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探索
时间:2022-12-10 09:03:05
导语:高校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如何适应产业的发展,是专业群建设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依托优势特色专业,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通过加强学科竞赛,实施国际化战略等措施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电子信息;专业群;应用型人才培养
当今世界新一轮的科技、产业革命正在促使着新经济形成与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样化、社会的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这给电子信息类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以专业群建设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日趋体现出其优势。
一、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坚持“宽口径、重基础、强实践”的多样化育人特色,主要培养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等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具备通信与信息基础理论、技术知识、应用开发、运营、维护、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社会竞争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全程、全网、全业务”的工程素养,从事电子信息领域的电子信息设备、系统的设计、开发、工程施工、运行、维护、管理、市场营销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重构
依托专业群建设,培养方案重构紧跟产业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改革工程》的文件精神,按照国家教育部面向专业课程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本专业群教育教学目标,根据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要求,结合本校民办性质、学生层次,以及社会需要来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立足行业需求,特别是电子产业链的用人需求,通过电子信息类专业群的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握产业和行业的发展趋势,着力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创业精神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国家、地方产业结构发展的需要。
三、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我校目前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现状,进行如下课程优化:(1)专业课程合并,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合并,更名为《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将《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信息网》合并,更名为《现代信息网络》,将《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和《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合并,更名为《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合并节约的课时,全部用于实践类课程的课时增加。(2)增加实践类课程,增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实验》、《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设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实践》、《电子系统综合设计(AD10软件)》等专业实践类课程,加强实践环节比重,加强工程应用内容。(3)开设专业新技术课程,这个课程非常重要,每届学生的授课内容都是根据当年的热门技术进行跟踪和学习,让学生及时获取最新的技术和应用,有利于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就业接轨。(4)工程基础课授课学期提前,将《电路分析基础》由第3学期提前到第2学期、《电子电路基础》由第4学期提前到第3学期、《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由第5学期提前到第3学期、《通信电子电路》由第5学期提前到第4学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更名为《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由第6学期提前到第4学期,这些课程的提前主要是为了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选拨参赛队员。
四、学生创新及应用实践能力培养
专业群所属相关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对实践条件建设的不断投入,鼓励学生加入科研团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活动、学科竞赛、课赛结合等多种途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对学生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的统筹和管理,推进学生科技活动开展,可以成立“常年学生科技活动工作小组”,同时还成立电子信息类学生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在工作小组和指导团队的组织、指导下,开展常年科技活动及科技竞赛两类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科技活动常年化、层次化、多样化、系列化。(1)学生科技活动常态化地开展;(2)从专业培养的定位出发,制定一套从大一到大四适合各个阶段、符合人才培养定位的系统化科技活动方案。方案特点之一:各个阶段的科技活动与本学期的学习和实验内容有一定的联系与结合度,成为实验环节的有益补充。方案特点之二:科技活动按层次进行,循序渐进,大一学生重基础,大二学生重活动,大三学生中竞赛。从大一开始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进来,不仅能扩大科技活动的参与度,也能增加学生的信心,避免每年电子设计大赛时学生突击,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状况;(3)科技活动多样化:科技活动不局限于撰写论文、数模竞赛、各类单片机竞赛和电子制作等,可让科技活动的内容更加多样化,比如增加英语竞赛、文献检索、焊接竞赛、综述竞赛、PCB设计竞赛、数学竞赛、电路仿真竞赛、元件识别竞赛等竞赛内容,可以开发出众多的竞赛内容。各个内容结合专业群内各专业不同的年级、同时结合不同能力水平来进行设置。通过让各年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丰富多彩的竞赛,来丰富学生的生活,从来减少学生玩手机、打游戏的时间;(4)科技活动系列化:可以采取设计系列活动的方式,将多个活动形成一个系列,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不断追求,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可以在某个能力培养上得到持续提高。
五、实施国际化战略
学校坚持实施国际化战略,与德国、美国等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广泛开展中外联合培养的硕士、本科双学历教育活动,送出学生到国外深造,举办国际教育论坛,邀请国外高校、国内高校参加,促进了中外高校交流合作。每年除了邀请国外专家到学校授课外,还可派遣学校教师到德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参观访问和教学实践。通过基于专业群建设的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面广、就业渠道宽、就业率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满足相关领域和地方经济对信息人才的全方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马伶伶,张继东.基于专业群视阈下的“1+X”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职业,2019(33):47.
[2]赖刘生.对接产业链的智能控制专业群建设路径探索与实践[J].轻工科技,2020(1):140-141.
作者:李文娟 王宝珠 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 上一篇:行业信息化通信信息技术保障研究
- 下一篇: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