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比较下高校人文教育理念探索

时间:2022-03-30 11:04:38

导语:中美比较下高校人文教育理念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美比较下高校人文教育理念探索

[摘要]人文教育作为一种智慧教育,旨在提升人性境界、塑造完美人格,是推动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教育。本文通过比较中美高校在人文教育背景、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等多方面的差异,发现中国高校在人文教育上的短板,不断汲取美国高校人文教育的经验,让中国人文教育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发展,以此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进步。

[关键词]人文教育;智慧;文化

传统人文教育旨在提升人性境界、塑造完美人格,是推动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一种教育。人文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而良好的人文精神表现为广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文化志趣、深厚的文化传统与丰富的人生体验等。人文教育重在由外及内的文化养成,强调自我心灵的感悟。

一、高校人文教育的特点与价值

人文教育作为一种智慧教育,重点解决的是心灵问题。学生在高等院校接受教育所获取的人文知识,只有上升到人文精神层面方能彰显价值[1]。因此,对高校人文教育特点的诠释,应更多地从人文精神角度来理解归纳。(一)高校人文教育的特点。第一,时代性。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人文素质的培育。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主张教育以解放心灵、促进和谐、探寻理性为终极目标,为此他积极倡导“自由教育”。欧洲近代教育重视理性科学,对受教育者人文素养的培育一度有所忽略,但是人们很快就发现科技发展给人类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引发了生态污染、技术滥用、精神迷茫等一系列社会性问题,这些不是依靠科技进步就能解决的[2]。在探寻解决办法的时候,很多教育人士开始推动高校人文教育的复兴和发展。中国数千年的教育传统一直有“重文轻理”倾向。儒家极其重视受教育者的品德教育,重点培养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正人君子。此种重品行、轻科技的教育模式阻碍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衰败。改革开放后,在工程技术教育受到高度重视的同时,人们也开始意识到人文教育具有陶冶心性、完善人格的重要作用。总之,文理合璧、两者并重,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第二,持续性。高校的人文教育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培育具有无法替代的功效,因此很多教育者高度重视人文教育的持续性,任何忽视人文教育积累的教学方式都将导致人文精神的衰退。人文教育之所以是高等院校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重点在于人文精神的进步呈现于人们自觉对人文知识本身的守护与反思之中,人文教育正是对此种自觉精神的守护和诠释[3]。可以说,在高校人文教育领域里,只有不断进行人文知识更新输出和理论精神的反复升华,才能让莘莘学子感悟真理、崇尚善美。因此,对于人文教育本身及其效用,高等院校不可存有“毕其功于一役”和“实用功利主义”的心态,人文教育真正的效用只能在“永远的耕作劳动”中获得体现。第三,内化性。教育的内化性主要指的是人从教育中获得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精神道德素质。这期间首先需要经历心灵的内投,这是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对自己活动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其次是心理认同,即对现实中模范人物的认可并很好地模仿先进人物的品德言行。最后是人格融合,人文教育的内化性能够使受教育者将体悟到的“真善美”内容和价值转化为自身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4]。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将人类优秀的文化传承发展下去,让更多受教育者在熏陶中完成从内投到融合的内化过程,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让人的精神世界变得高尚而充实。(二)高校人文教育的价值。高校人文教育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现代社会是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部分社会人士发现只有科技进步才能带来重大的现实利益,而人文教育的功利价值并不明显。其实人文教育存在多方面的价值:第一,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5]。良好的人文修养能够激发人的创造灵感,很多涉及人文艺术的学科教育都重视形象思维,而科学思考更重视理性抽象逻辑思维。如果两种思维能够交叉互补,可以有效地提升人的感悟力与创造力。人文教育明显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增进思维求异与创新,为专业的深入研究奠定深厚的人文底蕴[6]。第二,良好的人文教育能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导航。科学技术与社会飞速进步发展的同时,人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两者发展的方向何在?20世纪后半叶,科技发展的无序膨胀性,让社会发展出现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资源枯竭、道德滑落等一系列问题。科学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既有改变世界、创造财富的作用,也有吞噬人性、助纣为虐的弊端。科学精神的本质是人的力量和智慧的展示,科学事业是一种富有人文精神的事业。没有良好的人文教育导航,科技研究最终可能误入歧途。此外,高校人文教育的任务不但要告诉后人人类过去和当下取得的辉煌成就,还要让人们认清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理想的人生与社会发展究竟是什么样的?应该朝向何方发展?这些无法由科技教育、工具技术理性解答的问题,只有人文教育能够关注。第三,良好的人文教育有利于提升民族素质、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的进步发展不但需要科技的进步,而且需要人文艺术提供文化“软实力”,人文教育的发展有助于科技教育进步。20世纪初的德国不但出现了一批享誉世界的科学人物,而且出现了很多影响世界的思想家,而德国对科技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育是并重的。总之,民族的人文素养和实力体现了民族精神的风貌。只有熟悉民族的历史文化,体悟民族的价值理念,才能提升民族整体素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意识。

