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2-07-02 08:28:19
导语: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范围内加大了对旅游服务管理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作为培育旅游服务管理人才的重要场地,面对这样的社会发展需求需要进一步革新现有的旅游服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文章结合中职学生的基本特点,在阐述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优化专业课程结构、优化校本教材和资源库、校企合作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何强化中职院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人员的培养,旨在能够为社会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的旅游服务管理人才,进而带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院校;旅游服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革新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支持下旅游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社会范围内也出现了一系列旅游战略发展政策,一时间,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社会对旅游服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升。中职院校作为旅游服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培育和发展旅游服务管理人才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社会对高素质旅游服务管理人才提出的要求,教育领域要改革现有的人才服务管理模式,从而实现对旅游服务管理人才的创新培育。
一、当前社会形势背景下的旅游市场发展和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变化
伴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开始和旅游业融合在一起,大数据、云计算为旅游服务管理发展提供了更多支持,旅游信息和之前相比也变得更加畅通,人们的旅游成本一时间得到降低。基于社会范围内旅游业的发展变化,社会范围对旅游专业人才能力需求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基础素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事业心,在工作的时候他们对自己的能力要形成清醒的认识,对待工作要始终兢兢业业、吃苦耐劳。第二,专业知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立足自驾游快速发展的社会形势,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要掌握更多的交通知识和驾驶技能。第三,职业素养。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除了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平时的工作中要能够独立完成旅游公文和表格的书写。
二、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旅游投诉增多,反映出社会对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不满。旅游工作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从当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旅游工业人员多数是从工厂一线转移过来的,虽然在之前经历了专门的培训,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的接地服务意识和从业标准之间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一些景区的服务质量跟不上游客的需要,餐饮和住宿中存在的欺骗现象严重误导了游客,加剧了游客对旅游服务的不满,也影响了旅游消费的健康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旅游服务业的发展,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提升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管理水平,强化各个院校的旅游服务管理教育。第二,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使得消费者对旅游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院校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旅游服务管理人才。在现代旅游业的深入发展下人们对旅游业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更要的要求,旅游服务消费水平提升,休闲度假、体验式旅游、参与式旅游逐渐取代观光旅游,成为当前旅游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基于旅游业发展的这种变化,各个院校需要进一步创新旅游服务管理模式,革新人才培养发展战略。第三,职业院校旅游专业教学处于落后的状态。长期以来,我国旅游职业院校采取的教学模式是知识本位模式,即根据专业学科的要求来设置课程,这样的课程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当前以就业为基本导向的教学需要,最终导致培育出来的旅游服务管理人才不满足社会发展对旅游服务人才的需要。在教学方面,中职院校所使用的旅游教材比较落后,不符合现阶段的旅游市场运作需要。
三、中职院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旅游专业定位过于简单以往旅游专业服务定位基本停留在饭店服务层面,毕业之后学生的社会就业面比较狭窄,且中职院校旅游服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开设落后于时展,书本知识的更新速度更是不满足现实发展需要。2.专业课程开设数量较少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中职院校旅游服务与管理课程的设置不够专业,特别是缺乏对专业课程的设置,比如缺乏旅游法律法规、旅游地理等课程的设置。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中职学生都以获得良好的成绩为学习目标,以至于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深入研究旅游专业课程和社会发展对旅游业需要的关联,课程学习缺乏实践指导意义。3.教学模式侧重理论教学,忽视社会实践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开展侧重于理论课程,很少涉及到实践操作内容和经典案例分析内容。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很少关注到学生的学习需要。旅游服务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但是在实际开展的时候教师一味关注理论课内容的教学,忽略了对实践教学内容的关注,最终导致课程的开设不具备前沿性。
四、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1.确定满足市场发展需要的旅游服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教育部门对旅游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以就业为基本导向,深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发展,将培养集聚生产、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旅游服务管理人才作为新时期旅游服务人才培养基本方向。在开展旅游服务人才培养工作的时候,中职旅游教师要对所在地区的旅游发展历史进行调查,根据地区现有的资源来组织学生开展旅游知识教学。比如以湖南地区的旅游教育工作发展为例,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发现岳阳凭借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产业政策优势,逐渐发展成为湖南重要旅游区。现阶段,岳阳市拥有了三十六家旅行社,关联星级酒店二十多家。针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在开展旅游服务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关注培养学生的营销能力、管理能力、设计能力,并引导学生在毕业之后朝着导游、高素质服务员、前厅、客房等督导人才方向发展。2.分析职业岗位核心工作内容,优化教学体系调查旅游服务管理专业人才毕业之后所从事工作的基本内容,了解岗位工作过程、任务和所需获得的证书情况。第二,引入行业标准,优化教学体系的设计。教学体系的设计要和中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职业技能培训内容、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考核等密切联系在一起。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旅游业发展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做出科学的规划。