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对促进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时间:2022-02-17 04:55:29
导语:赏识教育对促进后进生转化的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后进生是班级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群体,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具有制约和促进作用,也对班风学风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赏识教育的角度探寻对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的途径策略,实践赏识教育的现实意义,努力构建积极融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创建团结、和谐、向上的班集体,促进后进生与其他同学共同进步成长。
关键词:赏识教育;后进生;转化
一、问题背景
后进生是学生当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些学生在思想道德、学习行为和遵规守纪等方面往往与其他普通学生有明显的差距。他们的问题常常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对班风学风等产生很大的影响。客观地讲,后进生并非都是与生俱来的,他们的成长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和鼓励。他们的种种表现考验着教师的育人境界和教育行为,而教师面对这部分学生的心情是复杂的。今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因而,自觉肩负起对后进生人格心灵塑造的使命,做好其思想转化工作,恰当运用赏识教育,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理论依据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班杜拉的社会认知指出,人的行为获得背景是行为、认知、环境的联结;模仿微观地揭示了人的行为获得机制是对他人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自我效能、自我强化以及期望三者紧密联系,共同揭示了人的行为获得的内在决定因素是自我感知、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和自我推测。由此可得,一个人的认知成长来自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后进生在积极的外因作用下自我认知会发生改变,在一定条件下向积极方向转化。
三、后进生的特质与赏识教育
后进生的特质论述种种,焦点集中表现在:学习成绩较差、经常不守纪律、具有许多不良习惯和缺陷;在学习和品德上跟不上班级的整体要求,在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上存在问题和障碍,反复出现违反与年龄相应的道德准则和纪律,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为;品德行为偏常,不思进取甚至经常违反校规校纪;性格发生偏差,情感意志和思维方面存在偏差。凡此种种。综上所述,后进生就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获得自我发展的学生。其形成由内外两种因素影响。外因一般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内因一般包括学生自身的智力、人格、身体等。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大的是文化。家庭因素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学校因素中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学校的教育目的和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其中,对学生影响最直接的是学校教育,其在学生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以上因素影响下,缺少必要的教育和管理,在无助情况下,迷失自我,自我发展呈现停滞,倒退,逐渐成为所谓的后进生,有的甚至走向邪路。而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其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教师从正面加强引导,一改批评教育的常态。后进生平时得到赏识少于批评和责罚,更需要充满爱心的教育,对他们的闪光点需要努力发现和及时鼓励、表扬等。赏识的源点是爱,因此更适合于后进生的教育。
四、赏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班主任善于赏识
班主任是孩子的王,具有其他教师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其影响深远。班主任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最多,也最频繁,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了解也最深刻。因此班主任平时要重视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失时机的赏识他们。可以以活动为载体,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活动中,他们不再孤立团体之外,而是融入到班集体中,不仅自我得到历练,而且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从未有过的集体荣誉感。例如,军训活动。虽然我们只有短暂的5天时间,但对于班上的几个后进生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整个训练过程中,他们顶着炎炎烈日站军姿,走步子,汗水浸湿了头发和衣服,但和其他学生一样坚持站在那里,克服了慵懒散,列队整齐地坚持刻苦训练。军演那天,在汇演之前,我对同学们说:“我们班的同学是最认真、最刻苦的,尤其是田同学、李同学等,军训期间表现特突出。相信大家,今天一定会取得好成绩。”比赛场上,每个同学都器宇轩昂,看不出谁是后进生,做到了整体划一,动作规范,出色完成了比赛,我们成功了。回校班会上,我再次对几位后进生的优秀表现提出特别表扬,他们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以后的日子,他们活动表现越发积极。积极而恰当的赏识教育能唤醒后进生的集体荣誉感,自我表现欲,他们能较好地融入团队中,得到锻炼成长。所以说,老师及时的一个表扬,一个微笑,一个大拇指称赞无不传递着正能量。
2、任课老师参与赏识
班级管理,后进生转化,单靠班主任单枪匹马,收效甚微,而且会出现很多漏洞,因为对学生的了解难以全面,影响了育人的效果。任科教师是德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班主任要多与任科教师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现状。在后进生转化问题上协同任课教师,重视任科教师的参与。拔河比赛。几位后进生踊跃参加。第一场,我们班对(6)班,以2:0获胜。赛后,数学老师给我说:“这一场,你们班肯定会赢,因为你们班的邵同学、华同学他们说:‘我们几个平时学习上不行,这次我们一定要拼尽全力,为班级争光。’我马上把数学老师的话传给他们,及时地给予表扬。在后面的几场比赛中,他们更加卖力,表现得更加出色,甚至手上磨破了皮,也不叫苦。平日学习中,哪位老师反映某同学上课很认真,交作业等,我会不失时机地谈话予以肯定、鼓励,让这些后进生在一次次的被赏识中慢慢进步。
3、同学之间互为赏识
