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学生干部培养问题及对策探析

时间:2022-07-18 09:40:06

导语:班级学生干部培养问题及对策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班级学生干部培养问题及对策探析

摘要:本文以贵州大学阳明学院为例,以探索在通识教育背景下更好的班级学生干部培养模式为目的,分析了阳明学院目前的学生干部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通识教育;班级学生干部;培养模式

一、研究背景

阳明学院是贵州大学高水平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适应我国本科教育由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加专业教育转型、创新本科通识教育组织和管理模式、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包括阳明学)三大需要,获贵州省编办批准设立的组织实施本科通识教育的教学机构。学院专门面向除特殊专业外的所有贵州大学一年级一本学生开展本科通识教育。学院现设党政办公室、教务办、学务办、团委、通识教育教学部,内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农学、工学(一、二、三)七个学部。班级是高校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基础单元,而学生干部则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执行者,是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党的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随着时代的发展,贵州大学阳明学院学生人数逐年增多,2014级学生近6200人,2015级学生近6500人,2016级学生近6700人,2017级学生近7100人。虽然阳明学院的专职辅导员从2014年的11人增加到现在的20人,但是辅导员与学生比例还是远远不能达到1:200的标准。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已达到新的高点,大批新生代“90后”大学生的入学,给班级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对班级管理的目标、任务以及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注重素质教育、间接管理、管理模式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干部成为辅导员老师的“帮手”,发挥好班级学生干部的作用,是阳明学院学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二、阳明学院班级学生干部培养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1.选拔制度不够合理。以阳明学院2018级的情况为例,因贵州大学的本科生新生军训是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2018级新生进校后欠缺互相了解的机会,各班级的学生干部,在新生入校第一周内,就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召开班会进行选举。首先,各班学生干部是在班级成员相互之间比较陌生、老师与学生之间也不熟悉的情况下产生的,选拔的时间不合理;其次,选拔班干部仍为传统的“自我介绍”后的班级内部投票或者由辅导员老师推荐产生,选拔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缺乏严谨客观的评价及选拔制度。据调查,阳明学院每届大一年级的班级中,约有20%的班级会在第一或第二学期换掉部分班干部,说明学生干部的选拔是有问题。这样不仅会影响班级学生干部团队的氛围,在班级学生管理工作中“埋下隐患”,还会打击被换掉的学生干部的生活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可能会产生心理问题或人际交往问题。2.新生干部自身适应性问题突出。大一新生入校,从生理与心理上都会遇到许多适应性的问题。新生进校期间是学生管理工作压力集聚的时期,新生学生干部在自身需要适应新环境的同时还面临巨大的班级管理工作压力,此阶段。就常常出现学生干部的学习与工作不能兼顾、生活作息及饮食不规律、时间管理混乱等现象。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调整,会导致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降低,学习成绩下降,身心疲惫等适应性问题。3.缺乏经验、工作效率较低。因阳明学院的特殊性,学生干部全是大学一年级学生,大学学生工作经验零基础。阳明学院与专业教育学院之间的管理目前还是相对分离、各自独立的,导致新生学生干部没有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去从老学生干部那里学习经验,此外因阳明学院辅导员老师本身超工作量管理学生,难免有无法顾及和疏忽之时,学生干部们大多时候都是靠“摸着石头过河”,在失败中去学会怎么样去做工作,在不断试错中去找出答案,这样就出现了工作效率较低的局面。4.“主人翁”意识薄弱、管理能力较低。阳明学院新生干部普遍都有初高中遗留的“依赖症”,凡遇到问题都依赖家长或者老师去解决,没有把自己的角色真正定位为班级的管理者,而只是一个老师的命令执行者,消息的传达者,被动地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主人翁”意识薄弱,管理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升。5.班级管理团队协作失衡一般情况下,阳明学院班级设置的班干有团支书、班长(兼团支部副书记)、学习委员、生活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文体委员、心理委员(一男一女),班干人数在十人左右,班级编制较少的有30人左右,较多的有100多人,班干人数的比例在班级占比10%-40%不等。每个班级的班干设置似乎面面俱到,包含了学习、生活、文化、组织、宣传等各个方面,但实际上不少职位完全可以合并。从表面上看,班干力量足够管理一个班级的大小事务,但实际上,基本上每个班级的80%以上的工作都是由班长以及团支书完成,其他班干经常出现“找不到事情做”、“不会做”等现象,大部分的班干形同虚设,这些现象既不利于班级管理团队协作氛围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干部们自身的发展。班长和团支书工作压力较大、花费较多时间去学习如何工作以及做工作,从而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大打折扣;而没有事情做的班干则在团队中找不到自己的角色、没有成就感、责任感缺失,整个班级的管理团队协作失衡,无法发挥团队的最大效能。

