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1+X证书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2-01-19 10:15:36
导语:中职会计1+X证书人才培养模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会计学是中职的重点学科之一,为社会培育了大量的会计专业人员,并推动着我国会计行业的兴起和发展。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教育工作也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主动改变传统,适应高等教育变革的潮流,为人才提供更优越的教学环境。“1+x”证书制度的确立,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方向和路子,也可以提升职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本文以思想道德素养为背景,分析了“1+X”证书制度、构建中职会计“1+X”证书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同时提出了中职会计“1+X”证书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并对其实施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思想道德素养;中职会计;“1+X”证书;人才培养
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离不开对人力资源的高度依赖,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将由高层次人才逐渐转化为复合型人才,以便于更加高效地推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发展。毕业后学生将凭证书证明其专业技能素质,同时证书也是学生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在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发展强劲的大背景下,“1+X”证书人才培养模式被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等职业学校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中等职业学校也在不断寻求更符合形势的“1+X”认证管理体系。于是,本章将以中等专业学校的会计“1+X”认证培训模式为例,在基于思想道德的素养教育视野下,展开详尽论述。
一、“1+X”证书制度分析
从推出“1+X”证书制开始,始终以鼓励学生就业为导向。但近年来,中职学校毕业生数量逐步增加,但就业机会却相对饱和,无法迅速安置大批的就业人员。同时,由于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势,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紧缺。基于此,我国推行“1+X”证书管理制度,在较大程度上适应了各个领域的人才需求。而中职学生在校就读阶段,在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的教学体制下,需要同时取得多个专业技能资格证书,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即在校生仅仅掌握本专业的技术证书,这也就很大地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1+X”认证体系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一问题,“1+X”证书制度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灵活性,这也是该制度的一项创新。因此,在“1+X”证书制度的帮助下,国内职业教育将迅速发展。
二、思想道德素养视域下中职会计“1+X”证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意义
思想道德素养视域下,把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相结合,积极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1+X”证书管理体系的实现,高效地融合了学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在帮助学生了解丰富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以便在未来的岗位中体现出较强的实力,从而增强了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另外,教学资源的深度研究往往高度依托于专业课程,因此教育资源较为匮乏,无法满足会计专业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需要。“1+X”证书人才培养模式下,专业知识教育资源得以合理扩充,与职业技能水平教育资源有效集成,并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为整体教育水准的提升作出了贡献。
三、中职会计“1+X”证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技能训练的理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中等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中存在着重视理论知识基础教育,而忽略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训练,存在理论与实际教学严重脱节等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往往觉得所学理论知识的实践性不强,易于形成厌学心态,无法培养学习积极性;但是,由于学生在毕业后的实际创新能力相对欠缺,加之中等职业教学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在职业市场上缺乏优势,难以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
(二)原有人才培养模式与“1+X”证书没有有机结合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培养方法与课程设置仍主要沿用原来的传统教学方法,以助理会计师考试为核心,并结合了手工记账、会计电算化、审计电算化等传统课程加以重新设计与编排,但现金盘点以及其他过时的业务内容仍在实施之中。新的“1+X”证书培养模块融入了信息时代发展的新态势,把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智慧财税等新科技、新服务形态的发展趋势,与传统会计专业特点相结合。
(三)课程设置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发展
