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2-08-10 03:45:42

导语:高等农业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等农业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研究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人数的持续上升,传统高等农业工程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人才培养需求,因此,在时展中,高等农业工程教育开始向着跨越式发展,现已构建了多层次、多形式及多学科的教育体系。阅读由高志强和官春云编写的《卓越农业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发现,优质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作为新时代建设发展的重难点,必须要从机制入手进行全面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获取更多优质农业人才的同时,为后续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研究近年来国内外高等农业教育实施情况,分析不同时期提出的质量保障措施可知:

第一,发挥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促进作用。

虽然现阶段我国农业工程教育革新步伐越来越快,但针对专业认证提出的科研项目并不多。构建具有国际等效性的专业认证制度,一方面能优化国内农业人才培养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促进农业工程教育的继续革新。

第二,做好校企联合的创新工作。

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作为高等农业工程教育教学的重难点,利用校企联合的方式进行实践培训,不仅能在彼此配合中向学生传递更多专业知识和理论技巧,而且可以构建更多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对我国农业教育而言,有关实践能力的课程或培训活动占比很少,在企业构建合作关系中没有形成根据课程需求形成产学研相互协调发展的教育机制。因此,在实践中无法合理的锻炼学生的农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第三,向着国际化稳步发展。农业经济作为国家建设发展的基础内容,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各国高等农业工程教育也要根据这一变化进行调整。通过借鉴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经验,结合国内经济发展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最终可以得到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教育需求的全新教学体系。本书作者根据当前我国农业建设发展和科技环境,推出了复合型农业人才培养机制,并对当前农业工程院校人才培养薄弱点进行了深层探索。比如说,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探讨了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创新理念与主要内容,在阅读时读者可以在了解知识经济时展需求的基础上,从互联网时代入手对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自主学习等理论模型进行探讨,并从中找到未来农业人才培养革新方向。具体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加强人才质量的监管力度。对农业工程类人才而言,知识储备与技能应用缺一不可,因此在人才培养中必须要重点锻炼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识。其中,实验室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实施实践训练的主要平台,加强这一区域的教学监管力度,安排专职员工进行资金、设备等方面的管理,并基于实践教学要求构建督导小组和质量管理团队,安排经验丰富、能力卓越的专业教师实施活动设计和效果监管。例如,高等院校在遵守育人教育要求的基础上,为农业工程技术类专业生构建了创新教育体系,这样既能为农业高校生传递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又可以结合不同条件设计多样化的实践环节。第二,完善实践教学的质量督导制度。一方面要从多渠道聘请优秀的督导员,突破传统结构单调的教育管理模式,科学分配实践农业教学的督导工作。例如,从行业中聘请专业,在企业中聘请技术骨干等,都能为高等农业院校督导管理工作提供新思路;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监督和督导之间的关系,将工作重心放在“引导”上,并提出科学的指导目标,以此促进高等农业工程教育更快发展;同时,还要保障督导制度可以稳步落实到每个环节,确保每位师生都能参与其中。

第三,根据人才培养要求构建评价体系。

一方面要优化教师的自我评价机制,确保他们能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客观评价实践农业教学的内容方式以及专业性等;另一方面要根据高等农业院校发展构建完善的评教制度,强化师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可以在深入理解农业经济与建设发展方向的同时形成正确的评估观念。随着教育革新步伐越来越快,城市经济水平越来越高,基于农业工程教育培养人才的发展模式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运用上述几种方式实施质量保障,一方面能根据人才培养构建完善的监管系统,另一方面可以为后续农业教学优化提供评估依据,这对正处于发展重要阶段的高层工程教育而言非常关键。因此,在未来教育发展中,需要高等院校、政府及社会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注重借鉴和学习国外优秀经验和先进技术,以期可以得到更具中国特色的教学体系。

作者:谭静 赵智勇 牛坤旺 单位:陆军装甲兵学院教学考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