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人文精神的塑造
时间:2022-04-29 03:55:33
导语:初中历史教学人文精神的塑造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于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伴随着对教学理念不断的改革。教学改革的深入,为初中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教育界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模式和理念。而初中历史教学又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历史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和世界历史的重要途径。文章旨在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进行深入的探究,并且分析现状,以求找出对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人文精神;人文教育
初中历史学科的开展,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继承国人的优良传统,并使其不断发扬光大。更是为了学生了解世界历史,能够站在现在的角度回顾历史、总结历史,更好地开拓未来。这是一种人文精神上的教育,体现的是人文精神,所以一定要重视初中历史教学,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精神也就更是重中之重。
一、人文精神塑造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促进意义
初中历史学科的讲授,不仅仅是针对中国历史展开的知识普及,同时对西方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都有所涵盖。所以,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历史、懂得历史,从而铭记历史,更好地运用古人留下的智慧,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为学校教学内容的规划、初中历史教师教学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这种人文精神的塑造,更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有助于营造更加欢快、轻松的课堂气氛,自然更有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拓展创新思维,从而令中国和世界更好、更快速地发展。
二、目前初中历史课程的人文教育现状
1.学校对历史课程教育的功能性认识存在偏差。初中历史课程通过呈现各个国家历史的特性,将历史文化的精髓通过书本和教学的形式讲述以及传承。但是现在,太多的学校都是顶着“应试”的帽子,将“应试”作为教学的目的。这种教学目的的偏差,使得太多教师偏离了轨道,失去了讲授历史课程的本心,只重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只重视学生历史考试成绩,却忘记了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学校对历史课程教育的功能性认识存在偏差,也就直接影响了历史课程的教师和学生,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2.初中历史教师缺乏人文精神素质。教师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下,在学生家长殷切的期盼下,更是将历史课程的教学变得只能“应试”。学校需要升学率,而学生家长更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师在这种压力下,也不得不把历史教学做得更加“循规蹈矩”,更加贴合大众的要求,也更加符合学生的考试。历史课程是一门较为发散的学科,并非是有规律性、逻辑性的学科,但是却能引起学生的深思。每一个国家的兴衰、每一个朝代的更替,其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更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文化底蕴。[2]这其中的人文精神需要历史教师去引导学生去感悟、去体会、去总结。但是在升学压力下,教师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如何提高升学率、如何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经济价值中,不能真正带领学生理解其中的人文精神,教师也不能找回教育的本心。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历史课程没有办法得到真正的重视,更使得初中历史教师缺乏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3.教学内容缺乏对人文精神培养的安排。初中历史课程的学时安排相对于其他课程的学时安排较少,这也是教学大纲的要求。课程学时有限,历史教师既要讲授历史知识,又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自然都是不太充分的。同样的,短时间内学生了解、理解知识都相对吃力,更何谈感悟人文精神。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塑造的可行性方案
1.转变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学理念,体现历史教学内容的人文精神。想要真正地改变初中历史教学的状况,就要从根本入手,也就是从教学理念入手,也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可以真正地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塑造。首要做的,自然先从学校入手。只有学校真正地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教师才有大展拳脚的舞台。只有改变学校的教学理念,让学校不再是“重应试而轻人文”的地方。其次就是对教师的改造,只有教师从心底接受并且有改变现状的意愿,才能够真正地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也才会尽心尽力地去引导学生感悟人文精神。而历史教师想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这意味着历史教师不仅要摆脱传统教育的“枷锁”,还要开拓出一条全新的路径。尽管这条路面对的是社会公众的施压和学生父母的担忧,但是只有从根本改变这条崎岖又坎坷的路,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才会得以改变,学生才会真正从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真谛。2.深度挖掘教学内容,体现教学内容的人文思想。在应试教育的制度下,历史教师的教学准备都围绕考试开展,很少真正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进行思考。所以,想要提升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还要从教学内容上做出变革。如中国近代历史的教学,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是推动我国历史车轮向前的关键时点。但若教师仅仅是在书本层面对这些知识照本宣科,学生自然无法明白其中的真谛,也无法体会中国历史的辛酸进程,也就无法体会到当今中国的繁荣强盛是多么来之不易。[3]所以说,对于历史课程的教学,教师做的不仅是阐述历史事件的时期、人物和事件,更要引导学生去感悟,感悟爱国将士们对自由民主的追求,感悟爱国将士们百折不挠的精神,感悟爱国将士们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想要真正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要深度挖掘教学内容,打造出更好体现人文思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才可以真正地对历史教学做出变革。3.拓展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弘扬人文精神。当今科技十分发达,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不再仅局限于“黑板上教学”。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历史。尤其是针对我国近代、古代历史,历史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截取一些电影片段,或是参考文献,带领学生观看电影片段,阅读参考文献,并且加以引导和讲解。这样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细致又全面地感受那个时代历史的跌宕起伏,也能够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另外,针对西方历史,历史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方法,如通过视频、音频片段,展示《英雄交响曲》的魅力、梵•高对艺术的执着等。这些都能够使得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西方的历史和文化,更能够引发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深思。4.创新教学模式,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感悟教学内容。初中时代是学生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历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一门学科是十分重要的。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虽然多种多样,但是最主要的途径还是来自学校的课堂教学,所以对历史教师的要求自然是格外严格。[4]历史教师想要真正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一定要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对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更好的机会让学生感悟历史、学习历史。教书育人,不仅是要教会学生掌握课本内的基础知识,更需要学生能真正了解历史、懂得历史,能够思考历史背后的道理。学校和初中历史课程教师需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感悟历史,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学习古人的态度和精神,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
参考文献:
[1]郏吉芳.初中历史教学与人文精神塑造分析[J].开心:素质教育,2017,(8):32-32.
[2]周婷.谈初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高考,2017,(15):165-165.
[3]沈玲.人文理念,你我共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塑造学生人文精神初探[J].好家长,2017,(66):104-104.
[4]姜晋红.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新课程(中),2017,(9):224-224.
作者:刘 杰 单位:甘肃省镇原县孟坝初级中学
- 上一篇:人文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的应用
- 下一篇:环境科学研究生教学课程分析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