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人文教育强化措施3篇

时间:2022-03-31 02:52:36

导语:校园人文教育强化措施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校园人文教育强化措施3篇

第一篇

1人文教育与邻近概念的辨析

笔者在梳理文献中发现,诸多文献对于人文教育、德育、素质教育三词概念的认识模糊不清,文献中出现三词混用的情况枚不胜举。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由于这三个词语有共通之处,容易混淆;另一方面是这三个词均带有时代意义,从其提出的先后顺序可排列为:德育、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后面一词在使用时通常被无限扩充内涵,因此常造成使用上的混乱。概念不清、使用混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人文教育的理解,因此厘清这些概念对于我们理解和实施人文教育尤为重要。

1.1人文教育与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概念的内涵较为丰富,但是从现代公民教育特征上讲,它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机制、情感世界、意志能力、意识形态、理想模式等。就当代大学生而言,具体应表现为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勤劳勇敢善良的品质、奋发向上的进取意识、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崇德重义的道德情操和科学民主的现代精神等。①而“人文教育”从其性质上来说是以育人为根本的教育,它首先是人文知识和文化的教育,而人文知识和文化的教育包括文学、历史、社会、哲学和艺术教育等;其次,是人文意识教育。包括人类文明基本成果、人类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共同的行为规范教育等。因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高校进行人文教育的目标。

1.2人文教育与德育

人文教育与德育的目标都在于教人做人,但是二者的概念内涵并不完全相同。德育从广义的概念来讲,它的核心是对“人伦道德”的培育。对德育较为多的解释是指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称。同时,德育具有鲜明的党性和阶级性,因此,大学德育的主渠道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②而人文教育则主要通过学校的制度、人文环境以及相关的课程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教育实质上是关于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教育,它旨在引导学生更好地体察生命、关照灵魂、陶冶情操,并能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顿悟生命的最高境界。因此,人文教育与德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德育偏重“人伦道德”,人文教育偏重“自我超越”。③所以,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既要重视德育,又不能忽视人文教育。

1.3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可概括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素质、专业及能力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这四大素质的教育。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可分为专业和非专业素质。专业素质是指与人的专业相关的、对形成人的职业能力起支撑作用的基本素质。非专业素质是指每个人必须备的、对其终身发展起作用的基本素质。这里我们所探讨的高职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艺术素质、科学技术素质、基本能力素质以及身体心理素质五个方面。素质教育主要侧重于对向受教育者传授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它不仅具有社会性、道德性,还具有艺术性。而人文教育从一定层面而言,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人文教育。从教育的目的上来说,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为增加学生的道德知识,更好地帮助他们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其主旨不仅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同时还使个人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因此,从二者的关系中可以看出,素质教育的内涵比人文教育更为宽泛,人文教育的目标比素质教育更显隐性,要避免素质教育成为空而泛的口号,就需要人文教育作为普适性的基础,否则素质教育就是虚幻的。

2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实施的误区

2.1人文教育肩负着高职院校学生在中学未完成素养的养成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当地培养有技能型的专门型人才,因此,专业性的学习是重点,但是切不可把目前大学生在基础性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方面所表现出的某种欠缺归咎于普通教育(如高中文理分科),归咎于高考对学生的甄别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靠普通教育的改革,如果因为普通教育所存留的问题,要求“高等学校在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及其教学上将科学与人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高等教育将不再是专业教育,充其量只能称为“大中学”。④而高等教育中的高职教育更具专门性,培养专业技能型的人才是高职教育存在的根本。因此高职教育应与普通教育严格区分,高职教育的一切工作任务应围绕其专业教育目标开展。如过将普通教育未实现的目标输送给高等教育,其结果将会使高职教育的专业目标模糊不清,从而影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2.2为保证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加大人文教育的课时比例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相比本科院校学生更早面临就业压力,对课时较少且缺乏短期效益的人文课程,学生多持轻视态度,多数学生更注重专业课学习。这是事实,但是如果人为的加大人文教育

的课时比例,一方面可能会使原本就少的专业学习受到挤占,另一方面人文教育实施的效果并不一定真正见效。这些课程的学时挤占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对人文课程产生厌恶的情绪,多数学生虽表面上选修这些课程,但是课堂上多半在做专业课作业。因此,在开设人文课程时,一定要处理好其与原有德育课程、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