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这一发展目标,旅游服务管理专业要和旅游培训中心合作,将最新的旅游专业人才面试体系引入到中职旅游服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按照导游人员的实际考核标准、流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衡量。第三,引入职业资格考核标准。将职业资格考试科目及涉及内容均纳入日常教学之中,使学生直观了解职业考试要求,明确学习目标,更好地制定学习规划。在开展职业考试的时候要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其中,并派出教学骨干就旅游服务与管理岗位的服务标准、工作任务进行沟通交流,在交流中整合优化现有的旅游服务管理教学大纲。3.打造和旅游服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适应的课程体系第一,打造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指导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结合市场调研结果和专业意见指导,在对中职旅游服务管理岗位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基本要求分析的基础上来设计课程,并在具体实施中根据市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调整课程体系,使得中职旅游服务管理人才课程体系始终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求适应。第二,将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中职旅游服务管理人才培养课程开设的核心。旅游服务管理专业学生所具备的能力不仅仅包含岗位适应能力,而且还包含职业岗位群能力,即同时具备就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基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下的课程模块包含以下几个内容:①人文素质课程模块。人文素质课程内容包含语文写作、政治、军事、体育、心理。②基础知识模块。基础知识模块内容包含英语、普通话、计算机操作。③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专业基础知识模块包含旅游概论、汉语言文学、旅游地理、旅游经济学等。④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能力模块的内容包含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实际操作、旅游政策、现代酒店管理。⑤专业素质拓展模块。专业素质拓展模块包含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就业指导。第三,按照职业能力培养需求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将就业指导和服务管理作为实践教学体系开展的核心,使得学生在知识学习掌握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感性思维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在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坚持从简单到繁琐的过程,在每个实践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还需要穿插必要的理论知识。①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实践教学形式包含专业见习、技能实训、综合实习、课程实习。②实践教学。前三年主要进行理论教学知识的学习,同时在每个学期还需要安排对应的实习和课程设计。在实践教学的时候每个实践环节都由专业的人员进行设计、组织和实施,并配合使用目标明确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导书。第四,凸显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制定出面向岗位能力的分析方法,积极打造出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育人模式,合理安排学时,从而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4.打造理论和实践为一体、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全过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旅游服务管理需要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合作《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方案制定之后开展必要的调查研究,之后以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强化理论和实践的融合,积极开展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模拟训练。通过开展模块化教学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学生学习的基本学制为三年,在第一年的时候会安排一周到两周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旅行社、旅游景区、餐饮旅店进行见习。在第二年的时候安排教学实习,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来培养学生。在第三年的时候学生会进入到旅游企业参与顶岗实习。5.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管理机制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高素质的旅游服务管理人才,需要加快打造功能完善、设施设备齐全、管理规范的旅游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到酒店参与顶岗实习,在实习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施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还需要加快完成环屏模拟导游实训室、茶艺实训室、中餐摆台实训室软硬件设施设备的建设,在设施设备的支持下完成岗位模拟训练、网络化教学、社会餐饮服务等功能设备的服务应用。在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还需要打造旅游服务职业教育集团,优化旅游服务管理内部服务机构和管理制度,打造专门的旅游服务管理委员会,协调好职业教育集团内部企业和学校发展的关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中职院校旅游服务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从职业领域出发,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合理优化设计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指导,优化课程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方案,从而更好的培养出高素质的旅游服务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乔金环.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04(004):155-156.
[2]郑玉珍.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析[J].国际公关,2019,No.94(10):102-102.
[3]尚志远.论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电脑乐园·信息化教学,2018(5):0071-0071.
[4]赵昱菁.基于“四个嵌入”人才培养模式的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职业,2015,000(006):36-37.
[5]成功.中职旅游专业“以岗位核心能力为重点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初探[J].当代旅游,2018,000(001):51-54.
[6]李雪.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评价模式改革的几点尝试[J].黑龙江科学,2015.
[7]周艳.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中教学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J].速读(上旬),2016,000(009):294-294.
[8]曾清.中职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赤子,2015.
[9]闫东萍,陈英葵.智能素养+工匠素养:基于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视角的教学现状与趋势研究[J].创新教育研究,2021,9(1):11.
[10]廖跃萍,尹丽梅.议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10(No.257):219-219.
[11]纪东.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引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4).
[12]尹文娟,李荣华.浅谈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J].现代交际,2018(23).
作者:张永海 单位:洛阳市中等职业学校
- 上一篇:清单管理在期刊终校的应用
- 下一篇:信息化教学对中职生理学基础教学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