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教育的应用3篇

时间:2022-05-09 10:21:16

导语:医学人文教育的应用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医学人文教育的应用3篇

第一篇

一、开设医学人文综合课程

医学人文作为一个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学科众多,缺乏横向联系,通过开设医学人文综合课程可以让学生对医学人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所谓医学人文综合课程,即把不同的医学人文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来介绍医学人文知识,以问题为中心来学习医学人文的概念、方法,从医学人文学科和临床现象的结合点上,把医学人文知识内化为医学人文观点和医学信念[2]。建议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第5学期开设医学人文综合课程Ⅰ,第8-10学期开设医学人文综合课程Ⅱ。通过医学人文综合课程Ⅰ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医学人文的内涵和外延,理解医生的职业精神是医生在职业活动中应具有的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统一,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贯穿整个医学教育的医学人文课程Patient/Doctor(病人—医生)Ⅰ-Ⅲ及国内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医学人文概论”、“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概论”等课程都是有益的探索。为保证医学人文教育的系统性和深入性,建议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在医学人文综合课程的基础上第6-7学期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2-3门医学人文核心课程。

二、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医学专业课程中

要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有学者提出应该增加医学人文课程的门数和课时,但增加很多的课程和课时势必增添学生的负荷,既不必要,也不可行。以山西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为例,第1-7学期共开设42门课程,总学时2939小时,学期均学时为420小时,课程空间已近饱和。医学人文教育应当另辟蹊径,以融合的思路解决课程空间的问题,在开设医学人文综合课程及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寻求医学人文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教育的契合点,探索医学专业课程中的人文教育[3]。医学与人文既不是二元对立的,也不是简单加和的,而应该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通过在医学专业课程中渗透生死教育、医学史、医患沟通、病人心理等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使医学生懂得医学科学知识与医学人文知识之间存在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形成医学人文与医学专业课程相互融通、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打破医学人文教育中医学与人文的独白造成的学科壁垒,同时促进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达到双赢。医学与人文的融合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医学专业教师、医学人文教师的通力合作。

三、医学人文与实践的结合

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服务对象也是人,本质上是一门“人”学,医学人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素质不同于知识,同样,人文素质不同于人文知识,人文素质的提高需要不断地培养,科学“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关怀问题,即对于“人”的关怀,脱离开对于人的关怀,最多只能说有人文知识,而不能说有人文素质[4]。因此,有必要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第8学期的集中轮回实习和第9-10学期的临床生产实习中将已学到的医学人文知识在实践中融会贯通,体验和感悟医学人文服务的内涵,在工作过程中养成人文自觉,在临床实践中体现人文关怀。山西医科大学高年级学生到急诊科进行的“绿色通道”导诊活动使学生在与患者和医生的接触中激发了对生命的感悟、对痛苦的体验、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对神圣医学事业的理解,锻炼了医患沟通能力[5]。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以临床教师为主导开展床边医学人文教育,主要传授生命观、人文关怀、患者心理、医患沟通等人文知识,带教医生应当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医学人文教师为主导组织医学人文综合课程Ⅱ的教学,以实习生报告和小组讨论为主要教学形式,针对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医学人文相关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和交流,回顾医学人文综合课程Ⅰ的人文知识,启发学生结合实践深入思考,促进人文知识到人文素质的内化。

四、医学人文第二课堂的配合

通过医学人文论坛、医学人文电影展播、医学人文对话等特色第二课堂的常态化开展,营造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氛围,引发医学生对医学专业精神与医师职业精神的感悟与思考。山西医科大学每年一届的医学人文周活动及连续举办的医学人文论坛有力推动了医学人文教育的深入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建议由高校教务处或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医学人文中心等部门牵头,邀请国内外医学人文教学、研究、实践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医学人文论坛系列专题讲座,以开放的课堂形式传道授业解惑,通过对医学人文学科前沿思想的解读、对医学领域热点问题的分析及与医学生的交流对话,拓宽医学生的视野,重塑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气质;优秀的电影电视文学艺术作品,如《LivingProof》(美)、《入殓师》(日)、《ER》(美)、《心术》(中)等剧中的人物形象对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塑造医学生人文精神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由医学人文教师提供适合医学生观赏、分析、讨论的医学人文电影库,学生会或电影协会等学生社团定期组织电影展播,通过电影赏析,围绕剧中与医学职业相关的人物、情节展开讨论,充分调动医学生对于医学人文认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是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发展的核心。综上所述,在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标准》为指导,坚持“综合、融合、结合、配合”的课程体系设置原则,才能提高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效性,使《标准》提出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真正落到实处。(本文来自于《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燕娟1陈晓阳2工作单位:1.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山东大学医学院

