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分析

时间:2022-10-08 08:27:50

导语: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分析

摘要:本文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提出了“产学研协同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能源经济专业为例,探索并形成了一套“学科交叉、校产融合、创新开放”的专业培养体系,并取得显著成效。旨在将现实的复杂能源问题与专业培养体系相融合,着眼实践性、应用性和国际性,促进能源经济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人才培养;能源经济

1背景

产学研协同是指在优势集成、资源共享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前提下,高校、企业以及科研院所三方以深度参与、分工协作、联合攻关、平台共建、利益共享、风险分担为原则,借助政府、科技中介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的支持,投入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生产等活动[1]。如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已成为各大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而目前在与能源相关的资源供应短缺、能源系统转变和环境污染等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上,利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将满足新时代能源环境和要求。党的十八大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生态文明的核心是要在环境和经济之间寻求一种全新的发展道路,而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能源问题。能源问题自身的复杂性、与其他问题的高度关联性、涵盖学科的广泛性、潜在影响的重大性以及涉及地域的全球性等诸多特点,导致依赖传统专业培养的单一知识体系人才已难以应对这一挑战。基于此,教育部顺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时代要求,于2010年设立了能源经济专业。能源经济专业有别于传统的学科专业,是为了满足全新的社会需求,适应全新能源挑战的多学科交叉专业。鉴于能源经济专业的特殊性和创新性,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代表的各高校,在专业设立之初就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确立了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办学理念。经过几年的探索,能源经济专业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内涵,即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将现实的复杂能源问题与专业培养体系相结合,坚持学科交叉、加强产学研融合,突出实践性、应用性和国际性。为了应对综合交叉性学科对办学资源越来越高的要求,开设能源经济专业的各高校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机制,在教材建设、师资培养、实验实习等方面通力合作,形成各高校优势互补、互相协助、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的专业办学模式。

2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促进能源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能源经济专业是涉及能源产业科技、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的应用型学科[2]。为了优化能源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综合性人才,我们在能源经济专业的建设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2.1成立全国能源经济本科专业建设联合会,做好顶层设计具体包括:凝聚并建设一支全国最优秀的能源经济教学和科研队伍;每年组织召开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组织召开全国“能源经济”本科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2.2加强产学研融合,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现实复杂的能源问题要求能源经济专业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关高校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路,与科研院所开展共建工作、与能源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在校内加强实验实践教学。2.3多元探索,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能源问题具有极强的国际属性,因此,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十分重要和迫切。相关高校积极引进国际化师资开展教学活动,与国外高校积极开展联合合作办学,在此基础上,借助国际能源经济学会的平台,在国内组织国际能源经济学会暑期学校。2.4各高校坚持合作办学思路,共享优势资源能源经济是交叉性非常明显的专业,需要众多资源来支撑人才培养,单凭一所高校很难高质量地培养人才。相关高校应坚持合作办学思路、共享特色优势资源,特别是师资资源、实习基地、实验资源,并借助互联网建立服务能源经济专业的网络平台。2.5积极组织能源经济专业的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并到企业实际考察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组织的“第七届中日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研讨会”,以及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CREIA)组织的“汉能清洁能源展示中心”。

3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促进能源经济专业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

