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路径探析

时间:2022-10-13 11:09:57

导语: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路径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路径探析

[摘要]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是当代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是时展的需要。“大思政”教育观作为一种开放、动态、包容的教育理念,为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通过阐述“大思政”教育观的内涵与特征,在分析其对医学人文教育独特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从确立全新育人理念、构建“大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活动、营造网络和校园的人文环境四个维度,优化和创新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路径

[关键词]“大思政”;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路径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是当代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对生命的关爱和尊重是医学人文精神的价值内核,“医术”和“仁爱”的统一,构成了东西方医学存在和发展的主线。培养既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又兼具心怀天下、仁者情怀的医学人才,是新时代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具有同质性,“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也是人文精神培育的核心,共同的价值导向为二者相互关联和沟通提供了逻辑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汇聚成一条红线,贯穿于医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效结合,需要把握“大思政”教育观的内涵与特征,明晰其对医学人文教育的独特优势,进而推进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路径的优化与创新。

1“大思政”教育观的内涵与特征“大思政”教育

观源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条块分割严重、效率不高、针对性不强等现实问题,提出的一种开放、动态、包容的教育理念。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大思政”教育观要求从整体上统筹教育资源,发挥各专业的协同效应,以实现思政教育的最大合力,其内涵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1教育过程的广泛参与性。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下专任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党政部门等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力军。“大思政”教育观则更为强调思政教育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性、变化性,教育主体的广泛性和多元性,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参与到思政教育中来,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同时增强各方力量的联系、融合和统一,在相互沟通与合作中,形成分工合理、相互协作的全员性工作体系,各主体之间建立起“共生性”和“共在性”的关系[2]。1.2教育场域的空间延展性。“大思政”教育观为避免教育的碎片化,更加注重教育的动态性和连续性。在“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下,思政教育需要融入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思政课堂要继续发挥其主渠道作用,同时要不断延伸其教育空间,在校内校外,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的各种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中,实施并渗透思政教育主题,做到时时有思政,处处有思政,不断拓展其教育场域。1.3教育形式的丰富多样性。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学生学习过程的获得感、满足感是思政教育改革的重心。“大思政”理念强调教育路径、教育载体、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作用,增强不同主体的互动性和共享性,从多层面、多角度形成教育合力,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建构起显性———隐性、理论———实践、静态———动态的思政教育有机统一体[3]。

2“大思政”教育观在医学人文教育中的独特优势

2.1教学理念优化:注重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推进教育合力的生成。“大思政”教育观强调从宏观层面统筹、整合各要素资源。通过对思政工作的组织架构、教师队伍、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整体改革与系统优化,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理念。2017年底,教育部在“大思政”教育观的基础上,提出要进一步“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4],”将“大思政”教育观拓展深化为“十大”育人体系。长期以来医学人文教育基本是“单兵作战”,医学人文课程是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主渠道。虽然近年来医学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愈发重视,但受重医轻文思想倾向的影响,导致人文课程布局失衡、内容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出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影响了医学人文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大思政”教育观对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为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理路。统筹、整合医学人文教育资源,确立“大医学人文教育体系”是当前急需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2.2教学方式借鉴:育人方式的创新和多样,提升了教学有效性。“大思政”教育观要求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也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形成多手段、多场域、多层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合力效应。在不断教学探索中,思政教育形成了多样的育人方式。首先,课程思政蓬勃发展。强调,各门课程在种好自己“责任田”的同时,要实现与思政课的同向同行、协同发展。“大思政”教育观要求,思政教育不能局限于政治理论课,其他课程都应致力于“提炼出课程中蕴含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价值范式,使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有正确的方向[5]。”其次,网络媒体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极大丰富了思政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以及教育载体,视频、动画、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使思政教育更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思政网络平台的构建进一步强化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思政工作更加日常化、生活化,网络载体与课程载体之间实现了有效联动[6]。再次,社会实践等隐性教育活动优势显著。研究显示,与传统的课堂听讲、阅读等被动学习方式比较,讨论、实践等主动学习方式的内容留存率大大提升,分别达到50%、75%[7]。显然,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效果更好。思政课教学早已突破理论课堂的局限,发展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2.3教学资源共享:思政课教学资源丰富,为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了大量素材。经过多年的课程教学,思政教育积累了大量教育资源。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的必修课,涵盖了近现代以来世界和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等发展情况,授课时间长,涉及内容广。虽然每门课程的授课重心有所不同,但都积淀了大量优秀的案例、视频等教学资料,这些生动鲜活,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在讲授原理课和纲要课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为全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无数英烈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奉献精神,都是青年学生学习的榜样;在讲授概论课和当代课时,可以围绕“当今世界和新时代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医务工作者?”等问题展开讨论。丰富的素材拓展了教学思路,在讲授过程中,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就可以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8]。同时,医学人文教育与政治理论课存在很多交叉点,开发共享资源库,可以有效避免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9]。如医学哲学、卫生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同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卫生法学的关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医学史的关系等。