课程设置也跟不上市场经济需要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法律和税法也越来越多,但内容却赶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课程教学内容模拟量不够,实践中应用案例有效性也不够,更新速度慢;而会计技术中也有很多更复杂的内容,主要涉及建帐、填写票据、记录账簿等环节,在各个环节中都有具体的作业标准,但如果这种技术在校内不能充分掌握,则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就必须重新学习和适应,这样非但不利于学校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反而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营压力。因此中职会计“1+X”证书人才培养时,必须强化实践技能。
(四)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不足
从大多数中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来看,基本属于“上市合作”性质,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缺乏行业协会、银行指导委员会、职业教育集团等与协作公司合作的社区平台。但由于大部分的中职学校都与公司没有达成合作协议,也没有形成"订单培训"的校企合作深度,学校在实践过程中也并未受到充分的关注。
(五)过分注重学分数量而忽视学分质量
在会计人才培养制度中,大多数中职院校都采取了学分制进行教学管理。这些课程与管理模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学校日常的教学与教务管理等工作,但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很容易因过于注重学业成绩的数量而忽略了学分的质量。尤其是为了增加学生就业率,使学生顺利毕业或就业,因此许多中职院校在教学难度、明确科目、补考等方面基本以“让学生尽量及格”为指导,增加学生的毕业学分,使其顺利毕业,使学生轻松获得“1”(毕业证书)。
四、思想道德素养视域下中职会计“1+X”证书人才培养策略
(一)转变师生观念,搭建技能训练模拟环境
教师应培养学生对掌握技术重要性的意识,给学生灌输技术的重要性,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组织老师参加全国会计知识教学大赛,通过选拔老师并开展各种培训活动,以充分调动老师了解新鲜事物的积极性。在课堂中,教师应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以培养老师对学生教育过程的兴趣。例如,老师们可以利用大量的动画和智能语音技术虚拟课堂教学场景,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更直接、直观的了解;也可充分利用手机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应用程序或在线课堂资源。
(二)让传统教学与“1+X”证书培训有机结合
在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编撰工作等方面建立了专业规范,全面整合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证书中的重要知识点,突破了原来的课程架构,重新安排教材,做到了不重叠、不遗漏,有序推进,明确教学主题,理顺了与“1+X”证书人才培养模式的联系。提升了系级的教学管理、专业学校、学科教育,以及现有软硬件等教育资源的有效性。
(三)优化教学内容推进分层教学
在课程设置上,根据社会需求以及企业岗位的设置,管理学院还可设置综合仿真训练、出纳岗位训练、仓库管理岗位综合仿真训练、出纳综合模拟训练(手册)等课程。由于中职学生的知识来源基础、高考分数以及部分科目等具有很大区别,对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上采取同样的要求是不合乎教育规则的。基于此,会计专业的学生也开始探索和推进分级教育方法,即按照学生在入校前六个月后的基础成绩,把学生分成了两个不同的班级,基础成绩不错的学生在一个班级中,进一步加大了专业技能培训的强度与深度;在会计电算化学习和实践教学中,学生需要至少熟悉如下企业的财务处理: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和一般纳税人企业。
(四)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1.积极推行校企合作机制,共同构建“1+X”的企业认证标准。以企业为主体,以中职学校为龙头,通过合作培养人才,以达到协同共赢目标。企业单位需采用联合制定的“1+X”认证标准、教学资源共建、人才培养测评、质量评价机制和汇总意见反馈制度,以最大限度地结合了会计产业发展和企业需要,实现了方案咨询、信息沟通、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质量等服务目标,教师联合培育、学生协同发展,有效推动了人才培养结构与学科架构、教育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业务教学活动与专业课程实验活动的合作交流。2.积极打造产业信息化校企协同平台,以提升校企无缝衔接的水平。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了行业信息校企合作平台,用于行业人才需求信息发布、行业企业资质认定、教师任职资格、“1+X”认证等,从而提高管理人才水平和企业自动化的工作条件。同时企业还建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并建设企业专家信息库,为教师创造了参加企业项目以及寒暑假临时培训的机遇。
(五)打造“严进严出”学分制管理体系
针对中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过分重视课时数量而忽视课时质量的问题,必须提高学分制的实效性,严格实行课时制度。需要明确的是,职业教育并不是普通高中课程的翻版,而专业技能知识训练的特殊性,也决定了职业教育并没有走普通教育之路。所以,在会计专业培训方案中,有必要明确各学时在培训系统中的意义,并具体确定学分考核点的难易程度和职业实践水平,并强调各学时与学生专业能力的匹配程度。让学员在基本学会“1”(毕业证书)的基础上,继续努力获得“X”(职业证书),以培养学生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中职会计“1+X”证书培养模式,对提高学员的综合素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提高了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要从市场出发,依托大企业,从思想道德与素质教学的视角不断完善“1+X”证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师资培养体系等,使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从单纯教学模式转向全面提高学员素质,并以此引导学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奋斗、突破。
参考文献:
[1]赵文静.探析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商讯,2021(21):194-196.
[2]潘文丽.“1+X”融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及策略[J].财会学习,2021(16):166-168.
作者:李雯 单位:亳州工业学校
- 上一篇:双因素理论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
- 下一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