第二篇

1医患关系紧张的成因

1.1就医行为商品化

随着社会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患者的医疗需求日益主动化、精细化。政府对医院的投入不断减少,医院为了自身发展或自身经济利益,形成了“以药养医”、“创收发展”的局面。医生在诊断和治疗时更多地依赖高精尖的仪器设备,与患者的感情交流减少,忽略了患者的心理感受,医患关系被某种程度地物化,医患关系成为商品出售者与顾客的关系。二者关系日益复杂,涉及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以及医院和社会、媒体[2]等多个方面,若任何一方出现信息不对称,就会造成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危机。据调查,医患关系紧张恶化以致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主要与医务人员的爱心、责任心、同情心有关。某些医生忽视心理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心理感受,缺少人文关怀,与患者交流不够是一重要因素[3]。

1.2资源配置不合理

医学分科愈来愈细,一个医生只对某一种疾病负责,而患者要全面的治疗,要面对多个医生。医学生容易将疾病和患者分割开来,只见“病”,不见“人”。缺失人文的诊疗过程,是对“病”不对“人”的过程。医患比例严重失衡,2011年卫生部统计数据: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1.82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1.66人[4];医务工作者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病史采集、体检、开检查单、病历记录等工作,根本无时间注重患者心理方面需求并与之进行详尽的沟通。

2人文医学教育

2.1人文医学教育定义

人文医学教育就是把人文科学与高等医学教育相结合,以适应新形势对医学人才培养的新需要[5]。杜先智等[6]认为:现代医学人才应具有医学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完整的知识结构,既要求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又必须具有诚信的道德品质、深厚的文化底蕴、适宜的人格魅力、不断的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与患者、家属和同事交流、沟通和协调能力。作者认为,和谐行医,依法行医就是人文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人文医学教育是以患者为中心和从整体去认识和治疗疾病,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7]。(本文来自于《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简介详见.)

2.2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的问题

目前的临床教育模式,很难开设系统的医学人文课程,缺乏针对性的专用教材,且大多为选修课,课时开展严重不足[8]。发达国家的医学生人文学科课时达20%~25%,而我国学生课时只占7%[9]。这就对临床带教教师在人文执业能力培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对专业教师进行有关人文医学知识的培训;增强教育意识、自觉性和积极性;充分挖掘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资源在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中达到治疗疾病、认识人、理解人和帮助人[10]。

2.3加强人文医学教育的几个措施

(1)政府主导:制定相应的条例制度,将医学人文教育纳入医学生的必修课。加强教学投入,强化教师意识,将人文教育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中[11]。(2)媒体加强正面引导,让公众充分理解医学的局限性,在出现医疗意外时能够给予最大的宽容。(3)医务人员应加强自身素质、职业形象礼仪、沟通技巧等培训。(4)加强循证医学教育。循证医学是应用现有的科学证据进行一切医疗活动,不能单凭经验或主观臆断。有助于培养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在作出任一医疗行为前,会进行严格的疾病成本分析、成本效益分析[12],这样势必会在疾病治愈率提高的同时,患者的经济成本降低,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3.结语

总之,“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13],而“医学人文”就是“以患者为中心”。要促进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人文素质教育应当视为高等医学院校教育不可缺少的必修课[5],提高医学人文教育的课时比例,将其贯穿于学生在校教育的全过程;对于已经在医院上班的人员,可通过参加培训班、进修班等形式,提高人文素质,纳入考、评、聘体系,在日常工作中处处体现人文关怀,特别是大手术、癌症患者等,人文关怀的运用已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4]。医学人文教育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应该担起的责任[15]。在教书育人和临床实践中,注重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才能培养出“德艺双馨”的医学人才。

