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校人文教育论文
时间:2022-01-28 04:19:46
导语:当代高校人文教育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高校专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时候,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首先提出“通识教育”主张,[1]14他认为高校只有发展通识教育才符合高校之道,由此弥补专业教育的某些缺陷,融通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人才,才能沟通现代与传统,使文明不致断裂,建立起高校师生共同的文化语言,使之具有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而作为通识教育核心的人文教育,其地位正日益突显。西方国家重视人文教育、通识教育,注重文明、文化的传承创新,其理论研究与实践也较早、较深入及较系统。在教育实践中,美国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在20世纪八十年代进行了通识教育改革,[1]P30人文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明确体现在大学生培养目标及方案当中,众多高校将各类通识课程称作“核心课程”,对核心课程进行严格的设计和要求,将其视为为人文教育目标服务的重要阵地。英国的众多高校则实行“大文科”与“大理科”制度,将文科与理工科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突出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今天,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博雅教育仍然是西方国家高校教育的目标和方向。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受30年代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2]中国高校教育确立了“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以“工具意识”为核心的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一方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型人才、推动了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高等教育学科单一、专业划分过细、人才知识结构单薄、人文底蕴薄弱的局面。同时,过早、过窄、过细的学科与专业划分严重限制了高校大学生跨学科、跨领域思维创造能力的发展,造成人文教育在高校教育体制中整体发展乏力。因此,在现行高校教育体制中推进人文教育发展,首先必须理顺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各类高校逐渐意识到片面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给高等教育带来的严重危害;但在如何打破传统僵化的体制格局,推进人文教育发展方面并没有很好的办法。正由于此,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也成为高校教育体制中首要的关系形式。
二、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
人文与科学是人类理性的两大支柱,西欧工业革命以后,人文与科学发展都出现了较大变化,而其主要发展趋势是,科学理性逐渐凌驾于人文理性之上;二十世纪初期以来,人们对科学范畴作了更为严格的界定,如西方哲学家康德、文德尔班等将自然科学推崇为真正知识的唯一来源,将自然科学方法视作是唯一可靠的方法,而将追求人自身价值与意义的人文社会科学划入另册,不再视为知识的来源,由此形成了人文与科学两种文化的冲突与对立。人文与科学两种文化的冲突,反映于中国高校教育体制当中,则是科学教育的如日中天、人文教育的衰颓低落。“现代大学的知识结构在科学的大力渗透下,越来越变成一个知性的混合体,讲学统不讲人统,大学里面已出现知识排他性倾向,即只有科学才是知识,其他不是知识。”[3]原来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也因此具有了明确的界限。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尽管界限分明,但同样也有着融合的可能,“认识和挖掘人文中体现的科学基础,科学中内含的人文精神,并以此为中介是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内容。”[4]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由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可以引申出另外两组重要的关系形式,该两组关系协调都与人文教育发展有着紧密关联。
1、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关系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各自以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作为学科支撑,由此引申出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关系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文理”关系,不是简单指文史哲与数理化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人文社会科学,实际上是一个“大文科”概念,又称作哲学社会科学,其内部存在分殊化,既包括有人文学科,又包括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内部也有着不断分化的趋势,包括如理论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类别。人文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将具有明显界限分隔的两类教育科学形式融合在一起,开设全校性质的人文教育课程以覆盖所有的学科门类。但是,要真正做到面面俱到,那么课程如何整合、怎样搭配将变得极为复杂与琐碎。若这类课程无法照顾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双方固有利益,则无法使两者形成相互的融通,人文教育便有可能流于形式。目前出现的情况是,各高校都开设了各种类型的人文教育公选课,而这些课程往往被各式各样的“概论课”所包围,知识的拓展停留在表面,讲授的内容往往“浅尝辄止”,很难达到人文教育的实在目的,其真正的效果也并不理想;因此,需要我们认真审视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
2、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关系
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又可分化出人文学科(或称人文科学)和社会学科(或称社会科学)两大类学科,学科之间也因此产生出新的关系问题。总体来说,主要承担人文教育工作任务的是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而这两类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分类却在学理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两者之间并非圆融无间;因此,需要我们正确的处理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关系。如社会学科通常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分析与综合,其主要学科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人文学科则离不开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其主要学科如历史学、文学、哲学等。高校人文教育究竟应当倚重于人文学科,还是更多的依靠社会学科?身处不同学科的学者在看待这一问题时会产生较大分歧。社会学者或许会认为人文学科没有实际用途,对现实社会没有意义;而人文学者则认为中国现有的社会学科完全照搬照抄西方,没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及创造。在如何发展人文教育的问题上,学科之间必然有一个长期磨合的过程,只有正确处理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关系问题,人文教育才将有所依靠,才能真正形成高校人文教育的完整概念结构。
三、高校人文教育与教育层次的关系