3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施途径

3.1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养

实践证明,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需要示范榜样的作用,仅靠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效果不佳,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榜样较少。社会上的榜样能影响到学生的较少,而经常与学生在一起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为直接,同时也是最真实、可信的。通常,教师的言行举止、道德品行、敬业精神等各方面的素养能够通过上课或平时的表现让学生感受到人文素养的力量。因此,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应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力争每位教师都能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一是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二是学校要严格规范管理教师,三是鼓励教师积极进修。通过宣传使教师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并促使其加强自身素养的自觉性,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在言行举止等各方面注重表率作用;制定规范的制度,督促教师对自己的行为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敬业精神;鼓励教师参加人文系列知识的培训,并根据其参与培训的课时数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及公示,争取引起全校师生对人文知识学习的重视。

3.2营造高职院校人文环境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应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切不可急于求成。针对上述论述的人文教育的自身的特点,要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高职院校应从两点积极营造学校的人文氛围,一要加强硬件建设,二要提高软件投入。其中加强硬件建设包括学校总体规划的开发、教学设施的投入、人文景观的建设等;软件投入主要包括人文课程建设及开发、人文教育专业的合理设置、人文教育学术氛围加强、校园文化的广泛开展等。人文素养的核心在于人文精神,因此,硬件和软件建设务必要考虑到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例如:定期举办各种级别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系列讲座、人文系列知识竞赛以及人文经典指导阅读等活动。

作者:乔中彦工作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第二篇

一加强人文教育对大学的意义

人文,指的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而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最主要的表现是对人尊严、价值和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弘扬人文精神,关系到为社会提供一种正确的精神价值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塑造。对干个体的人来说,它担负着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培养优良的品格、坚强的意志、独立的精神、丰富的情感的使命。[2]人文教育,也叫通才教育或通识教育,是指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人文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文精神”,其最基本的应有之意是:倡导以人为本,对人的关心、爱护和尊重应当超越对物质的功利性追求。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也”“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梅贻琦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学问和大师都是精神的载体与象征,由此我们可以说:“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立。”大学之所以能成其大,不在于其校园规模之大,而在于其精神之博大与宏大。而大学这种精神最重要的内涵就是人文精神。缺失了这种精神境界的追求,大学必然沦落为功利性追求的工具,沦落为一种谋生技术的培训机构,而失去其安身立命、承担社会道义职责的根本。高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人文精神的淡化甚至是失落已经不是孤立的个别现象,也正因为如此,人文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着力点之一。也正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如果我们对世界著名的学府作个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名列前茅的大学,都是人文教育卓有成效的高校,他们的教育提供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某项专业领先的技术,更有饱含其自身特色的大学精神、人文理念和价值追求。比如耶鲁大学,理工科方面在美国仅仅是二三流水平,可一直被被推崇为世界一流的大学,究其原因就在于它为学生提供了受益终身的人文教育。耶鲁大学前校长贝诺•施密德特曾经说:“人文教育解放了人的个性,培养了人独立自主的精神,同时也增强了人的集体主义,使人更乐意与他人合作,更易于与他人信息相通。这种人文应贯穿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正是这种人文精神把耶鲁大学推上一流大学的宝座。[3]再如哈佛大学,美国人通常会说,“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这与其说是哈佛的历史早于美国,还不如说是哈佛创造了美国,是哈佛的人文精神导引了美国的成长。[4]坚定不移地突出人文教育,这是哈佛的传统,是哈佛教育理念的核心。因此,人文精神应是大学教育的核心。

