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对企业人才管理的现实意义
时间:2022-02-18 03:03:54
导语:人才培养对企业人才管理的现实意义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为了让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更好适应岗位工作,本文提出以岗设课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该模式对企业人才招聘、经营管理带来的意义和影响,旨在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为企业更好地用人、留人提供新路径。
关键词:以岗设课;人才培养模式;岗位适应度;人才满意度
一、研究背景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更能适应岗位需求,2018年上半年,针对我校近三年毕业生和学生就业率较高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回收的问卷中了解到,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不错,但是很多企业管理人员提出毕业生对企业岗位不熟悉,需要对其进行很长时间的岗前培训才能适应岗位,这一问题在2017年的企业专家座谈会上也得到呼应。2017年组织了一次专业座谈会,邀请国内知名企业的负责人来我校就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展开探讨,有一半以上的企业专家提出学生对岗位不熟悉的问题,希望学校引起重视,能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给学生灌输更多的与岗位相关的知识或案例。
二、以岗设课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基于以上原因,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负责人组织专业老师一起研究解决办法,最后提出了以岗设课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按照专业面向的主要岗位设置岗位群课程,一个岗位对应一套岗位群课程。专业的课程根据岗位数量的多少设置成了相应数量的岗位群课程,一个岗位群课程中又包含若干门与岗位相关的课程。当然培养人的基本素养或者专业基本素养的课程是与岗位无对应关系的,汇总出来作为公共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岗位群课程的特点是根据岗位来设课,岗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技能,这些课程就围绕这些知识点或技能点来设置讲解。以前一门课带一本书,这样设置之后,一门课需要带好几本书,因为涉及岗位中的知识点技能点往往是分散在不同学科课本中,需要把这些知识点技能点摘出来重新构建出一门新的岗位课程,教师上课的主线就是围绕这个岗位来展开教学,所选择的案例都是与岗位有关的,学生在这样的案例情景下完成学习任务会对岗位任务记忆深刻,在学校里就能接触岗位工作,到了企业能很快上手。
三、以岗设课对企业人才管理的意义
(一)减少岗位适应期,提高岗位任用满意度。一般情况下,学生进入企业,首先要进行岗前培训,培训之后,有3~6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过后可根据试用期表现,企业决定其去留。采取以岗设课模式,在校具体的课程设置中,一方面,会给学生安排岗位实习3~4周,在这几周的企业实习中,企业会对学生的表现存档,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再次来到企业减少试用期期限,给予提前转正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校会学习到该岗位的对应性课程,在校期间就已经开始模拟岗位工作流程完成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到企业后,对岗位工作任务是熟悉的,只需要对企业文化和企业产品进行熟悉之后就可顺利完成工作;同时,学生对岗位认知是准确的,减少出现因对岗位认识偏差而造成离职、不满意等情况。学生的岗位能力提升,同时离职率也降低,可以提高企业用人满意度。(二)减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量,提高招聘人才和所需人才匹配度。记得有一次指导学生去企业实习,企业的实习老师(也是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对我抱怨说现在招聘工作太难做了,之前他们企业通过校园招聘初选出60名大三即将毕业的实习生,当时和实习生约定好离校后进入该企业上班。招聘距离学生离校大概两个月的时间,企业为了防止这些学生因改变主意不愿意来而带来储备人才缺失,每两个星期联系确定最终入职名单,临近离校还有一周时间60名学生仍然表示会来上班,可是第一天实习报到仅13人,对于这种情况,企业始料不及,不知所措,对工作顺利开展带来很大难度。这家企业还是全国500强企业,行业认可度还是很高的,由此可以想象,其他更小的企业在招聘时就会出现更多的“意外”,这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招聘管理工作带来难度,招聘人员所做的工作变得无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无外乎有以下几种:1.学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对自身没有职业规划。很多学生对就业是迷茫的,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喜欢什么样的工作都是没有概念的,工作在他们眼里都是一样的,他们只能靠工资多少、福利待遇多少来评判工作好坏并以此作为选择的依据。对工作的判断缺乏多维性,到岗后期望和现实的巨大差距导致了不断离职现象的发生。2.