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时间:2022-06-12 08:44:04

导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现代学徒制教育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师生(师徒)面对面的教育方式,通过互动,教师及师傅对学生的能力和倾向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培养,深入挖掘学生的优势智能,并将引导学生迁移至弱势智能领域的学习中,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促进学生多元成才。同时,它发挥了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使学生置身于一定的工作情境中,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实践过程,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相结合,学以致用。此外,学生在企业进行轮岗实训,接受着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熏陶,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主导模式。现代学徒制下,学生的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在校期间,学生学习的各类专业知识和技能内容就是未来工作的基本内容,学生掌握的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可以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中得到持续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经验可以得到不断提高。通过校企共同制定学生发展目标、职业规划、共同培养,学生能更好地学到适应各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更好地实现学生个人的人生价值,且快速成长为各行业各企业未来的领军人物。

2应用型本科融入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可行性

融入现代学徒制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在近些年得到了一定的实践,其培养模式是以现代学徒制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技能为本、能力为重,以各行业各企业用人需求与各岗位资格标准为导向,以学生(学徒)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学校教师、企业师傅的深入培养为支撑,深化教育模式改革,推进教育机制创新,提升专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专业“对口就业率”,实现学生的“高位就业”。2.1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2014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满足现代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其中国务院总理同志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鼓励中外合作。教育部发出“积极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通知和“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现代学徒制是国际职业教育制度发展完善的共同趋势,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将职业教育与就业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国家、省、市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都指出要调动各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建立以政府为主导、行业为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模式,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探索实践现代学徒制,将有效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性、专业性、实践性和操作性,是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2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是培养服务社会、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但目前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应用型本科教育学校要积极探索如何按照企业的要求来量身定做的人才培养体系,既使企业满意又使学生学到真正的技能。各应用型本科学校努力尝试通过现代学徒制的方式进行试点,寻求学校与企业行业共同发展的最佳契合点,多方面多渠道入手,从而提升学校对社会发展的服务性,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3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型本科千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由于学校各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各企业的用工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显现出较粗浅的技能、零工作经验、缺乏创新能力,与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强技能、善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而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从学校到工作最佳过渡的一种创新模式,构建起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各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桥梁,能够充分发挥企业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实现“四结合”,即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结合、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相结合、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相结合、课程和资格证书相结合。这个创新培养模式使各学科专业的教育不仅能更好地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还能满足各行业岗位技术升级和劳动力合理有效流动的需求。同时还可以拓宽学校的生源,推动各专业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有效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4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顺应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渗透选择性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可塑性变化,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尊重学生的成长意愿,在教师和师傅双导师的指导下,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企业、选择岗位、选择课程的权利,并与终身教育相结合。

3应用型本科现代学徒制“三四三五”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根据学生职业发展规律,在不同阶段应具备的不同职业能力标准,采取不同培养手段和方式的一种人才培养,即在学生培养上可与企业共同搭建“四阶段工学结合、课证融合”的学习过程,双师结构师资团队、校内实训基地、政校企协合作平台等三要素构成的三大支撑体系,使学生完成“职业体验+职业认同—职业养成”的三段式发展。3.1实现三角色的转变。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应的岗位群分别是高素质的各企业一线员工与各企业基层管理储备干部。“三角色转变”强调以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应的岗位群为基点,学生经历从学生到高素质的各企业一线员工再到各企业基层管理储备干部的转变,从而使学生真正在三年内达到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体现培养对象的蜕变过程。3.2构建四阶段工学结合、课证融合学习过程。“四阶段工学结合、课证融合学习过程”是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也是三角色转变的实现途径。这个学习过程蕴含课程、实训、职业资格证书等三大要素。第一阶段学习在第1~2学期,学习者对应的身份是学生,该阶段主要学习课程是基础的公共课知识和各专业基础知识,为后期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到对应企业进行认知实习,了解相关行业发展现状。第二阶段学习在第3~4学期,主要学习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课程,其对应的实训环节是校内的生产型实训,在这个学习阶段中获得各专业相应职业技能证书。第三阶段学习在第5~6学期,主要学习理实一体化的专业职业核心课程,其对应的实训环节是中期顶岗实习,通过中期顶岗实习获得各企业工作经历证书。通过该阶段的学习和实训,学习者从单纯的学生身份向高素质的各企业一线员工身份转变。第四阶段学习在第7~8学期,主要学习各职业发展课程,为将来从事各企业基层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做好准备,其对应的实训环节是第7学期的企业督导工作顶岗实习和第8学期的毕业实习。鼓励学生在本阶段的学习中,考取更高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以上四阶段的学习过程,尤其是第三、四阶段的顶岗实习为学生提供与岗位零距离的实训机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促进作用。3.3构建三大支撑体系。双师结构师资团队、校内外实训基地、政校企协合作平台构成人才培养的支持体系,对人才培养的过程和质量起到保障作用。首先,由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双师素质)专任教师队伍、一支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专兼结合的校企双专业带头人组成。其次,由一批技术先进的校内仿真的实训室、一批具有真实企业氛围的校内生产型实训室、一批紧密合作的地方高端企业为主的校外实训基地组成。最后,搭建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院主体的多元办学体制机制,促进专业与各行业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使专业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与专业核心课程开发、教学团队与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更加适应各产业发展的需要,为地方各行业企业培养更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3.4五项措施助力现代学徒制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实施。为了使应用型本科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效的实施,并将其落到实处,保障其顺利实施,需建设好相关的标准和制度。如现代学徒制各专业详细的培养方案、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标准、现代学徒制企业教学、学生、师资、实训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协议、现代学徒制资金使用办法、现代学徒制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各专业建设的重点,一方面是开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指南,另一方面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中,将现代学徒制的模式融入其中,充分发挥其优势,为有效提升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发展夯实基础,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适应现代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又一创新举措。

参考文献:

[1]魏仁辉等.基于“现代学徒制”理论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甘肃科技,2017,(2):26-27,21.

[2]何向荣.高职教育“三三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4):35-37.

[3]崔发周.现代学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三个问题[J].专题研究,2017,(19):30-35.

[4]张兴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实践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8,(9):15-19.

[5]郭全洲,李晔,王慧霞.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河北省发展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框架及实施对策[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3,(6):13-18.

作者:陈钦 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