三、阳明学院班级学生干部培养对策及优化建议

1.搭建“老带新”交流互通平台。针对阳明学院学生干部都是新生的局限性,应该努力搭建“老带新”交流互通平台,除了继续学院尝试在探索的“学长帮扶”志愿者模式;应该搭建高年级优秀学生干部与新生学生干部交流的新媒体平台,例如学习论坛、经验贴吧、主题公众号等;还应该搭建各办公室勤工俭学的优秀学生助理“老带新”平台;形成三位一体的学生工作“老带新”的平台,促进有经验的学生干部与新生学生干部之间的交流互动,帮助新生干部尽快适应新的大学生活,提高工作效率。2.统一进行新生学生干部能力提升培训。高校学生干部是学校开展教育管理的重要力量,他们既是教育管理的对象,又是教育管理的基层组织实施者,他们的班级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学院整体学生管理水平。建议统一进行新生学生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全学院统一培训的内容及考核制度。在班干试用期一个月内必须要通过培训考核,否则取消班干任职资格。培训的内容应由学院党委领导成立培训工作组,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撰写专门的培训手册;考核制度应由成立的培训工作组制定,并且切实执行落实。通过培训提升学生干部的班级管理能力,增强班级管理“主人翁”意识。3.健全班级学生干部考核制度。学院应统一制定和明确学生干部工作制度,明确各班干的工作分工及工作职责,并由辅导员老师组织班委进行定期考核,对考核优秀的进行嘉奖,对考核不合格的进行再次培训教育和帮扶,以免出现班级学生干部工作团队协作失衡的现象。负责班级管理的老师要引导学生班干部树立班级管理的主体意识,应主动提升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制度的框架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带着热情与奉献精神投身于班级管理的工作。4.优化班干部评优的制度。根据学校的评优制度和办法,应根据阳明学院自身的特点进行优化和补充。例如:跟其他专业学部不同,我们评选优秀学生干部时除了满足学校要求的学习成绩等硬性条件,应根据阳明学院的实际情况设置符合院级层面评选条件。例如:应要求班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阳明学院举办的“早安阳明”晨读活动,评优时优先考虑晨读为全勤的班干部;评优时应要求班干部所在班级在第一学年至少获得一次以上学院团组织生活评比三等奖以上奖励;评优时应要求参选班干部所在班级参加“阳明大讲坛”人次达到每学期每人2次以上等等。可通过结合阳明学院每年开展的通识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课外活动的不同情况,设置院级层面的评选条件以作为补充和优化,更有益于我学院促进学生干部自身发展与班级管理工作的推进。学院学生工作基本都由辅导员老师承担,辅导员与学生比例超负荷,身理及心理工作压力巨大,而在专业学院,师资队伍较为完善,除了有辅导员管理学生,还给学生分配学业导师以及班主任老师,专业教师队伍也一起承担学生管理工作。基于上述特点,阳明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要重视对班级学生干部的培养,必须从班级学生干部选拔及考核的制度、学生干部能力提升培训、“老带新”经验交互平台以及学生干部评优制度优化等方面着手创新学生干部培养模式。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班级学生干部是学生工作重要的环节和核心力量。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抓好这支队伍的建设,才能在学生管理工作体量庞大的通识教育学院有一支可以依靠的生力军。国内目前在此方面的研究十分欠缺亟待更多的同仁们共同努力,共同探究,探索出适应于新时代通识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下,更好的与时俱进的班级学生干部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志芳.高校班级学生干部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7(9).

[2]崔舒鹏,张素敏.高校班级学生干部培养的标准及路径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6(3).

[3]陈荣.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综合能力培养研究——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7(1).

[4]贺际强.独立学院学生干部培养工作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作者:喻立 单位:贵州大学阳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