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塑

时间:2022-04-28 11:28:15

导语:业财融合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塑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业财融合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塑

摘要:业财融合是新经济时代出现的新概念,是企业改善决策制定机制、精细化管理的必然选择,它要求高校在培养财务人员时突破财务思维、革新传统模。本文在阐述业财融合背景的基础上,指出业财融合模式对会计人员的影响,进而提出高职院校在业财融合背景下重塑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业财融合;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一、业财融合产生的背景

所谓的“业财融合”就是指将企业的财务和业务进行有机融合,这个新概念成为近些年“财务圈”的热点话题,一方面为我们的财务会计指明了未来转型的方向,另一方面也给我们的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业财融合的产生离不开大智移云技术的推动、国家政策密集的出台和企业发展需求的倒逼。本质上来讲,业财融合的精髓其实就是财务商业本质的回归,财务工作本身是不能脱离经营业务活动而独立存在的,所以将财务和业务融合其实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将传统会计的事后监督职能转变为事中监控和事前预防。这就要求我们的财务人员在经济新时代背景下不能再仅仅关注自己的职责区域,而是要从宏观的角度将财务工作和实际业务联系起来,帮助业务人员和其他部门解决问题,协助企业管理层共同致力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二、业财融合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影响

(一)业财融合需要会计人员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最原始的会计资料都是来源于一定的经济业务活动,财务部门通常都是伴随着公司业务的发生和需要而存在。传统观念认为,财务人员就是进行基础的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发挥着监督经济业务的职能,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很少会深入关注经济业务的发展。业财融合概念的出现颠覆了我们对财务观念的传统认知,它要求我们的会计人员要以经济业务活动为主线,主动接触业务,了解业务的来龙去脉,协同业务部门的人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二)业财融合需要会计人员拓宽知识面。一直以来,大家对会计人员的定位就是“会做账”,这也是导致现阶段高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时将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处理账务上,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工作已经被机器替代,会计电算化和各种财务软件的出现也给上述传统的会计人才的培养定位观念提出了新挑战。业财融合新观念的出现要求我们的会计人员不再是能简单地进行账务处理,它更需要会计人员拓宽知识面,不仅要精通会计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财务管理、成本预算、风险评估、法律和业务运营等多方面的知识。(三)业财融合要求会计人员学会用数据说话。财务人员的工作离不开数据分析和处理,在当前大智移云、区块链和大数据的信息化时代,我们的财务工作更要用数据说话。业财融合要求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把各职能部门连同一体,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平台,而我们的财务人员需要从这个数据库平台中挖掘和选取所需的信息,然后充分利用各种财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显然,业财融合背景下,我们财务人员就要不断提高自己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和攫取数据的能力,学会运用Excel和SAS等数据分析工具,能熟练掌握各种财务软件,学会用财务数据解决问题。(四)业财融合要求会计人员强化沟通协调能力。一直以来,有了部门划分之后,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就存在相对独立性,这显然与我们业财融合提出的融财务和业务为一体的初衷不相符。业财融合的理念需要我们的会计人员破除部门边界,发挥团队合作优势,不仅要加强与部门内部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更需要学会和业务人员的沟通协调,学会站在业务人员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甚至还需要学会和管理层沟通,学会站在战略层面为管理层出谋划策。

三、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体系重塑的对策建议

业财融合是当前经济发展体制下企业做好财务工作,保持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了迎合这种财务人员的市场新需求,各高职院校应以领先的信息技术为依托,整合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团队共建和就业服务支持,解决会计专业教学维度业务与财务深度融合的教学问题,重塑会计人才的培养体系。(一)课程体系建设。科学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石。会计专业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学科,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设置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基本上都是采取以“理论课程+实践实训”相结合的模式,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人才的培养更需要这样的课程体系。当然我们需要变革的是将此课程体系按照企业的发展情况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基础支撑层,由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财务共享实训构成;第二层是经营层,由专业方向课和数据可视化分析实训及成本分析实训构成;第三层是战略层,由专业拓展课和财务预测实训、管理会计实训、资本运作实训、税务策划实训及预算管理实训构成,构建这样一个层层递进、“理论+实践”的课程体系才能迎合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理论知识需求。(二)实训基地建设。理论的实践离不开实训基地,近些年各高职院校都在不断加强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由于会计专业特点所限,校外实训基地对会计实习生的吸纳程度也是有限度的,所以我们要解决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训难题还要从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着手。业财融合要求财务不能脱离业务,而传统的会计专业的实训课程多是以教学生处理账务和看懂数据为目标。这种实训模式的重心是关注财务,而忽略了对业务的研究,显然与业财融合的本质有背离。为了迎合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高校应以专业课程资源和岗位实务资源为基础,模拟制造业产供销研六大经营活动过程,构建真实工作场景和多功能实训空间区域的业财融合资源库、仿真教学综合平台、大数据财务分析平台和业财融合基地为一体的实训基地,以期使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三)师资团队共建。专业的师资团队是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之一。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主要来源于应届的优秀毕业生,他们有扎实的财经知识理论功底,但是由于是直接由“学校”到“学校”的身份转化使他们缺少了到企业基层实践的经历,所以在实践教学这块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业财融合观念的出现要求我们的教师不能再坐在教室里“教死书”,教师要走出教室,深入企业,了解业态变化,必要时要联合企业导师共同制订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组织编写教材、打造金课,进行课题研究、学术交流,定期或不定期的要求专职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和企业游学。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力争打造一支理论功底过硬、企业实践技能过强的师资团队,以便能更好地发挥他们培育新时代会计人才的使命。

四、结语

综上所言,业财融合是企业在经济新时代提出的财务管理新模式,而高校又是财务人员输出的主要阵地,为了迎合企业这种新模式下的会计人才新需求,各高校必须适时对会计人才的培养体系做出变革。业财融合新模式的出现也说明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和企业深度融合,只有在充分了解企业发展动态和需求的基础上,高职院校才能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合理配备专业师资团队。这种有的放矢的人才培养体系重塑也是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寻求教育变革道路上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崔维瑜.业财融合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J].经贸实践,2018(12).

[2]魏正涛.经济转型背景下业财融合对财务人员素质要求分析[J].人力资源,2019(6).

[3]许瑛.业财融合趋势下财务人员的发展路径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9(1).

[4]宁燕妮.业财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新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9(10).

作者:潘丽萍 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