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课程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
时间:2022-08-12 03:48:46
导语:文学课程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网络信息时代的国际竞争愈发激烈,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是关键。高校担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由于物质社会与大众媒介的双重挤压,大学生盲目追崇实用之风,部分高校和教师未能及时转变身份等原因,使得高校课程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以高校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应用自组织形式整合教学资源,变革教学流程,创新教学模式,探索高校课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路,希冀推动高校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教育与在线教育的深度融合,为信息时代下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高校;文学课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1]。置身于网络信息时代,教育信息化既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也是当代高校课程改革的机遇与挑战。信息化的社会需要能够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创新型人才,而不是工业社会中驻守流水线上从事标准化劳动的工人。高等学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承担起不断探索如何培养适应网络信息时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才能使我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那么何为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也就是那些具有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的学习素质和社会能力,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做出正向价值贡献的人才”[2]。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信息化素养、全球化视野、批判性思维、超文本阅读、图形化的思考、信息数字化处理能力等基本素质,显然,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网络信息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的变革向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结构性改革的现实诉求。
一、创新型人才下高校文学课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网络信息时代教育的变革不仅是社会转型的需要,也是信息技术创新的赋能,同时也是新一代学习者的学习诉求。当然,教育的变革如同大自然人类的进化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我们应该看到,当下我们仍然处于新旧两种教育模式并存的时代,而网络信息化发展促使当下的教育改革应该在结合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在线开放课程的创新思维、创新模式,促进高等教育与在线教育的深度融合。从这个角度而言,高校设置的文学课程对培养信息时代的创新型人才非常有利。“文学是人学”,文学集聚洋洋千年的文化积淀,承载着人类的智慧思维,传达着人类共同的情感诉求。因而,高校开设的文学课程较之于其他课程,更能够净化当代大学生的心灵和行为,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人类社会,学会体味内涵,感性地认知事物,在想象与灵感中激发创新思维。如“外国文学”“经典电影与文学”等课程,它以独特的语言艺术、深刻的思想内涵、纷繁的地域特色,始终站在较为前沿的领域,帮助大学生拓宽全球视野、国际意识,增强本国文化自信,提高审美、鉴赏、写作、想象等能力。然而当下高校文学课程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原因各异。(1)随着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时代的愈加深化,文学发展越发以市场为导向,其自身发展规律不断被湮没;(2)大众媒介的火速兴起,直接冲击原典阅读,文学逐渐下行;(3)部分高校未能及时顺应时展,明确培养目标,暂未形成科学的培养模式等。此外,部分教师执拗于封闭的授课形式,课堂模式保守陈旧等。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挑战与机遇并存,高校文学课程的发展也处在前所未有的革新纽点。(1)当代大学生拥有前所未有的丰富的阅读资源与良好的阅读环境。新时代,爆炸似的信息量通过网络飞速传播,大学生花极少的时间和代价就能获取想阅读的任意书籍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新信息。高校图书馆阅读环境舒适,各类文献资源丰富,大学生能广泛阅读来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2)全球MOOC平台的建立实现了随时随地学我想学。显性课堂不再是学生接收知识信息的唯一阵地,MOOC平台课程资源广博丰富,不受时空的限制,且交互性强,这使学生学习更加开放,思想更加活跃,极大提升其创新意识。(3)全媒信息时代每个人都为自己代言。一部手机+网络,大学生就拥有了和世界对话的窗口,每个人都可以借此为自己发声、为自己代言,人们交流的平台更加广阔。这让学生成为时展变革的一员,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极大地拓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所以,打好高校文学课程改革的攻坚战势在必行。
二、高校文学课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路径
网络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赋予了创新型人才新的内涵。近年来,西方部分学者针对信息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提出了一个“21世纪技能”的概念。他们认为21世纪的人才应该具备21世纪的相应技能,主要包括信息化素养、全球化视野、批判性思维、超文本阅读、图形化的思考、信息数字化处理能力等。这对高校培养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人才提出了迫切的改革诉求。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精神、社会适应与发展能力是教育的核心目的。(一)确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长效的培养机制。高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从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明确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发展共性的同时兼顾个性的发展。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基于科学培养机制的有效运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付诸实践的目标都将成为“纸上谈兵”。培养机制包含了“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人文环境”三个主要要素[3]。在教学制度上,可实行校内理论教学和校外实践指导相结合的学分考核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通过实践学分考核制,鼓励学生手脑并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其特长,促进其个性发展,将思想上的创新转化为行动上的创新。在教学模式上,实现信息科学与人文艺术并重,可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通识课程和创新创业的申报项目,文理互补,完善思维,使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思考更加成熟全面。在人文环境上,提升校园人文底蕴,营造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校园环境,在一步一履之间尽显文化气息,在一言一行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敢于批判质疑,敢于大胆创新。(二)践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三位一体”教学体系。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运转需教师队伍的及时引导与积极落实。“三位一体”教学体系即将“课堂讲授、实践教学、网络空间”三者结合,显性课堂(课堂讲授)与隐性课堂(网络空间)相辅相成,线上线下教学(网络空间、实践教学)双规推进。