3“大思政”理念下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优化设计与实施路径

“大思政”教育观从整体上优化和改进思政工作的思路,为医学人文教育注入了新活力,开拓了新视野。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路径的优化和创新,一方面要注重与思政教育的互动性与共享性,发挥“大思政”教育平台、资源、载体的优势,推进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同向同行,协同创新。另一方面要注重塑造网络和校园的人文环境,浓厚人文气息和底蕴。3.1更新教学理念,确立系统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体系。摒弃重医轻文的思想倾向,确立以人文精神塑造为先导的全新育人理念[10]。在纪念100周年大会上对当代青年提出新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止于至善,是中华民族始终不变的人格追求[11]。”青年最富朝气和梦想,只有志存高远、德才兼备才能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艺,也要具备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仁者情怀。医学院校要更新教学理念,树立起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医学教育观,推进“大医学人文”培育体系的构建。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一方面要将全校师生动员起来,发挥各个环节的主体作用,医学人文教师、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教务处、辅导员、后勤职工等,都应责无旁贷地参与到医学人文教育中来,加强各方力量的沟通与合作,确保资源的有效协调和整合,促进教育合力的生成。另一方面,要将医学人文教育贯穿医学教育和医学生职业成长的全过程,人文精神培育关系着医学生社会责任、职业精神的塑造,这种伴随其一生的价值理念和追求,应融入医学生的整个求学阶段和职业生涯。3.2优化教学内容,推进“大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构建。相较于西方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的规范化、系统化,我国医学人文课程的布局具有较大随意性。据统计,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人文类课程占总课程的20%~25%,我国仅为8%左右[12]。在有限的学时里,人文类课程又存在课程定位模糊、内容繁杂、主题不鲜明等问题。“大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确立,首先,要实现医学人文课程、思政课程、医学专业课程的全方位互联互通,将人文精神融入其他课程中,发挥选修课、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通过利用不同课程的专长与优势,形成全课程同频共振、协同育人的“大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其次,要打造一支具有扎实人文知识又有深厚专业知识,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师队伍,发挥发挥人文教师、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政工干部的教学育人、价值引导作用,聘请校外名医大家、专家教授,丰富人文教师队伍。再次,构建起多元的评估方式和评估体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本身就是一个长期、动态的发展过程,其评价方式也应具有持续性和多样性,只有建构起多维、动态、多样的评价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大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良性循环。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陆军军医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大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已具雏形,确立起以医学人文、医学伦理学等课程为中心,思政课、医学专业课、通识课、选修课、第二课堂等协同发展的“大医学人文”课程体系。一方面,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精选、优化课程内容,如针对低年级学生,主要侧重于普及人文知识,提升学习兴趣,开设了医学史、再谈红楼梦、西方经济学、演说者训练营、电影艺术赏析等人文素质必修课和选修课,对即将去医院实习和毕业的高年级学生,结合临床教学与实践,开设了卫生法学、医患沟通技巧、死亡教育等课程。另一方面,人文教师队伍不仅包含了校内各专业的任课教师,也聘请了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以文科见长的专家学者,聘请了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护士等。我校于近年引进的智慧树线上教学平台,以其广博的课程内容,优质的教学资源,极大丰富了人文课程的内容。慕课平台线上讲授与线下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大大提升了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效性。3.3丰富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活动的作用。多样的实践活动是帮助医学生领会、践行医学人文精神的最直接方式,通过教学实践、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磨炼,在与医生、患者、家属以及普通民众的接触、观察中,不仅直接增强了医学生的主体感受性,也促使其对整个医疗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感受、体验了医学人文精神的魅力与魔力,提升了自主学习医学人文理论的热情,为将医学人文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奠定了基础[13]。医学院校要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为学生走出去提供平台和便利。如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英雄故居等,对医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以树立家国情怀[14];通过基地参观、医院见习等,帮助医学生感受生命的价值和神圣;在与患者的接触、交流中,理解和感悟医者仁心的精神实质;通过模拟临床医学场景、医疗案例,帮助医学生提高医患沟通能力[15]。我校已形成以现地教学为代表的医学生实践活动。我校位于重庆直辖市歌乐山脚下,丰富的红色资源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现地教学是在革命遗址前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具有极强感染力、影响力。如在参观渣滓洞、红岩纪念馆时,教师为学生讲授当年发生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在红岩魂广场烈士墓前,组织学生为烈士敬献花篮、默哀、鞠躬,感受革命英烈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现地教学实现了人文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近年来,我校的现地教学基地也在不断向周边延展,先后成立了娄山关战斗遗址现地教学基地、土城战斗遗址现地教学基地、江津聂帅陈列馆现地教学基地。此外,学校还开展了关注医生与患者社会价值交叉和冲突[16]的医德医风社会实践调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献爱心、义诊等活动。3.4打造教学环境,营造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网络、校园环境。互联网在拓展传统课堂时空场景的同时,也延伸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17],更为重要的是,网络的发展为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提供了广阔舞台。随着微信、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的出现,更是形成了人人都是信息的者、参与者、决策者[18]。网络的发展在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实现信息共享化、互动化的同时,也冲击着当代青年价值观的生成。所以,医学人文教育在运用网络丰富教学资源、手段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价值观引导,营造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网络环境。医学院校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搭建起生动、实用的医学人文网站、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在与学生加强对话的同时,展现最新的医学人文活动成果,推送优秀的医学人文资源。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从校园建筑、标语到人文景观的修建,从学术报告、人文讲座到校园文化品牌的打造,只有充满关爱、奉献、尊重的校园文化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对医学生“潜移默化的道德渗透、修身养性的心理引导、无声浸润的审美养成[19]”。如通过橱窗、展板等宣传载体,对身边德技双馨医生事迹的宣传,营造“德术合一”的校园文化环境[20];通过举办志愿服务、学术交流、人文讲座、素质拓展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校围绕“红色军医”主题,开展了持续有效的系列活动,其中医学人文周最受学生喜爱。活动中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社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名医讲坛、师生书画和摄影展、文艺汇演等,致力于打造精品医学人文文化活动。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一个动态、持续的发展过程,“大思政”教育观在教学观念、方式、资源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优化和创新医学人文教育拓展了新的思路。通过确立全新育人理念、构建“大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活动、营造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网络和校园环境等途径,推进医学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协同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医学人才。

作者:石晨 单位: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