二、中美高校人文教育异同比较

(一)基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教育背景比较。二战之后,美国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在物质财富急剧增长的同时,美国政府和部分学者发现技术进步并不能直接带来社会文明,现实生活中道德滑坡、生态污染、民众社会责任意识降低等问题层出不穷。人们在商业消费文明和实用功利主义的浸染下,人文精神一度衰弱。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高校开始推动以人文复兴为根本的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比重,让学生对人文社会等诸多领域有所涉猎,增强知识文化覆盖的全面性[7]。而中国高校在建国后为了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长期受制于“重理轻文”的教育发展路线,高等院校人文教育学科与课程设置均有所削减。步入新世纪后,中国高等院校不但开始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而且高度重视人文学科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由于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上存在差异,两国对人文教育由忽视到重视的过程经历基本是相同的;差异仅仅在于美国通过立法形式将人文通识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目标体系建设中,在建设投入和组织实施上显得更规范。(二)基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教育目标比较。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中美高校都注重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培养。而对于如何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统一,美国的教育人士普遍认为一名优秀大学生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广博的人文素养、正确的思维方式与很好的社会责任感;中国高校更重视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人、自然、社会三者间的关系,协调发展自身理性与情感等[8]。从本质上看,中美高校人文教育都着眼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而两国在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上存在较大差异:美式教育侧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追求自由与平等,通过个性价值的彰显达到社会价值的实现;中国高校的传统人文教育更注重大学生的个体修养,强调个体价值必须融入社会群体价值。(三)基于知识传授和德育内化方式的教育内容比较。由于中美存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中美高校人文教育内容存在较大差别。美国人文教育内容集中体现为丰富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跨学科、跨专业研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中国高校更加重视学生情感意志与民族精神培育、理想信仰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等。中美高校在人文教育内容上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德育建设方面。美国高校融德育于职业教育过程中,其德育课程并非向学生灌输理论规范性知识,而是让公民的道德精神落实在学生的言行与社会实践活动中;中国高校德育模式更重视从道德伦理规范的灌输上让学生内化接受。从人文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两国均能依据各自社会发展需要和实际状况开设相应的人文教育通识课程,且高度重视书本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社会性实践活动中增强责任意识和人文精神。(四)基于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互动融合的课程设置比较。首先,中美两国人文课程在高等教育中设置比重有所不同。同美国相比,中国大学在人文课程师资安排和开课数量上都显不足。其次,两国的人文课程特色不同。美国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宽泛,针对性较强,并与大学生专业课程相融合,不但职业特色鲜明,而且能给学生提供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环境与更为宽广的文化背景。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人文课程涉及的领域主要涵括语言文学、社会规则、文化思潮、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社会历史研究[9],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从18门类120多门课程中选修8门;哈佛大学在国外文化、文艺美术、道德逻辑、社会研究、中外历史、科技哲学等六大学科开设150多门人文基础课程,要求本科生将其中32门课程修完方能毕业,而32门之中必须有16门课程与本专业相关,剩下16门可以根据自身兴趣自行选修。在人文学科和专业课程的结合方面,美国的特色在于将文科和理科结合,创设出数学哲学、工程经济学等特色课程。在课程设置上,美国院校注重人文社会科学同学生职业生涯的设计目标相融合,培养理工生思考科技发展与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生跨学科知识背景的教育;而中国高校人文科学教育更侧重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的灌输,不但在人文课程的设计比重上落后于美国,而且很多高校的学科建设未能形成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互动融合的良性发展态势。(五)基于实践能力和文化氛围塑造的实施途径比较。当前中美高校在人文教育实施途径上都重视同实际生活相结合。美国很多大学将大学生健康行为的培育同学生的领导组织能力培养相结合,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的健康行为得以内化,变“他律”为“自律”。此外,两国高校都重视人文教育同学校重大活动紧密结合,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大学生完成知识能力的内化,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营造良好校园人文环境方面,两国高校都能从校园建筑风格布局、人文景点打造上创设高雅的文化格调和审美情趣[10]。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对师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培养,高度重视校园学术文化氛围的创建,着力提升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当然,中美高校在人文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美国高校更注重人文素养的渗透教育,而中国高校更多地先行采取灌输方式开展教育;美式的人文教育渗透着民主、批判、实践意识,而中国人文教育更重视理论反思。