二大学校园人文教育状况及根源

从整体社会情况来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之下,重物质轻精神、重利轻义等功利主义思想不断泛滥,人文精神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遭到嘲笑和鄙视。理想主义的失落和信仰的危机、价值体系的缺失和社会道德的失范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都与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萎靡息息相关。从高等教育的情况来看,高校的发展势头迅猛,大量师生的迅速涌入稀释了大学的人文底蕴,而高校尽管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但表现在行动上存在着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未能应对新形势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使人文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二是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重理轻文的日益抬头。多年来,在课程设置过程中,理科课程所占教学时数较多,内容比重较大,配备的师资力量也较强,而文科课程所占的教学时数较少,内容比重也较少,师资配备也较弱。这就在总体上造成了重视理科知识和技能,而轻视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状况。[5]从大学校园的主体—师生的状况来看也不容乐观。就教师而言,作为直接与学生接触的人文教育的主体,许多教师的人文素质状况并不能令人满意。部分教师忽视人文精神的价值、人文精神缺失,再加上由于人文素质的养成是一项潜移默化的长期性的工作,成效在短期内难以显现,并且教育成功难以衡量,许多教师并不愿意在这项工作上更多的投入。就大学生而言,如今大部分的学生普遍能够掌握一定数量的人文知识,总体而言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理解人文思想,但谈到掌握和应用人文方法和遵循人文精神,即使是文科学生也无法令人满意,不少学生人文素质不扎实,对人文精神亟待更加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大学生整体人文缺失的客观原因主要在于整个社会大环境,特别是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促使不少大学在教育目的方面,重“专业成才”,轻“成人”,注重学生应用性知识的学习和技术的训练,而对学生的“成人”则较少顾及。在“专业成才”上的投入是领先的,而在人文知识方面的投入是落后的。许多学生在崇尚科技、尽情享用科技成果的同时,却忽略了其内在的科学精神,丢失了对其内在精神的探究,这是出现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主观原因主要是不少学生存在着功利主义思想,重实用,轻精神;重眼前,轻长远。认为人文素质远不如分数、奖学金和证书等有用,人文课程对自己的前程没有太大的实用性。这种情况的普遍存在换个角度而言更凸显了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只有加强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坚持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做到既重视科学精神之培养,又重视人文品格之熏陶,我们的大学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学,我们的大学才能真正成为符合时代需要、内外兼修而不是丧失人文、有才无德的“时代精英”。