3.1开创了本科专业“协同办学”的专业建设模式。传统的专业建设多是在各高校内部进行,或是在若干高校间举行松散的、不定期的“研讨会”。对于能源经济专业而言,作为解决我国当前和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所面临的重大突出能源问题而设立的战略性新专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开设能源经济专业的各高校成立了“全国能源经济本科专业建设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在联合会的领导下,统筹规划专业发展,集聚创新办学理念,交流办学经验、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推进专业教材建设等,最终实现对专业的“齐办共管”。3.2建立了一套“学科交叉、校产融合、创新开放”的专业培养体系。在联合会的统筹规划下,各高校经过若干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全新的专业培养体系,即“学科交叉、校产融合、创新开放”。“学科交叉”是指能源经济专业不是单纯的经济学专业,而是一个能源工程科学与经济管理有机交叉的专业;“校产融合”是指各高校均依托自身优势的能源工程学科及背后产业来办学和进行人才培养,如石油大学与油气产业融合、山西财经大学与煤炭产业融合、北航与节能产业融合等;“创新开放”是指专业培养不走传统道路,而是通过借助国际能源经济学会等国外机构、中科院等国内科研机构、学校内部优势资源等,实现联合开放式办学。3.3搭建了能源经济专业师生竞赛交流的全国性平台。为了推进能源经济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各类创新创业研究与实践,在联合会的指导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发起方,依托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联合其他开设能源经济专业的高校共同创办了“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同时每年定期召开“全国低碳发展管理学术年会”,通过这两个平台实现能源经济专业师生的交流。经过几年的发展,能源经济大赛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能源经济领域影响力和覆盖范围最大的赛事,而参赛高校也从原来的开设能源经济专业的高校拓展为全国所有从事能源经济研究的高校。3.4初步建成了供学生学习使用的中国能源经济创新服务平台。能源经济专业学生对能源相关问题的解决是建立在对现实问题的抽象思考、数据收集、建模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课内的各类理论分析为抽象思考提供了基础,但在研究数据、相关方法应用方面,则不能够完全从课内理论学习中获取,特别是研究所使用的数据。在此背景下,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供学生实训锻炼和研究的网络化数据与模型平台,就显得非常重要且必需。基于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教育部能源经济专业综合教改项目的支持下,与中科院战略咨询研究院合作,共同开发了中国能源经济创新服务平台,供全国开设能源经济专业的高校使用。

4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促进能源经济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4.1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进行人才培养尚不完善。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向企业转移和转化是产学研合作的基本任务,也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核心议题[3]。高校和研究机构对能源经济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现实需求的契合度目前还不高,企业更注重的是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高校在学科设置和研究机构进行科研及学术创新方面,目前还缺乏和企业的深入合作。4.2全国有关能源经济类的研究著作很多,但适合能源经济本科专业的教材却较少。能源经济专业是新兴专业,融合了能源环境和经济管理各专业的理论基础,但又不限于此。要建立一套“学科交叉、校产融合、创新开放”的专业培养体系,需要打破传统学科专业的限制,结合学科前沿学术研究成果,形成一套适应新时代的能源经济理论。但是,目前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相关教材还比较少。4.3全国高校能源经济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结构仍需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然而,目前全国高校的能源经济专业相关课程总量设置很多,覆盖面广,但对一些专业主干课程缺乏深入学习,对满足能源经济专业需要的、反映能源行业的实务类课程重视程度不足,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5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创新

5.1专业建设模式创新。在已有的“协同办学”能源经济本科专业建设模式及自发成立的“全国能源经济本科专业建设联合会”的指导下,教改教法进一步统筹规划专业发展,集聚创新办学理念,协调推进专业教材建设,真正实现能源经济专业的“齐办共管”。5.2专业培养体系创新。根据能源经济专业的特点,更好地完善“学科交叉、校产融合、创新开放”的专业培养体系。“学科交叉”指在课程设置上不仅包含传统的经济管理课程,还包括能源工程科学类课程;“校产融合”指各高校的专业培养均依托于其优势产业;“创新开放”指创新办学模式,借助国际师资、社会知名研究机构、校内优势资源实现联合开放式办学。5.3专业培养实践创新。在课外搭建实践式“大平台”为专业师生提供发展支撑的建设工作。在已有的联合中国“双法”研究会创办“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定期举行“低碳发展管理年会”、联合中科院开发“中国能源经济创新服务平台”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与能源企业的深入合作,为培养能源经济本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供更多平台。

综上所述,本文以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为基础,经过研究和实践,提出“学科交叉、校产融合、创新开放”的本科专业培养体系,提出一系列能源经济专业促进人才培养的措施。这些措施有利于将现实的复杂能源问题与专业培养体系相融合,解决能源经济知识学习与研究能力相分离、能源经济理论学习与能源现实问题相脱节等问题。这种产学研协调培养的模式,在培养高校优秀人才、提升科研机构学术研究创新的同时,也能有效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不断推动能源经济专业发展,为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章豹,韩依洲,洪天求.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及其优劣势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2):24-29.

[2]孙竹,冯连勇,同凡,等.国内外高校能源经管类专业培养方案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5):130-134.

[3]谢芳.基于高校视角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研究[J].江苏高教,2018(8):92-95.

[4]韩明华,吉艳平.产学研协同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40(3):88-92.

作者:赵晓丽 冯连勇 孙静霄 唐 旭 王建良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