学生的成长发展深受周围同学的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心理等因素与同龄人接近并相互影响,追求共同的爱好和价值取向,易产生群体效应。后进生在班集体当中给同学们的印象往往都是一些负面形象,且易产生自卑感。班团课是学生活动的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思想教育的良好契机。上好班团课,开展系列性的专题性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知自我,了解他人,增进友谊,开阔眼界,历练心智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生活和学习的技能。于是,我就利用班队课,开展了一堂“送你一束赞美花”的主题班会活动。针对班里的后进生,让班级的学生写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没想到结果令人眼睛为之一亮。通过这样的活动,后进生从别人的评价中看到了自己优点:自己并没有那么讨厌,并不是个无可救药的人,自己也有阳光的一面,也可以成为他人称道甚至信赖的人。只要追求美好和进步,就会成为受欢迎的人,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自信和进步。
4、组员间竞争赏识
小组合作是很有效的组织形式。我把全班分成了六个合作竞争小组。每组六名成员,安排两个正负组长。组间同质,组内异质。采取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的模式,进行学习和纪律上的竞争。一周一小评,一月一大评,对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每个小组的成员必须团结合作,才能胜出。后进生所在的小组要想获胜,他们的学习态度、守纪表现尤为重要。如果某周或某月获得了优胜组,组内成员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赏识。先赏识个人,再赏识小组。每个小组都好了,整个班集体也就好了。一次,举行背默一首古诗词比赛,我估计需用一节课才能达到全班同学都能完成的目标(因为有几位后进生比较懒惰)。没想到,几个后进生一改平时懒散的习惯,全心投入地背诵,不到半节课达成了人目标。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对他们的积极态度予以肯定,拍手赞赏。他们不仅从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我想得到的可能是更多的自信。每周的纪律红旗也借用此种模式,极大地调动了调动后进生遵守纪律的积极性,培育了集体荣誉感,效果显著。同学们在相互帮助,相互竞争中成长。
5、自我悦纳赏识
“成长手册”记录着学生成长的轨迹。在这里,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履历,会激起自我的再认识。他们在反复地参照中重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唤醒对生命的理解,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主动矫正自我,悦纳自我,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本身对生活、生命的认识模糊肤浅,更需要他们学会发现自己身上的闪观点。
五、赏识教育的效果
赏识教育是教育者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对被教育者实行的教育。事实证明,对学生尤其后进生的成长很有价值。
1、有助于发现后进生的优点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即使在最丑的孩子身上,也会有新鲜的东西。一次,我课后手上拿了很多东西,这时,一位平时调皮的男生,主动走过来说:“老师,我帮你拿一点吧。”当时,我怔了一下。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而我却受了思维定势的影响,错看了那位同学。在以后的时日里,我不断地提醒自己,更多地观察和留意学生的优点,毫不吝啬地进行赏识,班级工作开展越来越顺利,自己的生活工作中增添了很多快乐和美好。
2、有助于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后进生常自我压抑,或放纵,游离于集体之外。教师的赏识就像一剂良药,抚慰着他们受伤的心灵;又似一缕和煦的春风,唤醒了他们的灵魂,帮助他们找回自我。后进生在受人尊重,得人帮助,被人鼓励的过程中,愉快地接受教育,缓解了师生间的矛盾,消除隔阂、猜忌、敌对的情绪,融洽了师生关系。例如,陈同学平时自由散漫,学习懒散,自制力不强,大错没有,小错不断,比较自我。我更多地关注他的优点,予以肯定和表扬,赢得了他的信任,并及时提出建议和要求,多管齐下。他慢慢改变了不少坏毛病,能主动地参加班级劳动和其他活动,纪律观念增强了,学习上也取得不小的进步。
3、有助于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首要心理素质。后进生的共性是自卑感强,自信心不足,但在教师、同学和自我赏识中,他们会不断地发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促使自己不断地关注自我,欣赏自我,悦纳自我,在不断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和美好,自身的潜能不断地被挖掘释放,自信心不断增强,自卑感逐渐消退,让自己变成一个自信、快乐、勇于进取的人。
4、有助于凝聚班级向心力
学生在“赏识教育”正向的引导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犯错误的次数逐渐减少,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也有了很大提高,班级更加稳定,学风趋于良好,学习氛围浓厚,学科成绩综合实力年级领先,创造了中考成绩囊括全校第一、第二名的佳绩。后进生在老师的赏识教育中,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提升了自律能力,纠正了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为集体做出特殊的贡献。如,在校跑操比赛中,他们为了使口号喊得更响亮,比赛当天,竟然吃了黄氏响声丸,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赏识教育作为一种肯定、激励的教育,并非没有原则地使用,否则,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因此,运用赏识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1)实事求是。不为赏识而虚化学生的行为。2)及时具体。抓住时机,趁热打铁,落到实处,讲究实效。3)方式多样。除班主任、任科教师、学生外,家长也可参与到其中,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赏识,发掘学生的长处。4)发自内心。出于真诚的关爱和帮助,对学生赏识,感化学生。5)班主任建立赏识学生档案,汇聚学生优点、长处,避免随意化,一阵风现象,便于制定和完善班级管理机制和发展规划。在赏识教育的阳光下,相信,后进生会走出心灵的阴影,找回原本的自我,做一个积极、乐观、向善、上进的学生,和其他同学一起谱写生命的赞歌。
作者:陆红梅 单位:杭州市萧山区义桥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关文信.问题学生教育指南.中学班主任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孟繁华.赏识你的学生.海南出版社,2006.
[3]王宁.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中学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 上一篇:特殊教育中小学教育探讨
- 下一篇:赏识教育在高师院校免费师范生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