三和谐校园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的思路

加强人文教育是当前和谐校园建设的直接需要。和谐校园需要教师之间的和谐、学生之间的和谐、师生之间的和谐,而和谐的基础不仅在于各个主体之间关系的处理,更在于主体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状况。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是建设和谐校园最根本的途径之一。高校如何在当前状况下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首先,就观念而言,理应树立综合教育理念,在思想上给人文教育正确准确的定位。一是要确立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这就要求转变我国大学数十年来形成的传统本科教育模式,要从以往那种注重专业教育而缺乏通识教育的本科培养模式,转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专业发展”的本科教育模式。在有限的学分时间限制下,精心设计少而精的几门“共同核心课程”。[6]这样我们的大学教育,才能真正走上可以逐渐有所积累而成熟的轨道,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如集美大学按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等教育内容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基本技能训练基础,拓宽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要明确人文教育先于并高于知识教育。如果说,知识教育是要建立国家的骨骼肌肉,它使一个国家强大有力;那么人文塑造的是一个民族健康的灵魂。对大学而言,知识传授是其外在表现方式,人文的养成与传接才是其内在真正的核心。没有强壮的躯体是可怜的,没有健全的灵魂则是可悲的。但丁曾说,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大学教育是培育人文精神的重要阶段,人文教育本身就是孕育着极其深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优良道德传统、民族和民族凝聚力的教育。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人文教育,通过教育,使其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既有民主平等意识、批判求实的、敢于探索和创新的态度,又能正确认识人的价值,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的关系,积极投身于建设祖国、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类进步的伟大历史潮流之中。其次,从实践上看,要把人文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人文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科学化的教育工程,加强人文教育应从根本上排斥一切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把人文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彻到学校教学和管理中,贯彻到学校为学生服务的各系统部门中,学校上下通力合作,使学校人文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学校在课程设置、经费投入、资源配置、师资培训上保证人文学科的发展,营造育人的良好环境,从而使人文教育贯穿于高校培养人才的全过程。从战略高度认识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我国已形成共识,这就要求我们有目的的建立一系列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在这点上,有些高校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都开设了大量的人文选修课,为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提供条件。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挖掘现有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中也包含着许多重要的人文教育的内容,其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作用应得到发挥。再次,在具体层面,应创建充满人文气息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一是要创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塑造和影响着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它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优势。学校应该搭建各种平台,有针对性的举办有关人文社会科学讲座、专题报告、论坛、辩论、演讲等活动,对一些文化现象、文化观点进行讨论和剖析。依靠校园文化建设来帮助学生丰富和内化人文知识,完善内在修养和人格品质。同时,要进一步组织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开展各种积极健康的社团活动,拓宽人文教育的空间,达到身心和谐与全面发展。二是要营造充满人文和谐的校园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环境育人,潜移默化,对于人文教育来说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环境在建设上要体现出对美、自由和爱的追求,通过搞好校园绿化美化,更新文体教学设施,加强人文景观建设等,力求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小气候,让师生在美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力求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育人,让学生在校园内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人文、科技、文明等的存在。校区的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心点缀,做到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和谐统一。正如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村的建筑具有嘉庚建筑风格,以“穿西装,戴斗笠”的形式实现民族风格与现代功能性结构的结合,体现了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有独特的建筑形态和空间特征,以其中西合璧、古朴大气、庄重恢弘和浓郁的闽南地域特点而屹立于美丽的厦门,它使学生在这高雅的校园中,渐入人文佳境,理解人文精神。最后,要充分发挥大学现有的人文教育资源。一是发挥大学精神的教育功能。每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都会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精神,校训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反映出学校的独特气质,体现出学校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和雍容高雅的名校风范,有较强的感召力和渗透力。从某个角度来说,校训就是一所大学人文的浓缩。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四川大学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等。校训作为一种群体意识,对大学生的“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利用各种渠道和载体,加强学校校训的教育。集美大学的“诚毅”校训,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充分吸取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统,结合他立身处世的感悟,概括提炼出来的,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几十年来,“诚毅”校训在集美大学的办学实践中,一直产生着巨大的育人作用,成为集美大学师生的行为指南。学校十分珍惜这份重要的文化遗产,充分挖掘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以实际行动进一步发挥“诚毅”校训的教育功能。伴随着学校的发展,“诚毅”校训深深地铭刻在一届又一届集美学子的心中,激励着数十万集美学子的成长。校友们相聚在一起唱起校歌时,仍为“诚毅二字中心藏”而激动不已。广大校友大力弘扬嘉庚精神,秉承“诚毅”校训,为母校赢得了声誉,尤其在东南亚、港澳台地区享有盛誉,树起了“集大”品牌,赢得了“民主堡垒、革命摇篮”“航海家摇篮”和“福建财经人才的摇篮”等美誉。二是要发挥图书馆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是社会人文精神的缩影,它有着文献资源和独特环境的优势,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导向性、凝聚性、激励性和参照性的功能,它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因此,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提高认识,增强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到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新观念,优化馆藏结构;进一步加强人文科学文献资源建设,坚持思想性、针对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来添置书籍;改善馆内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同时,要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人文教育,大力宣传优秀的人文传统和伟大的人文精神,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工作,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大学的使命神圣而崇高,任重而道远,大学人文精神深邃而悠远,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切实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是整个社会为进步与发展而发出的声音。大学有责任有义务为学生自由、全面地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氛围,使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作者:许笑声工作单位:集美大学政法学院

第三篇

一、人文教育的审美属性与生态审美人的培养

培养生态人和生态审美人是广西民族大学实施生态美育的重要目标。人文教育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泛指并应用于人文学科的教育,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文艺理论、美学理论的教学就属于典型的人文教育。人文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一种尚美、求真、扬善的教育。这样,生态美育的生态性、情感性就和真、善、美、益、宜的功利价值有机统合起来,形成耦合并进的价值生态。人文教育相对于其它教育形式更具形象性和审美性。人文教育是要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人,而不是“单向度的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这个“大学之道”阐明了大学人文教育的宗旨在于弘扬人好的品德,使人永远地追求真、善、美。人文教育的价值情感性决定了大学的人文教育不是说教就能解决问题的,而是要通过一系列生动感性的教学材料潜移默化地“以文化人”,如盐溶于水,不着痕迹但却让人“如坐春风”。这就显现出大学人文教育的审美价值取向性。可以说,最典型的大学人文教育,就是我们大学的文学教育和艺术教育。文学教育和艺术教育本身就是要培养审美的人。审美有层次之分。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层次之分和高低之分,更有一个发展的阶梯。“生态美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态审美人。”“生态美育,就是以生态原则为基础,把生态原则提升为审美原则,通过生态审美实践,培养人的生态审美情感,提高生态审美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3]在人文教育中,情感培养是主要任务,生态美育在大学生人文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理论对审美的感性思索和感悟,从而使学生成为善于审美,善于创造美的生态审美人。

