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时间:2022-06-07 11:00:23
导语:民办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是具有行业化特点的专业人才,通过优化课程体系,积极培养“双证式”学生,拉近企业和高校关系,深化产学合作。管理专业方面,高校需站在科研方向选择上,将当地企业管理的发展需求和自身教育优势、学校学科优势等结合起来,突出自身教学特色,实现“强强联合”,培养更多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20世纪90年代,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开始应用到我国教育行业范畴,被职业院校广泛推广。当下,产学合作已经不单单是职业院校的教育方式,逐渐被引入到民办本科院校中。本文以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为例,阐释开展产学合作式的教育教学模式,可大大提高人才培养效率,有助于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技术水平。
一、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方面要考虑到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一定差异。民办本科院校具有应用型特征,因此,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需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缺乏的管理性人才。人才培养需致力于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为社会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需突出行业化,要以管理学行业及产业发展为基础,制定培养规格,按照管理学行业需求、发展态势、标准要求、岗位需求等调整教育建设,要求学生可灵活应用管理学知识,课程设计注重增加趣味性、创新内容,提高学生自信心,同时制定管理学课程的建设标准,确定培养规格,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合作培养模式。同时,人才培养应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统计学、战略管理管理学等课程结合起来,有侧重点地进行教学,确保人才培养需符合企业、行业未来发展需求。在学校制定培养目标的同时,学校可以深入到市场中去,对管理岗位众多的企业及省市走访,邀请专业管理人员、政府人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等参与进来,积极讨论人才培养方案,听取政府及企业的相关意见,结合管理学课程的教育教学规范,制定符合民办本科院校发展的人才培养规格。以实际市场企业、行业调研构成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为后续院校管理专业协调就业提供有力支持,提高大学生毕业就业率。
二、对管理学课程体系深度优化
按照管理学教学改革方向,优化课程体系需将理论和课堂实训结合起来,注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科学的互联网技术,将管理学原理、专业技能等融入到实训中去,引导学生以网络开展调研,提高教学水平,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满足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管理人才掌握相关技术、技能知识、理论知识,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实现学科知识充足。管理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是介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主要内容包括管理学原理的基本问题、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和管理者的五项基本职能,分别阐明各项基本职能的概念、目的、性质、内容、结构的特点、基本原理、执行的方法和手段等。要对管理学课程体系深度优化,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敢于打破应试教育的学科本位体系限制,按照管理行业的发展,及时更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现代化专业教育知识体系,按照管理岗位的职业知识能力及实践能力要求,设计出灵活的课程体系。要将产学合作的应用型教育课程思想融入到管理专业的教育中去,构建“平台+模块”的综合管理课程组织形式。其中,平台需涵盖民办本科院校原本的公共基础课程及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内容;而模块则主要是指以企业参与为主的,通过引进企业实际管理岗位工作内容,开设针对电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饭店管理等多模块的管理实践工作的“平台+模块”的课程组织形式。平台类课程致力于提高学生基础素质及管理专业理论基础,由校方按照教育教学的实际规律,合理安排各项课程。对于管理专业,其课程制定主要按照对应企业对管理人员的实际要求特征,给出科学的课程安排,以此确保产学合作教育可反馈企业的利益诉求。
三、落实现代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提高管理学专业学生管理技术能力的关键内容,也是产学合作背景下民办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当下,民办本科管理专业教学方面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应将应用型的民办本科产学合作实践教学和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区别开来,找到二者的联系和区别。要求本科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需展现出自身特色;再者,需按照未来管理学职业岗位的素能要求,构建个性化的、阶梯级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客服管理、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要求学生可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有一定的社交能力,而对于企业的高管人才,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计算机技术知识及高超的社交能力,还需具有前瞻性的目光和科学性敏捷思维,可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最后,如何构建大量管理学对口且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实习基地是高校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产学合作的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中,企业发挥教学参谋作用,为更好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而对于如何构建大量管理专业对口的实习基地,企业主要负责构建学生的管理专业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其次,实践教学要求民办本科院校设置专门的规划设计指导委员会,对管理职业理论分析,制定产学互动内容,发挥管理学行业专家作用,制定单项的管理职业技能操作实践课程及综合性职业素养培训体系,确保学生在掌握管理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自身职业素养也不断提高,形成民办本科教育背景下的学生素能特色。教学需从管理学专业发展切入,了解管理学基础内容及学习意义,让学生意识到当下管理学及未来自己工作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基本的管理问题,根据不同阶段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案,重点讲解疑难知识,提高学生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此外,教学不单单讲解管理学基本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在工作中如何解决可能出现的管理问题,探讨如何解决和分配领导交办的任务、如何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等。最后,企业在产学合作当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管理实践基地。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可划分为课内实践教学、综合实习、毕业定岗实习及毕业论文集中模式。其中,课内实践有包含理论学习、课内实践等。课内实践可以让学生到实验室或实训基地完成职业技能训练,课时分配为:理论学习32课时,课内实践16课时。实践课时也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业当中去勤工俭学,体验真实岗位,积累经验。综合实习是要学生完成学校内的各项管理专业学习后,可以真正投入到企业岗位实习中。
四、强化科研事业,深化产学合作
产学合作不仅对民办本科院校开展管理人才培养有重要促进作用,对民办本科院校科研工作开展也有重要推进作用。高校通过开展科研工作,真正实现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可通过自身科技力量,为企业解决管理及运营方面的问题,深化和企业的合作关系,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当下,我国高校管理专业的课题大多来自产学合作的企业方,课题的社会效益反响良好,促进产学合作可持续发展。例如,某市人力资源企业和校方开展合作的课题“城市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研究”,提出将人力资源规划为模块化管理,统一管理、个性化分配,为满足群众多元需要提供人性化帮助,受到大众广泛欢迎。目前,基于产学合作的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具备一定内涵,要平衡好产学合作企业和学校双方利益,开展契约信用产学合作: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以国家法律法规为支持,在和企业签订契约时,需明确学生实习时间、实习要求、考核标准、岗位工作内容、岗位安排、劳动条件、工作报酬、食宿问题等细节内容,要明确校方、企业及学生权利义务,真正实现在提高人才培养效果的同时,也为企业更好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实现双赢。综上所述,产学合作视域下的民办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要提高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效率及质量,就必须走产学合作道路,展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特征。在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当中,需充分落实产学合作理念,创新产学合作的科研思路,结合当地企业对管理发展的需求,与契合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高校要将自身良好的校风、合作态度、服务定位等融入到管理专业课程中;企业方面也要认识到产学合作对自身长期发展的有利作用,积极建设培训基地、科研基地,并和地方政府加强沟通,积极开展科研项目、联合申报等工作,深入研究产学合作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专业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欣婷,吴倩倩,李妍.民办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科技资讯,2019(22):221+223.
[2]冯研.民办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建立行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7):127-128.
[3]王静婷,刘宝.“双一流”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8(10):26-27+33.
作者:周桂凤 单位:广州工商学院
- 上一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
- 下一篇:企业做好项目投资价值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