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社团人文教育价值与路径
时间:2022-08-13 02:59:10
导语:文学社团人文教育价值与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职院校文学社团在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思想教育和人文方法教育三个方面都具有显著的育人价值,可从创新社团管理方式、创新社团刊物栏目、创新社团活动载体等角度探讨高职院校实现文学社团人文教育价值的路径创新。主要包括创新宣传理念、加强队伍建设、形成新、旧媒体合作机制等。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学社团;人文教育;价值;路径
1引言
“社团”,即社会团体。《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指出:“社会团体是由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学科意义上的人文总是服务于理想人性意义上的人文。”[1](P10)较之聚合功能与服务功能,社团的教育功能被关注较少。高校文学社团,就是以人文教育功能为主的社团组织之一,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的高职院校更需要解读校园文学社团的人文教育价值,探索校园文学社团的人文教育路径创新,为学生提供更稳定的安全感、归属感和思维创新的思想阵地。
2高职院校文学社团的人文教育价值
“社团组织的活动可以丰富成员的知识结构、提高成员的基本技能,促使其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这是社团最基本的功能。”[2](P61)高永会(2008)在阐述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时提出“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包含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思想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和人文方法教育等四方面内容,以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1](P13-14)下面我们结合我国高职院校育人目标和办学实际,从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思想教育、人文方法教育三个层面探讨高职院校文学社团的人文教育价值。2.1人文知识教育价值。文学社团作为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实践平台之一,其人文知识教育价值就是文学社团活动内容的直接目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提高阅读理解、审美鉴赏能力。通过举办文学讲座、征文比赛,文学刊物,组织社团会员参与文学名著赏析沙龙等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审美鉴赏能力。二是提升传统文化修养。通过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具体社团活动主题,吸引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与传承的兴趣。三是强化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征文、微信推文策划等文学创作活动以及集体、公开地修改讨论,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开拓思路,将文学创作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实现文学社团的人文知识教育价值。2.2人文思想教育价值。“高校学生社团具有培养社会公民的功能。”[3](P41)文学社团的人文思想教育价值在高职院校中主要体现在社会公民的思想培育上,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陶冶思想情操。职业院校的人文类课程一般仅限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大学语文和一些专业文化课程。文学社团组织的文学鉴赏和文学创作活动,以优秀例文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思想状态,理性面对技能学习中的精神面貌,在相互对照、扬长避短的过程中,提炼、领悟个性化工匠精神内涵,逐步形成高尚的思想情操,展示当代职校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二是构建美好人生。职业院校人文课程大多以知识性理论目标为主,文学社团作为人文素养教育的实践阵地之一,其文学鉴赏和文学创作活动可以凝聚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发现、领悟、内化文学世界的美好情愫,并落地到生活、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构建自己的美好人生。2.3人文方法教育价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文学社团的人文方法教育价值在高职院校中主要体现在逻辑思维方面,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提高读写能力。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性极强的实践活动,而文学社团开展的日常活动以文学创作活动为主,以读写能力为代表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其主要人文方法教育价值之一。职业院校生源文化基础普遍较弱,阅读写作能力大多停留在基础教育阶段,仅仅依靠语文课程教学,无法在实质上培育学生的读写能力,文学社团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人文方法教育价值在高职院校中显得尤为重要。二是提升可持续素质发展能力。文学社团的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使学生逐渐养成站在技术本身之上思考问题,站位高远而勇于探索的逻辑素养。这种思维方法和能力既可以指引学生的校园求学之路,又可以时刻提醒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不断探索创新,在技能基础上融入人文艺术元素,成长为与当代人才需求无缝对接的社会主义技能型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高职院校文学社团的人文知识教育价值、人文思想教育价值、人文方法教育价值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知识、思想、方法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人文知识教育价值是人文思想教育价值与人文方法教育价值的基础;人文方法教育价值是人文知识教育价值与人文思想教育价值的目标;三者共同服务于职业教育的人文育人目标。