二、启发式教学是手段

在人文教育中,培养生态审美人的一个目标就在于要培养一个善于思考和体验的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是与素质教育的旨归不谋而合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意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即要引导和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感受并学会思考,敏于发现,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去捕捉生活中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能力。这当然是离不开学生的审美联想能力的。学生若要在课堂上产生联想,接受启发,离不开教师恰当地举例子,化抽象的理论为形象。比如,李教授在美学课程中给学生讲授弗洛伊德“力比多”这一概念时,引导同学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想法不可实现的苦恼时,常会写点文章,写作常带给自己痛苦心灵以快慰感和释放感。这就启发了学生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理论;在讲到杜甫《春望》一诗的时候,李教授叫同学起来谈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时,就逐步启发大家对审美移情的理解,真正达到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第七》)的生态教学境界。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在“举一反三”中找到了“渔”;李教授在文学概论课程中讲授“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时妙语连珠,旁征博引,用了大量实例深入浅出地讲清楚了文学消费的独特性;李教授在讲授影视鉴赏与批评课程时,除了讲授必要的电影理论外,李教授还结合剧情与大家探讨一些人生话题,增强听者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比如李教授在引导同学们鉴赏电影《阳光小美女》时,就注重对影片哲理的启示,注重人性本真性的还原和价值重建,注重对人精神生态的建设,李教授边放电影边引导大家分析作品情节背后的“深意”,他还请几位同学起来说说自己参加竞赛或选秀的经历及感受,然后自然引导大家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同时也对自己惯常的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思想观念进行反思。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一致认同了李教授对影片的解读观点:人生中失败总是多于成功。人重要的不是苦苦去追求成功,而是要与人生和解,对不如意的生活微笑。课后,同学们都感到自己的心灵境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对于人生,有豁然开朗之感。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使教学活动“生态艺术化”。

三、寓教于乐是关键寓教于乐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一)语言的生动活泼、讲课内容的新颖有趣

这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当代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多元化,思想比较活跃,容易接受新思想。他们不喜欢老师进行枯燥的说教,更不喜欢教师“照本宣科”和“满堂灌”的传统模式,他们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了。生动活泼且贴近时代生活的鲜活语言能吸引学生听课,索然无味的教学语言是没有学生喜欢的。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语言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语言的幽默离不开让学生感兴趣的事例。这就要求教师利用课件举例要生动丰富,贴近学生。比如,李教授在讲授“审美距离说”时顺便讲到了“情诗”以及情诗和诗歌的衰落,同学们对“情诗”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李教授结合现代交通的便捷和网络传媒的发达等现实,讲到了“天涯若比邻”和“距离感的消失”,讲授过程中,同学们兴致勃勃,不时发出笑声,老师在寓教于乐中讲清楚了知识点,水到渠成。这就实现了生态教学活动的趣化和审美化。此外,李教授情绪饱满的授课状态、丰富的肢体语言、洪亮且抑扬顿挫的声音都是实施课堂生态美育必不可少的因素。

