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学风建设研究
时间:2022-04-28 03:30:31
导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学风建设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双一流”背景下,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究学风建设新路径是实施人才工程的关键环节。通过出台全方位的政策支持、推进创新人才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优化师资人才队伍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等措施,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风建设的全过程,进而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2014年,总理提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1]。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与挑战[2]。2016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明确了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即“双一流”建设[3]。在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为首要任务,而人才培养质量也反映出高校学风建设的成效。然而怎样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学风建设有效融合,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根本推进学风建设,以学风建设为抓手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因此,通过研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学风建设的结合点,探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出台全方位的政策支持是先导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政策的全方位支持,需要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环境。高校亟待通过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新创业学生团队、签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强政府和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等措施,制定出台全方位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政策,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建设,以此确保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推进创新人才教育教学改革是核心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环节改革。(1)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程,构建教学评价标准,督促大学生有计划的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教育的学习力度。(2)积极开拓大学生创新创业研发项目,争取更广、更深的校企合作模式,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研发项目中学习专业知识,拓展业务能力,了解创新创业前沿[4]。(3)聘请具有创新创业经历的兼职教师讲述并分享创新创业经历经验,从而让学生对创新创业有更加深入地了解。(4)积极优化第二课堂,举办创新创业系列讲座,寻找优秀企业人讲授创新创业故事和创新创业经验,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之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已取得了阶段性改革成果。经调研发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载体。以某大学为例,推行本科生全覆盖导师制,构建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激励机制,给予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金支持,同时新增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金支持。近五年来,在该政策的支持下,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比例达到了100%,实现了全覆盖,95%以上的项目为科学研究类,通过实验设计优化及项目实施开展,能够较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整体竞争力,推动了学风建设。
三、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手段
以某大学食品学院为例,为进一步推进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全面广泛开展,组织开展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项目。通过设立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平台,结合专业特色和基础设施开展创业指导并提供平台支持、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通过招募酸奶团队、咖啡团队、啤酒团队、烘焙食品团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创新创业意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了学生知识转化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积极创新创业的热情,营造了良好学风。由此,创新创业平台的构建成为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四、优化师资人才队伍模式是基础
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能力。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目前,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创新创业经历,对国家相关政策不熟悉,加之科研任务重、精力不足等多种原因,传授的知识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可实践性,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提出针对性建议。多数高校对于教师的评价取决于其科研成果、数量等学术成就,对于学生创业教育的指导并未纳入教师综合评价之中,导致部分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5]。因此,学校需要鼓励教师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要坚持创新创业的教育思想,坚持“科研教学互动,创新与实践并行”。高校应定期组织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提高高校教师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让高校教师时刻走在创新创业教育前沿[6]。鼓励高校教师积极投身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指导工作,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在教学质量、科研工作量统计、职称评聘和评优评先中予以政策倾斜。通过实施创新创业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联动教学模式,以师者优良的教风促进学风建设。
五、强化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是关键
近年来,创新创业大赛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以创新创业大赛为载体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挖掘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7]。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互联网+成就梦想,创新创业开辟未来”为主题,成为构建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挑战杯”系列竞赛作为全国最具代表性和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学科竞赛目前已成为高校实践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织部分,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学校对在学术研究、科研活动、知识技能竞赛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和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学生自主实践。以某大学为例,近五年来组织参与全国性创新竞赛13项,参与“国家级培育项目”1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2项,荣获国家级、省级创新竞赛奖9项。可见,通过以各类竞赛为载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激发了创新思维,提高了创新创业能力,还形成了推动学风建设的强大动力。
六、结语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要倚仗“一流”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实现学风建设质的飞跃。通过出台全方位的政策支持、推进创新人才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优化师资人才队伍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等保障措施,形成了推动学风建设的强大合力。同时,在优良学风的驱动下又可以确保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中晓,徐金寿.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全程融渗培养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7(3):56-59.
[2]石岩涛.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7):69-71.
[3]金升菊.以一流实验室建设推动“双一流”发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8):51-52.
[4]曹昱亮,李秀媛,潘蓉.“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商论,2018,(15):187-189.
[5]高福和,金鑫.研究生创业教育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24):22-24.
[6]石岩涛.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7):69-71.
[7]赵永伟.以创新创业大赛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6):191.
作者:马 爽 杨 旭 徐梦蕾 单位:1.吉林大学 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上一篇: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师德建设探析
- 下一篇:全球卫生人才培养几点思考
精品范文
9创新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