3高职院校文学社团人文教育路径创新
高职院校文学社团的人文教育路径,即实现高职院校文学社团人文教育价值的方法和途径,下面我们立足高职院校办学实际,从创新社团管理方式、创新社团刊物栏目、创新社团活动载体三个方面探讨高职院校文学社团人文教育的路径创新。3.1创新社团管理方式。社团管理方式是否贴合校情、生情,是否与时俱进,对于高职院校文学社团人文教育价值的实现起决定性作用。其中,宣传理念、队伍建设与运行机制是社团管理的关键问题。3.1.1创新宣传理念。社团吸引力是校园社团发展的稳定剂,而宣传理念到位是提升社团吸引力的核心。我们要果断摒弃过时的传统宣传理念,打造特色传播内容,推出贴合学生的宣传理念。一方面,要注重显性宣传与隐性宣传相结合,实时动态与重大节点相结合,充分利用社团重大纪念日、重大活动以及重大成果展示、新媒体公众号推文等,进行社团文化宣传。另一方面,要不断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手段,例如,可推出社团吉祥物,开展与兄弟院校文学社团联谊活动,等等。3.1.2加强队伍建设。(1)指导教师队伍指导教师在文学社团发展中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其队伍薄弱使很多高职院校文学社团发展陷入尴尬境地。高职院校应通过广泛动员、加强师资培训、落实社团指导教师激励政策等方式,建立以中文、思政教师为基础,以专业教师为辅的指导教师队伍,实现指导教师“不断层、不缺位”的良好局面。(2)学生干部队伍学生干部在高校文学社团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协调作用,是高校文学社团管理的主要力量。学生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影响高校文学社团“寿命”的长短。我们必须结合高职院校办学实际,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文学社团学生干部个性化管理制度,通过人格测试、集体培训、谈心谈话等方式将学生干部选拔、培训与学生思想政教育联系起来。3.1.3形成新、旧媒体合作机制。信息化时代,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层出不穷,成为高职院校文学社团开展活动的优选载体,但我们在运用新媒体的同时,不能完全摒弃报纸、杂志等旧媒体的价值,要不断摸索新、旧媒体的优缺点,形成新、旧媒体合作运行的良好机制。以笔者学校为例,文学社团的作品既发表于学校校报和社团文学刊物,也择优在校园QQ、微信公众号推文中;文学社团的优秀社员也是校园新媒体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在新、旧媒体合作运行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3.2创新社团刊物栏目。高职院校文学社团刊物可在借鉴传统文学社团刊物栏目主体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技术背后所隐含的人文因素,使枯燥乏味的技术操作充满丰富多彩的情感和关怀,”[1](P15)并将这种人文因素融入刊物栏目设计中,引导学生将文学活动与日常学习、生活建立更紧密、更广泛的联系。例如,可设置摄影作品栏目“技能之光”,展示学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和学习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可设置日志创作栏目“技能日记”,发表学生技能学习心得体会的文学性表述,以600字左右的短文为主;可设置时事讨论栏目“我为和谐社会建言”,征集师生关于时事新闻的观点看法,优先采纳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稿件;等等。通过加强校园文学刊物栏目与技能学习、社会时事的联系,引导学生加强对技能学习和国家社会的关注,打造适应高职院校办学实际的文学刊物,逐步实现高职院校文学社团的“大语文”育人功能。3.3创新社团活动载体。创新社团活动载体是高职院校文学社团人文教育路径创新的重要手段,下面我们主要探讨新媒体和第二课堂两种载体。3.3.1新媒体。为了适应时展需要和学生对于新兴媒体的浓厚兴趣,新媒体成为高职院校文学社团的活动载体之一。例如,建立社团公众号,将优秀稿件与推文主题相结合,不定期推送,既可扩大读者范围,又可在留言区收集真实评价,促进社团作品质量的良性提升;制作文学鉴赏、文学创作、摄影技巧等微讲座,通过“云课堂”等新媒体开展社员培训,使学生在宿舍也能进行人文素质提升。3.3.2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我国当前大力提倡的育人手段之一,主要利用课堂教学以外的理论学习、阅读写作、志愿服务等校园活动进行实践育人,一般采取学分制。高职院校文学社团可采用这一载体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例如,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并将其纳入第二课堂管理,激发学生参与课外阅读和文学创作(以读书笔记为主)的积极性,辅助文学社团实现人文教育目标。
4结语
高职院校文学社团在知识、思想、方法等方面都表现出显著的人文教育价值,高职院校可通过创新社团管理方式、创新社团刊物栏目、创新社团活动载体等路径创新实现文学社团的人文教育价值。此外,在发展文学社团过程中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媒介素养,如何形成“传帮带”发展模式,等等问题也是需要我们不断探讨的论题。
参考文献
[1]高永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10-18.
[2]冯昭昭.大学生社团的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58-62.
[3]邱烨.基于职业发展理论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D].扬州大学,2011.
作者:张艺娇 单位:湖北工程职业学院交通工程学院
- 上一篇:高校体操教学改革研究
- 下一篇:人文教育场域之突围与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