(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与良性互动

在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教学目标和要点,做到心中有数。多媒体教学实现了多种媒介在教学中的功能整合,有效实现了教学的形象化和直观化。但多媒体教学方式却有着阻碍学生思考的弊端,这一点弊端,只有依靠于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来加以弥补。启发式教学需要多种教学手段的调动,使学生参与进老师组织的教学互动环节之中,并在这个环节中感受到求知的自由与和谐。龚丽娟博士认为:“生态美育追求主体性存在的精神领域的自由和谐,注重其审美兴趣与审美情感的培养,从而使其具备绿色阅读与生态艺术实践等生态审美能力。”[4]生态是一个内涵深厚、外延宽泛的范畴。我们探讨生态其实就是在探讨生命体与环境的关系。我们探讨生态美育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其实就是在探讨教学主客体与教学活动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是教学活动分形的两个“主体”。为此,生态美育必须调动好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使课堂教学形成充分的“主体间性”,只有尊重这两个主体的教学才是富有生态性的教学。美学课对于本科学生来说有难度,因为美学理论素有抽象晦涩的特点,美学理论抽象的背后潜含情感性和价值性。于是,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兴趣与审美情感,李教授用自己拍摄的资源山水、漓江山水、九寨沟风光的图片在课件上进行对比,给学生呈现了直接的视觉美感,对美学理论进行感性还原,并以此为契机给学生讲解格式塔的观点,讲解了格式塔心理学派“万事万物都存在一个力的结构”的观点,引起了大家观看和进一步思考的兴趣,这就将人文教育与美的鉴赏有机结合起来。紧接着,李教授用课件呈现同学们在“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中“打倒地主黄世仁”的剧照,让大家观察剧照上每个人的表情,指出人的情感也具有一种“力的结构”,由于是同学们自己的剧照,大家也来了兴趣。李教授进而指出,我们欣赏艺术作品,主体情感要与客体寻找一种力量的对应。若主体心里的力与作品表现出来的力不对应,主体就不会喜欢客体。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李教授又分别举了迪斯科与京剧“力的结构”,它们分别对应于不同年龄的人。这里,我们需要额外指出的是,李教授授课在选取讲课材料时是独具匠心的,在当今网络化时代,讲课资料可谓丰富杂糅,随处可取,但李教授没有选取其它资料,而是使用了自己拍摄的自然风光照片和同学们自己在“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中的剧照,这是很能结合实际并引起同学们兴趣的。

(三)对学生的鼓励

任何形式的教学都离不开对学生的鼓励,适时的鼓励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快乐情绪,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生态美育在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兴趣,这就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教师鼓励学生,首先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其次要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引导和鼓励。生态性的东西都有一种不断生成的特质,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如是。李教授对同学回答的问题,首先给以鼓励,然后具体评说学生的回答与问题的相关内容,从更深层次上引导学生联想其它知识点,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样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激发了广大同学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当然,这样的教学范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要求,也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不无裨益,最终使师生受惠。如此,两个“主体”双向对生,圏态环进,形成良性循环,展示出教育生态之和。教学无疑实现了“审美教育天态艺术化”。

四、培养学生生态素质是旨归

说一千道一万,让学生具备追求“真、善、美”的情感以及主动追求真善美的态度是培养学生生态素质的旨归和锁钥。也就是说,具备生态素质的学生能对学习,对美的事物和情感保持一种永不降温的热情,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会不断展开自己的生态审美人生甚至艺术人生。这其实就是教会学生去体验并发现人文教育带给人精神的自由和谐美感,这其实就是要求教师去“培育个体的生态人格美。”[5]让学生在求学中认识到人文学科知识超循环发展的路径和规律。应该说,学生在生态式学习中是要获得一种自由美感,而且这样的美感是伴随他一生的。本来,“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不仅是教会学生认识前人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而且是教会学生认识前人对客观存在认识的自由创造性,从而在这种认识活动中肯定和占有人的类本质,获得极深沉的自由美感。”[6]这就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由与快乐,而且是要越学习越快乐,而不是越学习越觉得索然无味。如此,学习就是一条通往“存在”的路径,它“无目的而合目的性”,而非一种世俗功利性活动。而“从人类学来看,美感培养了人的自由意识和超越意识,这是美感最高价值所在。”[7]也是我们进行生态美育的最高价值所在。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这种素质远比单纯让他们记住多少知识点,拿多少“证书”更为重要。任何事物,都潜含自身内涵深化和质域拓展的生态序性。“最高的生态序性,表现为良性循环性。”[8]我们在大学生人文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实施生态美育就是要培养学生感受并创造真、善、美的能力,因为“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发展人、使之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9]。只有这样,教学活动才能朝着循真,求善,向美,生益的方向有序推进;我们才能培养身心健康,具有欣赏美,创造美的完满“生态人”,从而实现生态美育的超循环。

作者:胡牧工作单位:云南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