学生跟风心理严重。在对学生就业去向统计中发现,会有好几个学生选择去同一家企业,这种现象在一个班级里会出现七八例甚至更多。跟风心理的背后除了同学关系好不愿意分开之外,更多的还是大家选择工作时是盲目的,对自身没有长远规划,对工作认知不足。3.对岗位认知不足。2014届有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在找工作时面试的是营销岗位,后来企业人力招聘专员打电话问她是否考虑行政岗位,学生听了之后很蒙,不知道行政岗位主要是干什么,自己是否能够胜任,要不要去。后来这位学生问我,我给她介绍岗位主要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之后她才明白,同时认为自己是比较喜欢干这样的工作的,就愉快地去了。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率,通过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最主要的对策还是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岗位认知的指导,具体的执行人还是专业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列举著名企业案例让学生对企业有清晰的认知,通过教给学生从企业规模、企业文化、工作性质、岗位主要工作职责,分享学哥学姐就业心得等多角度去考量企业的方法,让学生具备自己全面判断一个企业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通过先天特质实训等环节让学生了解自身属于哪种特质,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并结合自身的喜好去选择。这些环节都是以岗设课的基本范畴。(三)减少企业岗位工作交接次数和周期,提高企业用人产出率。企业的人力资源招聘部门花费很多人力、时间和精力招聘员工,结果员工因为对岗位工作不满意而提出离职的人数很多,这就意味着人力工作得推翻重来一次,同时岗位工作会面临交接。有一个朋友曾经在一家企业上班3个月,那个企业人员离职率很高,这位朋友入职的时候是前一位人力资源部经理刚离职,新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刚入职,等这位朋友待了3个月提出辞职需要人力资源部经理审核时,那位比他提前几天入职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也刚刚提出辞职。这样,企业的一些岗位就会因为入职、离职的不断交替而总处在交接状态,新员工的工作效率低下,这种现象越普遍,越会给企业整体运营带来负面影响。反之,以岗设课会让学生在入职前对企业岗位有所了解,岗位期望和现实匹配度提高,员工离职率降低,这样会减少岗位工作交接次数,老员工数量占企业员工总数量比例提高,岗位产出率增加。(四)解决企业无“人”可用,实现“人员与岗位相匹配”去年一年来,陆陆续续有七八家企业找到笔者,希望我能帮助他们推荐优秀毕业生。学校招生就业处每年10月中旬就会有上千家企业过来招聘,平均每个学生在招聘会上可供选择的岗位有4~5个,很多老师在一起讨论为什么现在用人单位这样急需人,难道企业一直在扩张?笔者认为,企业不断招聘人员的根本原因还是留不住人,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心理期望高,自身能力强,企业不能让他迅速成长,所以主动离职;另一方面是企业对学生不太满意,正好学生主动或被动提出离职,企业也就迅速应允。很显然,第二种情况是企业对招聘的新员工不能胜任岗位的自然淘汰过程,所以才出现以上招聘热的情况。要想学生不会面临“被辞职”,要想解决企业无人才可用,还得从学校阶段培养学生岗位素养和岗位技能,明明白白接受所应聘的岗位,同时企业招聘人员也不会重复去招聘,让企业人员稳定,学生工作有延续性。
四、需要解决的问题
1.专业教师需整合知识,提高讲授本领。以岗设课之前,教师都是按照学科知识讲授的,学科知识有现成的教材,教师按照教材进行备课已经成为习惯。整合之后,对专业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比如一门大项目营销课程,主要面向大客户岗位开设,从课程名称和课程内容设置上都是创新,教师需要把传统学科课程《市场营销实务》《公共关系学》《客户关系管理》《推销与商务谈判》《商务礼仪》中有关的知识点整合成该门课程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对这5门课程首先是熟悉的,需要下大力气去备课并进行知识整合。2.专业教师需去企业实践,提高技能指导能力。以岗设课对教师提出的另一个基本要求是教师对岗位工作任务是熟悉的。很多专业教师一毕业就进入高校任教,对企业工作是陌生的,没有一线工作经验,无法把企业工作内容全面正确传递给学生。要想让学生学到岗位本领,需要教师先进企业实践,教师有了岗位经验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3.学校层面出台教师去企业实践政策。为了保证教师的教学与企业接轨,教师需要下企实践,实践的周期应在一学期左右为宜,这段时间,学校应该给教师提供免上课的政策支持,让教师无后顾之忧专心完成企业实践工作,教师岗位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岗位能力才会提升。五、总结以岗设课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学校培养人才和企业所需人才无缝接轨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一举措对企业选人、用人、留人都带来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便利,从而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和利润。
作者:孟高飞 单位: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大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探讨
- 下一篇:中职护理人才培养教育体系研究