作者:邓素容工作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第三篇

1医学人文的内涵

1.1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大医精诚》中曾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可见在我国古代的医学中对医生的人文素养就相当重视,要以“恻隐之心”救“含灵之苦”,就是要求医生要对病人尊重,对生命慈悲。而“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提出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就提出:“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也无论需诊治的病人是男是女、是自由民是奴婢,对他们我一视同仁,为他们谋幸福是我惟一的目的”,这更是对一名医生的道德提出了要求。医学发展到当代,医学模式已经转变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这种医学模式下,医生看待患者不再是碎片化、疾病化的人,应该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人、社会人来加以看待和诊断。与此同时,现代医学中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已经不单单指人,医学科研实验更要求了人对实验动物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做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般的生命认知。

1.2对医学事业的职业责任感

医务人员是大部分医学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从一个职业角度来说,职业责任感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职业责任感的高低决定着工作中“德”的高低。对医生来说,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就是“医德”的一个有力体现。职业责任感包含了三个重要要素“认知、情感、行为”,如“医务人员为人看病,表面上看施展的是个人的技术和才能,而实质上是从他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人类对自身痛楚的怜悯和关爱,表达的是人道主义的精神,这就是人文关怀。”[1]所以说,医学人文精神包含着职业责任感。同样,优秀的、有医德的医务人员一定有着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2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分析

(1)对医学人文教育认识不足。目前,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的认识正在发生进一步的转变,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高校一面对高呼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另一面却没有什么实际的措施,无论从资金还是人员配置,都没有一个有力的支持。依旧把医学人文教育作为一个配角,教育的内容也仅限于几堂课程和几个不痛不痒的活动。(2)医学人文教育规划不合理。在目前的医学高校中,人文教育依旧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伦理学等课堂教育为主,这样的教育形式过于单一,脱离了临床等实际卫生工作,目标不集中,不明确。其次,在医学人文教育规划上,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学计划没有一个长远的打算,不能把医学人文的内容贯穿于大学生的读书生涯。最后,在医学人文教育的效果评价上,还是以最终考试为主,医学生对于这种形式的考核,都是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解决,最终的教育效果自然不理想。(3)医学人文教育队伍建设不足。目前大多数的医学院校中,进行医学人文教育的都是一些专职教师,他们中的很多人基本都没有比较专业医学知识,或者临床卫生工作经验,在教学中与实际结合的内容偏少,教学队伍偏重于说教,说服力不足,医学生在这种教育下,无法把自己联系到未来实际工作中,“内化于心”的动力不足。

3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对策

医学生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更有必要构建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核心课程之间的桥梁,充分实现医学人文与医学核心课程的结合。[2]使得医学生既没有过多的学习负担,又可以“内化”医学人文精神,提高其医学人文素质。

3.1提高对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视

改变对医学人文教育的认识,提高对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是改进高校医学人文教育的第一步。首先,从学校层面应给予高校人文教育充分的支持。在政策的制定、教育资源的分配上要有合理有效的安排,满足医学人文教育的资源需求。从医学高校教师层面上,无论是专职人文教育的教师,还是从事医学科学知识的教师,都应改进自己的认识,把医学人文教育提升到新的高度,让课程中流淌着医学人文的血脉。

3.2合理规划医学人文教育

1)系统安排医学人文教育课程。医学院校在安排医学人文课程时,要兼顾医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不能简单地将医学人文课程集中的在大一、大二开展,更多的要渗透到医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把医学人文教育作为一个全程教育贯穿医学生的五年学习生活。2)加强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的结合。医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大多还是医疗卫生工作,医学人文素质主要还是体现在医疗工作中。因此,在医学人文教育时,需要有医学科学的结合,无论是医德高尚的大夫的经验,还是新闻事例……医学人文和医学科学的结合,才能提高学生对医学人文素质的认识,获得未来职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3.3加强医学人文教师队伍建设

医学人文教育不应该只是几个专职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和辅导员的工作。在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教育中,作为传授医学科学知识的教师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有丰富的临床卫生工作经验,这些工作经验使得,他们对于一些社会医疗问题和医学人文精神的观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尤其是从事一线临床工作的老师,他们在医学人文教育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医学人文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对于医学生来说更是一项终身课程,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教育从一个医生的整个职业生涯来说,是一种启蒙教育、一种基础教育。就像一个婴儿在学步时搀扶的双手,既是一种支持又是一种帮助更是一种引导。

作者:丁颢许燕霍小舟工作单位:大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