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实施“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有效发挥了理论、实践、信息技术的综合效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明确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紧迫性,以师生双主体为先导,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教师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者,首先要明确培养人才的重要性,才能有的放矢去培养学生。置身于网络信息时代中的教师,应践行各种突破传统课堂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如在线开放课程、网络化自组织学习、合作探究式项目学习等,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应用互联网思维编织教学时空,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由此构建新型的课程与教学形态。我们对高校文学课程“外国文学”“经典电影与文学”专题研讨时,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式教学,即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以PPT展示的方式在课堂上汇报学习成果。当讲析到莎士比亚的戏剧时,教师可采用情境式教学。各小组选择莎翁笔下的文学作品进行演绎,以不同的PPT背景作为故事发生的场景,引发他们与作者、作品乃至世界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人物,也督促了学生认真阅读文本,还锻炼了他们的表演能力。教师还可以举办个人演讲、辩论赛、小组研讨,组建外国文学QQ群、微信学习交流群等,此类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拓宽其创新视野。在科研的创新能力上,实行“导师制”,教师要鼓励学生尽早加入导师的科研课题组。科研是创造活动,其中蕴含着创新精神、探索精神,为人类探索着未知的世界领域。高校教师不仅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而且对社会发展、双文明建设有积极推动作用。导师可以利用科研课题的机会,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在科研团队中培养学生自主科研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2.重视翻转课堂与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社会巨变的新时期,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学生闻之色变。高校教师孕育着未来时代的希望,自身要积极求变,适应时展,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能力。而翻转课堂与社会实践强强联合符合时展的需求。“翻转课堂”重构了课堂知识传授模式,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时空的颠倒安排,重新确定了“学习”的概念,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课前,教师提前提供学习资源,学习任务;课上,师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消化课程知识;课后,教师做好教学反思,学生及时巩固复习。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者”,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优化了课程学习,还构建了“民主型”的课堂氛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了个性教学。实践教学是高校文学课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中文专业根据自身情况,可有针对性地开展线上和线下两种实践教学模式。线下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专业实习活动,由高校教师带队,联系用人单位开展实习。线上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网络实践平台模拟实体实训,发挥专业学生读、写、说的特长,将平时所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运用精神财富创造物质财富,扩大实训平台的认知力和影响力,发挥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3.实行多元化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促进教学相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被肯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看见自己的闪光点,大胆创新,促进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教学尚要因材施教,评价体制也需实现多元化。平时不重视学习,结课考试孤注一掷,一次考试便判断了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学习接受程度,以此来划分“学霸”“学渣”,这对平时认真学习、考试认真准备的学生来说并没有实现过程性公平。我们以“外国文学”“经典电影与文学”课程为例,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包括学生评价教师、学生评价课程,教师评价学生、教师评价试卷。而课程的最终成绩应由平时成绩和结课成绩共同构成,平时成绩可以出勤、上课活跃程度、平时作业等为基准判分,结课考试的出题范围应在背诵的基础上来考查学生对一些开放性问题的思考。实施多元化评价机制,发挥诊断、鼓励、促进的作用,长善救失,实现师生的共赢,同时也激发学生多角度深入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高校文学课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意义
(一)有利于创新型社会的建设。指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4]。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终究还是创新型人才的差距。高校文学课程致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将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价值相结合,根本上将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校文学课程不再只是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应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操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强了,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其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三)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校文学课程不再只传授书本知识,实践教学让学生不断融入社会,不断适应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注重所学理论知识对当代网络信息社会现实的启示意义,促使学生不断从理论型转向应用型人才。新时代挑战与机遇无处不在,把握住时代的机遇方能掌控前行的方向。网络信息时代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任重道远。而高校文学课程改革探索之路也不会是畅通无阻的,但我们相信这必将是不断向前的。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与支持下,高校终会探索出一条自己的求实创新之路,这也极大促使高校文学课程的变革,始终以学生的素质教育和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向实现创新型和实践型的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的目标而执着前行。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2]房国忠,王晓钧.基于人格特质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3]眭依凡.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兼谈美国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4].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人才[J].中国人才,2014,(13).
作者:孙慧 李玉蓉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 上一篇:舞蹈即兴在儿童审美教育的运用
- 下一篇: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