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在医学生药理学课程的运用
时间:2022-02-08 04:33:32
导语:人文教育在医学生药理学课程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医学培养模式的转变,是以医学人文教育为重点,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应用型医药人才为目标。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因材施教,课堂内外以不同的形式实践人文教育,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人文精神的培养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始终,提高当代医学生对人类生存意义与价值的关怀与认识,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新一代医学人才。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教育;药理学;互联网+
人文,指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养即是对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即所谓人的内在品质。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一句医学生誓词道出了医学的终极目标便是人文价值的体现。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鼓舞古今中外无数的医药学家不断认识疾病、研究疾病、与疾病抗衡斗争,攻克无数疑难杂症。因此,医学与人文从来都不是相互独立的,医学是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高度统一[1],脱离了人文价值的医学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医学。
1人文教育在医学基础课程中的必要性
医学教育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技能教育的分离,是我国很多医药院校一个顽症[2-3]。尤其是医学基础课程教育和学习过程中,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积累。重专业轻人文,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只能称为专业人、技术人,而不可能是理想崇高、道德高尚、知识技能合理的高素质医学人才[2,4]。据中山医科大学调查,近年医患纠纷中,47%与医务人员的情感、爱心、同情心、责任心与法律意识有关;患者择医意向,40%以上与人性有关。因此,在医药院校开展人文教育势在必行。基础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的学科。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病治病的基础。正确使用与合理选择药物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也是维系患者对医药工作者信任关系,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融入医学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他们成长为复合型人才,从基础走向临床实践过程中重要的第一步。
2互联网+人文教育医学药理学课程的实践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对医药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的主体,正承载着也更乐于接受这种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也为医药教育多元化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雨课堂”“微课”“慕课”“大数据”等正是“互联网”时代授课模式的新探索与应用。借助共享的网络资源,还能为医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前沿的信息更新。2.1药理学理论课程中人文教育的渗透。人文教育的培养,仅靠老师的说教是不够的,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去学习,也是药理学课程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去探索与实践的问题。改变教学模式,尝试“三位一体”[5]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如“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ning,PBL)”、虚拟教学、情景教学以及翻转课堂[6]等多种教学方法,弱化教师的说教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讨论,收到较好教学效果。以抗心绞痛药物为例(图1),展现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具体如下。利用PBL教学法,给出一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从发病到诊断再到治疗的案例,学生先进行SPOC、MOOC等平台进行学习,学习抗心绞痛相关药物及作用机制等基础内容。之后利用翻转课堂模式,回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讨论学习。除了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随着学习讨论的不断深入,引导学生开始探讨患者是如何患病;是否与之多烟多酒、熬夜、高脂饮食有关;治疗后,如何劝导患者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复发。也有同学会想到,患者的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在选药的时候,既应该考虑药物的作用,同时也应该照顾到患者的经济条件,考虑药品经济学,进行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CEA)。用药前,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需长期用药,应根据需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尽最大可能避免或减少治疗过程中出现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及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diseases,DIDs)的发生。无形中将“以人为本”的精神渗透到学生的理论学习之中。2.2因材施教。不同专业注入不同人文教育理念药理学是一门医药院校的基础课程,几乎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针对不同专业各自的特点,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常常讲究因材施教。除了学习药物基本的理论知识,在药理学课程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也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有所侧重(图2)。在学习抗菌药过程中,利用雨课堂提供讨论素材,针对不同专业,进行不同方向的讨论。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引导他们去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了个人的经济利益“只选贵的不选对的”,违规开“大处方”,过分追求速效、全效、频繁“联合用药”等。通过讨论,让未来的医生意识到道德的规范,启发学生,药品不是万能,积极地与患者沟通,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做到以患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通过“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新医学模式的建立,让学生获得道德判断力,通过寻找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能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水平与科学技术水平。针对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更应侧重于对患者的用药的指导,学会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临床抗菌药物的滥用,除了医生过度用药外,临床药师也有缺乏监管的责任,临床药师也应时刻以患者为中心,对临床医生的不合理用药处方应该敢于拒绝付药,及时提出修改意见。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生,则应侧重用药中的人文关怀理念,如在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时,患者常常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不应嫌弃患者,更应给予患者关心,鼓励患者。在用青霉素类药物输液治疗中,经常询问患者感觉是否异常,细心观察患者变化,有助于减少治疗过程中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2.3药理学实验课程中人文教育的渗透。除了理论课程的学习,实验与科研是药理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整个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鼓励学生参加药理学科研活动,在药理学实验和科研中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3]。药理学实验对象主要是动物为主。人文素养不仅仅体现在对待人的态度上面,其本质是对生命的尊重。在实验过程中不能虐待、恐吓动物,对动物的尊重本质上就是尊重生命。正确的对待实验,而不是过分的排斥或是轻视实验。端正实验态度、规范实验操作,严肃认真的对待实验与科研的每一个环节,做到实事求是,培养严谨的科研精神。通过实验与科研过程中人文教育的渗透,使学生敬畏生命,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尊重患者,规范合理地使用药物。
3结语
借助“互联网+”多元化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也让人文素质教育更容易渗透于药理学课程中,使药理学的知识不再枯燥,更富有生命与意义,拓展了知识结构,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增加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灵活掌握专业知识。通过人文教育与药理学课程的相互促进,本着对人类疾病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与征服的愿望,鼓励学生培养实践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因此,在药理学课程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方式对医学生的教育大有裨益,值得加强和提倡,为未来培养具有高度使命感、责任感,拥有精湛医学职业技术、高尚医德的新一代复合型、医药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海平.生命教育: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维度[J].医学与哲学,2011,32(3):60-62.
[2]郝希山.融人文精神于医学教育之中[J].医学与哲学,2003,24(3):7-8.
[3]黄先菊.浅议药理学动物实验的伦理教育[J].医学与哲学,2015,36(36):84-85.
[4]张文霄.高校创新教育课程困境的知识观分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6,4(1):65-71.
[5]王丽,李华,林原,等.“三位一体”临床药学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10):877-879.
[6]谭永平.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5-9.
作者:王 丽 周俊俊 姚继红 吕 莉 许有威 赵艳艳 李 华 单位:大连医科大学药学院
- 上一篇:护士人文素养教育体系研究
- 下一篇:动物科学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