人文教育在高校中寻求发展,绝不能是“闭门造车”,它与中学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层次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1、高校人文教育与高中、中学教育的关系
今天的高等教育呈现出普及化与大众化趋势,高校教育需面向社会,走向通识化发展道路亦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然而通识化发展道路的铺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高等教育自身独立可以实行的,它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积累过程,而此种积累则需要在高校与高中、中学教育之间搭建起较好沟通的桥梁,共同致力于人文教育的发展。要做到这点,其中的关节处就在于改变目前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高考应试教育模式,使学生在高中、中学阶段就能够接受到人文教育,拓宽学生知识探索的领域,打破高中阶段形成的文理分科、文理分家的固有格局。人文教育需要高校教育与高中、中学教育进行有效地衔接,达至设计系统、完整、合理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目的,正由于此,中国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需要我们准确定好人文教育在高校教育与高中教育、中学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位置。
2、高校人文教育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关系理顺
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也关乎着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高校本科教育培养的目标取向是什么?目前许多高校未必有清楚的认识,许多高校似乎都将本科教育目标看成是培养研究生的生源,并将考取研究生数量的多寡看作是高校业绩高下的重要指标,这样的思路影响至深且巨,然而今天,这样的目标定位与指导思想却值得我们重新探讨。事实上,高校中能够进入研究生阶段进行学习的本科生数量相当有限,“如果把本科培养目标看成是培养未来的研究生,就没有顾及大多数今后不读研究生的本科生的培养”,[5]本科教育沦为了研究生教育的附庸,成为高中、中学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过渡阶段,因而失去了独立存在的价值目标取向,这使得本科教育的真正目标变得模糊不清。由此产生的结果是,本科教育成为高中、中学专业教育模式的某种延续,高校将高中、中学教育推行的专业性目标转移到高校本科教育的层级,这使得高校本科教育的功能与作用类似于过去高中、中学的教育,研究生则转而成为从前的本科生,“专业主义”甚嚣尘上,无从建立起高校人文教育制度。由此可见,理顺高校人文教育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关系,对于人文教育发展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3、高校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高校内部学科、专业日益分殊化,众多二级职业型院部目前存在着大量扩张的趋势,这本身具有合理性,但是,当这些职业型院部学生成为社会重要力量的同时,他们在高校四年当中受过怎样的人文教育,他们的人文基本素质如何?这些问题是值得思考的。关于此,则需要我们正确处理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更涉及到高校大学生受何种利益驱动与人文教育预期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大环境下,众多高校大学生是以谋生和就业作为主要导向,直接以求职需要作为目标,以获取物质利益作为人生方向,人文教育在其心理预期中地位低下,社会与学生的利益需求也带动高校的急功近利,当职业型院部据有高校主要的教育资源时,势必对整个高校教育体制起到决定性的影响。高校人文教育将会不断受到来自职业院部、职业教育的冲击,在整个体制中地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如何正确处理高校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关系,也成为今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高校人文教育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高校人文教育发展,需要我们正确处理人文教育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1、人文教育与教育内容的关系
从教育教学的内容上看,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中西文化传统与现代的教育内容都可以提供此种储备;然而,中国高校的人文教育却面临取用中西文化先后轻重的问题,是应该以中国文化教育为主体,还是主要借鉴西方的文化教育,亦或是强调将中西文化共同加以利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如甘阳认为,“中国一百年来之所以把中西问题作为中心性的问题,因为现代中国总的问题就是直面西方文明冲击的问题。”[5]正是由于中国文化的传统与现实不断受到西方文明与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中西文明与文化之间正经历着不断地冲突与融合,中国高校人文教育发展的合理定位,需要我们正确处理两种文明与文化的关系,使中西方优秀的文化教育资源都能够为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服务。
2、人文教育与课程形式的关系
近年来,各类层次的高校主要参照西方本科教育来改革实践人文教育课程,但是,这些高校更多将注意力集中于模效西方人文教育的外在分类形式,或满足于在学分有限的公选课程中划分不同门类。在人文教育课程设置方面,追求门类齐全以及课程数量的增加,却缺乏系统、明确的教学目的,更缺少对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和安排。人文教育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较大且不够稳定,只注重外在形式,不注重内在质量。在本科教育现行体制下,高校并未真正建立系统完善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也没有把这类课程视作高校本科教育的基础性课程,只是将它视为知识补充的角色,用来在主课外增加一些学生们的知识兴趣。并未有效整合当前各类公选课程资源来提炼形成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而是盲目追求课程范围和数量的扩容,公选课程在高校中大都被看作是本科生专业课程以外的附加课程,并未发挥这些课程的真正功用;而这在二级院部如理工院部或职业院部尤其如此。课程流于形式,学生们并不重视,有能力承担人文教育课程的师资力量严重匮乏,而当前承担此类课程的教师又多数未经过严格训练,人文教育课程因此主要成为学生们混学分的课程。若照此发展人文教育,我国高校发展人文教育的初衷将无法实现,过去的努力将付之东流,这便要求我们需要进一步理顺人文教育课程纲目之间关系,构建形成高校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体系。
综上所述,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与我们对高校教育内涵的理解与认识紧密相连,而长期以来高校人文教育发展缓慢的格局亟待打破。如何将人文教育从当前面临的尴尬发展局面中解脱出来,如何准确找出人文教育在高校教育体制中的合适位置,是中国高校人文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审慎思考的问题。而关于这一问题,需要我们深刻了解高校人文教育当前的生存状态与内外关系,有鉴于此,考察高校人文教育发展状况,协调处理人文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主体之间的关系成为必然的选择,本文写作的初衷正在于此。值得注意的是,高校人文教育的诸种关系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各种关系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彼此之间又存在着重要关联,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将留待今后作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李南云单位:许昌学院
-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研究论文
- 下一篇:合作社下的生态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