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价值研究
时间:2022-01-22 02:50:02
导语: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价值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在企业发展需求导向下,如何培养高质量、高标准的工商管理类人才成为有待研究的热点课题。近几年人才供需矛盾问题凸显,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在逐步改革,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办学实力的代表,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部门之一。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类型和方式不断创新,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在工商管理等文管类专业中的价值体现尤为突出。本文围绕工商管理类人才创新培养模式,探索研究高校图书馆在服务人才培养中的价值。
关键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高校图书馆
当今,企业处于高速发展期和转型期,知识层次和人力资源是关系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企业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在企业竞争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担负着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是企业发展中的高级管理人才。在企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与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存在结构性的矛盾[1]。因此,基于人才需求导向,探索和创新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式与平台至关重要。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办学实力的代表,在各级各类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和形式在逐渐发生变化,融入了开放、互动、共享、实践等多种新型元素,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些元素的融入有助于促进工商管理类人才在知识整合、实践运用和管理运营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借助图书馆优质资源,积极探索图书馆在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在过去的十多年,全国各大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随之剧增,特别是工商管理等文科类学生群体变化尤为明显。各高校为适应学生规模的变化,在课程设置、课时要求和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掌握、实践技能操作方面功底薄弱。新时期,企业处于高速发展和转型期,对工商管理类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直接导致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与企业所需人才不匹配,从数量和质量方面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亟待对现有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一)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分析。1.学科建设不够突出。工商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的分支,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主要研究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在当今社会,基于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需求量较大的现状,全国各高校普遍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但是处于培养层次、人才质量差异性不明显的现状。当前,各高校纷纷强调特色办学,抓特色优势学科建设,工商管理专业作为普遍性专业易被忽视,在学科建设方面发展缓慢,或者说仅有少部分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建设方面走在了前列。2.培养目标不够精准。本科高校培养工商管理类人才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理论研究型人才,即通过将来深造或出国交流学习,主要从事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以及中外大型企业的管理工作;另一部分是实践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中小型企业的中、基层管理工作,侧重实践应用能力。目前,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型企业得到快速成长,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是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流方向。因此,本科院校在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中,应明确培养目标,精准对位,以便正确建立就业导向机制,提升人才培养实效。3.培养方案有待创新。当前,随着就业岗位对人才需求类型和质量的变化,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应得到不断创新。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动态发展的学科,在毕业生就业导向下应坚持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例如:在课程类型方面,理论性质课程占比仍然较大,应逐渐加强实践教学课程的建设,充实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业务实践能力;在课程开设方面,存在课程简单合并、堆加的现象,应强调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分阶段、分层次和分内容开设各学年课程,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技能的系统性掌握,进而提升业务水平;在课程考核方面,应侧重实践技能考核,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纸上谈兵”,依靠答卷定成绩。4.师资条件有待补充师资条件是关系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学科建设的重要部分。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与师资条件密切相关。就工商管理专业而言,高校整体师资条件有待进一步补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设备不足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包括新的教学软件投入、特定的实践课堂建设等等;(2)校外实训基地或实训场地相对缺乏,存在质量不高,资源不稳定等问题,应加强资源整合力度,创新性建设实训空间;(3)学科教师多为高学历低阅历人员,年轻教师虽然得到补充,但整体上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对现实问题掌握不够充分,较难满足实践教学任务,应适度强化师资培训或扩充校外教学力量[2]。(二)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高校培养高标准、高质量的工商管理类人才,需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构建具有导向性、创新性、独特性和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特别是在企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企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要突出导向性。经实际调研了解,新时期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需要更加强调其社会实践能力和管理运营能力,在培养模式上要转移培养重点,坚持创新方式,突出创新性。培养工商管理类人才的主要目的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其就业岗位相对比较宽泛,知识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自然有别于其他专业,应抓住其特点,突出独特性。当前,部分高校已逐渐尝试将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训练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适应的能力以及创新发展的能力等纳入重点培养目标,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切不可盲从,应循序渐进,突出实效,确保培养模式的可操作性。
二、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形式与跨越发展
(一)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现状。从传统意义上看,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师生、科研人员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以图书借阅、信息检索为主,主要强调信息资源的获取、共享与利用。目前,多数高校图书馆仍以印刷型文件为基础,主要的服务方式为图书借阅。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师生获取学术内外信息的途径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过程更加便捷,直接导致图书馆信息获取服务的价值降低,更多的体现出图书馆即“自习室”的价值作用。为满足新形势下广大高校师生的需求,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价值作用,高校图书馆应逐渐向提供各类信息资源、硬件条件(设备与场所)、服务平台和人员等方向发展。为此,各高校开始逐步转变和扩展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坚持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师生的发展需要。但是,转变和扩展图书馆服务职能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同时与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等相衔接,需要一个整体谋划、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尽管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已经实现一定程度的转变,但基本处于服务形式单一、资源利用率低、服务效果不明显的现状,有待进一步探索与深度完善。(二)高校图书馆的跨越式发展。基于新时期高校师生的发展需要,多方面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服务职能正面临着跨越式发展的挑战。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为例,工商管理专业旨在培养知识结构丰富、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设立跨学科知识服务体系、搭建社交网络平台、创建创客空间等形式,满足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职能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
三、图书馆在构建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价值与应用
在上文中对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做了简要分析,现借助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笔者拟通过整合高校图书馆各类资源,创新图书馆服务职能,与构建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积极探索高校图书馆在构建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价值与应用。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一)借助跨学科知识服务体系,丰富学科知识结构。优秀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应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需要掌握包括管理学、经济学、人力资源学和市场营销学等在内的多学科知识,同时对于外语、计算机、社交等辅助技能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在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过程中,亟须为其提供可靠的跨学科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是集各学科门类、各形式特征知识资源为一体的知识机构,具有创建跨学科知识服务体系的优势条件[3]。例如,开展学术报告、实操演示等形式多样的跨学科知识共享活动,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够较好地实现知识更新与技能传教。(二)借助社交网络平台,强化业务实践能力。高校社交网络平台的探索与实践最早源于国外,国外几乎所有的高校图书馆都在社交网络上开展了服务,国内仅有一些发展比较好的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交网络服务。另外,服务质量受服务理念、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优质的社交网络服务具有社交网络传播范围广,互动交流及时的特点,主要包括各类信息、用户间互动交流、嵌入第三方网络链接、全文文献检索、参考咨询等服务[4]。工商管理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需要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坚持用实践中的理论与技能填补教学,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建立主动学习、探索和求知的理念与能力。高校社交网络平台作为联系学校与社会、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有效通道,有助于促进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三)借助创客空间服务,提升创新意识与能力。新时期,优秀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以满足企业在创新发展、市场竞争中的迫切需要。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陆续开设了创客空间服务,高校图书馆具有信息资源量大、设施设备齐全、管理服务到位、人流量大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便于在实体空间、信息资源、设备资源、虚拟网络平台等方面开展服务[5],在创新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同时,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焦健.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3.
[2]姚辉.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3.
[3]安肖肖.高校图书馆跨学科知识服务模式研究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实证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4]徐琪.高校图书馆社交网络服务调查研究——以安徽三所高校为例[D].合肥:安徽大学,2018.
[5]梁文佳.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
作者:杨志荣 杜宗棠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渤海学院
- 上一篇:沈阳师范大学人才培养问题及建议
- 下一篇: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培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