”活动,引导学生分享自身成长中的有关生命的体验与感受,认识生命的宝贵。这种亲历性的体验式教学法,可让学生从起初聆听其他同学的经历,延伸到回忆思考自己的生命历程,在真切的生活回忆中思考与自省,从而逐步学会重视生命、敬重生命。例如,讲授“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时,教师通过分享“黄文秀感人事迹”,启发学生对自身生命和价值追求进行深刻剖析,联想到自己的责任,自己在不同集体中所承担的不同角色,感受自身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讲授“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时,教师可借助面对挫折自强不息的榜样力量,利用有关挫折的鲜活事例,使学生直面挫折,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向学生讲解榜样遇到挫折的态度与行动。(2)采用情境讨论法,可使学生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产生感激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教师可挑选贴近学生生活、表达学生诉求、关照学生内心的一些社会事件或案例,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感受生命的稍纵即逝以及生命伴随很多不可预测的情况,从而产生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有利于引导学生过充实且有意义的生活,培养敬畏生命、呵护生命、为生命出彩而努力的情怀,达到教学目标。(3)要使学生明白“在生命的传承中,生命一直在延续,人类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也在不断扩充发展丰富”,即人类延续传承祖辈的生命,同时,在精神上接续和发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内涵,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美德等内容,建议教师采用课堂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开展教学。例如,问卷调查或访谈“你认为哪些优秀的传统美德需要继承?”“你是如何实践的?实践后对你有什么帮助和作用?”在访谈的过程中,学生会很自然地理解对问题的探究见仁见智,其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对生命话题的探究兴趣。基于不同学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回答可能五花八门,教师要创设自由宽松的研讨氛围,给予学生自由表达观点的权利,重点启发学生对生命问题的思考。(4)要将生命教育融入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中,创造学生融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奉献社会的机会,要教会学生理解“人的本质”,教师就要关注学生对生命的切身感受,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教学资源,开展一些诸如生命自救自护表演、参观教育基地的活动。向学生讲授爱护生命的原因及方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在学校开展的安全演练中所学的针对地震、火灾等的逃生知识,以及学生自己知道或收集的一些躲避灾害或灾难的自救方法,在课堂上交流和分享,让学生有话可说,避免教师一味的理论灌输和空洞说教,也有助于学生切实掌握自救自护的方法。珍视生命,需要我们爱护自己的身体,更需要我们关注并养护自己的精神。养护精神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红色经典诵读等活动。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推广借鉴:《红色家书》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生动写照,是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学院在赴井冈山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社会实践研修的基础上,开展了“品读红色家书,不忘初心使命”主题诵读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对张朝燮、王经燕、、陈觉、赵云霄、邓贞谦等先烈红色家书的诵读,依托学院艺术专业优势,结合音乐、影视等多种艺术形式,再现了革命先烈身上折射出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崇高而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及面临家国、生死抉择时所显现出来的高风亮节和大无畏英雄气概。通过诵读红色经典,帮助大学生获得人格及精神上的升华。学院还组织学生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等,并通过专题报告、现场教学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延安精神,接受红色传统教育,从红色革命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将活动过程录制成视频广泛推广,让更多师生学习革命精神,传承革命精神。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说说自己曾经参与以上活动或类似活动的记忆和感想,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我们每个个体的精神生活都与中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同时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滋润,教育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守护生命一方面要珍爱自然生命,另一方面要爱惜精神生命,使生命富有内涵价值。

参考文献:

[1]程雪艳.生命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现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2]王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4.

[3]尤红姣.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6.

[4]孙方.生命教育与多元生命课程构建[J].教育研究,2015,36(11):145-148.

[5]何仁富,汪丽华,李琼瑶.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融入式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

[6]李芳.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7]刘力红.马克思的生命观探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8]李厚刚,张延华.将生命教育贯穿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1):60-63.

[9]宋新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与生命价值教育[J].社科纵横,2016,31(5):173-178.

[10]王东莉,程丙.融“生命关怀”于“基础”课教学全过程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3):50-52.

作者:乔一帆 单位:陕西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