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文教育课程建设思考
时间:2022-05-09 11:26:25
导语:高校人文教育课程建设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从内涵角度看,大学生人文教育,可以称作博雅教育,而它“作为大学教育的传统核心和精神代表,即有着保存高雅文化的职能和较强的自我报偿、不受社会后果约束的价值取向。”换言之,高校人文教育,不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的的,而是培养大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形式,它“试图解决的不是‘头脑’问题而是‘心灵’问题”,“它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高校人文教育过程,正是以多种教育途径与方式,使大学生通过学习与体悟,获得系统人文知识,将人文知识内化为自身应具有的人文精神,更将人文精神外化表现为人文修养的教育过程形式。高校工会在大学生人文教育方面大有可为。高校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团体,它是党沟通、联系教职工角色群体的桥梁和纽带。高校作为培养社会需要的较高层次人才的专门机构,高校工会开展的各项工作离不开学校党委和行政部门的工作指导,因此,高校工会与党委、行政的工作目标具有一致性,只是内容和侧重点不同。高校工会作为高校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职工群众自己的组织,应该在党委的领导下,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紧密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深入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领域,积极参与到教书育人活动中去,充分发挥高校工会的教育教学职能与作用。高校工会中的教师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实施者。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工作的中心任务,该任务的主要实施者是教师。而高校工会作为教职工之家,掌握着高校内部至为重要的教师资源,同时联系并团结着大批优秀的教育教学人才,因此,它在大学生人文教育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在高校工会会员当中有着各级党委、行政部门领导,年富力强的一线教学人员、也有着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这些都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要的资源力量。因此,高校工会有能力发挥自身功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关心并支持学校的教学工作。高校工会应当转变工作思路,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凝聚广大教职工的力量,在大学生人文教育方面贡献自己独特的力量。
二、高校工会在大学生人文教育方面的作用
1.高校工会教代会在人文教育中的规划作用
大学生人文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前,人文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系列有关人文教育的举措正逐步纳入到我国普通高校教学改革之中。高校工会是职工群众自愿参加的组织,有巨大的政治组织优势和强大的号召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教职工闲散力量组织起来,使主流价值、学校精神、校史校情、职业道德等深入人心,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抓好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简称教代会)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定期召开会议,讨论涉及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并认真组织贯彻落实会议决议。在教代会闭会期间,发挥民主管理、教学科研、生活福利等各专门委员会的作用,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献智献计;按照学校党委工作要求,定期开展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参与民主推荐学校领导人选,积极、稳妥地推行校务公开工作;成立青年教职工委员会,以此为桥梁和平台,专门集中反映、表达青年教职工诉求与愿望,维护青年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其中,教代会提案是全校教职工通过教代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它是学校工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渠道。教代会代表应关注大学生人文教育,广泛听取并征集有关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为学校的大学生人文教育改革实践出谋划策,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
2.高校工会在人文课程体系构建中的作用
为更好地在高校开展人文教育,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规划整合原有人文素质课程的基础上,应当创建出一套功能互补、紧密配合、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课程运行机制系统、完整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更应以课程教学为中心,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文教育实践网络,制定出实践方案,将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确保人文教育目标的实现。有鉴于此,人文课程体系应当由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两大模块组成。其中,显性课程模块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纯粹的人文教育课程、专业与人文交叉课程等构成;隐形课程模块则可分为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两部分。课程模块之间在功能上互为补充、相互配合,形成整体效应,课程体系的设置在此思路指导下建立。一是在显性课程建设方面。人文教育教学的主要场合在课堂教学活动,高校工会可以开辟渠道整合不同类型的教师资源,以拓展大学生对人文知识与实践的兴趣,扫清各类资源相互融通中存在的障碍,引导学生对人文知识内涵自觉体悟与理解,以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内核,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求人文教育课程教学的形式与内容体现多样化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重视东西方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人文导向的作用;开展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在显性课程建设方面,目前全国高校均开设有专门的人文素质类公共选修课程(或称作通识类选修课),并在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了此类课程的学分要求,学分不足者将无法获得高校毕业资格。然而,人文素质课程所涉及的学科专业丰富,覆盖面宽泛,因此人文教育类师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这类课程建设发展,这一点在师资力量更为匮乏的地方型院校中表现的尤其突出。高校工会作为联系广大教职工的桥梁与纽带,在工会组织中聚合了大批优秀的教师人才,其中不乏文化底蕴深厚的会员,他们中有些或许并不在教学第一线,但仍然有相当的精力和能力承担一定学时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任务。高校工会应当善于利用各种教师教育资源力量,组织动员会员,为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是在隐性课程建设方面,高校工会在隐性课程建设方面具有自己独特作用,如在开展人文活动课程方面,为了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各高校工会都建设有教职工的文化社团和文体协会,其中社团骨干成员均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能力水平。与教师团体相对应的是,大学生也有自己的文化社团和文体协会,而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场合除课堂以外,第二课堂也是其重要的领域,学生文化社团在第二课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利于人文教育活动的开展。然而,学生社团需要具有一定能力与水平的教师进行辅导。若高校工会能够建立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动员工会内文化社团骨干成员担任学生文化社团的辅导老师,必将对提高学生社团的水平具有十分积极地促进作用,这能够为学校大学生人文教育作出积极的贡献。高校的人文环境课程,也是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潜层教育资源,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广泛而又深刻的作用。人文环境课程中,校园文化建设是其有机构成部分。高校工会是以教职工为主体的自愿加入的群众组织,它既是教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又是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传播者,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高校工会必须抓住自身优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紧紧把握高校教师的特点,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组织和文化社团优势,自觉地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努力担负起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使命。高校工会可以成为校园文化的有力组织者和领导者,通过一定的文化社团活动将广大教职工组织在一起,使之具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它也能成为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载体,有利于大学生思想眼界的开阔。开展健康向上的、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的、教职工喜闻乐见的各项文化体育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融洽的文化氛围,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丰富教职工的精神生活,从而更好的为大学生教育服务。当前教工价值取向呈多元化趋势,高校应切实利用校园文化这笔无形资产,紧紧抓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主线,充分发挥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组织优势,努力形成一种和谐而充满生机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工会作为教职工之家,掌握着高校至为重要的教师资源,如能将这种资源力量加以优化整合,将对大学生人文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有鉴于此,高校工会在大学生人文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与作用。高校工会的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能够为大学生人文教育发展出谋划策,而工会组织在构建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方面也能够展现其独特的功能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工会的教育教学功能,能够不断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提升高校人文教育水平。
作者:李南云工作单位:许昌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
- 上一篇:职业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创建思路
- 下一篇:图书馆人文教育功能实践思考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