三、美国高校人文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高校人文教育要在同美国人文教育的差异对比中发现自身的短板,善于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和长处,在健康的轨道上继续运行下去,以此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进步。(一)改善高校人文教育的环境。中国政府和高等院校应该借鉴美国的做法,通过立法形式将人文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的目标体系中,政府和相关教育组织应该尽快出台推进高校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专门性政策。因为人文教育不但是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且是引导和建立社会价值理念的教育,其鲜明的价值导向性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价值观。中国高等院校应树立起科技教育同人文教育并重的双重教育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科技水平和人文素养。另外,中国高校要重视“教育的个性化”发展。美国高校在培养学生个性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这是值得中国高校参考学习的。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强调学生自我创新能力和奉献责任意识的培育,让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的实现并行不悖。(二)强化和改进学生德育教育。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德育及礼仪规范教育的传统。而美国高校在德育模式上既重视科学性实证研究,也重视将理性道德精神融入自然公共环境中开展“泛德育”,将抽象的道德伦理寓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值得我国高校借鉴参考。在德育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建设方面,中国高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如何渗透政治思想教育,高校教师如何更好地实现教书与育人相互融合以及如何营造优化校园文化环境,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现实课题。(三)充实和完善人文课程内容。重视构建和完善中国高校的人文课程体系,除了要适当增加人文课程的课时比重外,还需在内容上精细挑选,既要重视民族性同国际性的接轨,也要重视人文性同科学性的融合。重点培养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西方文明的理解和包容,形成民族意识同国际视野相结合的理念。当代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泾渭分明,很多跨学科建设都是互补渗透的,只有实现两者有机结合,高校师生才会具备和获得致力科技创新研究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人文精神。此外,高校人文课程的设计要重视与专业课程的结合,强调在对学生专业教育的同时完成人文精神的渗透。此种渗透既要能激发学生探寻科学奥秘的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也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科学道德理念,不断地在社会生活中追求富有人文精神的真善美。(四)创新和改进人文教学方法。中国传统人文教学方法更多依靠教师将真理推送给学生,把人文知识当作既定的结论进行灌输,此种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创新精神人才培养的要求。而美国将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重点放置于充分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采取问题教学、反思教学、自治教学、探究教学等方法,让人文课程教育经历体验、生情、感悟、对话、反思等多个环节,变得更具个性化和隐喻性,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生成新的意见和独特的理解体悟,让人文教育更加深层化和开放化。

[参考文献]

[1]杨晓雯.《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下的数字人文教育探讨[J].图书馆论坛,2018(12):1-8.

[2]关松林.发达国家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教育研究,2016(12):140-146,154.

[3]刘学勇,滕遥.合理性教育循环与美育、劳育关系刍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5):21-30.

[4]过勇.本科教育的组织模式:哈佛大学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6(1):64-73.

[5]刘铁芳.重申语文教育的立人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2015(4):15-20.

[6]徐伟,姚蕾.回到原点的思考:大学体育的人文教育规复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4):99-104,108.

[7]张宏斌.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2.

[8]何海霞.新时期大学精神的迷失和重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8):6-7.

[9]张楚廷.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J].高等教育研究,2011(2):1-7.

[10]陈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1):23-28.

作者:周珍霞 单位:闽北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